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2月17日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基本信息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切实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从国家第九次连续清查(2014年)的59.43%提高到2018年的59.68%(国家统计口径),保持高位稳定并实现稳中有增,活立木蓄积量年均增长5.66%,生态功能相对较强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重从58.82%上升至64.56%,平原地区的绿化面貌也显著改观。同时,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幅度趋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必须要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推动全省国土绿化美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内容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年)》分为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管控措施和组织保障五个分,并附全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造林任务分解表。

(一)关于总体要求。通知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实施“六大森林”建设,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全省大花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关于主要目标。通知明确,到2024年底,全省力争完成新增造林180万亩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8%以上(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口径),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体系。

(三)关于重点任务。通知要求,重点推进山地森林、坡地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通道森林、沿海森林等“六大森林”建设。这“六大森林”涵盖了山区、平原、沿海、城市、城镇和乡村,体现了全域绿化的理念。

1.山地森林建设。深入挖掘现有林地造林潜力,确保山地空间应绿尽绿。

2.坡地森林建设。对坡度25度以上、重要水源地15-25度等坡耕地实施生态修复,并在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上,引导鼓励坡耕地种植结构。

3.城市森林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内空地与周边区域,做好绿化提升、见缝插绿,美化城市、城郊、城镇人居环境。

4.乡村森林建设。大力建设道路风景林、河道生态林、“四旁”果木林、农田防护林、公园休闲林等。

5.通道森林建设。围绕四边区域、城市出入口、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节点区域,加强绿化提升。

6.沿海森林建设。围绕防灾抗灾体系建设,加强沿海防护林更新修复和建设提升。

(四)关于管控措施。通知要求,在开展国土绿化同时,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制度体系,坚持保护优先,强化政策供给,促进森林资源集约利用,这是森林“保存量”的政策举措。

1.严格实施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按照生态优先、先补后占、增减挂钩、持续利用的原则,实行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

2.严格控制森林采伐消耗。全面保护天然林,从严管控公益林采伐,引导人工商品林采伐方式转变,省政府下达各县(市、区)的人工商品林主伐指标,原则上皆伐量不得超过主伐总量的50%。

3.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总量增减挂钩调控管理。对上年度监测发现森林覆盖率下降、年度迹地更新复绿任务未完成、发现违法案件查处整改不力的县(市、区),要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控措施。

4.严格落实伐育同步管控措施。对林木采伐、临时占用林地更新复绿实行告知承诺制度,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督促责任主体按时履行法定义务。

5.严格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以森林督查为重点,完善执法监管体系,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强化森林防火与有害生物防控,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6.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

(五)关于组织保障。通知要求加强三方面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对国土绿化负总责,把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森林浙江”建设考核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五年行动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国土绿化行动组织实施体系,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实行挂图作战和闭环管理。

2.强化部门协同。省绿化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林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发展改革部门要谋划建设一批森林生态项目,自然资源部门要研究完善生态退耕政策等绿化用地政策,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保障,财政部门要完善绿色奖补机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河道绿化,教育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加强宣传发动,弘扬爱绿、护绿传统。

3.加强技术指导。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施科学造林。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科技支撑与种苗供应保障。 2100433B

查看详情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浙江

  • 冠幅W/P(cm):400;包装方式:土球;品种:香樟;高度H(m):7
  • 千峰园林绿化
  • 13%
  • 金华市千峰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海绵型屋顶绿化种植容器

  • Ⅱ型、500×500×90mm 、容器底盒55;容器盖板20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海绵型屋顶绿化种植容器

  • Ⅰ型、500×500×150mm 、容器底盒68;容器盖板20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海绵型屋顶绿化种植容器

  • Ⅲ型、600×600×90mm 、容器底盒70;容器盖板30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绿化

  • 高度250cm,胸径4-5cm,冠幅80cm,袋苗
  • 13%
  • 银丰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绿化高压喷药系统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化高空修剪车

  • 提升高度12(m)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化高空修剪车

  • 提升高度22(m)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叉车

  • CPCD20
  • 深圳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装载机

  • ZL20
  • 广州市2016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浙江润楠

  • 胸径15-18cm,高度H700-800cm, 冠幅W350-400cm
  • 22株
  • 3
  • -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11
查看价格

浙江润楠

  • 苗高2.5米以上,冠幅1.5米以上,假植超过两以上的容器苗
  • 114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14
查看价格

浙江

  • (自然高450-500cm,冠幅300-350cm,胸径18-20cm)
  • 26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29
查看价格

