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胡成飞,MBA,高级咨询顾问,具有多年制造、信息化实战管理经验,擅长企业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咨询规划。
姜勇,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维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从事制造业相关工作,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城市领域有较深造诣,专注于相关咨询、培训、规划、实施。
张旋,EMBA,曾任职于Apple、Tesla公司,先后担任智能制造领域公司的中国区渠道总监、副总裁。现任江苏维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对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智慧城市有着深刻的理解以及实践经验。
前言
第1章 智能制造概述 1
1.1 智能制造的背景 1
1.1.1 国外智能制造的背景 1
1.1.2 中国制造2025 7
1.1.3 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意义 9
1.2 智能制造定义 10
第2章 智能制造模型 17
2.1 智能制造模型概论 17
2.1.1 企业应用系统位阶 17
2.1.2 智能制造总体模型 26
2.2 传统经典管理技术是智能制造体系的基石 28
2.2.1 工业工程 29
2.2.2 精益生产 29
2.2.3 六西格玛 37
2.2.4 管理体系 38
2.2.5 智能管理综合体的形成 38
2.3 基于识别传感和设备如新管理的智能设备模型 38
2.3.1 智能设备的典型应用 39
2.3.2 设备如新管理 42
2.3.3 识别技术的应用 45
2.3.4 设备联网 48
2.4 少人化、无人化的自动化模型 53
2.4.1 智能存储系统 53
2.4.2 智能搬运系统 58
2.4.3 生产自动化系统 60
2.5 基于业务需求的基础网络架构 62
2.5.1 硬件基础设施 62
2.5.2 网络基础设施 64
第3章 智能制造应用模型 65
3.1 基于动作分析和工艺的智能生产模型 65
3.1.1 智能工序 65
3.1.2 智能产线 66
3.1.3 智能车间 67
3.1.4 智能工厂 99
3.2 基于BOM和流程的运营管理模型 112
3.2.1 智能研发管理 113
3.2.2 企业资源计划 120
3.2.3 供应链管理 125
3.2.4 移动APP管理 127
3.3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 129
3.4 基于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商业模型 131
3.4.1 智能产品 132
3.4.2 智能服务 136
第4章 智能制造体系设计 141
4.1 智能制造实现的融合方向 141
4.1.1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141
4.1.2 设备与设备的融合 142
4.1.3 地域/组织与管理的融合 142
4.1.4 作业与管理的融合 143
4.1.5 信息化与自动化的融合 144
4.1.6 产品与服务的融合 144
4.2 智能制造体系设计原则 144
4.3 智能制造体系闭环生态建设 169
4.3.1 智能制造体系闭环控制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169
4.3.2 研产供销的闭环管理 170
4.4 工业园区的智能制造体系设计 172
第5章 智能制造体系评估系统及行动路线 175
5.1 智能制造体系评估系统 175
5.1.1 基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方法 175
5.1.2 定量评估方法 182
5.2 智能制造体系行动路线 208
5.2.1 基础应用阶段 208
5.2.2 初步形成阶段 210
5.2.3 产供销集成阶段 212
5.2.4 价值链集成阶段 213
5.2.5 智能制造体系实现阶段 215
5.2.6 智能化协同与创新阶段 216
5.3 智能制造展现形式——C2M 216
5.3.1 定制平台 218
5.3.2 企业服务平台 221
第6章 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 223
6.1 建立智能制造推进组织 223
6.1.1 智能制造推进组织架构图 223
6.1.2 智能制造推进组织领导需具备的特质 225
6.1.3 组织人员的职责、权限 226
6.2 智能制造现状调研 229
6.2.1 现状调研 229
6.2.2 需求分析报告撰写 234
6.3 供应商的选择 246
6.3.1 供应商选择的途径 246
6.3.2 智能制造供应商需具备的基本特质 246
6.3.3 供应商选择的步骤 248
6.4 项目实施管理 250
6.4.1 项目工程过程 250
6.4.2 项目组织架构 254
6.4.3 项目进度控制 257
6.4.4 项目沟通与变更 257
6.4.5 项目质量控制 261
6.4.6 项目风险控制 262
第7章 智能制造项目申报指南 265
7.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265
7.1.1 体系建立阶段 265
7.1.2 体系实施阶段 268
7.1.3 体系评定准备 268
7.1.4 体系评定阶段 268
7.1.5 体系持续改进阶段 270
7.2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270
7.2.1 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270
7.2.2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274
7.2.3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275
7.2.4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276
7.2.5 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277
参考文献 279 2100433B
本书着重以下几部分:先是智能制造的背景和定义,目的在认识上达成一致,是统一思想的基础。其次,对智能制造总体模型和基础模型进行整体阐述,包括对各子系统位阶进行划分并深入对智能制造应用模型进行阐述,涵盖基于动作分析和工艺的智能生产运营模型、基于BOM 和流程的经营管理模型、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和基于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商业模型。第三是智能制造体系的设计,主要描述智能制造实现的融合方向,智能制造体系设计原则和智能制造闭环生态系统的建立。最后对智能制造体系评估系统和行动路线进行设计,以及对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进行阐述。还特别介绍了企业如何申报智能制造项目。
现在砖机这个行业太杂乱,中国制造的砖机数不胜数,一个小作坊,2、3个工人也能制造砖机,价格便宜,但是售后服务和质量是很没有保障的这就是知名品牌和小作坊的最大区别现在中国制造的砖机门槛很低,管理不严,所...
