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直梯

垂直升降的电梯。电力控制的一种便利设施

直梯基本信息

直梯简介

直梯(又名直立电梯、升降电梯)是电梯的一种,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直梯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电梯,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梯种类之一。

查看详情

直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安全爬

  • (mm)3×2×2
  • m
  • 通达
  • 13%
  • 阜城县通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MAXIEZ-CZ(有机房),1350kg,1.6m/s,7层7站7门,27.6m提升高度
  • 三菱
  • 13%
  • 广西欧日电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MAXIEZ-CZ(有机房),1600kg,1.75m/s,22层22站22门,85.2m提升高度;指定楼层刷卡功能
  • 三菱
  • 13%
  • 广西欧日电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MAXIEZ-CZ(有机房),1600kg,1.75m/s,22层22站22门,85.2m提升高度
  • 三菱
  • 13%
  • 广西欧日电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自动扶

  • 自动扶KS-SBF,0.5m/s,30°,4.8m提升高度,级宽度1000mm,水平级2级
  • 三菱
  • 13%
  • 广西欧日电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施工电

  • SC200/200 变频低速、安装高度为100m以内(含10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

  • SC200/200 普通低速、安装高度为100m以内(含10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

  • SC200/200 变频低速、安装高度为100m以内(含10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

  • SC200/200 变频中速、安装高度为200-250m(含25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

  • SC200/200 变频低速、安装高度为100-150m(含15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无障碍

  • 额定载重1000(kg)/梯级宽度(mm),速度1M/s,提升高度10.6M,井道尺寸2200×2200mm,开门尺寸900×2100mm,轿厢尺寸1600×1400×2500mm
  • 6台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塔顶

  • 不锈钢材料,具体见图纸
  • 4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22
查看价格

无障碍

  • 额定载重(kg)/梯级宽度(mm) 1000速度(m/s)1提升高度(m)10.6井道尺寸(mm)2200×2200开门尺寸(mm)900×2100轿厢尺寸(mm)1600×1400×2500
  • 13台
  • 3
  • 迅达 蒂森 日本三菱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11-15
查看价格

综合索引

  • (1)规格尺寸:宽750mm×高1400mm(2)0.8mm不锈钢烤木纹漆侧边厚度10mm及1mm厚钢肋条(3)图文丝印及10mm厚亚克力烤漆(4)具体详见:装饰建施278(5)楼层数字10mm亚克力烤漆(6)其他具体详见招标文件及图纸,且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及要求
  • 25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22
查看价格

  • 600×14.4米
  • 43一般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0-27
查看价格

直梯结构

直立电梯的结构包括:四大空间,八大系统

直梯四大空间

机房部分、井道及地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

直梯八大系统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查看详情

直梯使用方法

一、电梯在各服务层站设有层门、轿厢运行方向指示灯、数学显示轿厢、运行位置指层器和召唤电梯按钮。电梯召唤按钮使用时,上楼按上方向按钮,下楼按下方向按钮。

二、轿厢到达时,层楼方向指示即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乘客判断欲往方向和确定电梯正常后进入轿厢,注意门扇的关闭,勿在层门口与轿厢门口对接处逗留。

三、轿厢内有位置显示器、操纵盘及开关门按钮和层楼选层按钮。进入轿厢后,掀按欲往层楼的选层按钮。若要轿厢门立即关闭,可掀按关门按钮。轿厢层楼位置指示灯显示抵达层楼并待轿厢门开启后即可离开。

四、本电梯额定载重为13人,不能超载运行,人员超载时请主动退出。

五、乘客电梯不能经常作为载货电梯使用,绝对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品。

六、当电梯发生异常现象或故障时,应保持镇静,可拨打轿厢内救援电话,切不可擅自撬门,企图逃出轿厢。

七、乘客不准依靠轿厢门,不准在轿厢内吸烟和乱丢废物,保持轿厢内的清洁与卫生。

八、乘客要爱护电梯设施,不得随便乱按按钮和乱撬厢门。

九、司机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电梯运行期间不得远离岗位,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和汇报。

十、 不允许司机以检修、急停按钮作为正常行使起动前的消除召唤信号;不允许用检修速度在层、轿厢门开起情况下行使;不允许开起轿厢顶活板门、安全门;不允许以检修速度来装运超长物件行使;不允许以手动轿厢门的起、闭作为电梯的起动或停止功能使用;不允许在行使中突然换向。

