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序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编者的话
前言
第1章绪论
1.1海底隧道的优点
1.2海底隧道的特点
1.3海底隧道修建方法
1.4研究意义
1.5世界海底隧道修建现状
1.6中国海底隧道修建现状
1.7海底隧道主要设计参数统计
1.8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确定岩石覆盖厚度方法体系
2.1方法体系
2.1.1围岩稳定性分析岩石覆盖厚度
2.1.2岩石准三维断裂损伤分析岩石覆盖厚度
2.1.3海水渗流分析岩石覆盖厚度
2.1.4地震载荷分析岩石覆盖厚度
2.1.5爆破载荷分析岩石覆盖厚度
2.2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
2.2.1工程概况
2.2.2工程地质
第3章工程类比法
3.1挪威经验法
3.1.1岩石覆盖厚度经济性比较
3.1.2世界主要海底隧道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比较
3.1.3与海水深度相关的经验曲线
3.1.4按纵波波速线性插值获得挪威经验建议值
3.1.5与基岩埋置深度相关的经验曲线
3.1.6挪威经验法小结
3.2日本最小涌水量法
3.2.1涌水量计算公式
3.2.2日本最小涌水量法应用
3.3国内顶水采煤法
3.3.1国内顶水采煤法概述
3.3.2国内顶水采煤法应用
3.4国内规范方法
3.5普氏压力拱理论方法
3.6工程类比法计算数值分析
3.6.1计算结果整理
3.6.2对比分析
3.7本章小结
第4章数值计算法
4.1数值计算判别准则
4.1.1最小位移法判据
4.1.2弹塑性计算
4.1.3安全系数法判据
4.1.4RFPA计算分析
4.2断裂损伤计算
4.2.1概述
4.2.2断裂损伤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4.2.3岩石覆盖厚度的断裂损伤分析
4.2.4结论
4.3爆破振动响应分析
4.3.1钻爆法施工对隧道围岩的损伤分析
4.3.2主隧道的施工爆破设计
4.3.3解析法计算爆破振动对覆盖岩石的损伤范围
4.3.4数值方法计算周边眼爆破对海底隧道覆盖岩石的损伤范围
4.4地震振动响应分析
4.4.1概述
4.4.2地震动力学计算
4.4.3小结
4.5施工方法优化研究
4.5.1概述
4.5.2施工方法优化
4.5.3小结
4.6开挖效应的施工相互影响分析
4.6.1概述
4.6.2计算方案和参数
4.6.3计算结果分析及施工方案优选
4.6.4结论与建议
4.7爆破振动的施工相互影响研究
4.7.1研究现状
4.7.2计算方案和参数
4.7.3施工方案优选
4.7.4爆破振动效应分析
4.7.5结论与建议
4.8本章小结
第5章考虑渗流影响的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5.1引言
5.2模型试验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5.2.1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及其研究历史
5.2.2海底隧道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和必要性
5.2.3相似理论的基本定理
5.2.4应力场与渗流场共同作用下的相似理论
5.3试验设计
5.3.1选择原型
5.3.2不同覆盖层厚度的模拟
5.3.3不同海水深度的模拟
5.4海底隧道流固耦合模型试验
5.4.1试验架装置
5.4.2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
5.4.3量测技术与方案
5.4.4试验实施过程
5.5基于FLAC3D的海底隧道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5.5.1FLAC3D流固耦合分析概述
5.5.2基本条件与计算方案
5.6结果分析
5.6.1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
5.6.2方案1
5.6.3方案2
5.7本章小结
第6章应用案例
6.1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
6.1.1各种方法确定的覆盖厚度
6.1.2垂直线路比较
6.1.3建议的岩石覆盖厚度
6.1.4按围岩级别分类给出的建议值
6.1.5建议拱顶高程与设计拱顶高程对比
6.2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6.2.1工程概况
6.2.2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厚度
6.3舟山灌门水道海底隧道
6.3.1工程概况
6.3.2分析断面
6.3.3研究成果
6.3.4建议岩石覆盖厚度范围
6.4宁波象山港海底隧道
6.4.1工程概况
6.4.2工程类比确定小蔚庄线位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
6.4.3工程类比法确定后华山线位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
6.5本章小结
第7章现场反馈分析
7.1施工监控量测
7.2隧道围岩岩体力学设计参数的建议值
7.2.1岩体单轴抗压强度
7.2.2岩体变形模量
7.2.3岩体内摩擦角
7.2.4岩体的凝聚力
7.2.5岩体的泊松比
7.3隧道施工全过程位移释放率及位移全过程曲线
7.3.1隧道施工全位移及全过程位移释放率
7.3.2数值模拟
7.3.3位移释放率建议值
