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绣始于19世纪初。1828年,法国棉纺织家J.海尔曼发明了专用于刺绣的缝纫机,在彩色布上用白色棉线绣以花卉图案,品种有床罩、枕套、台布等。翌年,他将这一专利售予瑞士、英国等,机绣由此在欧洲流行。1829年,英国刺绣艺术家H.霍兹沃思创造了以彩色线用缝纫机绣制台布、女裙、床罩、门帘、窗帘等,图案大多是装饰枝叶的花卉。机绣约在20世纪30年代流传到中国。1941年,上海胜家缝纫机公司开办胜家机绣缝纫传习所,传授机绣技艺。由于机绣生产具有设备简单、技艺容易掌握、投资后见效快等特点,所以50~60年代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产地有上海、苏州、无锡、青岛、杭州等。1968年以来,各地引进了外国自动刺绣机,机绣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机绣发展很快,产品多以化学纤维为面料,并且采用多头式电子刺绣机等先进设备,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工艺精,在国际花边、刺绣市场占有优势。多头式电子刺绣机采用电脑程序控制,每台多达24头单机,可以全自动地在整匹布上连续绣制图案。电脑内可储存30个不同式样的图案,并且能放大、缩小或改换方向。机绣所用的绣线因品种而异。日用品多用特制的绣花线,色彩多达260多种;欣赏品多用彩色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