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2024-07-01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格式:pdf

大小:320KB

页数:3P

为了促使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向发挥多功能目标的森林结构转变,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指导下对西山地区51年生的油松人工林进行改造,并于2005年调查和设计,2006年初完成近自然森林改造的第1次作业。对固定观测样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化改造,样地的Shannon-Wienner指数分别从0.1217、0.9404提高到0.9174、1.4921。油松林的林下更新层物种变化较大。大叶白蜡、栾树、构树等树种的天然更新,再通过播种补入栓皮栎,提高了林下更新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于未进行近自然化改造的林分,改造过的油松林,林木年生长量较高,林分结构得到了改善。

北京西山地区人工林植被景观改造初探
北京西山地区人工林植被景观改造初探

格式:pdf

大小:2.5MB

页数:4P

人工林具有树种及林分结构单一等特点,森林景观较为单调。通过示范栽植适应性较强的乡土花卉,对林地内中层、下层植物品种的配置,营造了丰富的植物景观,改善了山地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实践证明,通过利用不同品种的花卉,在西山林区不同植被构成及立地条件下进行引种栽培,为在本市不同条件下推广应用乡土花卉做出示范作用,同时填补了北京夏秋园林中下层植被缺花的空白。成功的植物配置模式为首都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并且,通过对西山林场山林的植物配置改造,为首都市民提供了更加优美、清静、舒畅的生态环境,也为将西山建设成为一处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风景林奠定了良好基础。

油松林近自然化经营改造技术初探 油松林近自然化经营改造技术初探 油松林近自然化经营改造技术初探
油松林近自然化经营改造技术初探

格式:pdf

大小:100KB

页数:未知

油松林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最为常见的人工林,其是华北地区的代表树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与耐寒性优势,然而,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大规模种植的过程中,会出现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无法有效提升油松林的种植效率,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编辑推荐下载

加勒比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中的发展类型设计

格式:pdf

大小:387KB

页数:5P

人气:70

加勒比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中的发展类型设计 4.5

加勒比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中的发展类型设计

针对海南加勒比松人工林存在的立地条件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林分稳定性变差等问题,运用近自然经营中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加勒比松人工林进行相应的森林发展类型设计,通过相应的经营作业实现加勒比松林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立即下载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植物自然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445KB

页数:9P

人气:70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植物自然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植物自然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而马尾松是中国人工林面积较大的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区域。马尾松适应能力强,耐干旱、瘠薄,是南方低山丘陵区群落演替的先锋树种,也是荒山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马尾松人工林对生态防护、生态治理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绝大部分马尾松人工林为人工纯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生态服务功能较差。人工林的近自然改造对于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提升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对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1993年造林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4种不同强度(50%、40%、30%、20%)间伐后,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fissa)、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润楠(machiluspingii)、红锥(c.hystrix)4个乡土阔叶树种,各种套种密度皆为120株/hm2。分别于间伐前(2004年)及2010年对群落生物多样性及人工套种树种生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间伐处理后,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物种种类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增加,600m2的样方中,物种数由(2.75±2.56)种增加到(11.17±4.32)种,个体数由(5.75±4.31)株增加到(32.17±19.09)株,群落中乔木亚层的优势种变化不大,主要有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水锦树(wendlandiauvariifolia),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破布木(cordiadichotoma)、白背桐(mallotuspaniculatus)等。新增加到乔木层的物种大都为之前群落中灌木层的种类,主要有三桠苦(evodialepta)、鸭脚木(scheffleraminutistellata)、白花龙(styraxfaberi)、中平树(macarangadenticulata)、黄毛榕(ficusesquiroliana)、华南毛柃(euryaciliata)、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猴耳环(pithecellobiumclypearia)、木姜子(litseapungens)、毛黄肉楠(actinodaphnepilosa)等。(2)间伐处理前,600m2样方中出现的灌草种类数量为(24.63±4.24)种,间伐处理后,600m2样方中出现的灌草种类数量为(27.58±3.80)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后林下灌草的优势种与间伐前大致相同,灌木层优势种为三桠苦,草本层优势种为弓果黍(cyrtococcumpatens)。不同间伐强度处理林分间,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且与间伐前林分也无显著差异。(3)间伐促进了4个乡土树种幼树的生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大叶栎、红锥幼树的高度和胸径显著增长;50%的间伐强度的林分中,阔叶树种幼树的长势要显著好于其他间伐强度,50%的间伐强度最有利于马尾松林下套种的阔叶树种生长。(4)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的4个阔叶树种幼树的初期生长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大叶栎与米老排幼树的早期生长速率要明显高于红锥和润楠。