十一、 司机要经常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定期联系电梯维修保养,做好维保记录。

十二、 电梯停止使用时,司机应将轿厢停于基站,并将操动盘上的开关全部断开,关闭好层门。如遇停电通知,提前做好电梯停驶工作。

查看详情

直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直梯历史

电梯发明过程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150年了。

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1203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们。”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从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戏”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采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采用按钮操纵装置,取代传统的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为操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

查看详情

直梯主要用途

直梯一般用于高层建筑物内上下楼交通运输,既可以用于客运,也可与用于货运。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的优点。

查看详情

直梯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查看详情

直梯优缺点

在生活中,另一种常用的电梯是电动扶梯。下面就来比较一下直立电梯与电动扶梯的优缺点。

直立电梯与电动扶梯相比,具有无以伦比的优点。

第一:占地面积小。一般直梯只占5平方米左右,而扶梯则需要占很大的地方。

第二:方便、舒适。直梯的楼层可由乘客来决定。只要在轿厢中按上按钮,就能到达所需楼层,中间不需要换乘。而扶梯一般一次只能上一层楼,中间不能选择楼层,想上多层楼需要换乘多次。

第三:成本低廉。一般一座楼中只需要安装一座直梯就能到达各个楼层,而扶梯则需要安装很多组才能满足乘客的上下楼的需求。

第四:节约能源。由于扶梯一般客流量较大,其功率大的惊人。而直梯的功率相比之下则小得多。因此使用直梯更节能。

当然,扶梯也具有直立电梯所达不到的优点。

第一:载客量大。一般情况下,直梯轿厢内只能承载十多个人,其运力很小。而扶梯则可在相同时间内可承载几十个人的客流量,运力比直梯大得多。所以一般的人流较大的地方,比如商场、火车站等地则主要采用扶梯。

第二:安全性好。当直立电梯出了故障时,乘客往往会被困在轿厢里,此时除了联系维修人员开箱外别无办法。而扶梯停梯时,乘客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楼梯的方式离开扶梯。有时,为了省电,扶梯停止使用时,乘客可将扶梯当作楼梯来使用。

查看详情

直梯详细介绍

编辑

直梯主参数

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额定载荷Q(kg)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载荷或卖方保证正常运行的载荷。

额定速度v(m/s)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并由卖方保证正常运动的轿厢速度。

直梯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直梯功能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简单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面有解决方法):

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驾驶,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

1、在乘梯楼层电梯入口处,根据自己上行或下行的需要,按上方向或下方向箭头按钮,只要按钮上的灯亮,就说明你的呼叫已被记录,只要等待电梯到来即可。

2、电梯到达开门后,先让轿厢内人员走出电梯,然后呼梯者再进入电梯轿厢。进入轿厢后,根据你需要到达的楼层,按下轿厢内操纵盘上相应的数字按钮。同样,只要该按钮灯亮,则说明你的选层已被记录;此时不用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电梯到达你的目的层停靠即可。

3、电梯行驶到你的目的层后会自动开门,此时按顺序走出电梯即结束了一个乘梯过程。

查看详情

直梯世界之奇

编辑

智利瓦尔帕莱索,坐上带有缆车功能的索道电梯,海边风情一览无遗。

世界上最奢华的超级游轮“海洋绿洲号”,游轮上的奢华电梯酒吧,可以在三层楼面之间来回移动。

迪拜哈利法塔拥有56部电梯,速度最高达每秒17.4米,是世界速度最快且运行距离最长的电梯。

一家15楼高的住宅把卫生间安在了电梯的顶部,并用透明玻璃做底部

德国柏林雷迪森酒店,世界上最大的圆柱形鱼缸,诀窍就是乘坐内部电梯——在内径9米的鱼缸内部,有一部自动电梯可以让游客全景式地观看这个巨大的“水族箱”

