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是一本普及知识读本,是研究试用性教材的初步尝试,是将园林专业前辈人所作的业绩,进行通俗性和综合性的处理,第二版对书中的图例进行了大量修改,并对文字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正,使其基本知识能够更具体、更通俗的得到体现。
本书第二版作者田永复根据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和我国广大园林工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这本介绍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的书籍。
第一章 中国园林建筑总论
第一节 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
一、“动‘静”结合的特点
二、“虚”“实”相兼的特点
三、“意”“境”交融的特点
四、“型”“势”匹配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园林建筑的常用类型
一、按功能用途分类
二、按工艺技术分类
第三节 中国园林建筑技术通则
一、建筑尺度的构成
二、建筑平面的度量
三、建筑剖面尺寸的确定
四、推山与收山的计算
五、翼角的冲出与起翘
第二章 基础与台基工程
第一节 基础
一、基础换土法
二、基土加固法
第二节 台基的构造
一、普通台基的构造
二、须弥座式台基的构造
第三节 台基的定位放线
一、古时定位略论
二、台基的定位放样
第四节 普通台基的施工
一、柱下结构的施工
二、柱间结构的施工
三、台帮结构的施工
第五节 须弥座台基的施工
一、须弥座的层次和比例
二、须弥座的施工
第六节 踏跺的施工
一、踏踩的尺度
二、踏垛构件名称与安装
第三章 木构架工程
第一节 木构架的基本类型
一、硬山式建筑木构架
二、悬山式建筑木构架
三、庑殿式建筑木构架
四、歇山式木构架
五、攒尖顶木构架
六、游廊木构架
(一)游廊的基本构件
(二)游廊的平面拐弯与垂直连接
(三)爬山廊的构架处理
七、垂花门木构架
(一)单排柱“担梁式”垂花门木构架
(二)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木构架
(三)多檩单卷棚式垂花门木构架
八、牌楼木构架
(一)冲天柱式牌楼木构架
(二)屋脊顶式牌楼木构架
第二节 木构架的连接榫卯
一、垂直构件的连接榫卯
二、水平构件的连接榫卵
(一)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连接的常用榫卯
(二)水平构件阃交又连接的榫卯
(三)水平构件上下叠合连接的榫卵
三、水平或倾斜构件端头的搭接榫卯
四、板缝拼接的榫卯
第三节 木构件的制作安装
一、木构件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一)制备丈杆
(二)圆形构件材料的粗加工
(三)构件放样画线的标注方法
二、柱子构件的制作放样
(一)檐柱
(二)金柱与重檐金柱
(三)中(或山)柱
(四)上层檐童柱
(五)雷公柱
(六)擎檐柱
三、粱类构件的制作放样
(一)正身架粱
(二)抱头粱
(三)趴梁
(四)踩步金
(五)递角梁
(六)承重
四、枋类构件的制作放样
(一)檐(额)枋
(二)金(脊)枋
(三)箍头枋
(四)承椽枋及围脊枋
(五)间枋
(六)棋枋和关门枋
(七)平板枋和花台枋
(八)穿插枋
(九)天花枋
五、桁檩构件的制作放样
(一)檐金桁檩
(二)搭交桁檩
(三)梢檩
(四)弧形檩(枋)
(五)脊桁檩及其扶脊木
六、正身屋面木基层及其他构件
(一)正身屋面木基层
(二)罗锅椽
(三)博风板和山花板
(四)雀替和替木
七、翼角构件的制作放样
(一)角粱
(二)扣金做法的角粱放样
(三)插金做法的角粱放样
(四)压金做法的角粱放样
(五)翼角椽的制作放样
(六)翼角椽的安装定位
(七)翘飞椽的制作放样
(八)翘飞椽的安装定位
第四节 斗棋构件的制作和安装
一、斗拱的作用和类型
(一)斗拱及其作用
(二)斗拱的基本构造
(三)斗拱的分类
二、斗拱的度量尺寸
(一)宋代斗拱的基本模数和尺寸
(二)清代斗拱的基本模数和尺寸
三、平身科斗拱的制作安装
(一)平身科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的结构层次
(二)一般平身科斗拱的结构规律
(三)关于昂、耍头和撑头木的头饰和尾饰
四、柱头科斗拱的制作安装
(一)柱头科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的结构制作
(二)一般柱头科斗拱的结构规律
五、角科斗拱的制作安装
六、溜金斗拱的制作安装
(一)落金造斗拱的做法
(二)挑金造斗拱的做法
七、牌楼斗拱的构造
第四章 墙体砌筑工程
第一节 砌筑工程材料
一、古建筑工程的灰浆
(一)古建筑灰浆的特点
(二)古建筑灰浆的原材料
(三)古建筑灰泉的种类
二、古建筑工程的砖料
(一)古建筑砖料的类别
(二)古建筑砖料的规格
三、砖料的砍磨加工
(一)砍砖的加工内容
(二)砍砖的质量检查
(三)砖雕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墙体构造与类型
一、砖墙体的构造类型
(一)墙体构造与尺寸
(二)砖墙体砌筑类型
(三)墙体砌筑的施工工艺
