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是依托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科研项目。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基本信息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获奖记录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00433B

查看详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机械联锁(JSL)

  • 水平、垂直位置联锁(缆绳式)
  • 南冠
  • 0%
  • 广东南冠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机械泄压口

  • XJXF-0.12-J
  • 广州兴进
  • 0%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工日
  • 0%
  • 天津市施工队伍交流服务中心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机械联锁(组)

  •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 ABB
  • 0%
  • ABB(中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机械联锁(组)

  •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 ABB
  • 0%
  • ABB(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6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5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5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5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械工业用紧固件

  • GB894.1-86 挡圈 公称直径8(mm) 外径200(mm) 弹簧钢
  • 3440个
  • 1
  • 东方豹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06
查看价格

机械工

  • 509工日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7-15
查看价格

科技创新备件包

  • 材质为ABS,零件数量521个,可重复使用.内容包括轴承、带孔板、角梁、交叉块、各种销、齿轮、轴等配件,供教学损耗备用.
  • 5套
  • 1
  • 寓乐湾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1
查看价格

科技创新备件包

  • 材质为ABS,零件数量521个,可重复使用.内容包括轴承、带孔板、角梁、交叉块、各种销、齿轮、轴等配件,供教学损耗备用.
  • 5套
  • 1
  • 寓乐湾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3
查看价格

WER工程创新赛标准套装

  • 1, 控制器选用 SKCON9,配备 3.5 寸彩色触摸屏,可以通过触摸,完成程序运行、读取传感器(外置与内置)、读写数据、快速编程、调试电机与设置,更可以显示表情、文字. SKCON9 兼备 USB 有线接口与Wi-Fi 无线功能,支持有线升级固件与联网更新系统!内置蓝牙、扬声器、麦克风、陀螺仪 ,支持多种外置传感器执行器,支持图像模块,支持智能电机(舵机)、闭环电机.核心参数如下:a) 双处理器:MTK6580 CPU,1.3GHz,4G FLASH、 512M RAM;32 位 Cortex-M3(STM32F103VET6)CPU,72MHz,512K FLASH、64K SRAM.b) I/O 接口:共 12 路,采用 RJ11 插座,配合使用 RJ11 插头的线缆,结构牢固且便于插拔.端口具备模拟输入(AI)、数字输入(DI)、数字输出(DO)、 UART 串行通用异步通讯接口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1
查看价格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参与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查看详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工程文献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简介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简介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简介

格式:pdf

大小:675KB

页数: 1页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原名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审计学会)1988年12月15日由国家审计署和原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准正式成立。1995年因机构变动更名为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并于10月25日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登记字号第1839号)。2000年3月24日又经民政部核准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社证字第44(19号),接受国家审计署、民政部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简介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简介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简介

格式:pdf

大小:675KB

页数: 1页

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原名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审计学会)1988年12月15日由国家审计署和原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准正式成立。1995年因机构变动更名为中国机械工业审计学会,并于10月25日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登记字号第1839号)。2000年3月24日又经民政部核准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社证字第4409号),接受国家审计署、民政部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年鉴内容简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年鉴》(以下简称《国机集团年鉴》)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国机集团年鉴》编委会编纂,中国经济出版社编辑出版。

《国机集团年鉴》是一部全面记载国机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大型工具书和资料性年刊。《国机集团年鉴》(2012)主要刊载2011年国机集团的改革发展情况。

《国机集团年鉴》坚持面向市场,面向读者,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信息和资料,忠实地反映国机集团和国机人年度取得的新发展、新进步、新成就和新风貌。《国机集团年鉴》(2012)共九篇。

第一篇重要文献。刊载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在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报告。

第二篇集团公司发展概况。主要刊载集团公司2011年经济运行、董事会试点、主业经营、科技发展、资本运营、综合管理、企业党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第三篇子公司发展概况。主要刊载集团各子公司2011年改革发展情况。

第四篇规章制度选编。精选集团公司重要的规章制度予以刊载。

第五篇荣誉汇编。记载集团公司2011年获得的重要奖励和荣誉。

第六篇重大经营项目汇编。主要刊载2011年集团公司完工的重大工程承包项目、重大贸易项目以及重大工程设计、咨询、勘察项目。

第七篇大事记。简要记述2011年集团公司的重要工作。

第八篇附录。主要收录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企业100强名单、机械行业100强名单、对外贸易100强企业等相关资料。

第九篇国机集团形象展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示集团及各子公司取得的业绩与良好的形象。

《国机集团年鉴》(2012)的编辑出版,得到了集团总部各职能管理部门和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查看详情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推进科技创新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不仅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也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远集团作为全球第二大航运企业,始终坚持科技进步,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为集团发展战略的实现和主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远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利用先进科技与信息技术不断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中远集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业务需求驱动”,开展了船舶技术、配套设备、船舶通讯、导航的研究和应用;围绕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开展技术改造;自主开发物流信息系统、船岸信息系统;紧抓市场开展软科学研究。中远的科技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连续三年利润超百亿。

