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贯彻落实国家《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广东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志、鉴、史编修全面协调发展,存史功能更加强大;更好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资政辅治的新型智库作用显著增强;做好第三轮修志准备,县级以上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出版,全面完成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精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地方志信息化、方志馆(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功能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服务水平更能满足群众需要,育人教化作用日益突显。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志编修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开发利用体系、理论研究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使地方志成为宣传肇庆市情的重要窗口、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联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乡情的重要港湾,大力提升地方志文化软实力,确保全市地方志事业再上新台阶。
1.做好第三轮修志工作准备。全面总结第一、二轮修志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对第三轮修志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续修方式等研究,为启动第三轮修志做好资料收(征)集、队伍培训及理论准备。做好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强化地方志资料建设。建立起市情专家库。加大依法收(征)集地方志资料力度,建立健全地方志资料收(征)集、保存、管理制度,推行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并形成常态机制;运用社会调查、征集、购买等多种方式,拓宽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建立全方位适应地方志编纂、地方志事业发展和地方志文化建设需要的地方志资料保障机制。
2.开展镇村志、专题志、部门志、行业志等多元化志书编纂。加强对镇村志(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和专业志、部门志编纂工作的管理、指导与服务,推进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开展志书编修,各县(市、区)要做好组织、规划、指导和审查验收工作,通过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推进我市名镇名村志编纂,并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推动市和县(市、区)直属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及中直(省直)驻肇机构有步骤地启动部门志、行业志编纂,力争编纂出版可作为第三轮市、县(市、区)志重要构成的部门志、行业志,大力推进专题志的组织编纂。
3.着力提升市、县两级综合年鉴编纂质量与规范化水平,坚持目标在强、关键在法、活力在新、价值在用的年鉴发展思路,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出版”,健全综合年鉴出版前评议、出版后审读制度。大幅度提高《肇庆年鉴》编纂水平和出版质量。开展“互联网 年鉴”行动,大力提升年鉴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与历史文化名镇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加强指导专业年鉴编纂。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扩大阅读使用人群,大力提升年鉴的作用和影响力。
4.全面完成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至2018年完成对全市1.4万多个自然村的普查,摸清基础市情,全面收集整理自然村历史人文资料,编辑《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肇庆卷)》。建设村情基础数据库,完整保存和充分展示全市自然村落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料。2016年底前,开展南粤古驿道(肇庆)等专题调查,完成调查报告。2020年底前,完成自然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报告。
5.加快方志馆(室)建设,推动有条件的村(居)建立村史馆(室)和乡村方志驿站。2020年,建成肇庆方志馆;2018年,各县(市、区)全面建立起具有对外咨询服务功能的方志室,有条件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建设方志馆,进一步丰富馆藏和完善方志馆(室)设施。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建设村史馆(室),依托农村书屋,建设乡村方志驿站,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乡村发展、特色成就等为重点,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文物、音像等形式,结合生态旅游主题,展示乡村历史记忆,推动爱国爱家乡教育。
6.深入开展旧志整理和开发工作,搜集整理旧志,组织汇编出版《肇庆历代方志集成》。开展旧志分类整理以及旧志点校、提要、考录、辑佚等工作。组织市、县史学家、地情学者编纂肇庆市地方史丛书。重视地方史资料采集与编纂工作,运用通史、专题史、口述史、史话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肇庆历史人文资源和重大历史题材资料。
7.深入开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战略和社会热点,深入发掘地情资源,开展地情研究和地情教育,举办方志讲坛与市情展览,编写推送《肇庆印记》、市情干部读本与乡土读本等文献图书,整理编纂口述史影像音像资料。推动地方志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继续以《广东省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管理办法》为抓手,积极推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8.完善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工程,全面推进“互联网 地方志”,大力推进地方志资源数字化,做大做强市情数据库,推动旧志数字化,全面完成全市志书、年鉴资料及市县地情资料的数字化和入库。至2020年,全市地情网站一级栏目达130个,数据量达到1.2亿字,一大批音视频、图片供读者查阅,县级网站全部实现优化改版。高速、移动、安全推动市、县两级地情网站、手机地情网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栏目、突出特色,发展和丰富网络方志文化内容。探索和推动有条件的镇(街道)开展地情网站建设。整合全市地方志资源,开展市情资源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地方志资料数据网络报送系统和年报资料数据库,全面提升地方志资源信息化的社会服务能力。
9.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重视地方志理论人才培养,重点加强方志、年鉴、地方史理论研究,加强基础市情研究,坚持每两年一届的全市理论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市地方志学会的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档案机构与图书馆等单位和组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批优秀的地方志学术成果。
