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是2015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子琦、拜克明、王海明。本书适合所有从事智能电网、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普通业余爱好者的参考书。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基本信息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智慧城市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智慧城市的提出

第三节 智慧城市现状

第二章 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

第一节 智慧能源概述

第二节 智慧能源是智慧城市的基石

第三节 智慧能源是城市低碳推动力

第四节 智能电网与智慧能源的关系

第三章 智能电网介绍

第一节 什么是智能电网

第二节 智能电网的优势

第三节 智能电网的特征

第四节 智能电网与城市

第四章 国外智能电网现状

第一节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第二节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第三节 亚洲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第五章 国内智能电网现状

第一节 智能电网发展历程

第二节 智能电网发展重点

第三节 智能电网发展趋势

第四节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第五节 发展智能电网的意义

第六章 智能电网保障智慧城市发展

第一节 智能电网助推智慧城市

第二节 智能电网催生大数据

第三节 智能电网促进产业发展

第七章 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第一节 智能电网支撑城市能源供给安全

第二节 智能电网支撑城市发展清洁低碳

第三节 智能电网支撑城市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节 智能电网支撑社会服务互动友好

第八章 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建设实践

第一节 智能配电网建设

第二节 城市新能源利用

第三节 城市微电网建设

第四节 电力光纤到户

第五节 城市信息安全

第六节 分布式能源应用

第七节 城市节能服务

第九章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2100433B

查看详情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智慧调节阀

  • PLV-S DN150 PN10
  • TVD
  • 13%
  • 德阀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智慧调节阀

  • PLV-S DN300 PN10
  • TVD
  • 13%
  • 德阀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智慧调节阀

  • PLV-S DN600 PN10
  • TVD
  • 13%
  • 德阀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智慧调节阀

  • PLV-S DN700 PN10
  • TVD
  • 13%
  • 德阀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智慧调节阀

  • PLV-S DN1200 PN10
  • TVD
  • 13%
  • 德阀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阳西县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海陵岛区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潮州市饶平县2022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未来智能城市

  • 视频 未来智能城市
  • 12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电网

  • 防静接地导电网
  • 230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08-10
查看价格

监狱围墙电网

  • 100钢管及铁丝电网
  • 396m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5-25
查看价格

电网

  • 80目、130目、200目
  • 1900m²
  • 3
  • 普通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5-28
查看价格

城市智慧停车云平台对接服务

  • /(详见原档)
  • 1询价工作量(人天)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26
查看价格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内容简介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城市能源问题,是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动力。特高压作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可将远离城市的清洁能源不断的输送到城市,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使远距离的清洁能源利用成为现实。本书从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智能电网保障城市发展、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以及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建设实践等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并分析了国内外现实状况,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切实建议。

查看详情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文献

以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 以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

以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

格式:pdf

大小:71KB

页数: 未知

【新华网】日前,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及中国战略思想库发布《中国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称,智慧城市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智能电网则是构建整个智慧城市神经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格式:pdf

大小:71KB

页数: 7页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 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 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 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 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 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 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 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 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 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 用智慧技术, 建设智慧城市, 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 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 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

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1章,其内容来自于大量的教学、会议、研究工作,以及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术和工业界就如何实现电网的现代化而进行的研讨。第1章介绍了智能电网架构设计;第2章介绍了智能电网通信与测量技术;第3~5章介绍了智能电网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分析工具;第6章讨论了设计智能电网的途径;第7章介绍了与智能电网相关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第8章介绍智能电网的互操作、标准与信息安全;第9章内容为针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教育与培训;第10章介绍了智能电网案例研究与试验平台;第11章简要介绍智能电网特性和面临的挑战。

查看详情

智能电网技术与应用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智能电网的技术与应用,讨论了支撑智能电网系统运行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传感、测量、控制及自动化技术,以及新能源并网与需求侧管理所需的电力电子及储能技术。本书通过大量的例题对智能电网分析的方法应用进行了示例分析,使读者可以全面掌握智能电网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要点。

查看详情

智能电网2010年回顾与展望

    2009年智能电网产业拉开序幕

    1、国家电网公司快速布局智能电网,基础环境逐步形成

    自2009年5月提出建设“中国坚强智能电网”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在组织结构调整、规划标准研究、技术研发与试点等方面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快速布局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智能电网建设基础环境逐步形成。

    在组织结构方面,国网公司总部成立智能电网部,统筹全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并收购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两大设备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公司电网设备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同时,对原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进行业务分立,成立国网能源研究院,在战略等软课题研究和咨询服务方面形成更加壮大和专业化的队伍。