浙江润楠

  • 株高(m)2.0-2.2胸径(cm)10-12自然冠幅分枝均匀饱满,全冠地苗
  • 21株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2
查看价格

浙江正泰

  • CHNT-D247EL-32 160A/3P
  • 15个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0-04-10
查看价格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全文

为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加快构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治理体系,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森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为全省大花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4年底,全省力争完成新增造林180万亩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8%以上(国家连清调查口径),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山地森林建设。挖掘现有林地造林潜力,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抚则抚,确保山地空间应绿尽绿。加快荒山荒地等规划造林地、困难造林地、造林失败地等地块的造林步伐,提高林地绿化程度。加大残次林、疏林、一般灌木林的补植改造力度,积极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未成林造林地的抚育管理,促进早日郁闭成林。

(二)推进坡地森林建设。加大对坡度25度以上、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的生态修复力度。积极推进未利用土地、严重污染土地等宜林区域的造林绿化。在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调整坡耕地种植结构,拓展绿化空间,增加森林植被。对立地相对较差、分布零散的地块,选择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开展造林绿化;立地相对较好、连片集中的地块,引导发展木本油料、茶叶、干(水)果等经济林,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三)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以森林城市(城镇)、园林城市(城镇)建设为载体,扩大建成区核心片林规模,加宽河道、道路沿线绿化带,提高公园广场、生态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绿地中乔木林比重。加强城市新区和新建工业园区绿化,利用好拆违和改造土地,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加强城市周边森林建设,打造以森林为主体的郊野公园,注重自然生态性和观赏性,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树形优美、叶色丰富、花果艳丽的乡土树种,丰富林相,进一步发挥生态及观赏效果。加大城际、城郊、城镇和城市群森林建设力度,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

(四)推进乡村森林建设。持续推进“一村万树”行动和森林乡村建设,突出“身边增绿”,利用好村庄闲散土地、荒山荒滩等宜林地块,大力建设道路风景林、河道生态林、“四旁”果木林、农田防护林、公园休闲林,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推进农田林带林网、片林建设,增加森林面积。对村庄周边的荒芜山地,尽可能种上乔木树种,积极发展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提高景观水平,实现绿化成林。

(五)推进通道森林建设。着力建设以森林为主体,实现区域生态空间互联互通的生态廊道。结合“四边三化”,推进公路、铁路沿线森林建设,重点加大国省道、高速公路两侧森林新建、加宽和提升改造力度,构建生态保护网络。切实抓好城市出入口、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节点区域的森林建设,打造精品亮点。深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采取新造补植、封育改造等综合措施,培育以阔叶林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快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露天矿山的边坡复绿和景观修复。

(六)推进沿海森林建设。结合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海岸带建设,加强沿线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以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为重点,大幅增加沿海森林资源,构建功能强大、结构稳定的沿海基干林带。推进新围垦区基干林带建设,在具备造林条件的区域及时开展造林,确保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对灾损和老化的基干林带进行更新修复,缺株断带的进行补植改造,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进行加宽加厚,实现基干林带总宽度不少于100米。以临海一面坡为重点区域,对灾损和残次林进行补植改造,全面提升岩质基干林带的林分质量和防护功能。在宜种海涂发展耐盐碱树种。在适生区域,积极发展以红树林为主的消浪林带,培育红树林森林群落。

四、管控措施

(一)严格实施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按照生态优先、先补后占、增减挂钩、持续利用的原则,实行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各地要建立补充林地资源库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机制,统一上图入库管理。补充林地资源库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相挂钩,库内面积少于省定年度使用林地定额的,按库内面积下达当年使用林地定额;大于省定年度使用林地定额的,优先安排使用林地定额追加。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经审核同意后,同步核减使用林地定额及库内面积,库内结余面积可结转至下年度使用。

(二)严格控制森林采伐消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从严控制天然公益林更新采伐。引导人工商品林采伐方式转变,省政府下达各县(市、区)的人工商品林主伐指标,原则上皆伐量不得超过主伐总量的50%。省级以上公益林只准进行择伐更新,农田防护林、护路护堤护岸林、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原则上不进行皆伐更新。

(三)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总量增减挂钩调控管理。强化使用林地定额和森林采伐限额的调控,对上年度监测发现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县(市、区),核减使用林地定额和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原则上不予追加使用林地定额;对未完成年度迹地更新复绿任务的,核减使用林地定额和人工用材林皆伐比例;发现违法案件查处整改不力的,暂缓下达使用林地定额。

