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框架
第二章 能源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能源概述
第二节 能源政策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源一经济一环境”一体化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能源政策的前提条件——外部性
一、外部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源的外部性特征
三、能源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
第四节 能源政策的指导原则——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制定满足公共选择要求的能源政策
第五节 能源政策的类型
一、能源生产政策、能源流通政策和能源消费政策
二、强制型能源政策和激励型能源政策
三、数量型能源政策、质量型能源政策和改革型能源政策
四、自动规则型能源政策和相机抉择型能源政策
第三章 中国终端能耗现状
第一节 能源供给和需求
一、能源供求差距大
二、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低
三、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四、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第二节 能源效率
一、能源经济效率
二、能源技术效率
第四章 中国节能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节能战略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
二、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节 DSM一节能战略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中国节能工作进展
一、调整政府机构和职能
二、制定能源发展战略
三、编制节能规划和计划
四、建立节能政策法规体系
五、运用多种经济激励手段
六、实施节能试点示范工程
第四节 节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三、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第五章 中国建筑节能发展历程
第一节 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内能耗和污染分析
第二节 建筑能耗的内涵
第三节 中国建筑节能工作进展
一、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二、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三、建设部组织的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
四、国内外建筑节能交流合作项目
第四节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分析
一、能源消耗大
二、能源效率低
三、环境污染重
第五节 中国建筑节能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国建筑节能存在问题
二、中国建筑节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一、节能建筑需求空间广阔
二、建筑节能技术潜力巨大
三、建筑节能规划目标明确
第六章 建筑节能利益主体动态博弈分析
第一节 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一、博弈模型的构建
二、模型求解
三、结果分析
第二节 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一、博弈模型的构建
二、模型求解
三、结果分析
第七章 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
第一节 建筑节能与能源经济政策互动机理研究
一、建筑节能初始阶段:能源经济政策起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筑节能发展阶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建筑节能成熟阶段:能源经济政策将阻碍建筑节能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体系
一、经济激励政策的基本形式
二、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国内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比较研究
一、国内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二、国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三、国内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比较
第四节 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证研究
一、建筑节能技术分析
二、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
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本书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发展目标,对中国终端能耗和建筑节能的现状展开研究,希望探索一条可行的建筑节能未来发展之路。当前,中国的建筑产品还处于能耗大、能效低、污染重的现状,由于节能意识薄弱、节能体制不健全、节能市场不完善、节能激励机制缺乏,导致节能标准难以贯彻实施、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现阶段,建筑节能市场尚无法正常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需政府运用政策手段进行间接干预与调控。本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激励机制的角度出发,构建适用于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以期促进中国建筑节能步伐的迈进,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与实践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与实践——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增建筑量巨大,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140.9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9.1亿平方米。2003年至2020年, 中国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应达到14O亿平方米左右,以大约每年1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
我国住宅能耗现状与住宅建筑节能
我国住宅能耗现状与住宅建筑节能——本课件主要介绍了我国住宅能耗的现状和特点、住宅节能——前瞻性和差别化。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内涵。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耦合交错,故建筑节能工程实践离不开理论(软件)的正确指导;而理论的任何瑕疵可能误导建筑节能工作方向,使建筑节能实践产生困惑。本书从宏观、中观、细观层次介绍了对建筑能耗的感性认识,归纳了对建筑能耗的理性认识,回顾了建筑能耗理论的发展演进过程,分析了在现有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以此为基础,作者首次阐释了建筑能耗基因概念的内涵,构建了建筑能耗基因理论,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方法,并从各种角度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广泛的验证。本书创造性地把微观到宏观的基因分析方法和节能基因图谱重要理念引入建筑节能领域,对于拓展学术研究思路、揭开理论(软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神秘感、拨开建筑节能的重重迷雾,意义重大。全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主要矛盾论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研究,针对当前建筑节能领域内若干争议性强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难题阐述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对业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能源等专业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作为建筑节能关注者的参考书。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振威展览集团共同举办的第11届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博览会日前举行,展会汇聚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中外企业、3万余名专业观众,展览面积达3.
为加大性能优良的绿色建材的推广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作为中国最具规模的建筑节能展,组委会特别组织全国各地区建筑节能协会,在现场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带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及低能耗建筑技术产品的集中展示,力求为供求双方打造一个多元而实用的平台。
展会上低能耗、清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再度聚焦业内人士的目光,现场展示了清洁能源建筑的众多应用。如如何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等;如何在建筑中利用风能、地热能,把风力发电机和建筑结合为一体;如何在冬季从地下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等热源中提取热量为建筑供暖,在夏季向其排放热量为建筑供冷等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等。业内人士说,低能耗、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建筑中的广泛使用,将是建筑发展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不依赖化石能源的“清洁建筑”的诞生与发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绿色未来的光明之路,必将推动可持续发展。
展会同期举办了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成立暨“蓝天杯”颁奖大会,现场对北京“蓝天杯”清洁能源建筑优秀工程进行了表彰。此外,展会同期举办的12场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一流专家、行业知名企业,共同探讨国内外绿色建筑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环境功能材料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等多项主题并分享重要见解。新产品、新技术及创新成果的展示以及专家的主题发言和丰富的现场活动使参会者受益匪浅。
【学员问题】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建筑节能重要问题?