日本东京,一辆自行车进行全自动地下停车场的电梯。

德国Wolfsburg,大众汽车的立体车库。

美国圣路易斯,拱形天桥。要登上192米的建筑顶部,游客要么爬1076级台阶,要么五人一组乘坐卵形电梯,然后八个电梯间连成一体,只需要4分钟就可以到达顶部。

英国苏格兰,法尔柯克水轮的庞大建筑被称为水上电梯丝毫不为过。作为世界第一个旋转式船舶吊桥,2002年5月24日,它由英女王揭幕正式落成。

瑞士Hammetschwand电梯,登上电梯能俯瞰卢森湖全景。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百龙天梯。

查看详情

直梯法律法规

编辑

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列》国务院2003年第373号令公布实施,2009年第549号令进行了修改。

电梯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参考欧标EN81-1 1998年版。

《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

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6067.5-201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 安全规范

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

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7025.1-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

GB 12974—2012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液压电梯

JG 5071—1996液压电梯

GB 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国家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

4.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4.7 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2]1962年制定,1964年第一次印刷的《电梯技术条件》,此书由上海电梯厂起草,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局1962年1月6日批准试行,1963年4月1日试行!

直梯发明

1853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们。”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电梯4

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1203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

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从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戏”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采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150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一款款集纳了人类在机械、电子、光学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电梯竞相问世,冷冰冰的建筑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直梯前景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梯行业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我国电梯产量从1990年的1.03万台增长到2010年的36.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19.5%,国内电梯需求量从2000年的仅3.72万台增长到2010年的32.97万台,到2010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超过160万台,详见《中国电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随着电梯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电梯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电梯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电梯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电梯行业中的翘楚!

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行业成为外资较早进入的行业之一,全球主要的电梯知名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这些外资品牌的进入为行业带来了国际化的技术标准、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使得国产电梯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从产业布局看,国内电梯行业聚集效应明显,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除了高端电梯零部件外,电梯零部件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是电梯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历史数据回归分析显示房地产投资与电梯需求相关性很高。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商业性房地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是“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将提升对电梯的需求量,同时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节能改造更换和出口都将推动我国电梯的产量。到2015年我国电梯产量有望突破75万台/年翻倍,其增长速度保守预测在20%左右。

曳引机,电梯的心脏,历经行星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等技术的更新换代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了永磁同步曳引机。其以体积小、损耗低、节能高效等优点,得到了迅速推广,已发展成为新型曳引机的主流机型。

电梯曳引机主要包括永磁同步曳引机与传统异步曳引机,两种曳引机的对比:

据中国电梯协会预测,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电梯产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年增长速度在15%-20%之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节能电梯产量占电梯总产量的比例不断增大,预计将从2006 年的30%增长到2014 年的85%左右,达到52 万台。为配合国家有关建筑物节能政策的实施,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电梯更换或改造计划,将到期需更换的电梯通过更换或技术改造替换成节能电梯。

因此,节能电梯未来的市场需求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增需求量;二是旧电梯的更换量;三是节能改造量。根据中国电梯协会预测,2006-2014 年,我国因新增需求量及旧电梯更换量而产生的对节能电梯的需求量情况。

我国对节能电梯的需求量较大,需求增长强劲,2008 年-2014 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27.27%,大大超过了我国电梯总体需求的增长速度。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节能电梯曳引机的核心零部件,其市场需求必将随节能电梯的发展而快速增长。每台节能电梯约需使用6kg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按此估算,2009年,我国节能电梯行业需使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1,014吨,预计到2014年,我国节能电梯行业需使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达3,123吨。2006-2014年中国节能电梯行业对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变化情况。

直梯发展史

据统计,中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中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

常见电梯

1949年),这一阶段中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100多台

②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中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

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中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40万台。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2002年,中国电梯行业电梯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中国电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第3次发展浪潮正在掀起。第1次出现在1986~1988年,第2次出现在1995~1997年。中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见下表。

1915年,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南口的北京饭店安装了3部奥的斯公司交流单速电梯,其中客梯2部,7层7站;杂物梯1部,8层8站(含地下1层)。

1921年,国际烟草托拉斯集团英美烟公司在天津建立的“大英烟公司天津工厂(1953年改名为天津卷烟厂)”厂房竣工。厂房内安装了奥的斯公司6部手柄操纵的货梯。

1924年,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英文名Astor Hotel)在改扩建工程中安装了奥的斯电梯公司1台手柄开关操纵的乘客电梯。其额定载重量630kg,交流220V供电,速度1.00m/s,5层5站,木制轿厢,手动栅栏门。