    在规划标准研究方面,以国网的科研院所为主力,正在开展智能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框架结构的研究,并将形成多项智能电网建设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将成为引导智能电网设备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在技术研发和试点方面,早在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华北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智能电网建设可行性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2009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坚强智能电网体系研究报告”、“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框架”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并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调度6大环节,确定了9项试点工程。这一系列的前期研究为智能电网正式启动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智能电网规划标准出台迫在眉睫

    智能电网计划的宣布给市场带来极大振奋,国内外电力设备商、IT软硬件厂商都早已对这块“大蛋糕”垂涎欲滴。然而,智能电网概念已经炒到极热,但指导具体行动的规划以及相关标准却一直未出台,让不少企业感到焦急和迷茫。2009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开始第一批智能电表的集中采购招标,预演了设备新标准给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各家企业获取相关标准的及时和准确程度成为影响各家产品送检与入围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各类厂商在翘首以待国网公司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出台的同时,也在期待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国家标准以及南方电网的相关建设规划内容能够进一步明朗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以国家电网公司一家企业为唯一主导的局面。

    3、地方政府抢先布局智能电网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褪去的情况下,智能电网无疑成为今年领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政府也牢牢抓住这个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机遇,纷纷抢先布局地方智能电网产业。今年,江苏省扬州市完成智能电网产业规划,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拟投资25亿打造智能电网产业园区。同时,江苏省南京市以其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和软件领域的独特优势,拟借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的机会,打造中国首个“智能电网软件产业基地”。地方政府争相展开智能电网产业布局,将加快智能电网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创新能力迅速提升,进而为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支撑。

     2010年智能电网产业启动,设备行业将迅速发力

    1、规划标准将逐步明朗,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规划研究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相关规划内容、投资规模以及标准内容也将陆续明确,为智能电网产业的正式启动指引方向。

2010年智能电网产业格局将初步形成,产业的投资主体仍旧是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主的电力企业,各类电力设备、通信设备、IT软硬件设备企业将组成庞大的产业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和产业运行秩序的维护者,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层次产品逐步清晰,将形成智能电力设施设备、电力自动化、电力信息化、电力通信、智能电网运营与增值业务服务以及智能电器及终端制造等多个细分产业领域。

    2、以龙头为引领的输变电设备市场将率先启动

    由于智能电网建设有一定的层次需求,以智能变电站等输变电设备及电力自动化系统将成为第一梯队,率先开启智能电网产业的大门。虽然目前智能电网投资规模尚未出台,但国家电网此前宣布未来2-3年将完成11600亿元的电网投资,按照35%左右的电力设备占比,2009-2011年,平均每年至少约有1300多亿元的电力设备市场需求。

    受较高的技术壁垒和标准门槛的影响,输变电设备市场首批发力的将以国电南瑞、南自、许继等龙头企业为主,外围企业将更多采取跟进策略和更细分领域的产品研发或配套服务。

     同时,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特高压直流、交流输电设备及关键部件纳入目录。国家支持特高压设备国产化目标实现,将更将有利于国内电力一次设备企业发展,企业在设备技术研发、产业化融资方面将优先获得支援。

    3、低压配电、用电以及调度自动化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与输变电领域不同,国内企业在低压配电、用电及调度领域的产品技术和应用程度都与国外企业存在更大的差距,市场集中度也相对较低。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加速上述领域技术发展,丰富的应用需求也将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同时,低压配电与用户侧的应用将不仅仅局限于自动化控制,而将会与更多的业务应用、数据综合分析决策等软件应用解决方案相融合,形成更丰富的产品。在电力通信领域,更多大型的传统通信设备厂商将以其在传统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强势进入智能电网的通信领域。

    4、产业上下游呈协同趋势

     与传统电网领域特点不同,智能电网建设将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合程度加深。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一些外围企业通过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下游企业通过寻求与上游企业合作等方式,开始寻找进入智能电网领域的突破口。如,软件厂商与二次设备厂商的合作,二次设备企业向一次设备领域的延伸,自动化企业与上游科技研发机构的合作等。通过合作,一方面能够获取更多的行业信息;另一方面将加快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行业综合解决方案,获得双赢。产业上下游横向沟通的需求,将加快产业集聚速度。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尽快健全产业配套,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5、智能电网建设将刺激发电侧产品研发加快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刺激发电侧应用进一步深化。首先,由于智能电网将逐步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接入问题,打破目前新能源应用的瓶颈,大幅提升国内新能源产业化能力,新能源装备及其接入控制产品的研发将应需加速发展。其次,智能电网将要求获取更丰富的电厂数据,进而对建设数字化电厂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智能电网建设将促进绿色发电技术和节能调度的应用,因此电厂对机组耗能与节能控制水平的提升也迫在眉睫。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