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以中国东北西部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松嫩沙地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东北西部三大沙地形成及其防治模式。全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和理论性。本书可供地理、地质、气象、生态环境、交通,以及农、林、水、牧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和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前言
第一章 沙漠化概念
第一节 荒漠化涵义与类型
第二节 沙漠化概念
第二章 东北西部沙地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与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节 东北西部沙地沙漠化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第二节 沙地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东北西部沙地的分布.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东北西部沙地的分布
第二节 东北西部沙地的风沙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 东北西部沙地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四章 沙漠化土地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土地沙漠化程度类型划分及指标
第二节 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土地沙漠化面积
第五章 沙地古土壤剖面特征及其年龄测定
第一节 呼伦贝尔沙地沙丘古土壤剖面特征及其年龄测定
第二节 松嫩沙地沙丘古土壤剖面特征及其年龄测定
第三节 科尔沁沙地沙丘古土壤封面特征及其年龄测定
第六章 东北西部沙地沉积物的物理与化学特征
第一节 呼伦贝尔沙地组成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特征
第二节 松嫩沙地组成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特征
第七章 东北西部沙地古水文网演化与沙地变迁
第一节 科尔沁沙地古水文网演变与沙地变迁
第二节 呼伦贝尔沙地古水文网演变与沙地变迁
第三节 松嫩沙地古水文网演变与沙地变迁
第八章 东北西部沙地孢粉组合.古植被与环境演变..
第一节 沙地孢粉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
第二节 科尔沁沙地孢粉组合特征.古植被与环境演变
第三节 松嫩沙地孢粉组合特征.古植被与环境演变
第四节 呼伦贝尔沙地孢粉组合特征.古植被与环境演变
第九章 东北西部沙地沙漠化正.逆过程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 沙地古土壤年龄
第二节 沙地热释光测年和古地磁定年
第三节 沙地沙漠化正.逆过程与环境变迁
第四节 东北西部沙地沙漠化形成时代问题的探讨
第十章 东北西部沙尘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东北西部沙尘暴的沙尘源区与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条件
第二节 东北西部沙尘暴与气候变化
第三节 东北西部沙尘暴的预测.预警研究
第十一章 东北西部沙地沙漠化的成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东北西部气候对沙漠化形成的影响
第一节 近年东北地区及其西部气候主要特征
第二节 沙漠化与气候要素变异
第三节 海气环流系统对东北西部气候暖干倾向的影响,
第十三章 东北西部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
第一节 生物工程治理
第二节 水利工程治理途径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沙漠治理需要加大力度,如果完全治理好对经济增长会有极大帮助,集中国内外专家特别是以色列专家企业家跟当地人一起治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彻底治理好,如果能在沙漠再造十个上海,中国经济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全民动员 制服荒漠 。 当前治理荒漠工作才是重中之重,要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危机程度。 如果您是炎黄子孙,那么,请您投入到治理荒漠的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保护树木,绿化自己家的房前...
“土地沙化”与“土地沙漠化”含义不同。“土地沙化”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过程以耕地风蚀作用和草场风积作用为主。后者以地表覆盖沙层厚度在10厘米以上为标准。堆积的风沙物质多来源于本地区地...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是沙地-草地景观界面的关键部位,研究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对于土地沙漠化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半变异函数及其模型、克里格局部插值估计、空间分布图等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全氮和速效磷含量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含量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比为0.882,而全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比分别为0.501和0.514;3种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距离存在差异,其中全氮和速效钾的变程均为511m,而速效磷的变程为143m;3种土壤养分的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规律性,从牛枝子群落到黑沙蒿群落,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研究区的界面变化过程一致,而全氮含量逐渐降低,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一致;3种土壤养分的标准差都较小,Kriging插值结果比较可靠。
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研究
西北地区的沙漠化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快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特别是研究遏制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之所在。
前言
I、沙漠和沙地
一、中国沙漠的区域自然特点
二、中国沙漠的沙丘形态特征
II、戈壁和风蚀地
一、戈壁
二、风蚀地
III、沙漠化土地
一、沙漠化土地的分类分级
二、沙漠化土地面积和分布
主要参考文献
沙漠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退化的土地即为沙漠化土地,本书的编绘内容主要包含了中国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也表示了与沙漠形成关系密切的风成黄土区域。
沙漠是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区域。广义的沙漠与荒漠的含意相当,狭义的沙漠仅指沙质荒漠。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沙漠泛指以风为主导营力所形成的侵蚀和堆积地形的地区,除沙质荒漠外,还涵盖了砾质荒漠(戈壁)和风蚀地(雅丹和风蚀劣地)。
本图集依托监测结果,并采用国家测绘局的1:100万地理数据做底图,利用GIS技术编制了2010年我国北方沙漠和沙地分布区沙漠(地)分布图、1970年代中期、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5个年代沙漠化土地现状图和期间4个时期沙漠化土地动态图。通过图文方式提供丰富的北方沙漠与沙漠化现状及时空分布的准确资料,以便能准确反映30多年来沙漠化的发展和逆转过程,可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沙漠化防治及沙漠科学研究的依据,对沙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成效的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