1927年,上海市工务局营造处工业机电股开始负责全市电梯登记、审核、颁照工作。1947年,提出并实施电梯保养工程师制度。1948年2月,制订了加强电梯定期检验的规定,这反映了中国早期地方政府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1931年,瑞士迅达公司在上海的怡和洋行(Jardine Engineering Corp.)设立代理行,开展在中国的电梯销售、安装及维修业务。

1931年,曾在美国人开办的慎昌洋行当领班的华才林私人在上海常德路648弄9号内开设了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从事电梯安装、维修业务。该厂成为中国人开办的第1家电梯工程企业。

1932年11月,中国台湾省台北市菊元百货公司安装了台湾第1部商用电梯。1959年,台湾省高雄市大新百货公司安装了台湾第1台自动扶梯。

1935年,位于上海的南京路、西藏路交口的9层高度的大新公司安装了2部奥的斯公司的2部轮带式单人自动扶梯。这2部自动扶梯安装在铺面商场至2楼、2楼至3楼之间,面对南京路大门。这2部自动扶梯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自动扶梯。

截至到1949年,上海各大楼共安装了进口电梯约1100部,其中美国生产的最多,为500多部;其次是瑞士生产的100多部,还有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等国生产的。其中丹麦生产的1部交流双速电梯额定载重量8t,为上海解放前的最大额定载重量的电梯。

1951年冬,党中央提出要在北京天安门安装1部中国自己制造的电梯,任务交给了天津(私营)从庆生电机厂。4个多月后,第1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的电梯诞生了。该电梯载重量为1 000kg,速度为0.70m/s,交流单速、手动控制。

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设置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还专门开设了电梯课程。1954年,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电梯技术是研究方向之一。

1958年,第1台大提升高度(170m)电梯安装在新疆伊犁河水电站。

1960年5月,成功采用信号控制的直流发电机组供电的直流电梯。1962年,该厂载货电梯支援几内亚和越南。1963年,4台船用电梯安装在苏联“伊里奇”2.7万t货船上,由此填补了中国制造船用电梯的空白。1965年12月,该厂生产了中国第1台露天电视塔用的交流双速电梯,提升高度为98m,安装在广州越秀山电视塔上。

1971年,中国第1台全透明无支撑自动扶梯,安装在北京地铁。1972年10月,上海电梯厂大提升高度(60多m)自动扶梯试制成功,安装在朝鲜平壤市金日成广场地铁。这是中国最早生产的大提升高度自动扶梯。

1974年,机械行业标准JB816-74《电梯技术条件》发布,这是中国早期的关于电梯行业的技术标准。

1976年12月,天津市电梯厂制造了1台直流无齿轮高速电梯,提升高度102m。1979年12月,天津市电梯厂生产了第1台集选控制的交流调速电梯,速度1.75m/s,提升高度40m,安装在天津市津东饭店。

1976年,上海电梯厂试制成功总长为100m,速度为40.00m/min的双人自动人行道,安装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979年11月,由郗小森等译的《电梯》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日本木村武雄等著。这是中国早期的电梯专业书籍之一。

1979年,建国以来30年间,全国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这些电梯主要是直流电梯和交流双速电梯。国内电梯生产企业约10家。

1982年4月,天津市电梯厂、天津直流电机厂、天津蜗轮减速机厂组建成立天津市电梯公司。9月30日,该公司电梯试验塔竣工,塔高114.7m,其中试验井道5个。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电梯试验塔。

1983年,建设部确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为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行业技术归口研究所。

1984年6月,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建筑机械制造协会电梯分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市召开,电梯分会为三级协会。1986年1月1日,更名为“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电梯协会”,电梯协会升为二级协会。

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技术委员会(ISO/TC178),成为P成员国。国家标准局确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为国内归口管理单位。

1987年12月11~14日,全国首批电梯生产及电梯安装许可证评审会议在广州市举行。经过这次评审,总计有38个电梯生产企业的93个电梯生产许可证通过评审,总计有38个电梯单位的80个电梯安装许可证通过评审,总计有28个建筑安装企业的49个电梯安装许可证通过评审。

