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常识》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2100433B
中国建筑 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码 简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这个公司的控股方。中国建筑国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一个子公司。
中国建筑 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码 简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这个公司的控股方。中国建筑国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一个子公司。
我也想知道。哈哈・・・
中国建筑
一、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七年里,我国经济、 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迅速发展, 建筑业在飞速 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市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进行大范围改造, 与此同 时西方设计师、 建筑设计理念涌入中国建筑市场, 当代建筑使用新的技术和材料的同时, 却 在设计理念方面逐渐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清朝以前被誉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鸦片战争 之后,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在经济、政治体制的变化下,建筑业的发展也随之开始转变。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中国建筑开始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的尝试,但是自改革开放 之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之西洋建筑有简洁、营造快速等特点,我国的建筑理念逐 渐淡化了建筑的传统文化和内涵, 如果我们所有的地区都成为了无历史的空壳, 我们又该如 何自信地发展,惬意地栖居? 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注意到在经济
第一章 中国建筑之特征 / 001
第二章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 019
从远古到殷 / 022
西周到春秋·战国 / 026
秦·汉·三国 / 032
晋·南北朝·隋 / 038
唐·五代·辽 / 042
两宋到金·元 / 049
明·清两朝和旧中国时期 / 056
结论 / 063
第三章 宋·辽·金之都市宫殿 / 065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 066
辽之都市及宫殿 / 080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 084
南宋之临安 / 090
第四章 我们的首都 / 099
中山堂 / 100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 102
故宫三大殿 / 104
北海公园 / 106
天坛 / 108
颐和园 / 110
天宁寺塔 / 114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 / 116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 118
雍和宫 / 120
故宫 / 122
附录一 平郊建筑杂录 / 125
附录二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 136
第五章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 149
洞名 / 153
洞的平面及其建造年代 / 155
石窟的源流问题 / 160
石刻中所表现的建筑形式 / 161
石刻中所见建筑部分 / 167
石刻的飞仙 / 171
云冈石刻中装饰花纹及色彩 / 173
窟前的附属建筑 / 175
结论 / 179
第六章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 183
汾阳县峪道河龙天庙 / 185
汾阳县大相村崇胜寺 / 189
汾阳县杏花村国宁寺 / 193
汾阳县小相村灵岩寺 / 194
文水县开栅镇圣母庙 / 196
文水县文庙 / 198
孝义县吴屯村东岳庙 / 199
霍县太清观 / 201
霍县文庙 / 202
霍县东福昌寺 / 203
霍县西福昌寺 / 205
霍县火星圣母庙 / 205
霍县县政府大堂 / 206
霍县北门外桥及铁牛 / 207
赵城县侯村女娲庙 / 208
赵城县广胜寺下寺 / 209
赵城县广胜寺上寺 / 214
赵城县广胜寺明应王殿 / 220
赵城县霍山中镇庙 / 222
太原县晋祠 / 223
山西民居 / 228
结论 / 233
第七章 敦煌边饰初步研究 / 235
北魏的忍冬草叶纹和唐卷草纹 / 250
第八章 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 / 257
第九章 祖国的建筑传统与当前的建设问题 / 271
第十章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 281
我们的祖先选择了这个地址 / 283
北京城近千年来的四次改建 / 285
北京的水源——全城的生命线 / 289
北京的城市格式——中轴线的特征 / 291
北京的交通系统及街道系统 / 294
北京城的土地使用——分区 / 296
北京城是一个具有计划性的整体 / 298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庞大的伟大的杰作 / 301
附 录 / 303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 / 304 2100433B
《燃气常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浅,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建筑学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