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2024-06-28

具有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95KB

页数:3P

本文以锅炉干排渣装置为背景,对抽象的理论模型具有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表明,在Re>1000时应采用非稳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在Re>500时,自然对流机制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Re时的进出口无量纲压差、局部的Nu_x和平均Nu以及流线图。这些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干排渣装置中流动和换热特性提供参考。

流体在螺旋管内对流换热和压降性能的数值模拟 流体在螺旋管内对流换热和压降性能的数值模拟 流体在螺旋管内对流换热和压降性能的数值模拟
流体在螺旋管内对流换热和压降性能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5P

分别对螺旋椭圆管和螺旋扁管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比研究两种螺旋管道的流动换热性能及沿程换热情况,结果表明:层流范围内,螺旋扁管的换热性能好于螺旋椭圆管,但流动阻力较大,根据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得知螺旋扁管较好;湍流范围内,螺旋椭圆管性能好于螺旋扁管.沿程换热情况表明螺旋管长约为0.5m时换热效果最佳,同时螺旋管几何尺寸对换热性能也有影响.

槽式集热器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槽式集热器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槽式集热器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槽式集热器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545KB

页数:3P

本文总结了太阳能抛物槽式集热器吸热器玻璃管外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在shiraz250k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热器结构基础上,采用最佳口径比,设计了几种结构参数不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集热器;并对所设计不同集热器结构及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吸热管外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吸热管外混合对流平均换热热损失随集热器距地距离增大而增大,但增幅越来越小;随集热器两半反射器间间距增大而减小。而不同结构参数下混合对流换热热损失,主要受到风流在不同运行方位下由于集热器阻滞所形成的风流压力场及速度场的影响,且随结构参数呈一定趋势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可研究吸热器复杂耦合传热过程。

编辑推荐下载

U型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格式:pdf

大小:340KB

页数:未知

人气:71

U型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4.5

U型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U型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U型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本文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混合对流作用下u型管管内的换热特性,分析了管内截面自然对流对管内层流换热的影响及主流速度、壁面热流密度和u型管倾角等参数对管内混合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强制对流相比混合对流作用下其管内换热系数显著增大;在混合对流作用下,随壁面热流密度增大,管内换热增强,但随进口流速或u型管倾角的增大时,管内换热减弱。

立即下载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6P

人气:71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4.6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从传热学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采用fluent软件对夹层厚度δ为6、9、12、14和16mm时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所获得的对流换热量与按纯导热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气体种类、瑞利数ra、空气夹层的相对厚度δ/h和壁面温差δt。在设定条件下,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在上述δ下可近似作为纯导热处理。通过模拟结果和经验公式分别计算了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与中空玻璃热工计算的成熟软件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立即下载

热门文档 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2)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6P

人气:71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2) 4.6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2)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2)

立即下载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6P

人气:71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4.4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立即下载
通风巷道围岩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677KB

页数:4P

人气:71

通风巷道围岩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 4.4

通风巷道围岩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 通风巷道围岩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 通风巷道围岩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

为有效利用巷道内排除的热空气,以大隆矿区矿井通风巷道为例,采用分离求解方法,对巷道围岩—空气换热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巷道空气出口平均温度tp、巷道围岩与巷道内空气的平均总传热系数k、巷道空气平均出口热流密度q、风速v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v在0.2~1.0m/s时,tp较大;v越小,tp越接近于围岩初始温度。v在5.0~7.0m/s内,对k影响不大;当v<5.0m/s时,k呈线性规律降低。v在0.2~5.0m/s时,q呈二次曲线渐变过程。t随着v的减小、巷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围岩与空气的换热问题奠定了基础。

立即下载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6P

人气:71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4.7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竖直矩形细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

对宽度为1和0.1mm竖直矩形细通道内的沸腾换热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索汽泡生成、长大和脱离的过程;用几何重构和界面追踪的方法获取相界面移动和变化对系统内压差以及平均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计算中考虑了重力、表面张力和壁面黏性的作用。发现:通道宽度的不同对汽泡生长方式和汽泡形态产生很大影响,并由此导致临界热流密度的变化;表面张力在细通道沸腾换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重力;随着通道尺寸的减小,沸腾换热系数明显增大,证明了细通道有强化换热的作用;由于数值计算中进行的理想化假设,导致数值模拟的沸腾换热系数比现有细通道沸腾换热实验数据普遍偏高。

