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学科点有一支锐意进取的学术队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承担重要科研课题提供了基本前提,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等重要组织任职,多位教师在全国及地区性安全科学技术类学术团体任重要职务。
近年来,实验设备与条件、图书资料及电子媒体逐步完善,保障了人才培养与科研的需要;教学质量提高,招生规模扩大,十余年来,分配渠道畅通;科研的层次与经费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本学科与美国、俄罗斯、挪威、港、澳、台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此外,我校主办了教育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安全与环境工程》。本学科点在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与较强的实力,为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100433B
安全工程专业是偏工程类的综合交叉专业类别。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1.专业...
这个看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论题,建议从安全系统分析方法或实际有可操作性的安全技术方面进行
广西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根据广西大学专业设置以及广西生产行业特点,将已有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进行修改,其中以石化、矿山、造纸及制糖四大培养模块来进行,每个模块专业必修课程都为原来的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别设置石化、造纸及制糖主要工艺及设备课程,以便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将安全专业知识融入进实际工作中,确保广西安全生产工作长期、有效进行.
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与思考
随着社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对教育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响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安全工程专业开展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基本情况出发,深入分析了该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开展的实践,从保证项目选题质量、成果管理精细化、增设心理辅导课程、完善约束及激励机制等角度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及建议。
李其胜 ,新媒体中心理事长、主任,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黎道瑛,副理事长,兼任微博协会会长,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曹倩倩 ,秘书部部长,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王琼怡雅,运营总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胡飞雅 ,项目总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付焱,设计总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罗庚,内务总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钟晓鸣,业务总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FacultyofMaterialsScienceandChemistry)创建于1998年,由原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1984年建立、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化分系)和材料系(1995年建立)合并而成。原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1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材料与化学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院系之一。现有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具有部级重点学科一个(材料学),博士点学科两个(岩石矿物材料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学科5个(岩石矿物材料学、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工程硕士学科点两个(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学设有“楚天学者”岗位。 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面向是基于地学的岩矿化学分析、基于地学的岩矿新材料;拓展面向有——精细化工、电化学、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一、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均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完成了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国家年度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申请》,并顺利完成检查工作;
3、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代表大学组织、实施的计划: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的2007-2010年的发展规划;
4、《煤及煤层气工程》获得教育部专项建设计划批准,国家投入650万元用于该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该专业同时获得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每年投入80万元。
5、《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大学推荐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同时该专业作为湖北省品牌专业通过专家组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6、组织、实施和成功验收2006-2007年度学院资助的七大计划:
(1)2006-2007年度石油工程博士学科、学位点建设协议;
(2)2006-2007年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点建设协议;
(3)2006-2007年度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硕士点、本科专业建设协议;
(4)2006-2007年度资源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地质与资源)专业建设协议;
(5)2006-2007年度资源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新专业建设协议;
(6)资源学院省及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协议;
(7)资源学院第三批(2006-2007年)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协议。
二、博士后流动站申报
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批准。至此,我院参与建设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加至三个,分别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三、创新团队申报
以我院矿产普查勘探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秋明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申报的“成矿复杂系统与资源定量化预测”项目获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资助,资助金额为300万。这是我校第三个获得教育部资助的创新团队;
陈红汉、赵彦超、叶加仁、关振良、李纯泉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申报的《多重介质储层含烃流体流动检测与模拟》获得了2007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资助;
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陈红汉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和2007-2010年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资助计划;
解习农教授入选2006年度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计划;
计划引进四位高层次人才,均在湖北省楚天学者和讲座教授特聘教授计划的公示名单中,我校共有6名学者榜上有名。
五、科研方面硕果累累
1、高级别、重大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我校共有36项):
(2)成秋明教授等申报的《成矿复杂系统与资源定量化预测》项目获得教育部资助的创新团队资助;
(3)魏俊浩教授等申报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家专项)《山西省垣曲县胡家峪铜矿矿产预测》项目获得资助;
(4)郑有业教授等申报的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的《冈底斯线性综合研究》项目获得资助;
(5)任建业教授申报的“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研究”获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6)王华、陆永潮、任建业、焦养泉 等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歧口富油气凹陷结构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项目;
(7)王生维,鄂尔多斯市政府:《鄂尔多斯市煤层气勘探部署》;
(8)王华、周江羽、陆永潮等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公司《南堡凹陷构造古地貌、沉积体系、热动力学研究及有利勘探方向预测》项目。
2、2007年全院师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总计362余篇;其中外文论文133篇、核心期刊268篇、14篇SCI论文、16篇EI论文、10篇ISTP论文;出版科技专著12 部,教材2部;
3、2007年新增项目约123项:其中纵向课题35项;横向课题83项,校内自选项目5项,合同新增经费8734.14万元 (纵向1233.9万元;横向7492.24万元,校内自选项目8万元);2007年实到经费4938.2718万元(纵向1365.51万元;横向3572.762万元)。
4、科研成果获奖势头强劲: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三等奖2项。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成果奖一等奖1项
六、实验室建设方面
以我院为主体建设的湖北省油气勘探开放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得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学院自筹经费五十万元用于五个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学院2007-2008年度教学实验室发展与建设计划。
七、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方面
2007年在国家精品课程上取得突破,《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获得湖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我院省级精品课程达到4门;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异常压力盆地流体动力学》(解习农等)专著获湖北省100种好书的称号。
八、土地利用规划机构甲级资质申报成功
我校获得土地利用规划机构甲级资质,武汉高校中仅有三家通过该资质评选,该资质申报成功表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九、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
我院骨干教师参加、协助主持召开了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年会IAMG2007”国际会议(2007年8月26-31日 北京);
我院骨干教师参加、协助主持了第6届IPACES年会“现代地球科学:交流与合作” (2007年6月25-28日,武汉)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南方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和“青藏高原的资源与环境”三个分会的相关工作;
我院成功主办了“全国工程勘察信息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和第三届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网员大会”(2007年11月19-21日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我院教师成功地举办了湖北省土地学会年会( 2007年12月21日-23日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十、工会活动
资源学院获湖北省教育工会《湖北省教育系统“树、创、献”活动》先进集体奖;
石油系女工获武汉市妇女联合会颁发的《三八红旗集体》奖、“巾帼建功”活动《十佳巾帼文明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