立即下载

热门文档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515KB

页数:7P

人气:70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近自然化改造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叶栎、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在不同间伐处理林分中有显著差异;高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阳性树种大叶栎、米老排和中性树种红椎,中等间伐强度改造的杉木人工林适合套种耐阴性树种润楠。

立即下载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探讨

格式:pdf

大小:326KB

页数:3P

人气:70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探讨 4.8

红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探讨

针对红松人工林存在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群落稳定性差等问题,该研究以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区红松人工林为对象,根据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和原则,对红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主要设计方法是在森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的上层目标指导和立地群落生境条件分析前提下,制定出红松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长期目标发展类型,并在发展类型的概念框架内实施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抚育作业法,对林分进行适度间伐后,引入珍贵乡土树种(紫杉、红皮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等)、中草药(人参、细辛、桔梗)以及经济植物(刺龙牙、刺五加),以达到在提高林分的目的树种质量和数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利用价值的同时,加速林分向辽东山区地带性森林植被阔叶红松混交林演替进程的目标。

立即下载
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664KB

页数:10P

人气:70

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4.5

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近自然化改造作为森林新增碳汇的最有希望的选择之一,将如何通过改变林分结构影响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而影响林分固碳能力和潜力目前尚不清楚,因此,了解近自然化改造对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近自然化改造林(p(cn))、马尾松未改造纯林(p(ck))、杉木近自然改造林(c(cn))和杉木未改造纯林(c(ck))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的方法,分析4种林分生物量差异,旨在揭示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显著提升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8a后马尾松和杉木林分生物量分别增加46.71%和37.24%。乔木层生物量在林分生物量总量中占主导地位(95.48%-98.82%),并对林分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增加主要因为近自然化改造改变了林分群落结构,进而提高了乔木层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经营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林分生产力,并可为增强植被固碳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立即下载
人工成过熟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培育技术

格式:pdf

大小:163KB

页数:2P

人气:70

人工成过熟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培育技术 4.3

人工成过熟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培育技术

人工成过熟纯林具有林分组成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综合效益低下等弊端。可通过渐伐、群团状皆伐、带状皆伐,人工补植珍贵树种等方法将其改造培育为近自然林。

立即下载
百万亩人工林近自然化更新改造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保证

格式:pdf

大小:685KB

页数:2P

人气:70

百万亩人工林近自然化更新改造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保证 4.5

百万亩人工林近自然化更新改造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保证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实施,木材产最大幅减少,科学培育森林,快速全面提升森林质疑是森工局重点任务之一。按照天保二期规划,到2020年临江林业局的森林面积将达到16.8万公顷,提高1.4%;总蓄积量达到2652.7万立方米,提高459万立方米;单位公顷蓄积量157.5立方米,提高25.4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立即下载

精华文档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盘山金钱松人工林群落改造前后近自然度比较

格式:pdf

大小:597KB

页数:5P

人气:70

盘山金钱松人工林群落改造前后近自然度比较 4.3

盘山金钱松人工林群落改造前后近自然度比较 盘山金钱松人工林群落改造前后近自然度比较 盘山金钱松人工林群落改造前后近自然度比较

为比较盘山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6a后的改造效果,对山体和沟谷2个不同立地类型金钱松人工林改造区和对照区的近自然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区山体和沟谷的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度平均值分别为3.15和2.42,近自然度等级均为ⅳ,属于近人工林,对照区的近自然度等级为ⅴ,属于人工林。改造区的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度极显著高于对照区(p<0.001),改造区内乔木层过渡树种的比例和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p<0.05),灌木层地带性阔叶幼树数量以及草本层内地带性阔叶树小幼苗数量也显著增多。说明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能快速实现人工针叶纯林向针阔异龄混交林的改变,促进林下地带性阔叶树种的更新,提高林分近自然度。

立即下载
柳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格式:pdf

大小:221KB

页数:3P

人气:70

柳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4.7

柳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比崇州林场人工柳杉林2005年近自然改造前后的生长情况,表明近自然化改造对促进单株立木生长和单位面积蓄积增加均有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了下层林木的生长,提高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说明近自然改造是人工林经营中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可行途径之一.