10.强化地方志质量建设。按照《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广东省地方志书验收办法(试行)》《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广东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试行)》有关要求,严格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完善地方志质量评议、审查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强队伍、抓主业、补短板、促开发,扩大地方志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存史、资政、育人有效需求,建设方志强市,推动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为我市加快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地方志成果,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2.坚持依法治志。各级政府及其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职责,依法依规开展地方志工作,各单位依法依时完成地方志编纂、资料报送等工作。
3.坚持全面发展。以修志编鉴为主业,统筹兼顾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建设、理论研究、旧志整理、地方史编纂等工作,实现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修志传统,总结修志工作经验,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
5.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存真求实,确保地方志质量。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编纂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地方志成果。
6.坚持修用并举。发挥地方志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开发利用水平;拓宽用志领域,加快地方志成果转化,形成修用结合互动机制,提升服务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能力。
“十二五”时期,我市地方志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实现和完成《肇庆市地方志事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为主业,以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和地情资源开发利用为创新手段,以服务谋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充分发挥了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重要作用。
地方志工作体制逐步完善。进一步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八到位的工作机制,地方志工作逐步向乡镇基层延伸。坚持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县(市、区)领导班子及市直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机构与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年鉴编纂委员会;市、县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全部纳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市、县两级编制完成权责清单,市政府确定市地方志办公室权责事项18项。4个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改名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逐步建立起地方志评审验收专家团队。
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完成。省和市规划编修的《肇庆市端州区志》《肇庆市鼎湖区志》《广宁县志(1979—2000)》《德庆县志(1979—2000)》《怀集县志(1979—2000)》《肇庆市大旺简志》全部完成出版发行,完成速度居全省前列。推动、指导各单位编修部门(专业)志,编纂出版部门志(专业志)、镇村志共22部。
综合年鉴工作取得新突破。构建起市、县两级综合年鉴全面编纂出版格局,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综合年鉴质量持续提高。制定《肇庆年鉴编纂管理办法(试行)》,在省内较早建立起年鉴“出版前评议、出版后审读”的制度。
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全省地方志信息化工作会议在肇庆召开,在全省推广“肇庆经验”。2011年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情信息网联通。我市地情网访问量、信息量居全省前列。2015年,开通运营官方微信“肇庆地方志”,为社会各界推送市情信息。
资料年报工作全面推进。印发《肇庆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建立起资料报送制度,系统搜集全市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资料,至2015年,全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收储资料3900多份,近6000万字,3.4万张照片,为下一轮修志储备了基础资料。
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2013—2015年,围绕中心工作,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提供有关史料。地方志进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军营,形成《肇庆印记》《怀集地情》《鼎湖乡村》等一批项目和地情书。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省批准立项13项,是通过省立项最多的地级市,充分发挥资政辅治、育人教化职能。举行30周年成果展和座谈会,宣传方志文化。
方志馆(室)建设有新进展。2011年,肇庆方志室挂牌启用,藏书6000种1万余册。全市各县(市、区)建立方志室(资料室),免费为社会各界提供市情咨询服务。积极推进市方志馆立项建设,与省内外地方志工作机构建立图书资料交换机制。
地方志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形成两年开展一次全市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的制度。2014年市地方志办被评为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组织先进单位,参评论文在全省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编印2辑地方志理论研究(论文)集,全市300多篇地方志方面的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人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市地方志学会连续两次被市社科联授予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地方志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制约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依法治志局面尚未形成,个别地区和单位综合年鉴、年报资料编纂编报质量不高,方志文化独特作用有待彰显;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地方志专业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存在差距;个别地区和单位对地方志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推进不平衡,有的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编制被占用,工作经费不足,与地方志事业发展要求有差距;事业发展基础设施有待健全,保障措施不到位,方志馆(室)建设有待加速。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贵州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建设健康贵州的任务要求实施大健康、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行动和七大体育行动计划,实现多...
