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是2017年1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源。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基本信息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内容简介

章系统梳理并比较了国内外六个典型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评价对象、评价工具、指标体系、分值构成、权重系统、评估流程和评价结果,指出我国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现存的共性问题:实施过程缺乏政府政策引导;评价对象范围有限;评价指标缺乏明确详细的核算方法;没有建立综合打分体系;没有建立独立权重系统;评价结果的输出形式过于抽象。继而,从现存问题的三个关键角度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建筑碳足迹、指标基准和评价体系权重系统,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确定方法与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框架的理论模型,明确了评价体系基本特征、系统规则、系统要素和评价工具群的内在逻辑结构。

查看详情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中国绿

  • 300*600*30厚mm/毛面
  • m2
  • 13%
  • 广州市威洋石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20mm大板
  • 鼎立克莱玛
  • 13%
  • 中意合资鼎立克莱玛石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600*600*20
  • m2
  • 13%
  • 河北曲阳县阳平石材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国绿薄板

  • 747
  • 立新
  • 13%
  • 广州白云区新石材工艺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国绿花岗岩

  • 中国绿
  • 13%
  • 柳州市凤皇石材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中国绿600×600×20
  • 云浮市罗定市2019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600×600×20
  • 云浮市罗定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600×600×20
  • 云浮市罗定市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国绿

  • 600×600×20
  • 云浮市罗定市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学生评价

  • 制作奖卡发放给学生4.评价记录查询:已评价记录支持查询,通过评价时间、学生等信息查询5.评价统计:支持按年级、按班级维度查看评价进度6.评价报告:支持查看每个学生评价报告
  • 1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3
查看价格

教师评价

  • 1.支持评价指标的个性化选择、组合与权重设置.2.支持教师教学教研成果全面记录与综合评价.3.支持基于档案袋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报告自动生成.4.支持教师教学质量精准评价及问题诊断.5.支持基于多维数据教师画像及专业发展预警.
  • 1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3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视频 产业生态体系
  • 36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评价

  • 1.名称:评价2.型号:四键评价
  • 12台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0-30
查看价格

评价反馈魔镜

  • 集成了评价反馈触摸屏魔镜.可以有不同尺寸适合装修风格.尺寸
  • 3套
  • 3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07
查看价格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典型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2.1 《可持续住宅法案》

2.2 《可持续建筑认证标准》

2.3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

2.4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2.5 重庆市《低碳建筑评价标准》

2.6 《万通低碳建筑标准》

2.7 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综合比较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碳足迹核算方法

3.1 碳足迹概念

3.2 碳足迹分类

3.3 碳足迹核算方法

3.4 碳足迹核算标准

3.5 建筑碳足迹核算方法与标准的应用选取

3.6 建筑碳足迹核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指标基准

4.1 建筑指标基准与基准线

4.2 基准线确定方法

4.3 基于建筑碳排放评价指标项的基准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权重系统

5.1 权重的形式

5.2 赋权方法

5.3 赋权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评价体系理论模型

6.1 综合评价体系基本特征及理论模型

6.2 评价体系框架的系统规则

6.3 评价体系框架的系统要素

6.4 评价工具的系统开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7.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

7.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性能优化版

7.3 框架构建及工具开发

7.4 实证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创新点

8.3 后续工作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2100433B

查看详情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基本信息

作者:高源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月1日

上架日期: 201701

征订号:28447

版次:第一版

页数:262

装帧:平膜勒口

开本:异16开

印张:17.000

ISBN:978-7-112-19213-7

查看详情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整合碳排放评价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文献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减碳指标对比研究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减碳指标对比研究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减碳指标对比研究

格式:pdf

大小:424KB

页数: 6页

本文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减碳指标为研究对象,选取LEED、BREEAM、DGNB、CASBEE、EEWH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通过对比五个体系减碳指标权重、所属上级指标及计算方法,发现对于减碳指标权重,DGNB权重最高,LEED权重最低;对于所属上级指标,多数体系将减碳指标包含在环境影响相关指标及能源、材料相关指标中。在计算方法上,DGNB、BREEAM及CASBEE,都给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CO2排放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总结,本文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减碳指标方面的改进建议。

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内容简介

《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以“基础理论——实际案例——理想模型——实证研究”为框架,对“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改善建筑环境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环境负荷,这是近年来建筑领域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在促进技术革新、规范市场、激励良性竞争等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对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系统整理。对相关的近30种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的理想模型。此外,《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还就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科研课题所做的各种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可供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

生态型城市住区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HEQ)研究基本信息

批准号

50608055

项目名称

生态型城市住区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HEQ)研究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代码

E0802

项目负责人

于一凡

负责人职称

教授

依托单位

同济大学

研究期限

2007-01-01 至 2009-12-31

支持经费

26(万元)

查看详情

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学员问题】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解答】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到今天,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已成体系,并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人实践,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的BREEM评价体系、日本的〔;ASE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的NAPERS建筑环境评价体系、加拿大等多国GBTooI,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制定了定量的评分体系,对评价内容尽可能采用模拟预测的方法得到定量指标,再根据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绿色建筑评价工具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注重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工具也由早期的定性评价转向定量评价;从早期单一的性能指标评定转向了综合环境、经济和技术性能的指标评定。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2.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1994年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1996年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

2001年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点,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的制定,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2002年10月,科技部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汇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于2004年2月结题。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成立了项目工作组、专家组和标准编制组,完成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征求意见稿)》。

2005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参编,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2各地区节能住宅评价标准和生态住宅的建设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制定了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例如上海市就于2003年1月出台(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而后又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2005年11月,为适应生态住宅的发展实际需要,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环保局委托上海市建科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对《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形成新一轮的成果。

3.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比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应当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3.1由总则走向细则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CASEBEE既有评价工具》、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CASEBEE一改建·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CASEBEE一H“评价工具》。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3.2由引导走向监督,定性走向定量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如由于国家对太阳能发电并人国家“大电网”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太阳能制热的低水平利用状态,太阳能光电技术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在现阶段,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3.3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根据国外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认定,为参评客户提供咨询、组织评价过程、给予评价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本身的科学与公平,使过程控制落到实处。例如日本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出台了用;ASEBE}对建筑物进行评价的第三者认定制度和;ASE-BEE评价师认定制度,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公平、公正的落实。

3.4由阶段评价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目前我国的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将重点放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这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关(主要是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通常是一个综合建筑事务所总承包整个项目设计,建筑师向业主负责,形成开发策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控制。如在BREEAM,LEED和G13Too1中几乎都只有施工废物处理的条款涉及到了施工阶段。

在我国,施工阶段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施工单位独立于设计单位,两者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对施工阶段的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的评价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全过程控制。

4.结语

借鉴国际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成熟经验能给人们不少启发和帮助,特别是在评价模型的确立、评价系统的运行与推广等方面。但是针对我国特殊的地域、经济、社会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综合建筑评价体系。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