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电气百科

装配式机电管线

预制装配式住宅,顾名思义就是用工厂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住宅。而其中装配式机电管线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份,装配式住宅机电的关键技术就是做好预制结构体内管线的预留预埋。设计人员需在设计阶段精确定位设备管线并与土建构件-起生成BIM模型提供给预制构件厂  。

装配式机电管线基本信息

装配式机电管线(四)供暖管线

现阶段毛坯房供暖系统主要为散热器供暖及热水地板辐射供暖两种方式。且管线及设备均安装到位。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PVC电管

  • 品种:PVC穿线管;壁厚(mm):1;外径(mm):16;
  • m
  • 龙胜
  • 13%
  • 北京方圆天诚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PVC电管

  • 品种:PVC穿线管;壁厚(mm):1.25;外径(mm):20;
  • m
  • 龙胜
  • 13%
  • 北京方圆天诚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管

  • 适用550kg-1000kg
  • 13%
  •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管线管

  • 219*18
  • t
  • 13%
  • 天津金贝钢联钢铁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管线管

  • 114*12
  • t
  • 13%
  • 天津金贝钢联钢铁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快接式喷涂穿线管

  • Ф20×1.8(国标)
  • m
  • 河源市2016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快接式喷涂穿线管

  • Ф20×1.8(国标)
  • m
  • 河源市2016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快接式喷涂穿线管

  • Ф20×1.8(国标)
  • m
  • 河源市2015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螺纹式喷涂穿线管

  • Ф20×1.8(国标)
  • m
  • 河源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快接式喷涂穿线管

  • Ф25×1.8(国标)
  • m
  • 河源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管线

  • -
  • 1项
  • 2
  • 河北清华 上海中领 浙江先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电管线

  • -
  • 1项
  • 2
  • 河北清华 上海中领 浙江先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电管线

  • -
  • 1项
  • 2
  • 河北清华 上海中领 浙江先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电管线

  • -
  • 1项
  • 2
  • 河北清华 上海中领 浙江先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电管线

  • -
  • 1项
  • 2
  • 河北清华 上海中领 浙江先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装配式机电管线(一)电气管线

电线管的预留预埋在机电中占非常大的比重。对于毛坯交房的住宅,电线管基本上是浇筑在结构体内的:预制墙体内的电线管及线盒,是随结构体在工厂内一次性浇筑成型的;当采用叠合楼板时,水平电线管,是敷设在楼板的现浇叠合层内,仍需要在现场湿作业完成。叠合板现浇层厚度的确定除考虑结构安全外,还要考虑走线的要求,若管线敷设出现交叉的情况,现浇层的厚度至少需要80mm。进行管线优化布置,减少管线交叉是电气设计的关键,合理的设计可减小结构层厚度,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三)给水管线

毛坯房给水管的敷设方式主要有沿室内楼板下明装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内敷设或沿墙在管槽内敷设。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做地板采暖需一定厚度的垫层,所以给水管一般与采暖管一起敷设在垫层内;南方地区则多明装在楼板下,由住户二次装修时处理 。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结语

”十三五”期间,全国仍有大量保障性住房需要建设,为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现有的预制装配式住宅体系下,通过利用合理的竖井布置及管线排布,降低管线占用空间高度,最大限度地在满足管线可维修和更新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机电设计的关键;配合做好预制构件预留预埋是机电设计师的责任,如何在设计方法上引导大众使用习惯,实现附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住宅体系,是广大设计师的奋斗目标 。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三、装配式住宅机电设计展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直接入住的高品质精装修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内装I业化体系中的整体厨房、整体卫浴、架空地板技术等也在一些示范项目中得到了应用。2010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部了(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X试行),为我国工业化住宅明确了发展方向。其核心内容之一即为”所有机电管线应与结构体分离”。这样不仅省去了在结构体内预留预埋设备管线的过程,主要使设备管线具有了可维修性和可更替性,从而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借鉴日本KS1住宅经验 ,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二)排水管线

住宅产业化的要求和建筑技术的提高,使卫生间同层排水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现阶段毛坯房卫生间设计基本上仍沿用了异层排水的形式。原因是毛坯房交房时卫生洁具无 法安装到位,即使是安装到位的简装房,卫生洁具采购的也是市面上价格较便宜的产品,而同层排水对洁具及管道都有特殊的要求,价格也相对要高。