立即下载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017KB

页数:8P

人气:70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5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近自然化改造下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探究改造后林下植被—土壤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评估人工经营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群落的生态影响,为该区未来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杉木近自然改造林分和未经改造的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分析林下灌木和草本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水平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改造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纯林。土壤理化指标在不同经营模式下变化特征不同,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受采伐影响明显(p<0.05),均为改造样地大于对照样地,其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56.68g/kg。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而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性;有机质与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草本无显著相关性;ph值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改造后杉木人工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与林下灌草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建议采伐后保留450~600株/hm~2配合林下30~40株阔叶树种补植作为该区域经营指标参考,并重视经营措施下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产生的相互关系。

立即下载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296KB

页数:6P

人气:70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4.3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适宜灌溉定额的研究

采用人工灌水的方法,研究20年生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的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确定其适宜的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的耗水量与其灌水水平呈正相关:平水年,15、10、05倍降水量的灌水水平和对照条件下,5—10月份,油松的耗水量分别为10358.5、8290.5、6455.5、43370m3·hm-2,侧柏为95475、79800、64710、41950m3·hm-2。灌水促进了树木的生长,油松在10倍灌水处理时,树高、胸径、材积增加最大,侧柏在10~15倍处理时,分别对树高和胸径影响最大,材积在15倍处理时效果最显著;油松在10倍处理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侧柏则在10~15倍处理为宜;生长季中,油松和侧柏的适宜灌溉定额分别为5250~6000m3·hm-2和5330~9330m3·hm-2,分3次进行灌溉。

立即下载
辽西地区油松人工纯林混交改造技术研究综述

格式:pdf

大小:935KB

页数:6P

人气:70

辽西地区油松人工纯林混交改造技术研究综述 4.4

辽西地区油松人工纯林混交改造技术研究综述

为了促进辽西地区近成熟、成熟油松公益林混交改造技术发展,解决油松公益林现存的诸多问题,保障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从混交改造的方式、树种、效果评价等3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资料中油松人工纯林、中幼龄林期的混交改造技术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混交改造方式的研究缺少对油松带状或块状砍伐形状、面积大小的界定,未能依据具体的立地类型及微环境差异确定适宜的混交树种及详细的配置方法;混交改造树种的研究缺乏针对现地适生情况及后续生长表现方面的长期、系统的监测,应该把实验室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外业样地试栽试验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油松混交树种的选择范围;在混交改造效果评价方面,应注重种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不同林龄阶段混交林抚育调整技术,建立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对现有的改造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指导生产实践。

立即下载

最新文档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辽西地区油松低产林改造新技术初探

格式:pdf

大小:160KB

页数:2P

人气:70

辽西地区油松低产林改造新技术初探 4.5

辽西地区油松低产林改造新技术初探

朝阳市现有油松林达26.7万hm2,占朝阳市林地总面积的1/4,但油松生长缓慢、干形差,易形成"小老树"。红松具有生长迅速、主干通直、结实早、产量高,但是根系耐瘠薄能力弱,实生苗在朝阳地区难以成活和生长的特点。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利用油松和红松各自的优点总结出了油松嫁接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应用技术。

立即下载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格式:pdf

大小:182KB

页数:未知

人气:70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4.8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为改善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水土保持综合效益,2013年,在建平县青松岭林场对28年生的油松纯林进行了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刺槐、沙棘、拧条、黄栌等阔叶树种,在带状皆伐的砍伐带上造林,2014年后效果显著,油松阔叶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相对湿度提高0.2%~2.2%,林内温度下降0.1~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3%~0.73%,减轻容重0.05~0.2g/cm3,林分虫害明显减弱,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22.9%。

立即下载
油松人工低产低效林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格式:pdf

大小:27KB

页数:2P

人气:70

油松人工低产低效林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4.7

油松人工低产低效林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海眼寺林场的林分大多数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工林,由于未抚育、抚育不及时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退,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相同林分平均水平。其主要表现是:稳定性差,病虫害严重,抵御风折、雪压等气候灾害能力弱;群落结构单一,在生物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4个层次上多样性低;人工林质量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1.65m3/hm2,生产力水平低。

立即下载
低质人工林改造研究

格式:pdf

大小:999KB

页数:6P

人气:70

低质人工林改造研究 4.4

低质人工林改造研究

由于林地劣化或遭受天然灾害等,致使人工林经营区林分次生林化,降低生产力,亟需复育建造以符人工林经营目标。以生长不佳之人工林,实行列整理伐改善林相,并逐步更新建造为复层林,探究复层林营造方式对林分组成结构、栽植苗木、微环境的影响。试验林分包含整理伐带与保留带各20m(a区)、整理带8m与保留带10m(b区),整理伐对象主要为下层灌木及形质不良之林木,于整理伐带林地进行更新建造。伐后选用经济树种无患子、乌心石、台湾肖楠栽植造林,进行孔隙环境之生长适应比较。经整理伐2a后之林分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林分整理伐虽可促进留存林木的生长,但林木易受风害;林分受光量因整理伐带宽及地形影响于日域间变化大,a区平均受光量高于b区,且b区于整理伐2a后已渐回复林冠覆盖;a区更新苗木之存活率略高于b区,但无显著差异;无患子之存活率(87%以上)显著高于乌心石、台湾肖楠(约50%)。无患子及乌心石由于环境与生物为害,苗木死亡率变化随季节而有所变动,台湾肖楠则受初栽之苗木质量较差影响。各树种苗木之苗高及基径生长均以a区为佳,树种间以无患子苗高生长最快;以苗木健壮指数(高径比)表现,小孔隙之b区苗木形质均成细长形。2种林冠孔隙环境3树种苗木经栽植2a之生长表现,小空隙之b区较不利于栽植苗木生长,建议整理伐带宽大于林分树高。未来进行带状之复层林营造时,行列整理伐带宽应大于原林分树高形成较大之林冠孔隙,较有利于栽植苗木更新成长;并建议采用优质大苗,但更新阶段之苗木易受环境及周遭野生动物啃食等危害,建议加强初期之抚育管理。