二、墙砖的排列和艺术形式
(一)墙砖的排列方式
(二)墙面砖的艺术形式
第三节 各种墙体的施工工艺
一、山墙的构造与施工
(一)硬山式山墙的构造及其名称
(二)悬山、歇山和庑殿式山墙的构造及其名称
(三)墀头的构造及其名称
(四)山墙的琉璃构件安装
二、廊心墙的构造与施工
三、槛墙的构造与施工
四、后檐墙的构造与施工
(一)后檐墙的下肩
(二)后檐墙的上身
(三)后檐墙的檐口
五、院墙的构造与施工
六、其他墙体的构造和施工
(一)扇面墙
(二)隔断墙
(三)金刚墙
(四)护身墙
(五)城墙
七、砖券的构造与施工
八、影壁的构造与施工
(一)影壁的类型和构造
(二)影壁施工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墙体抹灰
一、靠骨灰
二、泥底灰
三、滑秸泥
四、壁画抹灰
五、纸筋灰
六、抹灰做缝
……
第五章 屋顶瓦作工程
第六章 木装修工程
第七章 地面及甬路工程
第八章 油漆彩画工程
第九章 石券桥及其它石活
第十章 假山掇石工艺 2100433B
中国园林建筑是世界园林建筑中最独特而美妙的园林建筑,它将自然山水与中国古代民族建筑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景园。
作者田永复根据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和我国广大园林工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这本介绍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的书籍《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第2版)》。
《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第2版)》共分十章,分别阐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各个部分的结构形式、构件组成、制作安装和施工方法等内容,以供广大建筑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园林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中国园林建筑
1 绪 论 一、 园林建筑的发展 园林组成的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中国古代苑囿出现于殷、 周时代。囿是指从天然地域中截取的一块用地, 在 其内挖地筑台、狩猎游乐,是最古老、朴素的园林形态。 秦朝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宫苑建筑群, 建筑风格日渐成熟, 建筑技术有了空 前的提高。 至西汉,开始修复扩建秦时的上林苑,形成规模极为宏大的皇家园林。 汉代后期,私家园林开始发展起来,园林建筑已不拘泥于对称均衡的格局, 而有参差错落的变化, 依势随形而筑。在建筑造型上汉代有木构件而形成的屋顶 已具有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这五种基本形式, 同时还出现了重檐屋顶。 魏晋南北朝时审美转向自然风景、山水花鸟,开始模拟自然景色开池筑山, 结合地形进行植物造景, 因景而设园林建筑。 另外寺庙园林作为园林的一中独立 类型开始出现。 隋炀帝的别苑以西苑最宏丽, 建筑按景区形成独立的组团, 组团之间为绿化 及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1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一、飞动之美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 这比起 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 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 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 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 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 图案画常常用云彩、 雷纹和翻腾的龙构 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 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活力。 这种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选》中有一些描写当时建筑的文章, 描写当时城市宫殿建筑的 华丽,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其实不然。我们现在从地下坟 墓中发掘出来实物材料,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 说明《文 2 选》中的那些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开现实并不是那么远的。 现在
