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也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近代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变迁,系统研究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筑形态。本书对大量实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证之后,运用建筑语言学、建筑形态学及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追溯了教会大学所开创的中西合璧建筑式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中的异质关联和文脉关系,进而论证了中西合璧建筑式样建筑在历史时空交汇中的文化价值及离异与回归规律。
前言
第一章 失衡的中西建筑文化交汇
一、仆役的劳作——难以弥补的文化观念偏差
二、吸收与同化——汉唐以降的理想模式
三、夕阳的余晖——明末清初的有限交流
四、幻影之破灭——中西建筑文化碰撞的悲喜剧
五、教会大学建筑——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的起点
第二章 教会大学建筑的文化背景
一、传教士——西学东渐的先行者
二、文化的偏见一一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古典建筑
三、契机之缘起——从“布道者”到“教育家”的角色变换
四、教会大学建筑——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历史产物
第三章 相对温和的碰撞——金陵大学典型案例考察
一、华东地区近代教会学校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概况
二、面对历史沉淀的最初选择
三、创办、经过与早期规划
四、金陵大学建筑形态之评析
第四章 顽强西进的回报——华西协合大学典型案例考察
一、西南地区近代教会学校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概况
二、建筑新式样的确定
三、早期规划方案的演变
四、华西协合大学建筑形态之评析
第五章 目标迥异的和谐——岭南大学典型案例考察
一、岭南地区近代教会学校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概况
二、未曾奢望的礼遇
三、岭南大学校园规划的演变过程
四、岭南大学的校园建筑艺术
第六章 在“中国化”中走向“宫殿化”
一、初创期的探索
二、新形势下的对策
三、“宫殿化”倾向的代表人物墨菲和格里森
四、“宫殿化”的定型作品——金陵女子大学
五、“宫殿化”的艺术典范——燕京大学
第七章 教会大学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征
一、形态构成的符号特征
二、区域分布与场所文化特征
三、校园规划的文化概念冲突
四、形态对比与文化隐喻
结语
致谢2100433B
本书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建筑史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建筑史学史、建筑文化学、城市建设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亦可为近代史学和教育史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史料帮助和研究思路,还可供建筑和城市规 划设计人员、建筑学专业师生及广大的近代史学爱好者阅读。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
同济大学意为同舟共济,也说是来自洋径邦英语对德意志(Deutsch)的音译,我觉得二者兼而有之吧。同济的出身是医学,那次院校大调整中,同济是有失有得。最大的损失是得以扬名立腕的同济医学院被活活的白送给...
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校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文化视野
本文认为,中国建筑在近代发生的重大转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科学理性建筑现念的觉醒;先发展地区城市化趋向的突起;新的建筑适应性模式的多向选择等,并在对之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这三大转变可视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三个“纲”,抓住这三个“纲”把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继续深化下去。
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范式
阐释"殖民主义"的内涵,从学术史角度考察国外殖民地城市和建筑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论述我国3种不同的殖民地城市建设类型:早期以英、法为代表的租界,较后的以德、俄为代表的租借地,以及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建设。提出建立比较殖民主义的研究框架,对我国近代时期各种殖民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对近代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长时段和总体性研究,形成一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范式。
本文集汇集了作者十余年来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内容涉及到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诸多重要问题和个案,其中包括近代建筑制度的建立,晚清新政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物陆军部衙署及其设计者沈琪、中国近代第一部建筑学著作《建筑新法》及其作者张锳绪、中国近代建筑人才的出现和学科确立的过程及建筑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建筑美学思想的发展、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南京中山陵的设计、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杨廷宝的建筑特色、杰出的建筑家梁思成和其妻子林徽因的中国建筑史写作、他的历史研究与现代中国风格建筑的理想在他于1949年以前参与设计的惟一“大屋顶”建筑——南京中央博物院——中的反映、以及近代国民党人经营时间最长的城市——广州——在1910至1930年代的发展。
在研究中作者从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和艺术史多学科角度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历史方法,进行史实考证、数据统计、文本解读、形式分析,乃至跨文化比较,使得其建筑史研究不仅见物,而且也见背景;不仅见人,而且也见思想;不仅回答“是什么”,而且也回答“如何是”,“为何是”。
致谢
前言
第一编
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清末“新政”时期建筑研究二题
学科的外来移植——中国近代建筑人才的出现和建筑教育的发展
“科学性”与“民族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
第二编
探寻一座现代中国式的纪念物——南京中山陵设计
折衷背后的理念——杨廷宝建筑的比例问题研究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设计一座理想的中国风格的现代建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叙述与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辽宋风格设计再思
城市的功能改造、格局改造、空间意义改造及“城市意志”的表现——20世纪初期广州城市和建筑的发展
附录
书评:郭伟杰著《在中国建造:亨利·K.茂飞的“适应性建筑”(1914-1935)》2100433B
赖德霖,1962年出生于福建龙岩,1985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88和1992年分获同校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秋至1997年夏任该校讲师,其间曾作为美国亚洲文化协会访问学者,赴美研究“近代美国对于中国建筑的影响”课题;1997年秋入芝加哥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欧柏林学院。
赖德霖以中国近代建筑史为学术研究重点,兼治西方建筑史与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建筑史。除本书外,他还主编了《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时期重要建筑家、建筑事务所名录》[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早出版社,2006年],并合著有《20世纪中国建筑》[杨永生、顾孟潮主编,添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和《西方建筑名作(从古代至19世纪)》[陈志华、李宛华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