1987年,国家标准GB 7588-87《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发布。该标准等同采用欧洲标准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85年12月修订版)。该标准对保障电梯的制造与安装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9年2月,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组建。经过几年发展,中心采用先进方法进行电梯的型式试验并签发证书,目的是保障在国内使用的电梯的安全性能。1995年8月,中心建成电梯试验塔。塔高87.5m,有试验井道4个。

1990年1月16日,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全国首次国产电梯质量用户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召开。会议发布了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和服务质量较好的企业的名单。评价范围是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86年以来安装使用的国产电梯,1 150家用户参与了评价。

1990年2月25日,电梯协会会刊《中国电梯》杂志正式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电梯》成为国内唯一专门介绍电梯技术与市场的正式刊物。国务委员谷牧先生题写了刊名。从创刊起,《中国电梯》编辑部积极着手与国内外的电梯组织和电梯杂志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1990年7月,由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余存杰高级工程师编写的《英汉汉英电梯专业词典》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词典收集了2700多个电梯行业常用单词和词条。

1990年11月,中国电梯代表团访问香港电梯业协会。代表团了解了香港电梯业概况和技术水平。1997年2月,中国电梯协会代表团访问台湾省,并在台北、台中、台南举行了3场技术报告及研讨会。中国两岸三地同行的交流促进了电梯行业的发展,也加深了同胞间的深厚友谊。

1992年7月,中电梯协会第3届会员大会在苏州市举行,这是中国电梯协会成为一级协会并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梯协会”的成立大会。

1992年7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月,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在天津市召开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1994年10月,亚洲第1高、世界第3高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落成,塔高468m。该塔配置自动扶梯20余部,其中装有中国第1台双层轿厢电梯,中国第1台圆形轿厢三导轨观光电梯(额定载重量4 000kg)和2台7.00m/s的高速电梯。

1996年8月20~24日,由中国电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届中国国际电梯展,在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参加展览的有国外16个国家的约150个单位。

1997年,继1991年中国自动扶梯发展热潮后,伴随着国家新房改政策的颁布,中国住宅电梯出现发展热潮。

1998年2月1日,国家标准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开始实施。

1998年10月28日,位于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落成,它是中国最高的摩天大厦之一,世界第8高。楼高420m,88层。金茂大厦配置电梯61台,自动扶梯18台。2台三菱电机公司额定载重量2 500kg、速度为9.00m/s的超高速电梯是中国额定速度最快的在用电梯。

1999年1月2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做好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监察监督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原劳动部承担的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管理职能已划转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年10月,机电技师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上的1台原苏联制造的载货电梯进行了全面整修,使这台从未正常运行过的电梯正常运行。“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当时中国唯一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曾多次远征南极和北极。

1999年,GB 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2000年5月29~31日,《中国电梯行业行规行约》(试行)在中国电梯协会第5次会员大会上通过。该行约的制订有利于电梯行业的团结、进步。

2001年10月16~19日,Interlift 2001 德国国际电梯展览会在奥格斯堡展览中心举行。参展商350个,中国电梯协会代表团有7个单位参展,历史上最多。中国电梯行业正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2年5月,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安装了号称世界最高的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

2002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单位在北京办了以“为了孩子的安全快乐、为了明天”主题的关于电梯、客运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2月,《中国电梯》编辑部出版了2003年安全乘梯、文明乘梯公益宣传月历,通过漫画的形式向人们介绍安全乘电梯知识。

2004年1月1日 国家标准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开始实施。

截止到2008年,中国国际电梯展于1996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2、2004、2006、2008年共举办了8届。其中2006、2008中国国际电梯展移师廊坊,目前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电梯展览会,展览会交流了世界各国的电梯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了电梯行业发展。

直梯发展方向

1 电梯群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2 超高速电梯速度越来越高

3 蓝牙技术在电梯上广泛应用

4 绿色电梯将普及

5 可视系统或人机对话

查看详情

直梯行业现状

编辑

行业数据表明,2014 年上半年我国整梯生产台数增长率超过了10%,下半年发货量与订单相比比例递减,但全年产销量增速保持在10%左右,相比上一年度增速有所放缓。但全年整梯总产量突破70 万台已成定局,全国电梯保有量将达到350万台 以上。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和消费市场,世界上主要的电梯品牌企业均在我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是电梯领域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全球70%的电梯在中国制造,60%至65%的电梯销售在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电梯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发展趋势向好。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显着变化,表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行业已进入洗牌期。一些品牌开始陆续在中西部地区投产,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3]