佩耐德提供的是管路系统解决方案,每个系列的产品除了追求的制造品质外,还都从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售后保障全面考虑,提供安全耐用、施工简单、稳定,简化售后的的全系统管路产品:管道产品:PEX供暖主管、P...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1.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正在发展。一方面,高端制造业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态势。另一方面,中低端制造业出现向新兴国家“:分流”的态势。2.我国转型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正在发生。3.前沿学科与传统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持续。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建材制造业发展纲要
加快提升我国建材制造业水平,推动向高质量、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建材制造业超越引领的必由之路,也是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大力提升建材制造业发展水平,促进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建材制造业发展纲要》。现全文刊发如下。
“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工业强国路线图即将推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目前来看,核心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规划包含未来10年中国打造工业强国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而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声称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并且即将上报国务院。
智能转型是突破口,核心是信息化基础上的“再工业化”:周济院士指出这场变革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其包含一条主线,是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八项战略对策,即: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高端装备制造全面受益:我们认为根据“中国制造2025”设想,其中数控机床和基础 制造装备 ,船舶海工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将优先发展,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将重点突破。具体来看,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 制造装备 等关键装备;突破一批“数控一代” 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因此我们认为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高端装备制造将全面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 ”规划。
本书探讨智能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与业务模型创新问题,论述智能制造系统的规划、实施和管控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分析智能制造系统的五个层级、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制造智能的五种深度,以及一种包括五个阶段的结构化、工程化实施方法。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理论模型的讲述,并将企业实践案例与对应的视频(可扫书中二维码观看)相结合,以系统的观点将理论模型方法进行层次化、步骤化、工程化的分解,培养读者根据当前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的生产需求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的应用能力。 本书不仅适合机械制造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适合制造行业中致力于信息化建设的从业人员阅读,还可作为相关人员学习和了解“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参考书籍。
中国制造2025正加速推进。
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正在公示,共包括94个智能制造相关项目,申报单位涉及十几家上市公司。
实际上,3月9日工信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此外,有消息称“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将于近期组建,相关报批很快会通过。这意味着,自国务院5月初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来,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的推进。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仅仅是今年智能制造(工业4.0)的第一个政策风口,后续仍有一系列相关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将会持续加速落地。
专项项目公示
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发展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
记者从工信部网站了解到,目前正在公示的一批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一共涉及94个,申报单位包括众多研究所、上市公司等。
研究所方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有9个项目入选,是入选项目最多的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也有7个项目入选。
除了以上两个“大户”,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也有专项项目入选,涉及的专项项目可谓“上天入海”。
中国制造2025加速推进
94个项目中,研究所和公司主导的项目有何区别?公司主导的项目是否比较容易实现产业转化?
“这些项目都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来申报的,有些是以研究所的名义,有些是以公司的名义。”中信建投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高晓春对记者表示,“无论是研究所还是公司,项目成果都可以快速产业化和市场化,实际上目前很多研究所也有自己的公司平台,不存在公司主导的项目更容易转化的问题。”
正如其所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本次有2个项目入选,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也是上市公司机器人(126.000,-2.00,-1.56%)(300024.SZ)控股股东,持股比例29.55%。
事实上,这次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的公示,只是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的一个信号。
早在今年的3月9日,工信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指出试点示范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消息,“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将于近期组建,相关报批很快会通过。
此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将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以及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
齐鲁证券策略研究员徐驰此前对记者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仅仅是今年智能制造(工业4.0)的第一个政策风口。后续仍有一系列相关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将会加速落地,形成持续性风口,预计智能制造将形成贯穿全年的持续性主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