【解答】广义上的建筑能耗包括建筑运行使用能耗和建材生产与建筑建造过程的能耗,节能的重点和技术措施也有不同。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与趋势
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
1、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二是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三是热源效率不高。由于大量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下,热源目前的平均节能潜力在15%~20%.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目前我国有5亿㎡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为70~300kwh/㎡·年,为住宅的10~20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调查结果表明,这类建筑能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3、住宅与一般公共建筑的非采暖能耗
我国城镇的住宅总面积约为100亿㎡.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包括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等,折合用电量为10~30kwh/㎡·年,用电总量约占我国全年供电量的10%.一般公共建筑总面积约55亿㎡.用电总量约占我国全年供电量的8%.
目前这两类建筑的能耗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提供的服务水平不高。由于我国能源费用相对于居民收入偏高,绝大部分城镇住宅的用电水平较低,生活热水用量远小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内用户提出了更高的建筑服务水平要求。此外,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批高档豪华住宅,户均用电水平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普通住宅,此类高能耗住宅有大幅增长的趋势。对于能耗原本较低的一般办公建筑进行二次装修和加装中央空调系统,盲目提高建筑内部的“豪华性”,也会造成此类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
4、农村生活能耗
我国农村建筑面积约为240亿㎡,总耗电约900亿度/年,生活用标准煤0.3亿吨/年。
目前我国农村的煤炭、电力等商品能源消耗量很低。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建筑使用初级生物质能源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并在陆续被燃煤等常规商品能源所替代。如果这类非商品能源完全被常规商品能源所替代,则我国建筑能耗将增加一倍。
5、长江流域采暖需求
我国长江流域以往的建筑设计都没有考虑采暖。目前夏季空调已广泛普及,而建设采暖系统、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日趋增长。
预计到2020年,长江地区将有50亿㎡左右的建筑面积需要采暖。
预计每年将新增采暖煤1亿吨标煤左右,接近目前我国北方建筑每年的采暖能耗总和。
我国建筑能耗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新增建筑所需的能源供给问题。按照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比2004年增加2.5亿吨/年标煤和新增耗电5800~6300亿度/年,总计折合电力约1.3万亿度,新增量相当于目前建筑总能耗的1.3倍。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它行业而最终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达到33%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使人均建筑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需要消耗全球目前消耗的能源总量的1/4来满足中国建筑的用能要求。因此,必须探索一条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节能途径,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建筑节能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我们认为,要研究建筑节能的突破点,优化配置有限资源,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1、走出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革的困境
改变供热计量按面积收费的方式,实行“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的目的一是促进建筑保温,二是鼓励行为节能。但分户计量不易操作。
采用分楼计量可以使计量改革工作走出困境。如果对每座建筑的用热总量进行计量并据其收费,楼内各户按面积分摊,计量工作可大大简化,可操作性强,分户墙传热等各种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按整座建筑供热量计量收费同样可激励新建建筑采用保温措施和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为了减少楼内局部空间过热的问题,可推行“供水温度分楼可调”新技术,采用混水或换热的方式调节每座建筑入口的供水温度,在建筑内实行“大流量、小温差、低水温”供热方式,在室外管网实行“小流量、大温差”的循环方式。可大幅度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损失,从而显著降低北方地区集中供热能耗。
2、长江流域不宜发展大规模集中供热或热电冷三联供
目前在长江流域建设大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热电冷三联供项目,无论是以燃煤还是以燃气为动力,都存在很多的能耗不合理问题。长江流域地区冬季短夏季长,而夏季使用发电余热制冷时的制冷效率仅为电制冷效率的20%左右。采用集中供冷要依靠大型循环管网输送冷水,这直接导致循环水泵电耗增加。
长江流域的特点是:冬季短,室外温度多在0℃左右;夏季长,普遍需要空调;梅雨期需要除湿;地表水资源丰富。对于这种气候与自然条件,应该发展各种热泵方式,系统解决采暖和空调需求。
3、科学规划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
我国南方地区建筑节能重点在于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针对南方的气候条件,应推广各种屋顶遮阳、外墙遮阳、窗户外遮阳等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加强各种自然通风手段,通过自然通风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开发和推广主动或被动式除湿装置,降低室内湿度,适当提高室内空调温度等,都可以产生更大的节能效果。
4、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耗模式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建筑容积率低;秸秆、薪柴、粪便等生物质能源丰富,生物质能源的生成物可被充分利用。
农村的能源供应方式应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按照循环经济方式,发展沼气、生物质的高温热解制气、太阳能光热和光电应用以及风力发电。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商品能源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也远高于城市。
5、发展和推广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能耗却占我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20%以上。发展出一套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可大大缓解由于目前城市建设中大型公共建筑比例的增长将造成的城市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6、建立我国的建筑能耗统计平台
有效的建筑能耗统计平台可以给出我国的建筑物所消耗终端能源的具体数据,定量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具体特点(如发展变化的特点、不同功能建筑耗能的特点、不同地域建筑耗能、建筑内不同终端用能特点等),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