查看详情

直梯分类

编辑

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的电梯。电梯的基本分类方法大致

如下。

直梯用途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设计的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装饰。

载货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

医用电梯,为运送病床、担架、医用车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杂物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设计的电梯。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供乘客观光用的电梯。

车辆电梯,用作装运车辆的电梯。

船舶电梯,船舶上使用的电梯。

建筑施工电梯,建筑施工与维修用的电梯。

其它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员用电梯、斜行电梯、核岛电梯等。

直梯驱动方式

交流电梯,用交流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根据拖动方式又可分为交流单速、交流双速、交流调压调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等。

直流电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这类电梯的额定速度一般在2.00m/s以上。

液压电梯,一般利用电动泵驱动液体流动,由柱塞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齿轮齿条电梯,将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螺杆式电梯,将直顶式电梯的柱塞加工成矩形螺纹,再将带有推力轴承的大螺母安装于油缸顶,然后通过电机经减速机(或皮带)带动螺母旋转,从而使螺杆顶升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电梯。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其动力源是直线电机。

电梯问世初期,曾用蒸汽机、内燃机作为动力直接驱动电梯,现已基本绝迹。

直梯速度

电梯无严格的速度分类,中国习惯上按下述方法分类。

低速梯,常指低于1.00m/s速度的电梯。

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电梯。

高速梯,常指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

超高速梯,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来越高,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

直梯有无司机

有司机电梯,电梯的运行方式由专职司机操纵来完成。

无司机电梯,乘客进入电梯轿厢,按下操纵盘上所需要去的层楼按钮,电梯自动运行到达目的层楼,这类电梯一般具有集选功能。

有/无司机电梯,这类电梯可变换控制电路,平时由乘客操纵,如遇客流量大或必要时改由司机操纵。

直梯控制方式

手柄开关操纵,电梯司机在轿厢内控制操纵盘手柄开关,实现电梯的起动、上升、下降、平层、停止的运行状态。

按钮控制电梯:是一种简单的自动控制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能,常见有轿外按钮控制、轿内按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信号控制电梯,这是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有司机电梯。除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外,尚具有轿厢命令登记,层站召唤登记,自动停层,顺向截停和自动换向等功能。

集选控制电梯,是一种在信号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自动控制的电梯,与信号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实现无司机操纵。

并联控制电梯,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起来进行逻辑控制,共用层站外召唤按钮,电梯本身都具有集选功能。

群控电梯,是用微机控制和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群控有梯群的程序控制、梯群智能控制等形式

直梯其它

按机房位置分类,则有机房在井道顶部的(上机房)电梯、机房在井道底部旁侧的(下机房)电梯,以及有机房在井道内部的(无机房)电梯。

按轿厢尺寸分类,则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抽象词汇表示。此外,还有双层轿厢电梯等。

直梯特殊电梯

⑴斜行电梯,轿厢在倾斜的井道中沿着倾斜的导轨运行,是集观光和运输于一体的输送设备。特别是由于土地紧张而将住宅移至山区后,斜行电梯发展迅速。

⑵立体停车场用电梯,根据不同的停车场可选配不同类型的电梯。

⑶建筑施工电梯,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包括销齿传动与链传动,或采用钢丝绳提升),使吊笼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的机械,用以输送人员或物料,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与维修。它还可以作为仓库、码头、船坞、高塔、高烟囱的长期使用的垂直运输机械。

⑷消防电梯在发生火警时,用来运送消防人员,乘客和消防器材等

⑸冷库电梯 在大冷库或制冷车间,运送冷冻货物.但是需要满足门扇及导轨等活动处密封 ,浸水等要求.

⑹矿井电梯 供矿井运送人员及货物之用

⑺特殊电梯 供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防爆,防腐,耐热等特殊用途的电梯.

⑻滑道电梯 在建筑物内配置,常与建筑物,人行道平行使用.

⑼运机电梯 飞机库中几十吨或者上百吨重量的飞机,垂直提升到飞机场跑道上.

⑽门吊电梯 在大型门式起重机的门腿中,运送在门机中的工作人员及检修机件等.

⑾座椅电梯人坐在电动机驱动的椅子上,控制椅子手柄上的按扭,使椅子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人椅,沿楼梯扶栏的导轨上下运动.

