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通过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采取间伐、林下种植黄荆Vitex negurdo和木豆Cajanus cajan的低改措施,研究了林分改造后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长量、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碳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林分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加强,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林分生长量和林分碳密度得到了明显提高;采取株数间伐强度15.55%(保留密度4 100株.hm-2)、44.44%(保留密度2 400株.hm-2)和林下种植黄荆措施的林分,土壤侵蚀量较对照林分(密度4 600株.hm-2)3年平均减少418.28和524.87 mg.km-2;采取株数间伐强度约70%、林下补植黄荆(保留密度2 200株.hm-2)、补播木豆(保留密度2 300株.hm-2)和补植补播黄荆和木豆(保留密度2 300株.hm-2)措施的林分,与对照林分(密度7 400株.hm-2)相比,其灌草层的最大持水量增加0.18~0.47 mm,枯落物层的有效持水量增加0.21~0.48 mm,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16.39~39.03 mm,林地土壤密度下降5.90%~8.21%,总孔隙度上升8.09%~19.28%;胸径增长量4年增加0.55~0.62 cm,树高增长量4年增加0.34~0.39 m;灌草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提高,生态优势度下降,灌木层增加了2~4种,草本层增加了4~7种;林分碳密度增加8.27~9.82 mg.hm-2.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防护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48个典型柏木纯林样地林分郁闭度与灌木、草本及枯落物盖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郁闭度为0.6—0.7。根据林分结构,将柏木纯林林分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林分枯落物存贮量,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它4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排序结果为适宜结构型(4.038±0.497)t/hm2>中低密度型(3.583±0.521)t/hm2>中高密度型(3.243±0.455)t/hm2>低密度型(2.841±0.656)t/hm2>过密型(2.272±0.580)t/hm2。(2)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180.59±14.83)mm>中低密度型(173.84±18.06)mm>中高密度型(169.27±13.20)mm>低密度型(162.57±8.79)mm>过密型(150.77±5.08)mm,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余4种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6次典型降雨产沙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360.07kg/hm2)<中低密度型(577.08kg/hm2)<中高密度型(625.98kg/hm2)<低密度型(878.51kg/hm2)<过密型(1026.74kg/hm2),5种柏木林分类型产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应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柏木防护林成熟进行了研究。根据样地调查和树干解析资料,建立柏木林胸径、树高、生物量、及冠幅生长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柏木林的初始防护成熟龄;以林分平均木生物量指标为依据,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下柏木林的最大防护成熟龄;根据初始防护成熟龄和最大防护成熟龄确定防护成熟期、更新期及合理的更新年龄。3种生长类型ⅰ、ⅱ、ⅲ初始防护成熟龄分别为:13.4a、15.4a、18.2a;最大防护成熟龄分别为:97a,77a,53a;防护成熟期分别为:13.4~97a,15.4a~77a,18.2a~53a;更新期分别为:49a~97a、34a~77a、23a~53a;合理的更新年龄分别为:49a、77a、53a。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立地条件越好则柏木林的初始防护成熟期来得越早,最大防护成熟期来得越晚,相应的防护成熟期越长,更有利于发挥林分的防护效益,反之,则防护效益越短。
文章总结了川中丘陵柏木林区盐亭县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2年来的主要做法、组织管理措施和经验教训等,并探索出川中丘陵区柏木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中如何确定采伐方式、规划设计和保障措施等。
三北防护林工程自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历史和客观环境因素,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一些问题逐步显现。本文介绍目前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现状,分别对三北防护林林分退化现状、退化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树种的林分退化问题提出修复方案和一些改造措施。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一种典型的低效林类型。通过5年对四川省阆中市哑口乡低效柏木人工林设计的4种间伐强度的低改试验,进行了林分生长量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对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显著(p0.05);3)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减低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作为水土保持林,可对柏林低效林进行50%的抚育间伐,即保留密度在2,500株/hm2左右。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一种典型的低效林类型。对四川省阆中市哑口乡低效柏木人工林设计了4种间伐强度(对照、21.6%的弱度间伐、49.4%的强度间伐和71.3%的极强度间伐)的低改试验。于5年后对试验地进行了林分生长量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对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显著(p0.05);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减低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因此,作为水土保持林,可对柏林低效林进行50%的抚育间伐,即保留密度在2500株/hm2左右。
近10年来北京市延庆县,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工程、农业生态工程、荒滩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全县有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同时在做好造林的同时,也比较注重营林工作,特别对低效人工林进行了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延庆县人工防护林主要分布在县城、村周边、近山区及旅游线路附近,以纯林为主,在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水土保持和景观效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