立即下载
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

格式:pdf

大小:127KB

页数:1P

人气:70

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 4.4

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

对于郁闭度小于0.5的低质、低效林分或是其他低质、低效林分提出了改造或是抚育措施。

立即下载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869KB

页数:6P

人气:70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4.4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研究了人工抚育6年后油松林的生长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抚育措施的油松林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采取抚育措施的两个样地间的油松胸径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既打枝又间伐的油松林的胸径(78±029cm)、树高(55±009m)和平均冠幅(249±724cm)最大,未打枝和间伐的油松林最小;随着人工抚育措施加强,单株油松的平均新叶、老叶和枝的生物量逐渐增加,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不同抚育措施下,既打枝又间伐的油松林地上生物量最大(440t·hm-2)、未打枝和间伐油松林地上生物量最小(149t·hm-2);油松新叶和老叶长度的差异性显著;油松的比叶面积在生长初期(5月和6月)和末期(9月)差异性显著;人工抚育措施增加了林下植被的种类数量和盖度.

立即下载
北京西山煤炭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673KB

页数:15P

人气:70

北京西山煤炭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分析 3

北京西山煤炭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分析

北京西山煤炭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分析——本文作者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采煤方法的差异、多层叠置的采空区结构特点等的分析,提出进入中一晚期开采时期的煤田,塌陷坑、地裂缝、山体滑塌、地面不均匀沉降、破坏性矿震等已构成灾害链,各类煤炭采空区进一步塌陷的...

立即下载
文昌市低效木麻黄林近自然改造效果

格式:pdf

大小:863KB

页数:4P

人气:70

文昌市低效木麻黄林近自然改造效果 4.6

文昌市低效木麻黄林近自然改造效果

[目的]在文昌市岛东林场低效木麻黄纯林中开展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试验,对3种模式下的树种生长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出最佳的配置模式。[方法]采用方差统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0个树种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生长情况进行整体比较。[结果]伊朗紫硬胶、非洲楝第1年和第2年均表现出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速度较快,相反檀香紫檀、琼崖海棠和黄槿生长速度较慢,其他树种表现不一,并将树种分为3类,第1类为速生树种,有非洲楝和伊朗紫硬胶;第2类为中生树种,有麻楝、花梨,山竹、大叶相思、母生;第3类为慢生树种,有琼崖海棠、黄槿、檀香紫檀。[结论]根据近自然化原则、树种生态特性和垂直结构理论,选择花梨、非洲楝和檀香紫檀混交模式作为低效木麻黄林下近自然改造的首选配置模式。

立即下载
低价值人工林形成原因与改造

格式:pdf

大小:86KB

页数:1P

人气:70

低价值人工林形成原因与改造 4.5

低价值人工林形成原因与改造

介绍了低价值人工林形成的原因及对这类林分进行改造的几种措施。

立即下载
北京西站照明系统节电改造

格式:pdf

大小:874KB

页数:2P

人气:70

北京西站照明系统节电改造 4.4

北京西站照明系统节电改造

1节电改造主攻方向北京西站电能消耗主要涉及中央空调、电梯设备、照明系统和运输生产部门等方面用电。中央空调和电梯等设备基本都采取了节能措施,运输部门生产用电节能空间相当有限,只有照明系统具备节电改造条件。由于北京西站客流量较大、旅客乘降区域广、照明时间长,每年旅客乘降区域照明用电支出大约在500万元,通过节电改造,其节能效果将比较明显。北京西站照明设备应用于各进站大厅、候车室、站台、出站通道和办公区域,光源主要使用节能灯、日光灯和电子节能型金卤灯,这几类灯型都可以进行节电改造。目前我国照明节能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可控硅

立即下载

文辑创建者

我要分享 >
贺娜

职位:建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文辑: 是贺娜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PC版访问: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