特别介绍——消防电梯

设置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以下五种情况应设置消防电梯:

1.高层一类民用公共建筑;

2.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

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4.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

5.建筑高度超过32米设有电梯的高层建筑;

功能

1.消防电梯设有前室。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为:居住建筑的前室面积大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层厂(库)房建筑的前室面积大于6平方米。当消防电梯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为:居住建筑合用前室面积大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层厂(库)房建筑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平方米。

2.消防电梯前室安装有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3.消防电梯轿厢内设有专用消防电话。

4.在首层电梯门口的适当位置设有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一般用玻璃片保护,并在适当位置设有红色的“消防专用”等字样。

5.当正常电源断电时,非消防电梯内的照明无电,而消防电梯内仍有照明。

6.消防电梯前室设有室内消火栓。

当发生火灾时,受消防控制中心指令或首层消防队员专用操作按钮控制进入消防状态的情况下,应达到:

1.电梯如果正处于上行中,则立即在层停靠,不开门,然后返回首层站,并自动打开电梯门。

2.如果电梯处于下行中,立即关门返回首层站,并自动打开电梯门。

3.如果电梯已在首层,则立即打开电梯门进入消防员专用状态。

4.各楼层的叫梯按钮失去作用,召唤切除。

5.恢复轿厢内指令按钮功能,以便消防队员操作。

6.关门按钮无自保持功能

查看详情

直梯文献

垂直电梯直梯保养 垂直电梯直梯保养

垂直电梯直梯保养

格式:pdf

大小:726KB

页数: 4页

垂直电梯直梯保养

施工方案(直梯) 施工方案(直梯)

施工方案(直梯)

格式:pdf

大小:726KB

页数: 7页

施工方案(直梯 )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电梯规格及产品标准 三、管理网络 四、现场作业要素 五、现场管理 六、起重作业概述(草拟) 七、电梯井道内脚手架搭设作业概述 八、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及编制依据 九、项目施工作业流程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联系电话: 传 真: 邮 编: 二、电梯规格及产品标准: 升降梯规格: 合同 编号梯号型号数量 (台)层站载重量 (KG)速度 (M/S) 备注: 产品标准: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58-1997 ) 电梯实验方法( GB/T10059-1997 )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10060-93)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7024-1997) 电 梯 主 参 数 及 轿 厢 、 井 道 、 机 房 的 型 式 与 尺 寸 ( GB/T7025.1 ~ 7025

固定式钢直梯定义

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垂直安装的钢直梯

查看详情

固定式钢直梯组成及术语

梯梁:钢直梯两侧的边梁。踏棍:供上、下梯时脚踏的构件。

护笼:固定在梁梯上,用于保护攀登者安全的构件。

支撑:固定连接钢直梯与建筑物或设备的构件。

扶手:在钢直梯上端设置的安全把手。梯宽:两梯梁内侧的间距。

梯段高:钢直梯上端基准面至下端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

查看详情

直梯分类

编辑

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的电梯。电梯的基本分类方法大致

如下。

用途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设计的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装饰。

载货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

医用电梯,为运送病床、担架、医用车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杂物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设计的电梯。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供乘客观光用的电梯。

车辆电梯,用作装运车辆的电梯。

船舶电梯,船舶上使用的电梯。

建筑施工电梯,建筑施工与维修用的电梯。

其它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员用电梯、斜行电梯、核岛电梯等。

驱动方式

交流电梯,用交流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根据拖动方式又可分为交流单速、交流双速、交流调压调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等。

直流电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这类电梯的额定速度一般在2.00m/s以上。

液压电梯,一般利用电动泵驱动液体流动,由柱塞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齿轮齿条电梯,将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螺杆式电梯,将直顶式电梯的柱塞加工成矩形螺纹,再将带有推力轴承的大螺母安装于油缸顶,然后通过电机经减速机(或皮带)带动螺母旋转,从而使螺杆顶升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电梯。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其动力源是直线电机。

电梯问世初期,曾用蒸汽机、内燃机作为动力直接驱动电梯,现已基本绝迹。

速度

电梯无严格的速度分类,中国习惯上按下述方法分类。

低速梯,常指低于1.00m/s速度的电梯。

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电梯。

高速梯,常指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

超高速梯,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来越高,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