三北防护林是从1979年开始到2050年完成的,为期73年的我国北方地区重大的林业生态工程。目前已实施35年,完成了四期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起新疆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宾县,东西长4480km,南北宽560~1460km,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陕西、宁夏、青海、辽宁、吉林等13个省市区,55个县旗,建设面积407万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工程由西向东跨越了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包括了沙漠戈壁、黄土高原、干旱荒漠、山地盐碱地、及森林草原等生态类型区,全国有83%的荒漠化土地、85%的沙漠化地和67%水土流失区分布在这一区域,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工程难度大。依据三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在工程建设上采用了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作者在实地考察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介绍了目前三北防护林的概况和现状,分别对三北防护林林分退化现状、退化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各树种的林分退化问题提出修复方案,并详细介绍了今后防护林修复、更新所选用乔木树种特性、品种及修复方法。
在木麻黄低效防护林生长综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导致木麻黄低效林的成因。调查结果表明:低效林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立地条件较差、林木自然衰老及灾害和病虫对木麻黄林的破坏;社会因素主要有造林树种的立地选择不当、造林材料的遗传性不高、苗木质量低下、林分密度和土壤管理不善以及人为干扰对林分的破坏等。针对木麻黄低效林的形成特点和原因,总结提出木麻黄低效林更新改造的配套技术。
对滨海风口沙地、基干林带和林带后沿进行种植材料选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木麻黄惠安_1号无性苗、澳c_(38)种源苗、海刀豆、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在风口沙地造林成活率高、抗风性及耐盐力强是沙荒风口理想的种植材料;(2)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纹荚相思、马占相思、直干大叶相思、刚果12~#桉在郁闭度0.3以下的基干林带下套种适应性强、生长良好;(3)木麻黄粤_(701)、厚荚相思作为基干林带更新材料造林保存率高、生长快、抗风力强,木麻黄粤_(601)无性系、刚果12~#桉、湿地松在前沿林带弱风区更新生长较快,而在强风区枝叶易干枯、湿地松生长不良;(4)巨尾桉、火炬松、厚荚相思、马占相思、湿地松等树种在后沿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指标大,是林带后沿迹地更新适宜树种。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大众逐渐重视起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得到有效的治理.因此,人们在建设防护林体系时,要求不再局限于绿化方面,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在分析景观防护林体系规划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景观防护林体系的规划.
根灌技术直接把水分灌溉到一定深度的植物根系土壤层,是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灌溉中,首次开展了根灌对土壤水分作用与影响的节水试验研究,并与传统的沙漠公路防护林带滴灌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根灌技术比滴灌技术更加节水,其主要优点表现在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层的湿润深度、提高灌水效率、节省灌水时间等。而且,根灌技术能有效地抑制滴灌造成的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地表土壤的盐分积累。根灌技术比滴灌要节水30%以上,是一项更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根据川东丘陵区提灌工程技术改造的实际需要,应用ahp法建立了以提高提灌工程技术经济为总目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了综合技术改造对于实现目标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应优先实施的技术改造措施和综合技术改造策略;为准确把握技术改造投资方向,提高泵站效益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长江外滩枫杨防护林和芦林钉螺分布密度的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枫杨林钉螺分布密度明显低于芦林;两种群落钉螺分布密度不同程度受长江洪泛的影响;两种群落中4种抑制钉螺的植物对钉螺分布密度的影响相似。
川西国有林区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的初步研究李国明(四川省林产公司)四川西部国有林区(以下简称川西国有林区)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也是四川省森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既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的绿色屏障,又是该省藏族等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仅藏族就占30余县,...
· 密云水利 · 北京水利年第期 土石浅山丘陵区板栗造林提高成活率试验研究 蔡新广 北京市密云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密云水库卜游的土石浅山丘陵区 , 以片麻岩 、 花岗岩 为主 , 土壤类型为洪积物母质发育的褐土 , 偏酸性 , 很 适宜栽植板栗但由于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 候 , 春秋少雨 , 水土流失严重 , 土壤含水量低 , 又缺乏灌 溉条件 , 板栗栽植后成活率低 , 为此 , 我们就提高板栗造 林成活率做一试验研究 。 表试验正交设计衰 造林方式 试验区墓本情况 试验区位于密云县高岭镇石匣小流域内 , 属于土石浅 山丘陵区 , 位于潮河流域下游 , 多年平均降雨量 。 在流域中心区选择面积亩左右较为开阔的山地 , 坡面为阳坡阴坡各一组 , 坡度在巧左右 , 土壤为褐 土 , 质地为轻壤 , 左右 , 岩石为花岗岩 , 风化程度 高 , 植被以刺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区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5′~127°19′,北纬45°49′~46°25′。截至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6600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133hm~2,未成林造林地3000hm~2,无林地467hm~2;在有林地中,防护林9850hm~2,用材林3186hm~2,经济林4hm~2,薪炭林93hm~2,活立木总
通过对区域水量的供需分析,结合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区域水量平衡法探讨了四川中部丘陵村级小区域内微型水利工程蓄水总量的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纯形法优化设计出了大、中和小型蓄水池数目、蓄水容量及其配套分布。
职位:钢结构安全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