(一)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中远不仅拥有代表着世界先进技术的船舶,而且通过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研发并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产品和具有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集团非常重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重视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自主开发的“大件运输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可以真实模拟大宗、特殊货物运输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运输过程中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设备运输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学研合作开发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并已销往德国、韩国、新加坡、希腊等海外市场;“电控定时、旋流喷雾式气缸油注入新技术”应用节能效果显著,实船应用可节约气缸油消耗约27%,直接经济效益为单船年节约人民币60多万元。以机务管理为核心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集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在实现船岸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使得中远造船业快速崛起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提高,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中远集团所属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学习引进日本川崎造船历经百年市场检验的船舶设计、制造、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实现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的“本土化”和“再创造”,达到起点高、见效快、技术领先的效果。依靠自主创新,船舶设计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逐步实现了散货船、集装箱船、VLCC油轮和PCC滚装船等船型详细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

(三)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提升企业全面绩效

随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航运业的广泛应用和“数字中远”的建设,集团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有效益的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主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物流业务全程控制和管理为出发点,提供定制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全面解决方案和高效率的在线服务能力;“网上中散”整合了内部网络系统,建立了涉及航运、机务、体系、财金等16类信息资料和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水平;集团总公司CDMS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日常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远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

(一)对创新的追求是企业活力所在

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建立在企业管理系统的持续创新上,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中远集团内已经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文化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将创新贯穿于经营管理全过程。

(二)业务需求的驱动是源动力

“业务需求驱动”是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原则,只有根据业务的需求,去解决各业务部门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才能将科技真正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根本上避免科技、生产相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推动、牵引了中远集团对新技术的应用。

(三)资金的不断投入是重要保障

中远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集团的一项战略,制定科技创新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将科技投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以确保集团科技创新保持强劲后劲,“十五”期间中远集团科技创新投入为15.5亿。

通过选择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的领域作为突破口,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在信息化、船舶配套技术、节能降耗、运输安全、运输集成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通过科技攻关,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四)创新体系的建设是机制保障

中远集团总公司早在1996年即成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以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为核心,各下属企业技术中心为分中心的支撑和专业支持体系,形成了一个职责分明、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共享的创新体系。

(五)产学研的结合是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形式。我们不仅与行业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同时,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范围,涉及专业广泛、合作方式多样,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创新和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中远集团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极大地提升生产力水平,为尽快实现中远集团的战略目标,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为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查看详情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

中国建材集团科技平台作为我国建材工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主体力量,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核心,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建设国家、行业和集团科技创新的平台,构建起我国建材工业技术先进、装备优良、产品配套、人才一流的新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民用复合材料、石英玻璃、绿色建材与环境工程、测试技术与自动化、耐火材料、节能房屋、特种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保温材料、轻工机械装备等技术开发体系,为推进我国建材和轻工行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高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建材集团将建材及新材料领域的低碳技术作为当前的科技工作重点。在传统建材工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和推广新工艺新装备,建立节能减排对标管理机制;推进传统建材的轻型化、高性能化、专用化和商品化。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材和房屋,降低建筑能耗;发展有节能、环保、隔热、保温、储能等功能的新型建材;推进低碳住宅和小区的建设,通过节能房屋示范区引导低碳消费观念;着力推进太阳能薄膜电池和风能叶片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开展垃圾焚烧与循环利用等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制定产业规划,培育低碳建材市场需求,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资源

中国建材集团科研和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代表的12个国家级转制科研设计院所,玻璃深加工和树脂基复合材料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含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和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3个经国家评价认定的国家级分中心)和绿色建筑材料、浮法玻璃新技术和制浆造纸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材料技术、中国玻璃和中国墙体屋面材料3个联合国技术发展与促进中心,建筑材料、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等9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院所、水泥基材料、高性能陶瓷和石英玻璃3个建材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17个建材行业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新型建材博士后流动站、1个项目博士后流动站,有20多个国家和行业级技术学会、协会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在我集团所属各科研院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1971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科技活动人员11435名、研发设计人员5201名、工程技术人员5334名。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

“十一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国际重大科技合作等各类国家级科研及建设项目和课题455项,省部级科研及建设项目250项。申请专利8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0多项),授权专利4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多项);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日产6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年产12万吨大型玻璃池窑拉丝、T300碳纤维原丝及碳丝、日熔化量1000吨级浮法玻璃、年产5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年产1000万平方米矿棉吸音板、年产1亿标块粉煤灰煤矸石新型墙体材料、年产300万平方米陶瓷墙地砖、年产300万平方米水泥外墙板、大型碳纤维复合结构材料、0.5mm超薄浮法玻璃、3兆瓦风力发电叶片、环保型轻工机械等一大批居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与装备。正在研发和推广高性能低热硅酸盐水泥(高贝利特水泥)制备技术、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卫星用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技术、高档飞机风挡玻璃制造技术、抗菌净化空气及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生产技术、浮法玻璃高效节能关键技术、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陶瓷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节能型复合墙体制造技术、环保型装饰装修板材制造关键技术、绿色建筑材料标准和评价技术、工厂化节能省地型房屋等成套技术。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建设

2007年12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集团公司按照三部门的要求和集团创新型试点工作的整体安排,成立了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工作机构,明确了重点开展科技、管理、人才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中国建材集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管理创新成果显著,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取得初步成效,学习型企业的良好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的阶段性总结,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集团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使集团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扎扎实实地不断迈出新步伐,登上新台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