为减少不同形式预制板数量,节约成本,装配式住宅卫生间等管线较多区域一般采用现浇楼板,现场定位。当采用叠合楼板时,设计人员则要在图纸上精确定位每一个排水管孔洞。在加工厂内要根据准确定位的设计图纸将每一个排水点在预制叠合板上进行留洞,在施工现场现浇层内对照原先预留好的预留洞口,进行同样规格的二次留洞,预留洞孔径一般比排水管道外径大50mm~100mm 。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五)管道支吊架

预制装配式住宅管线支吊架若设置在预制混凝土结构内,支吊架根部须在工厂预埋钢板或螺栓孔。管道支吊架的间距和设置要求可参见相关管道安装图集。与上述散热器预留方法同样道理,可总结规律,适当增加预埋螺栓孔的数量,使预制墙板标准化,提高生产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

查看详情

装配式机电管线文献

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机电管线预埋注意事项 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机电管线预埋注意事项

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机电管线预埋注意事项

格式:pdf

大小:298KB

页数: 3页

低碳环保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施工对于节能减排起到很大作用。目前新型装配式建筑逐渐被推广。文章结合项目中机电预埋实际情况,简述了一些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BIM建筑、排水、机电管线排布避让原则

BIM技术在建筑、排水、机电管线交叉、排布避让原则,管线综合策划的重点是屋面、楼层走廊吊顶和地下室。设备机房(给水、消防泵房、空调机房)等部位重点进行排布策划。

BIM建筑、排水、机电管线交叉、排布避让原则

1 管道交叉处理的原则

1、排水管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采用的处理方法须征得权属单位和其他单位同意。

2.管道交叉处理中应当尽量保证满足其最小净距,且有压管道让无压管、支管避让干线管、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

管道交叉处理的方法

施工排水管道时,为了保证下面的管道安全又便于检修、上面的管道不致下沉破坏,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上面管道已建,进行下面排水圆管施工时,采用在槽底砌砖墩的处理方法。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且当钢管或铸铁管道的内径不大于400mm时,宜在混凝土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承。 

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直径<600mm)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高程有冲突,必须压低下面排水圆管断面时,将下面排水圆管改为双排铸铁管、加固管或方沟。

3.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在70mm及以上时,可在侧墙上砌筑砖墩支承管道。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小于70mm时,可在顶板与管道之间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其荷载不应超过顶板的允许承载力,且其支承角不应小于900。

4.圆形或矩形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在铸铁管、钢管外加套管或管廊。   

5.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埋深较大挖到槽底有困难,进行上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上面排水管道基础在跨越下面管道的原开槽断面处加强。

6.当排水管道与其上方电缆管块交叉时,宜在电缆管块基础以下的沟槽中回填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灰土或砌砖。排水管道与电缆管块同时施工时,可在回填材料上铺一层中砂或粗砂。电缆管块已建时,回填至电缆管块基础底部的材料为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回填材料与电缆管块基础间不得有空隙。

7.一条排水管道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管沟在上,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或上面已建,进行下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下面排水管道强度加大,满槽砌砖或回填C8混凝土、填砂。

8.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增强上面管道基础,位于下面排水方沟的顶板或根据情况,压扁排水方沟断面,但不应减小过水断面。

9.预应力混凝土管与已建热力管沟高程冲突,必须从其下面穿过施工时,先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套管过热力沟,再穿钢管代替预应力混凝土管。

10.预应力混凝土管在上,其他管道在下,上面管道已建,进行下面管道施工时,一般在下面槽底或方沟盖板上砌支墩。

2 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策划

1.管线综合排布策划目的经过优化,对管线、设备综合排布,使管线、设备整体布局有序、合理、美观,最大程度的提高和满足建筑使用空间;降本增效。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总体策划是保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必要阶段,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特别是具有较复杂功能的智能建筑,其机电系统很复杂,子系统很多。而机电系统全部都是由管、线将功能设备连结而成,这些管、线、设备在建筑物内必定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所以,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设备的合理布置就成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策划的首要任务。

