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中国黄土在建筑地基上的利用
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的名词及定义
第二节 建筑物在地理上的分布
第三节 黄土地基的有效深度
第四节 有关黄土成因的概念
第二章 在中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内影响分区的自然因素及其规律性
第一节 气候
第二节 地貌
第三节 地层
第四节 建筑性质
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
第六节 工程动力地质现象
第三章 中国主要湿陷性黄土区域建筑工程地质条件的划分
附:中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建筑工程地质分区特征简明参考表
第二编 分论
第四章 山西诸盆地地区(Ⅰ)
第一节 山西诸盆地周围的黄土高地丘陵区(Ⅰ1)
第二节 山西诸盆地河谷平原区(Ⅰ2)
第五章 豫西山地与阶地地区(Ⅱ)
第一节 豫西山前黄土高阶地区(Ⅱ1)
第二节 豫西宽窄易变的河谷平原区(Ⅱ2)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区(Ⅲ)
第一节 关中黄土台原区(Ⅲ1)
第二节 关中宽阔的河谷平原区(Ⅲ2)
第七章 陕甘黄土高原地区(Ⅳ)
第一节 陕甘黄土塬梁区(Ⅳ1)
第二节 陕甘狭长的河谷平原区(Ⅳ2)
第八章 陇西黄土丘陵地区(Ⅴ)
第一节 陇西黄土梁峁区(Ⅴ1)
第二节 陇西串珠状河谷平原区(Ⅴ2) 2100433B
本书是一本对我国黄土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系统总结的专著。书中系统地讨论了黄土在建筑上的利用;影响湿陷性黄土分布的自然因素及其规律性;分区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并对中国主要黄土分布区进行了三级区划。对每个区的自然地理、地貌、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现象、物质成分、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湿陷性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并提出了在建筑时有利和不利的预测。最后对建筑工程地质分区的意义做了评述。
本书不仅对黄土地区建筑工程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方面的建设,如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工程地质、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农村规划、第四纪地质等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合理桩长初探
按三类土0.33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故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评价研究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评价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指标、工程地质特性等,探讨了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以及地基处理方法,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评价研究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指标、工程地质特性等,探讨了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以及地基处理方法,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区域工程地质学
英文:reg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释文:区域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指明不同区域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区域规划、改造不良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提供依据。2100433B
区域工程地质方法是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及变化规律,并依据目的性对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预测和改造的方法。创始人有谷德振、刘国昌。工程地质条件地带性因素和区域性因素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工程地质条件分区性。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异同程度把研究区划分为地域、地带、地区和地段。划分愈细,则分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愈相近。主要工作手段是区域工程地质填图。
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指地貌、岩层(包括土壤)、地质构造(包括大地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因素,还包括气候、新构造运动,甚至建筑材料。气候、潜水、物理地质现象等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称为工程地质条件的地带性因素;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等则具有区域性分布规律,称为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性因素。 2100433B
工程地质的基础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一个地区的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也为各种重大工程建设,如大型水库、水坝、核电站的选址以及铁路选线项目提供资料。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区域工程地质评价中最基本的内容。卫星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对区域断层的活动性进行分析评价。天然地震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是地震烈度区划和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基础。利用不同比例尺的卫星和航空遥感图像可以编制区域工程地质和其他工程地质的基础图件,包括地貌图、外动力地质现象图、岩土力学分类图和水文地质要素图。综合已有地质资料并进行地面检查和物探工作,可以迅速编制工程地质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