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创办以来,只有地理教育一个专业(专科),1995年增设城市规划与建设专业(专科),2002年增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专科),2003年地理教育升为本科,2005年同时增设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2010年创办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学院现有地理科学、土木工程(房建和道桥两个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200人。
学院领导班子求实进取、团结创新,全院教职工勇于开拓、秉承教学神圣、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院现拥有土木工程一个重点专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岩土工程三个重点学科。2007、2008、2009年科研成果分别在全校排在第一、六、四位,其中自然地理重点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学院一直鼓励教学创新,2009年以来连续两年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全省教学技能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院下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五个教研室,城市环境与生态建筑、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两个研究所。拥有一支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专兼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名,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9人。有2人次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有4人次获得“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得“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1人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获得“许昌市劳动模范”称号。吴国玺、董东平两位教授分别获得许昌学院教学名师称号。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冯玉龙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张占仓研究员、地理研究所冯德显研究员、河南大学秦明周教授来我院讲学。我院与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测地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院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共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其数据库建立》、《禹州大鸿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策略》、《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等科研项目1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完成地方政府委托科研或技术推广项目2项。主持完成地厅级科研课题50多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2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0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主持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30多部,其中陈兴民、张立汉教授等主编的《地质灾害大百科》、《中华山河志》,李希圣教授主编的《地理学大辞典》均填补了我国地理学辞典研究的空白。吴国玺主编的《区域调查的理论与实践》、董东平主编的《植物与土壤地理学实习研究》开辟了区域调查的实践先例。200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篇,被SCI、EI或CSSCI检索的论文20多篇。
目前建设《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1门,获得地质学基础、植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等优质课程3门。在建地理科学教学团队1个。积极与地方联合、服务地方经济,相继与武汉中地数码集团、中原建设集团、鸿业集团等8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多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学生工作思路,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大力倡导教育创新,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把德育放在首位,逐步形成党政共管、辅导员和班导师“两条线”管理、坚持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学生管理服务体制。形成了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学风,近年来,学生学习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就业率、研究生考取等指标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伴随着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日臻成熟,城市与环境(土木工程)学院必将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