摄影/王俊
中国园林实际上是一座诳人的花园
是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
一个小的假想世界
——建筑大师 · 童寯
对于中国园林来说,实际的需要倒在其次,托物言志才是重点。因此园林最能反映造园者和园主人的“个性”。
而不同的城市文明,则塑造出不同的园林,或精致淡雅,或富丽端庄,或热烈浓郁……这不仅是自然之不同,更是“人”的不同。
中国园林如一出大戏,江南的文人、两淮的盐商、北方的权贵,岭南的行商等等,陆续登场,打造出风情各异的理想之园,共同撑起了长达数千年的“园林大戏”。
江南园林
水殿风来,余音绕梁,苏州一个私家园林里,昆曲正演 摄影/李昊
江南园林,实在太小也太过精致。比如网师园,才九亩地,主景是荷花池和黄池假山,再点缀些古树,添置些亭廊。
奇妙的是,它似乎又深远无尽:曲廊通向隐在绿树山石间的小山丛桂轩。透过花窗北望,只见一壁黄石假山,山不高,却气势雄奇,宛如天开。循着山廊“樵风径”西而北折,便是濯璎水阁。登阁,面前突然一片开阔,澄波潋滟,映出四周明媚的景致。
几亩地的花园而已,却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咫尺山林。
对于这样的小园,古人还有一个好词儿形容,叫做“壶中天地”。而“壶中天地”又往往与“壶天之隐”联系起来。网师园就是个隐者的山林世界。园主人是乾隆名士宋鲁儒,以网师自号,而网师即渔父,颇有点退隐江湖的意味。
其实不止网师园,苏州的其它名园,如沧浪亭、拙政园等等,名字统统与隐逸有关。而隐逸的文人,一直是江南造园的主力军。
苏州狮子林里的太湖石石峰。孤石伫立,犹如立体雕塑一般,不过度、不热闹,每一个点缀都是恰到好处,明明用心之至,却宛若天成,把园林的氛围渲染到极致。摄影/陈健行
不过这样的遁迹山林,还是让文人感到清冷。隋唐文人遂找到一个更折中的办法。大诗人白居易即宣称:“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在“中隐”的口号下,士人开始热衷于在城市中造园。
舍不下尘世的繁华,又要坐享山林之美,园林便成了一个最适合的栖息地。就连隐居,中国文人也选择了一条中庸之路。
看看江南园林,就知道文人心目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咫尺山林、曲径通幽、屋舍淡雅、花木清新……还有无处不在、饶有趣味的“典故”,它们犹如一个个文化密码,寄托着园主人的情趣与志向。
苏州沧浪亭里,粉墙为纸,黄石作绘,再点缀上姿态各异的花木。以墙作画,走过过道也能会心一笑,文人墨客的那点秘密心思。 摄影/李少白
比如江南园林中无处不在的舟。上海一地,豫园有亦舫,南翔古漪园有不系舟,秋霞圃有舟而不游轩,青浦曲水园有舟非居水……这些“舟“其实是模仿舟船所建的各式小建筑。
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是一种“隐逸”的象征。每当文人想要遁世归隐,耽乐山林,一般都要买舟而往。东晋陶渊明有“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就连乐天知命的苏东坡,也想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所以在江南园林中见到的舟,并非仅仅是水乡生活的反映,而是表达一种寄托。就像在一个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偏偏种着一颗松树,那一定是在模仿陶渊明的“抚孤松而盘桓”了。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处的竹林,粉墙翠影,如一幅清雅的图画。竹子在园林中非常易于入画,而粉墙与它可谓绝佳的搭配。旁边一扇花瓶形小窗,让画面更加生动别致。摄影/李少白
江南的文人园林,是一个充满隐喻的世界。园主人借由种种“文化密码”,与自然交流,也与先贤共鸣。对此,建筑学家童先生幽默地说:“中国园林实际上正是一座诳人的花园。是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一个小的假想世界。”他心目中的中国园林,无疑是以江南园林为范本的。
每次走在江南园林中,总是心生羡慕之情。即使仕途不顺,古人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有退路。园林就是一种最优雅的退路。每当政治黑暗之际,“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知成全了多少人的名节。相比之下,现代人没有太多退路,赤裸裸地暴露在喧嚣的尘世间。
北方园林
恭王府西路大水池中央的诗画舫。流丹溢彩的柱子、气势端严的歇山顶,以及位居西路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则呈现出北方权贵园林的特色 摄影/王良
以皇家园林的气魄和审美导向为主的北方园林,则体现出和精巧内敛的江南不同的意趣。而京城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则是北方私家园林的佼佼者。北京人的园林口味和标准,得益于它的政治底气。
帝都之园,富丽是理所当然,但这并不是说北京人都很有钱。通京官薪俸微薄,而在天子脚下又不敢大胆敛财,再加上京师地价、人工和物价都十分高昂,大多数京官根本没有能力造园。