2016年肇庆市楼盘房价如下; 1、锦信·华苑  ...
江苏交通运输这五年·铁路篇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线全面开跑,包括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京沪沿线城市,一举进入时速350公里高铁时代。在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飞驰着完全国产化标准动车组,...
全面推进依法治志。加大对《地方志工作条例》《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权责清单》《肇庆市人民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地方志普法教育,将依法修志、依法治志纳入全市依法行政、干部普法教育范畴。加大对地方志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依法纠正、查处执行不力和违法行为。推动制订《肇庆市地方志工作办法》,完善地方志工作法规建设。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导、社会各界有序参与修志修史编鉴的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以“一纳入、八到位”为主要内容的全市地方志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和评价机制,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和通报;健全和完善地方志资料年报、地情资料收(征)集及管理、修志修史编鉴等业务制度和主编(总纂)责任制,确保在篇目设计、资料收(征)集、总纂统稿、志史(鉴)稿评议、审查验收、出版发行、报送备案等环节上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地方志工作要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坚持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任务之中,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的“一纳入、八到位”工作机制。各级政府每年要研究一次地方志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要主动关心过问地方志工作,分管领导同志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地方志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关心和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强化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优化运行机制。培养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地方志编修、研究、传播人才队伍。健全地方志业务培训制度,开展地方志人才培训工程。2020年前,分期分批对全市地方志业务骨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全员业务培训,加大对地方志干部的任用、培养、交流力度,支持地方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继续教育。建立健全市地方志智库、市情专家库、乡土方志人才库,广泛吸纳高水平专家学者参与地方志工作,探索地方志人才培养、引进等政策和措施。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大力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和“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职业操守,锻造一支政治、思想、业务过硬的人才队伍。
改善工作条件、图书资料收藏保管条件、市情资源展示条件,结合财力状况,落实做好修志、编鉴、地方史编纂、出版、科研、地情调查、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室)和资料文献收(征)集保存所需的工作经费。地方各级政府要将地方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志业务范围的扩展,逐步加大对地方志工作经费的投入。
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地情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地方志自身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地方志工作机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新举措、地方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地方志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新贡献。加速建设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拓宽服务渠道,广泛宣传地方志文化产品,促进读志、用志、传志风尚形成。加强与省内外地方志工作机构及相关单位与组织的业务交流,充分发挥地方志宣传推介肇庆的作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本规划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分类指导,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全面提高地方志工作水平,推进我市地方志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工信部印发《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指出: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智能、高效。
江苏省常熟中学“十三五”(2016~2020年)办学发展规划
0 江苏省常熟中学“十三·五”( 2016~2020年)办学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 1 一、发展背景⋯⋯⋯⋯⋯⋯⋯⋯⋯⋯⋯⋯⋯⋯⋯⋯⋯⋯⋯⋯⋯⋯⋯⋯⋯⋯⋯⋯ 1 二、发展现状 ⋯⋯⋯⋯⋯⋯⋯⋯⋯⋯⋯⋯⋯⋯⋯⋯⋯⋯⋯⋯⋯⋯⋯⋯⋯⋯⋯ 1 第二部分 “十三五”时期办学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展望 ⋯⋯⋯⋯⋯⋯⋯⋯⋯⋯⋯ 3 一、指导思想⋯⋯⋯⋯⋯⋯⋯⋯⋯⋯⋯⋯⋯⋯⋯⋯⋯⋯⋯⋯⋯⋯⋯⋯⋯⋯⋯⋯⋯⋯ 3 二、目标展望⋯⋯⋯⋯⋯⋯⋯⋯⋯⋯⋯⋯⋯⋯⋯⋯⋯⋯⋯⋯⋯⋯⋯⋯⋯⋯⋯⋯⋯⋯ 3 第三部分 “十三五”时期学校办学发展的主要措施 ⋯⋯⋯⋯⋯⋯⋯⋯⋯⋯⋯⋯⋯ 3 一、坚持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3 二、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3〕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3月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5〕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2月17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5〕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