(四)严格落实伐育同步管控措施。严格执行迹地更新复绿相关法律规定,落实采造挂钩、伐育同步管理机制。实行林木采伐、临时占用林地更新复绿告知承诺制度,建立健全迹地更新保证金制度,确保各类迹地按时保质保量更新。建立健全迹地更新复绿责任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依法加强更新复绿监督管理,督促责任主体按时履行法定义务。

(五)严格加强林业执法监管。全面建立“天上看、地上查”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森林资源监管长效机制。及时发现与打击各类毁林开垦、侵占林地、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案件查处和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加强森林防火,强化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控,切实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六)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以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为目标,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督促和指导各类经营主体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坚持因林施策、因地制宜,实施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工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对国土绿化负总责,把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 “森林浙江”建设考核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加大推进力度。各地要认真研究制定五年行动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山头地块和责任人员。建立健全国土绿化行动组织实施体系,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实行挂图作战和闭环管理,确保行动顺利推进。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植树造林护林。

(二)强化部门协同。省绿化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林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及时研究协调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要结合国家、省重大战略,谋划建设一批森林生态项目。自然资源部门要研究完善生态退耕等绿化用地政策,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保障,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项目。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奖补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河道绿化,切实增加森林面积。教育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加强宣传发动,大力弘扬爱绿、护绿传统,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技术指导。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施科学造林。做好造林设计与成林验收技术标准的衔接,引导片林“扩面”(1亩以上)、林带“加长”(50米以上)、树带“加宽”(2行以上、行距4米以下)。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建立技术人员挂钩联系制度,实行造林抚育全过程管理,确保绿化成果质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砾石、盐碱地、滩涂等困难地造林技术研究,加大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和经济树种选育推广,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种苗供应保障,加快市县级保障性苗圃建设,实行订单育苗、定向培育,推进良种造林、赠苗造林,鼓励使用2年生以上容器苗造林。

查看详情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 (2020—2024年)文献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格式:pdf

大小:85KB

页数: 7页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 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 目标要求,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 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 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 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

陕西省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发布背景

陕西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日前印发《陕西省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我省未来国土绿化目标任务。

查看详情

兰州:构筑百万亩生态屏障

  “新区建设,生态先行”,是兰州市委、市政府在“开发秦王川、建设新城区”中明确提出的一个工作思路。对此,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利用10年时间,在兰州地区实施百万亩生态林绿化工程,其中先期在新区完成造林50万亩,使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为兰州地区构筑一个山绿水清的生态屏障。    为了确保新区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年初,兰州市从水务、林业、园林、两山指挥部、新区管委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新区生态建设管理指挥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市长袁占亭多次赶赴新区检查指导造林绿化工作,召集市上有关部门专题研究解决新区生态建设有关问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督促检查下,一个如火如荼的生态环境建设,迅即在秦王川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按照“今年全面动员,顺利开局;三年强力推进,初见成效;五年乘势发展,提升水平”的建设步骤,兰州市发改委、财政、规划、土地、林业、水利等部门协同作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土地租用、管线铺设、种苗调运、工程规划等各项工作。全市共筹集到生态建设资金3亿元,为加快新区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针对秦王川地区风沙大、土层瘠薄、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新区生态建设指挥部大胆创新思路,在生态工程管理、工程阶段性验收和种苗管理验收等方面,细化了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三方职责,既分工清楚,又相互制衡,保障了生态建设的有序进行。为保证苗木成活,新区生态建设指挥部坚持严把“五关”。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分段、分片、分树种,科学规划,运用科技手段,合理搭配林种、树种,做到了大苗栽植,高低搭配,乔灌混交。在整地模式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连续式鱼鳞坑整地方法,整地工程细致规范,达到了“三光一硬”(后削坡光,带面光,前沿光,埂沿硬)的标准。在栽植过程中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包工程,包标段、包栽植质量、包技术指导的制度,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栽植要点进行栽植,把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造林地段和环节,极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兰州新区生态建设初战告捷。截至目前,新区北部生态屏障与产业建设项目已挖植树穴10147亩,占春季任务的98.5%;完成栽植面积10010亩,占春季任务的97.2%。环城山地生态景观建设完成整地面积7070亩,占春季任务的83.3%。核心区纬一路园林景观工程基础处理17.5万立方米,回填农田土8.1万立方米,平整绿地10.96万平方米,种植大规格乔木5080株。    兰州新区的生态建设刚刚起步。在兰州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兰州新区将一定会描绘出一个碧树蓝天的新天地!
查看详情

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6月4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