但京官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既有大量艰苦奋斗的普通官员,也集中了全国最顶级的权贵。元有蒙古、色目贵族和汉族显宦,明有外戚、功臣世家和大宦官,而清则有王公贝勒、相国尚书等一流人物。他们才是北京造园的生力军。
北京遗留的私家园林中,最杰出的便是王府相府花园,其中佳作更是堪与江南和皇家园林相媲美,但感觉却大不相同:规整对称的布局,端庄工稳的气势,大尺度的厅堂轩榭,沉雄的假山叠石……
比如恭王府中轴线之严谨庄重,就堪称一绝。全园分中、东、西三路,每路都有一条中轴线,彼此脉络相连,气魄甚大。
持重有余,则潇洒不足,这简直是京城权贵的写照。恭王府的三任主人,乾隆宠臣和、庆亲王永、恭亲王奕,都是位极人臣之人。伴君如伴虎。
江南文人那样的书生意气,对京官来说显然是行不通的,谨慎持重才是保身之道。而京官宦海沉浮,如履薄冰,并不能当一名真正的隐士。园林仅是他们的休憩之地,大多和住宅连在一起。
但在天子脚下,即便是暂供休憩的林泉,也不能无视君上的存在。这些京都的豪富们,往往会在匾额题名等处“表忠心”。
不过,即使再谨慎持重,忠君爱国,也难保不出漏子。有时候,还得祈求冥冥中的神灵保佑。恭亲王府里就充满了祈福“暗语”。巨石“独乐峰”有别名曰“福来峰”,水池名“蝙池”,后厅为“蝠厅”,都是用蝙蝠的形状来隐喻“福”字,堂榭建筑中的“福寿”装饰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这样充满世俗追求的吉祥符号,与江南的文化密码颇不相同。的确,江南园主大多是退休或退隐的官员,对仕途已无所求,而仍在宦海奔波的帝都官员,又怎能不为诡谲多变的官场生涯深深祈祷呢?
岭南园林
清晖园内“沐英涧”入门上方,保存着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套色玻璃是清代的进口货,而在得风气之先的岭南尤其受欢迎。摄影/封小莉
北方园林有点官气和贵气,江南园林多些文气,岭南园林则商气十足。在中国的三大私园体系中,岭南可谓后起之秀,也最爱标新立异。
岭南的园主人崇尚自然,追求平实,喜欢把园林筑在真山真水间,并不羡慕江南的假山流水和咫尺山林;
岭南人也十分务实,在造园时会考虑经济回报,在庭园内栽种龙眼、荔枝、琵琶、芒果、芭蕉等热带果树;
岭南人喜欢与人交往,不欣赏江南园林那种曲折迂回的小空间,他们往往在庭院中建有大体量的建筑,来减少空间的距离感;
岭南人喜欢几何形的空间组合和图案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得西方风气之先……
清代外销画中的广州园林。浓郁的色彩,热烈奔放的热带植物,都颇具岭南特色。而那楼前排排摆放的盆景花木,却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相当罕见,反而是一种西方造园的经典布置。
不过岭南园林最独特的,还是曾经盛极一时的行商园林。十三行行商不仅独揽贸易,在岭南造园的大军中,也名声大噪,压倒了传统的造园标杆——文人。更因为与外国人交往的密切,行商的园林一度成为中国园林在世界的代表形象。
行商园林中的佼佼者,则是道光咸丰年间,四大行商之首——潘仕成的海山仙馆。
既拥有优雅的天朝趣味,也能兼容西洋的文明,海山仙馆甚至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外交舞台,钦差大臣想通过广州地区最豪华的场所,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富庶与各方面的先进和强大,达到增加外交谈判底气和筹码的目的。
不过行商园林里的西方元素与科技,并不只是为了讨好西方和外交谈判。实际上,行商们的真实生活,早已与西洋的文明难舍难分。
潮阳西园中的西洋式园亭,及其半地下水晶宫的玻璃接缝防水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西洋式的栏杆、柱式、套色玻璃等等,更是处处可见。有的园林甚至以整座的西洋楼搭配着传统的叠山理水,十分和谐有趣。
广东顺德清晖园的几何方池。岭南园林里很少有自然式池形水面,而多是人工造池,做出几何形水庭 摄影/李少白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曾规定洋商每月有三日可以外出游玩,于是广东的私家花园,尤其是行商的花园,就成了西人观光的好去处。西方游客往往动辄四五十人,甚至更多一些。对于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如此大规模的观光团实属罕见。
岭南人再度发挥了经世致用的作风——与其无奈,不如改变。比如在行商伍氏的花地馥荫园里,几何形的池塘边上,就铺砌上宽阔的步道,尺度大得远超传统私园的路径尺度,并且采直去弯。
步道与池间设矮墙,可依可靠;而亭、台、楼、榭等建筑则通过步道或廊桥串联在一起,形成连续、开放的空间界面。适合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就在中国的私园中出现了。
这是一个起点,当然也是一个终点。自此以后,中国的园林渐由封闭到开放,由私走向公。
到了民国时期,连北京的皇家园林、江南的私家园林,都成了熙来攘往的所在。另一种园林类型——公园,则在中国蒸蒸日上,成为现代社会的新主角。
然而,那田园诗般的生活,却也渐渐消失了。
话 题
你喜欢哪种园林?