立即下载
277中空玻璃空气夹层捏的自然对流换热

格式:pdf

大小:111KB

页数:6P

人气:71

277中空玻璃空气夹层捏的自然对流换热 4.3

277中空玻璃空气夹层捏的自然对流换热

1 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重庆大学黄春勇王厚华 摘要:本文从传热学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采用商业软件 fluent对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厚度为6mm、9mm、12mm、14mm、16mm时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 并将所获得的对流换热量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条件下,中空 玻璃空气夹层对流换热在上述空气夹层厚度下可以近似作纯导热处理,误差不是很大。由此说明,自 然对流换热经验公式对于计算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内的对流换热系数是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 关键词:建筑节能中空玻璃空气夹层对流换热系数 1前言 随着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 建筑部分)》(jgj26-1995)等技术法规的出台,民用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立即下载

精华文档 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格式:pdf

大小:572KB

页数:5P

人气:71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4.3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实验与数值研究

对耦合了热辐射的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混合对流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空气在通道内向上流动时,随着浮升力作用的增大,对流换热能力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强的趋势;热辐射在换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对流换热能力的减弱而增强。数值模拟在浮升力影响较小时可以给出较好的结果,当浮升力影响比较大时,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有较大的偏差。

立即下载
电阻点焊电极头冷却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与分析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6P

人气:71

电阻点焊电极头冷却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与分析 4.3

电阻点焊电极头冷却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与分析 电阻点焊电极头冷却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与分析 电阻点焊电极头冷却对流换热数值模拟与分析

电阻点焊是在汽车车身装配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焊接工艺,点焊工艺过程的效率依赖于电极头的寿命,而电极头水冷效果的好坏与连续工况下电极头的寿命直接相关。围绕电阻点焊工艺过程中冷却水的冷却作用问题,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真实地模拟了电极头冷却腔内流体流动的情况,并对冷却水作用和电极头对流换热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电极头水冷效果,延长电极头寿命奠定了基础。

立即下载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93KB

页数:5P

人气:71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4.5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旋转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与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

对旋转矩形通道内的湍流流动和换热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非稳态n-s方程的空间离散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法,时间推进采用二阶显式adams-bashforth格式.分析了旋转对通道截面上主流平均速度、截面流速以及截面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离心力的作用时,随旋转数的增大,管道截面的平均速度减小,平均湍动能减小,与静止时相比,旋转数为1.5时平均湍动能减小了33%;在考虑离心力的影响时,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出流,平均速度增大,平均湍动能增大,而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入流,结果相反.在旋转数为1.5时,与不考虑浮升力相比,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出流,平均湍动能增大了17%,而对于径向旋转轴向入流,平均湍动能减小了43%.

立即下载
超临界压力下CO_2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格式:pdf

大小:530KB

页数:未知

人气:71

超临界压力下CO_2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4.5

超临界压力下CO_2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超临界压力下CO_2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超临界压力下CO_2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在恒热流条件下,对超临界压力co2在内径为9mm,绕径为283mm,节距为32mm的螺旋管内垂直上升混合对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范围为:进口压力8mpa、质量流速0~650kg·m-2·s-1、内壁热负荷0~50kw·m-2。研究发现:受热螺旋管内超临界压力co2的壁温及传热特性由变物性、浮升力及离心力的耦合作用共同支配,变物性及浮升力影响的相对大小可用buoyancy数定性表征,当bo>8×10-7时,自然对流占主导作用,浮升力作用引起强烈的二次流效应,显著强化传热;在浮升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截面周向温度最低点出现在外下侧区域,且当浮升力作用占优时,底部区域的传热系数大于外侧,当离心力作用占优时,底部区域的传热系数小于外侧。基于本实验获取的2346个数据点,得出了计算nu实验关联式,90%以上的实验值与拟合公式计算值偏差在±20%以内。

立即下载
空调卧室空气环境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6P

人气:71

空调卧室空气环境的数值模拟 4.7

空调卧室空气环境的数值模拟

用cfd方法模拟了空调卧室内制冷制热运行时3种不同的住宅空调模式(包括普通窗式空调器、分体机及具有引入新风的热回收装置的窗式空调器)分别位于高位置和低位置时室内空气温度及流速、有机污染物(甲醛)浓度及co2的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空调器的类型、位置及新风量对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夏季制冷运行时,带热回收装置的窗式空调器置于低位置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室内流场分布,稀释和携带走室内的co2和污染物;而该装置置于高处时,流场结构不合理;其它空调模式下由于没有引入新风,产生室内污染物堆积.冬季制热运行与夏季制冷运行时的结论相同.

