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繁穗苋栽培技术

2018/06/19114 作者:佚名
导读: 种植方法 繁穗苋是喜温作物,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品质也佳。种子在5-8℃缓慢发芽,10-12℃发芽较快。耐寒力较弱,幼苗遇0℃低温即受冻害,成株遭霜冻后很快枯死。根系入土较浅,不耐旱。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供给充足的水分,是保证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旷野、荒地、田边、沟旁、河岸等处。花期7~8月,果期8~9月。种子繁殖。繁穗苋是由南美的野生苋经栽培训

种植方法

繁穗苋是喜温作物,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品质也佳。繁穗苋图片种子在5-8℃缓慢发芽,10-12℃发芽较快。耐寒力较弱,幼苗遇0℃低温即受冻害,成株遭霜冻后很快枯死。根系入土较浅,不耐旱。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供给充足的水分,是保证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

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旷野、荒地、田边、沟旁、河岸等处。花期7~8月,果期8~9月。种子繁殖。繁穗苋是由南美的野生苋经栽培训化选育出的优良籽苋栽培种,至今已有六千年的栽培历史,十九世纪末期由印度传入中国。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其中以华中、华南、华北、东北为最多。

繁穗苋为短日照植物,生育期遇到短日照,各生育时期提前,植株不高就能开花结实。喜光性很强,生育期要求充足的光照,在高度密植,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的条件下,会减弱光合作用,造成植株低矮而纤细,严重影响产量,必须合理密植。

繁穗苋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虽然较差的土壤也可以种植,但产量较低。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最好。结构不良的重粘土和瘠薄沙地不宜种植,土质越肥,产量越高。

繁穗苋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加之生长快,植株高大,只有供给充足的肥料,才能获得高产。

(一)轮作 繁穗苋属耗地作物,不宜连作,连作也容易引起霉斑病等病害,可与麦类或豆类饲料作物轮作。

(二)整地 繁穗苋种子细小,播前必须精细整地,打碎土块,以免影响出苗。整地时首先要进行深耕,创造疏松的土壤耕作层。深耕后整地前,每亩应施10-15吨厩肥或堆肥作基肥。为了便于排水和灌溉,可作成1.3-1.7米宽的畦,并开好排水沟。

(三)播种 繁穗苋的播种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播种质量比其他饲料作物要求高。繁穗苋播种期长,从4月下旬到8月可随时播种。但早春地温较低,出苗缓慢而不全,播种不宜过早。可采用催芽后播种,但花工多,不宜普遍采用。播种量每亩0.25-0.4公斤。播种方式通常为垅作条播或平作条播。垅作条播一般行距50-60厘米,平条作条播行距30-40厘米。留种和作青贮的适当加宽。为了使种子分布均匀,可与腐熟的有机肥料或砂土拌在一起播种。覆土1-2厘米,有些地方不覆土,只撒一层草木灰,上面盖一层稻草。这能减少水分蒸发,便于浇水,同时避免下雨时冲掉种子。干旱地区播后要立即镇压;大面积播种的用镇压器,反复镇压2-3遍,以便于保墒和防风。还可采用育苗移栽,但较费工,大面积栽培时不宜采用。

田间管理

繁穗苋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因此要及时除草和间苗。出现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除草和间苗;出现3-4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和间苗。随后进行一次追肥,每亩施硫酸铵7.5-10公斤,草木灰25-30公斤。追肥之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到苗高20-30厘米时,进行第三次除草,同时定苗。定苗株距为30-40厘米。接着进行追肥和第二次培土。在第二次间苗和最后一次定苗时,要结合进行补苗。

繁穗苋的病虫害较少。虫害有尺蠖虫(造桥虫),可用90%以上结晶敌百虫0.5公斤兑水400公斤喷杀。如发生霉斑病,要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采收

1、间拔法:小面积密播的可采用间拔法,即分期间苗采收,间大留小繁穗苋图片,间密留稀,逐渐留成单棵,最后一次割完。

2、全拔法:大面积密播的可采用全拔法收获,在株高50厘米左右,开始分期分片拔收,到现蕾开花时拔完。拔完一块复种一块。此法一年可收、种2-3次。

3、刈割法:开始采用间拔苗采收,逐步间成单棵,到6-7月、当株高60-8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刈割。残茬保留3-5片叶,约经半月左右,从叶腋生出3-5个新分枝,进行第 繁穗苋图片二次刈割。分枝上留2-3片叶,到8月上、中旬可进行第三次刈割。此时残余部分枝杈大部分都出现花蕾,最后全部刈割。

繁穗苋鲜草的产量较高,每亩可收5,000公斤左右。

采种: 一般在4-5月播种,在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间稀,到30厘米左右高时,拔除杂株、病株、弱株,使株距保持30-40厘米。加施磷、钾肥料,促使种子饱满,并注意防止病虫害。到立秋至寒露前后,种子变成种子特有色即时可收割。晒干脱粒,在干燥处贮藏。一般每亩可收种子30-70公斤,高的可达100公斤以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