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振动、测试与诊断》共出版文献3769篇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振动、测试与诊断》共载文2767篇、基金论文量为2107篇 。
《振动、测试与诊断》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收录期刊、EI工程索引(美)(2019)收录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收录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振动、测试与诊断》总被下载675086次、总被引34347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222、(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53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振动、测试与诊断》被引量为26148次、下载量为229996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85(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刊均影响因子为0.4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2137名 。
2002年,该刊获得首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奖。
2004年,该刊被评为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07年,该刊被评为第六届江苏省优秀期刊。
2010年,获得2009-2010年度工信部科技期刊规范化优秀奖。
2014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技术类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奖。
2016年,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2017年,被评为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18年,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
投稿指南
1、投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所有稿件必须通过登陆期刊专门网站投稿。作者在收到该刊编辑部的回复(初审通过,得到稿件编号)后,通过邮局寄审稿费,否则不予送审。
3、该刊编辑部将按照规范化的审稿程序,聘请同行专家对投稿进行客观的评审,并根据审稿意见公正、公平地决定稿件的取舍。对审稿意见评价较高并附有创新性的稿件,该刊可优先发表。
4、该刊录用论文在付印前向作者收取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后向第一作者支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 。
1980年,《振动与动态测试》创刊。
1988年,该刊更名为《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0年,该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有一篇机械方面的文章。想问《振动、测试与诊断》《振动与冲击》《振动工程学报》这三家的录用难度顺序
《振动与冲击》小于《振动、测试与诊断》小于《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具体选那种看研究需要),数据与分析仪,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数据线(如BNC同轴电缆等)、502胶水(或磁座、蜂蜡等)。如还需外部激励,还需要电磁振...
专业的实验室或科研机构,汽车生产企业……也要看你做哪一类的测试,机械?还是材料?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等等有些简单的测试自己也可以完成,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测试仪器,场所等等即可,当然,安全第一
主要栏目
《振动、测试与诊断》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论文、动态、信息等 。
报道内容
《振动、测试与诊断》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以振动测试与故障诊断为中心的动态测试理论、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及应用方面的技术文献、专题报告和学术动态,包括实验测试技术、测试仪器的研制、方法和系统组成、信号分析、数据处理、参数识别与故障诊断以及有关装置的设计、使用、控制、标定和校准等内容 。
据2020年8月《振动、测试与诊断》官网显示,《振动、测试与诊断》第八届编委会有顾问10人、编委89人、常务编委26人 。
职务 |
名单 |
||||||
顾问 |
闻邦椿 |
蔡鹤皋 |
钟掘 |
伍小平 |
胡海岩 |
高金吉 |
叶声华 |
谭建荣 |
闫楚良 |
任露泉 |
|||||
编委 |
柏林 |
蔡敢为 |
陈超 |
陈进 |
陈南 |
陈定方 |
陈怀海 |
程军圣 |
褚祥诚 |
崔建国 |
段志善 |
费庆国 |
谷立臣 |
韩旭 |
|
何晓晖 |
侯书军 |
黄蓝 |
黄家海 |
黄建萍 |
季忠 |
贾振元 |
|
焦卫东 |
李书 |
李朝东 |
李锡文 |
李志荣 |
林述温 |
刘士钢 |
|
骆英 |
潘宏侠 |
潘旭东 |
彭瀚旻 |
全涌 |
沈松 |
时彧 |
|
史铁林 |
孙道恒 |
孙立宁 |
汤宝平 |
唐贵基 |
王军 |
王殿龙 |
|
伍星 |
夏毅敏 |
夏裕彬 |
向阳 |
熊诗波 |
熊晓燕 |
徐光华 |
|
严根华 |
严拱标 |
晏翔 |
杨淋 |
杨明 |
杨世锡 |
姚国兴 |
|
尹周平 |
余成波 |
袁松梅 |
张波 |
张建辉 |
张铁民 |
张宪民 |
|
赵淳生 |
赵丁选 |
赵荣珍 |
赵玉龙 |
郑伟 |
祝效华 |
朱晓锦 |
|
陈立国 |
程珩 |
石来德 |
史丽晨 |
刘小峰 |
芦小龙 |
姚志远 |
|
韩邦成 |
何宽芳 |
王广林 |
吴大伟 |
张义民 |
尹爱军 |
张小栋 |
|
蒋书运 |
蒋同余 |
许希武 |
轩建平 |
朱真才 |
|||
常务编委 |
蔡敢为 |
陈进 |
陈南 |
陈定方 |
褚祥诚 |
崔建国 |
侯书军 |
沈松 |
史铁林 |
王广林 |
夏裕彬 |
熊晓燕 |
杨明 |
杨世锡 |
|
张建辉 |
张宪民 |
张小栋 |
张义民 |
赵淳生 |
赵丁选 |
赵玉龙 |
|
贾振元 |
蒋书运 |
姚志远 |
尹周平 |
朱真才 |
职务 |
名单 |
||
主编 |
赵淳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
||
常务副主编 |
吴大伟 |
||
编辑部主任 |
陈琪 |
||
编委会主任委员 |
熊诗波 |
||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
许希武 |
石来德 |
韩旭 |
孙立宁 |
段志善 |
杨世锡 |
|
副主编 |
张义民 |
张宪民 |
赵丁选 |
赵玉龙 |
尹周平 |
夏裕彬 |
|
贾振元 |
风机振动的原因诊断与处理
通过两个维修实例,阐明状态监测在风机的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从而揭示在风机等转动设备振动超标时,就要判断故障出现的原因,从而将问题在萌芽期间消除。这对设备维修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故障预兆期内,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保证设备的长周期运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某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测试与诊断
对某图书馆的空调系统及室内空气品质进行了测试。介绍了该空调系统的测试情况 ,并分析了它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书从风电装备的振动信号测试诊断角度出发,针对制约风机振动监测的三大难点:整机监测预警、传动系统变转速诊断、复合材料叶片损伤识别,介绍"整机监测预警-传动系统诊断-叶片损伤识别"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包括整机监测阈值确定、微弱信号处理的二阶随机共振、改进同步压缩变换时频分析、稀疏分解、复合材料叶片损伤建模与识别等先进理论与实用技术,并进一步的就历年来积累的实验台故障案例、风场实际振动测试数据等进行了研究分析。
机械故障监测与诊断的任务是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并依据特征参数进行设备正常与否的分析以及对特征参数序列进行数据解释,同时将故障信息传递、显示,并通过适当途径报警、处理。本书结合大量实例,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机械设备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及故障排除理论与方法。全书共12章,分上、下两篇。第1~5章为上篇,主要介绍振动基础理论、机械设备振动测试诊断基本方法;第6~12章为下篇,分别介绍各类重要机械设备振动故障及监测、诊断与排除方法。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企业广大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振动仪器仪表设计开发与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教师。
本书内容包括振动理论、结构振动与抗震、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等三篇共十五章,分别阐述了弹性
体系振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移动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振动分析计算方法以及结构
抗震措施,振动测试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
本书可供作林业高等院校的土建类、机械类和林工类各专业高年级大学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