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电气百科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南。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基本信息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作品目录

第1章概述1

1.1智能建筑概念1

1.2智能建筑防火要求4

121智能建筑火灾特点5

122智能建筑火灾危险性6

123智能建筑消防安全要求6

1.3火灾探测及数据处理方法7

131基本火灾现象7

132典型火灾过程8

133火灾信息探测方法9

134火灾监测数据处理方式10

1.4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性能要求13

1.5火灾监控系统技术现状、

2100433B

查看详情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防火门监控系统

  • GST-FH-N8001
  • 万力达
  • 13%
  • 宁波万力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监控系统

  • 室外无电源保温设备柜JT-SDWG1200、不锈钢
  • 13%
  • 北京首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监控系统

  • 品种:监控系统;
  • 东控
  • 13%
  • 昆明东控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气火灾监控图形显示系统接口卡

  • GST-DH9000 232card
  • 13%
  •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监控系统

  • EasyEcm 变配电监控系统V5.0
  • 13%
  • 北京易艾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8000火灾报警系统

  • 64点LED显示面板三卡
  •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8000火灾报警系统

  • 65点LED显示面板
  •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区域监控模块

  • AFN-M1220
  •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弱电监控模块

  • XS-004
  • 阳江市201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弱电监控模块

  • XS-004
  • 阳江市201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井盖监控系统

  • 井盖监控系统
  • 1套
  • 1
  • 国内一线品牌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6-16
查看价格

监控系统桌椅

  • 监控系统桌椅
  • 1套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0-06-07
查看价格

漏电火灾监控系统

  • 电气火灾监控主机及配套
  • 1台
  • 1
  • 上海零线、北京崇正零和、天津万高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9-10
查看价格

监控系统

  • 监控系统模块对接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11
查看价格

智能建筑系统服务器

  • 线下提供
  • 1台
  • 1
  • -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8-09
查看价格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内容介绍

智能建筑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出现,带来了许多新的相关技术课题,其中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重要环节。本书紧密结合国家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消防工程设计、防火审核和系统管理人员应掌握的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基础知识和各种实用的技术措施。

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概述、火灾探测器及其选用、火灾监控系

查看详情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文献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格式:pdf

大小:8.4MB

页数: 52页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格式:pdf

大小:8.4MB

页数: 3页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分析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监控器的设置位置、保护分级设置等问题,并就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中配电线路漏电报警、配电线路和设备的温度报警以及中性线断线报警的设置进行了阐述。提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应以线路漏电检测和报警为主,可根据负荷特性和运行状况,在配电设备和线路的适当部位(如变压器、电气竖井内的电缆桥架和电缆夹层等)增加温度监控器。

电气火灾监控

电气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没有发生电气火灾之前,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一个黑匣子,我们完全不知道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转换成我们能够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到的信息,这就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把电气火灾发生的前期表现出来的征兆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我们识别的信息,以达到对电气火灾监控的目的,在电气火灾发生之前发出报警信息。

电气火灾监控原理

1、从产生电气火灾发生的机理看主要有:

(1)故障部位局部长时间发热,造成绝缘进一步下降,最终造成线路短路,导致火灾;

(2)另一个是故障部位产生的电弧或电火花瞬间释放热量造成线路短路,导致火灾。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一般电气火灾探测的对象有剩余电流和温升,对应有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1)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以长期不间断地实时监测线路剩余电流的变化,随时掌握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变化趋势,剩余电流过大时及时报警并指出报警部位,便于查找故障点,真正对电气火灾具有预警作用。可以说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能有效减少因漏电发生的火灾,是早期电气火灾监控的主要手段,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和大量推广。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采用检测电气线路剩余电流手段进行电气火灾监控的系统。在实际应用时,本系统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配套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安装在负载终端,主要用于人身触电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事故发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在配电室和配电箱处,实时检测供电线路干线、次干线的剩余电流,如超过剩余电流报警值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检修,主要用于预防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两者配合可构成对漏电“整体监测、局部跳闸”的完整防护体系。对切断整体或干线电源而造成大面积停电,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及不良社会影响的场所,不适合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而应当安装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剩余电流探测原理

所谓剩余电流是指流过电气线路三相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用有效值表示),也称漏电流。探测器的传感器为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探测剩余电流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在测量时,三相线A、B、C与中性线N一起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通过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0,I0=IA IB IC。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对零序电流保护假定不考虑不平衡电流,无接地故障,且不考虑线路、电器设备正常工作的泄漏电流),理论上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无电压信号输出。当发生绝缘下降或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二次侧绕组感应电压并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测出剩余电流。考虑电气线路的不平衡电流、线路和电气设备正常的泄漏电流,实际的电气线路都存在正常的剩余电流,只有检测到剩余电流达到报警值时才报警。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报警原理