本文节选、改编自《中华遗产》2014年06期
撰文/徐硕 摄影/李少白 等
责任编辑/马赛屏 图片编辑/余荣培
微信编辑、排版 / 马晓娴
中式园林,
是立体的山水画。
不入园林,
怎知春色几许?
中国园林具有诗情画意的特性。
园林是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升华的山水画,
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复现到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
给予人置身画境,如游画中的感受。
中国园林是在一幅流动的立体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
将建筑,山石,水和花木高度融合,
把自然和人统一起来,
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
构图布局讲究诗情画意。
造园不仅要有优美秀丽的自然山水风景构图,
更要像吟诗作画一样,
讲求有隽永的深刻立意,
使诗、画、园三位一体融于一炉。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
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
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
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
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
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
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
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
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
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
意境,是人在审美过程中,
由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情调或者境界,
中国美学中这种“意境”之说是西方美学未涉及的,
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它是从诗与画的创作而来的。
园林意境,就是园林设计者寓情于景,
把自己的情感色彩充实在园林之中,
使欣赏者触景生情,
产生联想,两者产生共鸣。
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
就是结合中国文化,
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
创造出“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
从中国的园林建筑来看,
自然美包括山水、树木、花草等等,
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
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
创造一种小桥流水,
荷花漂香的这种自然的风光。
它们决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
被动地顺应自然,
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
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
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的中式园林与建筑也有新的建造工艺,
所表达出的中式意境并不减分,
甚至更多了几分精致。
变化的只是营建手法,
不变的是中国人骨子里寄情山水。
园林,
我只爱中国的。
注:选题来源搜建筑(ID:sjz9999),由微设计整理发布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销
中式园林,
是立体的山水画。
不入园林,
怎知春色几许?
中国园林具有诗情画意的特性。
园林是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升华的山水画,
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复现到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
给予人置身画境,如游画中的感受。
中国园林是在一幅流动的立体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
将建筑,山石,水和花木高度融合,
把自然和人统一起来,
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
构图布局讲究诗情画意。
造园不仅要有优美秀丽的自然山水风景构图,
更要像吟诗作画一样,
讲求有隽永的深刻立意,
使诗、画、园三位一体融于一炉。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
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
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
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
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
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
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
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
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
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
意境,是人在审美过程中,
由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情调或者境界,
中国美学中这种“意境”之说是西方美学未涉及的,
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它是从诗与画的创作而来的。
园林意境,就是园林设计者寓情于景,
把自己的情感色彩充实在园林之中,
使欣赏者触景生情,
产生联想,两者产生共鸣。
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
就是结合中国文化,
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
创造出“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
从中国的园林建筑来看,
自然美包括山水、树木、花草等等,
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
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
创造一种小桥流水,
荷花漂香的这种自然的风光。
它们决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
被动地顺应自然,
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
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
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的中式园林与建筑也有新的建造工艺,
所表达出的中式意境并不减分,
甚至更多了几分精致。
变化的只是营建手法,
不变的是中国人骨子里寄情山水。
园林,
我只爱中国的。
注:选题来源搜建筑(ID:sjz9999),由微设计整理发布
本文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以便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