有无司机

有司机电梯,电梯的运行方式由专职司机操纵来完成。

无司机电梯,乘客进入电梯轿厢,按下操纵盘上所需要去的层楼按钮,电梯自动运行到达目的层楼,这类电梯一般具有集选功能。

有/无司机电梯,这类电梯可变换控制电路,平时由乘客操纵,如遇客流量大或必要时改由司机操纵。

控制方式

手柄开关操纵,电梯司机在轿厢内控制操纵盘手柄开关,实现电梯的起动、上升、下降、平层、停止的运行状态。

按钮控制电梯:是一种简单的自动控制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能,常见有轿外按钮控制、轿内按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信号控制电梯,这是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有司机电梯。除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外,尚具有轿厢命令登记,层站召唤登记,自动停层,顺向截停和自动换向等功能。

集选控制电梯,是一种在信号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自动控制的电梯,与信号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实现无司机操纵。

并联控制电梯,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起来进行逻辑控制,共用层站外召唤按钮,电梯本身都具有集选功能。

群控电梯,是用微机控制和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群控有梯群的程序控制、梯群智能控制等形式

其它

按机房位置分类,则有机房在井道顶部的(上机房)电梯、机房在井道底部旁侧的(下机房)电梯,以及有机房在井道内部的(无机房)电梯。

按轿厢尺寸分类,则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抽象词汇表示。此外,还有双层轿厢电梯等。

特殊电梯

⑴斜行电梯,轿厢在倾斜的井道中沿着倾斜的导轨运行,是集观光和运输于一体的输送设备。特别是由于土地紧张而将住宅移至山区后,斜行电梯发展迅速。

⑵立体停车场用电梯,根据不同的停车场可选配不同类型的电梯。

⑶建筑施工电梯,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包括销齿传动与链传动,或采用钢丝绳提升),使吊笼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的机械,用以输送人员或物料,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与维修。它还可以作为仓库、码头、船坞、高塔、高烟囱的长期使用的垂直运输机械。

⑷消防电梯在发生火警时,用来运送消防人员,乘客和消防器材等

⑸冷库电梯 在大冷库或制冷车间,运送冷冻货物.但是需要满足门扇及导轨等活动处密封 ,浸水等要求.

⑹矿井电梯 供矿井运送人员及货物之用

⑺特殊电梯 供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防爆,防腐,耐热等特殊用途的电梯.

⑻滑道电梯 在建筑物内配置,常与建筑物,人行道平行使用.

⑼运机电梯 飞机库中几十吨或者上百吨重量的飞机,垂直提升到飞机场跑道上.

⑽门吊电梯 在大型门式起重机的门腿中,运送在门机中的工作人员及检修机件等.

⑾座椅电梯人坐在电动机驱动的椅子上,控制椅子手柄上的按扭,使椅子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人椅,沿楼梯扶栏的导轨上下运动.

特别介绍--消防电梯

设置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以下五种情况应设置消防电梯:

1.高层一类民用公共建筑;

2.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

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4.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

5.建筑高度超过32米设有电梯的高层建筑;

功能

1.消防电梯设有前室。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为:居住建筑的前室面积大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层厂(库)房建筑的前室面积大于6平方米。当消防电梯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为:居住建筑合用前室面积大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层厂(库)房建筑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平方米。

2.消防电梯前室安装有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3.消防电梯轿厢内设有专用消防电话。

4.在首层电梯门口的适当位置设有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一般用玻璃片保护,并在适当位置设有红色的"消防专用"等字样。

5.当正常电源断电时,非消防电梯内的照明无电,而消防电梯内仍有照明。

6.消防电梯前室设有室内消火栓。

当发生火灾时,受消防控制中心指令或首层消防队员专用操作按钮控制进入消防状态的情况下,应达到:

1.电梯如果正处于上行中,则立即在层停靠,不开门,然后返回首层站,并自动打开电梯门。

2.如果电梯处于下行中,立即关门返回首层站,并自动打开电梯门。

3.如果电梯已在首层,则立即打开电梯门进入消防员专用状态。

4.各楼层的叫梯按钮失去作用,召唤切除。

5.恢复轿厢内指令按钮功能,以便消防队员操作。

6.关门按钮无自保持功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