立即下载

最新文档 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格式:pdf

大小:319KB

页数:4P

人气:71

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4.6

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为提高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效率,设计了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通过fluent数值模拟,分析扰流板高度、间距对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扰流板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所有研究的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中,扰流板间距为800mm,高度为150mm时,集热器综合性能最佳,该集热器相比普通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其效率明显提高,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出其瞬时效率公式。

立即下载
地道中土壤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格式:pdf

大小:600KB

页数:4P

人气:71

地道中土壤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3

地道中土壤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地道中土壤与空气换热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在分析地道通风系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整场求解法,对地道土壤—空气换热系统的空气温度及土壤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从理论上研究了夏季地道冷却能力(空气温降)随地道长度、地道埋深及地道内空气流速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立即下载
封闭三角形通道内热管的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格式:pdf

大小:214KB

页数:3P

人气:71

封闭三角形通道内热管的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4.6

封闭三角形通道内热管的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封闭三角形通道内热管的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封闭三角形通道内热管的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论述和分析了封闭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进展,运用fluent软件对封闭三角形通道内的热管与壁面的二维散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封闭腔内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立即下载
高层建筑空气绕流运动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20KB

页数:5P

人气:71

高层建筑空气绕流运动的数值模拟 4.7

高层建筑空气绕流运动的数值模拟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风作用下高层建筑周围的空气绕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高层建筑外表面上的风压分布及其他流场信息。

立即下载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研究进展

格式:pdf

大小:173KB

页数:11P

人气:71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研究进展 4.5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研究进展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研究进展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研究进展

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传热技术在化工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其传热与流动机理的复杂性,使得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较于直管内的还很匮乏。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对流换热的研究进展,包括以co_2和h_2o等常见工质为主的数值模拟研究与试验研究。对数值模型及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现有研究中的浮升力影响准则,并分析了质量流量、压力、热流量以及螺旋管结构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此外,对目前螺旋管内超临界流体的换热关联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期望能对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内的特殊换热机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具体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立即下载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6P

人气:71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4.6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竖直环形通道内液氮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

在多尺寸组模型的基础上,从加热壁面上脱离汽泡的受力分析入手,对液氮过冷流动沸腾模型进行了修正。将新模型应用于环形通道内液氮过冷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同时为了比较,采用基于kirichenko,fritz汽泡脱离直径公式的多尺寸组模型对同一管道内液氮过冷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合脱离汽泡受力分析模型的多尺寸组模型可用来预测流动沸腾过程中的汽泡起飞直径及其变化趋势。同基于kirichenko,fritz汽泡脱离直径公式的多尺寸组模型相比,新模型有助于改善管道内汽泡尺寸分布以及空泡系数的预测,从而有助于准确分析弹状汽泡及间歇泉的形成。

立即下载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以及减少空气渗透的分析

格式:pdf

大小:169KB

页数:未知

人气:71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以及减少空气渗透的分析 4.5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以及减少空气渗透的分析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以及减少空气渗透的分析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以及减少空气渗透的分析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以及减少空气渗透的分析

立即下载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310KB

页数:5P

人气:71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3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通过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换热器的性能曲线,此外还对换热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从实验和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实验所得传热因子较模拟结果有12%范围内的减小,而阻力因子...

立即下载
船用螺旋隔板换热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388KB

页数:4P

人气:71

船用螺旋隔板换热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4.7

船用螺旋隔板换热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船用螺旋隔板换热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船用螺旋隔板换热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以螺旋隔板换热器作船用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水和润滑油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呈逆流流动,对船用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壳程雷诺数相同条件下,三维翅片管的壳程努塞尔特准数是光滑管的2.1~2.8倍,而压降约为光滑管的2.2倍.同时,利用fluent6.3软件对船用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和光滑管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流条件下三维翅片管与光滑管相比,具有更大的强化对流传热作用.对于船用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壳程努塞尔特准数和压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计算值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分别为6.6%和10%.

立即下载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格式:pdf

大小:244KB

页数:3P

人气:71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4.8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波纹管内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幅值分别为3mm、4mm的两种波纹管的湍流传热性能,发现幅值为4mm的波纹管换热效果优于幅值为3mm的波纹管,幅值为4mm的波纹管壁面剪切力更大是致其换热效果较好的直接原因。波纹管壁面剪切力沿轴向周期性变化,喉结处壁面剪切力最大。波纹管纵向涡及流道形状周期性变化是传热获得强化的根本原因。引入壁面剪切力、纵向涡等参数,并与传热性能相关联,为波纹管换热器研发提供借鉴。

立即下载

文辑创建者

我要分享 >
胡欣甍

职位:主任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文辑: 是胡欣甍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PC版访问: 隔板的平行通道内空气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