2.管线综合排布策划组织与实施

总包单位在机电工程开工之前就应完成各系统的管道、电气线路、机电设备的布置,并与土建专业进行全面协调,结构施工时应做好密切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避免在机电安装施工时在主体结构上开洞,并可以使土建和机电的细部处理都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   由总包单位的机电经理负责组织各专业工程师,以及分包单位专业工程师,进行综合排布策划,应对给排水、空调、消防、电气、智能等全部管线进行综合布置策划,对各种管道、线路、设备的位置、走向、交叉点、支吊架(位置、形式)、管道的敷设方式(明敷、暗敷)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管线、设备的位置排布详图、节点图、剖面图、支架位置图、支架结构图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设计”或“深化设计”。这项工作必要时应征得原设计单位的认可。施工时由各专业工程师严格组织实施。

3.管线综合排布与避让原则

要科学合理排布管线 ,使各种管线的高度、走向合理、美观,避免在管线布置中出现违反规范的现象。当水、风、电三个系统交叉时,谁应该在上,谁应该在下,谁应该直行、谁应该跨越,这些原则在施工之初就应该加以明确。一般讲自上而下应为电、风、水。由于风管的截面最大,所以一般在综合布置管道时应首先考虑风管的标高和走向,但同时要考虑较大管径水管的布置,尽量避免大口径水管和风管在同一房间内多次交叉,尽量减少水、风管道转弯的次数,避免无谓地增加水、风的流动阻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水、风管道产生气阻、喘震、水击等问题。   

管道排布避让原则:小管避让大管,有压管避让无压管,水管避让风管,电管、桥架应在水管上方。先安装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安装上层的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管线综合排布策划的效果要求

一 是在保证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管道、管线尽量暗装于管道井、电井内、管廊内、吊顶内。要求明装的尽可能的将管线沿墙、梁、柱走向敷设,最好是成排、分层敷设布置。从而达到管线多而不乱、排布错落有序、层次分明、走向合理、管线交叉处置得当、安装美观的要求。  

二 是正确、合理设置支、吊架,尽量使用共用支、吊架,保证管道支吊架的规范间距,降低工程成本。   

三 是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分包单位的施工项目严格按照统一的综合排布详图、节点图施工,工序组织合理穿插。   

四 是与结构、装饰工程进行充分的协调,使预留、预埋及时、准确,避免二次剔凿,避免末端设备与装饰工程出现不协调的问题。   总之,机电安装工程有一系列的检测、试验,在功能方面极少发生问题,但在观感方面策划得好,就是锦上添花;不策划,就肯定是一团遭。

5.管线综合排布的部位

管线综合策划的重点是屋面、楼层走廊吊顶和地下室。设备机房(给水、消防泵房、空调机房、变配电室、换热站)、给排水管道井、管廊、吊顶内、卫生间、设备层、强电井、弱电井、空调井等部位重点进行排布策划。

屋面为什么会成为重点,建筑物上部的给水、空调、消防等管道布置在屋面上,以节省室内空间。所以现在很多设计将管道、设备安排在屋面上。所以,在进行屋面管线综合布置时,除管线本身的布置以外,还必须与土建专业进行协调,以保证管线的支架高度必须满足屋面防水细部构造的泛水高度的规定,屋面设备的基础施工应随结构层施工一同进行施工,保证基础的牢固与泛水高度达到要求。

走廊吊顶内部是管线布置最集中的位置,对楼层走廊吊顶内管线的综合布置不但要合理确定各专业管线的标高、位置,使各专业管线具有合理的空间,同时还应对各专业的施工顺序予以确定,从而使各专业工序交叉施工具有合理的时间。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顺着建设的发展产生,带来的好处解决了建筑工人的燃眉之急,本文简要介绍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特点,希望装配式建筑能够得到更好普及。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史

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装配式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到60年代,装配式建筑得到大量推广。

二、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三、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施工现场可以直接安装,可以缩短工期。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3.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4.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5.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节能环保。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

1. 装配式现场施工取消外架,取消了室内、外墙抹灰工序,钢筋由工厂统一配送,楼板底模取消,墙体塑料模板取代传统木模板,现场建筑垃圾可大幅减少。

2. PC构件在工厂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吊装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临时固定等工作,大幅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

总结:

装配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筑工人的安全,并减少了建筑工人的体力劳动量,为工人谋福祉的同时减少了建设工程的工作量,不仅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生产效率,还为世界节能环保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指日可待。

查看详情

装配式结构简介

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RC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开发了多种装配式结构形式,如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预制结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装配整体式钢骨混凝土框架等。由于我国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认识不足,导致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展开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系统研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