TM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多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通过CAN总线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网络。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通过CAN网络向探测器发出各种命令,探测器主动实时上报探测器的状态信息(报警、故障、剩余电流数值等),当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监测到异常信息时,进行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信息和信息类型。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图

整个系统主要有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通信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查看详情

电气火灾监控产品介绍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属于漏电监控方面的先期预报警系统,与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早期报警是为了避免损失,而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减少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气火灾设备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用及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系统的特点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与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早期报警是为了避免损失,而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减少损失。所以,这就是说为什么不管是新建或是改建工程项目,尤其是已经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仍需要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根本原因。2、相关介绍

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居高不下,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积极呼吁尽快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政府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为预防电气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合理设十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保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可以说,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将越来越多。

查看详情

电气火灾监控产品设计

3.1MOQF2电气火灾监控一般规定

3.1.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应独立配置,并宜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火灾发生前的电力系统自身可能引发火灾的监控报警任务。

3.1.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现场器件宜为独立的系统部件。

3.1.3 监控系统的电气火灾监控器应为面板仪表型结构,所有显示、操作均应在配电箱柜面板上进行。

3.1.4 监控系统主机应具有实时图形显示功能,图形系统应能显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图,所显示的图形中,应能显示电气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状态信号,能实现实时监控报警和系统故障报警,能在线查询、设定和修改监控节点的有关参数。

3.1.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具有预警功能,能在被监控参数发生异常但未达到监控报警值前发出预报警信号。

3.1.6 监控节点少于20点的小规模工程可不配置主机和系统总线,宜选用独立式监控器或监控探测器,并能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模块(输入模块)将各监控节点信号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1.7 系统设计应以漏电监控保护为主,需要时宜同时配置过电流监控保护。

3.1.8 系统的温度监控宜以检测配电箱柜内环境温度为主,不宜采用检测各开关进出线铜端子温度的方法

3.1.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要求。

3.2 系统配置

3.2.1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宜相应配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配置标准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系统保护对象分级规定确定,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的有关规定。

3.2.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的相关规定,并以监控节点为单位在下列电力线路或设备处配置:

a. 特级保护对象的变电所低压配电重要出线回路;

b. 楼层或防火分区照明干线配电箱的进线总开关;

c.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配电电源和末端配电设备的总开关;

d. 建筑物内的地下商场及其它人员密集场所,如观众厅、会议厅等的配电箱总开关;

e. 应急照明区域配电箱或楼层干线配电箱的总开关;

f. 消防水泵、消防风机、消防电梯等重要消防负荷的电源配电箱总开关;

g. 客、货梯电源配电箱的总开关;

h. 特级保护对象的空调、风机等一般电力干线配电箱的总开关;

i. 医疗建筑的医用电源干线和末端配电设备的总开关; j.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砖木或木结构重点古建筑的电源干线和末端配电箱的总开关;

k. 其它火灾危险性大、需配置监控节点的场所(如厨房、热饮加工等配电设备)。

3.2.3 在事故情况下仍需保持电源供应的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及其它不允许停电的专用电源线路,应设置只报警不输出脱扣指令的报警型监控节点。

3.2.4 设于同一配电箱柜内多路配电干线首端的监控节点应采用具有多回路监控功能的产品。多回路监控应能在一个共用的监控器上实现对多个配电回路的监控参数显示、操作、设定和报警等功能。

3.2.5 漏电监控保护设计一般宜采用报警不跳闸的设计原则,只有在火灾危险性大或必须立即切断电源以保障安全的场所才可采用监控报警时输出跳闸信号的方式。过流和温度监控报警不应联动主开关跳闸。

3.2.6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监控主机应设于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内,并宜以子系统形式通过主机通讯接口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

3.3 参数配置

3.3.1 监控节点漏电流(剩余电流)设定值的确定:

3.3.1.1 系统设计中对监控节点漏电流的设定值应先给出设计估算值,在系统调试中可根据监控器显示的实时漏电流参数修正漏电流设定值。

3.3.1.2 监控节点处的漏电流动作设定值应不小于所监控线路和设备正常泄漏电流值之和的4倍

3.3.2 分级保护监控节点漏电流动作脱扣输出信号应考虑下列时间配合要求:

3.3.2.1 末端保护应为瞬动型。

3.3.2.2 上下级保护之间应有不小于0.5秒的延时时间。

3.4 在不同接地保护方式中的应用

3.4.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漏电监控)应正确地与工程电力系统接地保护方式相配合。

3.4.2 漏电监控节点应按附录2所列不同接地方式的安装要求进行。

3.4.3 TN-C接地系统不可装设漏电监控节点,如需装设时必须将系统接地保护方式改造成TN-C-S系统或局部TT系统。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