7.4动态增量位移正算反演分析
7.4.1弹塑性动态增量位移反分析
7.4.2线弹性动态增量位移反演正算反分析
7.4.3计算参数反演
7.5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强度验算
7.5.1简化的单元形式
7.5.2模型建立
7.5.3物理力学参数
7.5.4边界条件
7.5.5初始地应力计算
7.5.6支护设计
7.5.7开挖计算
7.5.8支护效果稳定性分析
7.5.9隧道支护结构受力
7.5.10隧道支护结构截面强度校核
7.6本章小结
第8章总结与展望
8.1总结
8.2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彩图 2100433B
与桥梁相比,由于海底隧道不受台风、浓雾、冰雹等恶劣天气影响可以全天候通行,抗震性能优越和抵御战争等诸多优点,已成为跨海峡海湾交通的*方式。最小岩石覆盖厚度是海底隧道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参数,影响海底隧道造价和安全。本书是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科学研究的总结。首先,重点对国内外已建海底隧道建设现状统计分析、阐述了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研究现状。其次,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背景,阐明了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综合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工程类比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重点介绍数值方法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判别准则,从弹塑性、断裂损伤、流固耦合、爆破地震、地震影响等方面对海底隧道覆盖岩层稳定性进行研究。上述方法体系成功应用于青岛胶州湾纵断面设计。再次,通过模型试验、现场反馈研究海底隧道覆盖岩层渗流流、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
海底隧道的施工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盾构法(一种掘进机)。目前多采用此法。该法对地面(或海底面)的影响很小。其施工时,主要为盾构掘进机在地层中推进,利用其前面的圆形刀盘切割土石并通过运输带将弃砟运...
海底隧道的施工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盾构法(一种掘进机)。目前多采用此法。该法对地面(或海底面)的影响很小。其施工时,主要为盾构掘进机在地层中推进,利用其前面的圆形刀盘切割土石并通过运输带将弃砟运...
你的问题要看技术上的施工方案,垫层施工时是否考虑满槽浇注 还是按图纸立模板浇注。 如果垫层不立模板 则按砖基础200考虑工作面。如果垫层需要支模板浇捣。就要按垫层立模板300考虑工作面
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研究
阐述了海底隧道的防排水原则,以厦门海底隧道为例讨论了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的合理排放量,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层的防排水方案以及在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胶州湾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关键技术创新
研究目的:海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如果施工措施不当,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甚至威胁工程建设的成败。结合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开展钻爆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研究结论: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手段,对海底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断层破碎带施工、浅埋交汇大跨及小净距洞室施工、交叉群洞施工、钻爆法快速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施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了双通道注浆器和破碎岩体(断层破碎带)无止浆墙快速帷幕注浆新工艺,优化了平面交汇洞室及立体交叉群洞施工方法,总结形成了钻爆法快速施工成套技术,推动了我国海域隧道施工技术进步。
最小厚度
最小厚度是指壳体加工成型后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2100433B
场地覆盖层厚度的概念建立在剪切波速的概念之上。它的含义实质上是从地面算起至坚硬土层顶面(如岩石)的覆盖土层总厚度。显见:覆盖土层总厚度越小,也就是说从地面到达坚硬土的距离越近,说明场地土质越硬些,越好些。
最小油膜厚度是指在某一瞬时的油膜厚度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