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从《工程流体力学》这一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剖析了教学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就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环境科学课程设计某城市50000t/d污水处理厂设计 1 第一章设计内容和任务 1、设计题目 50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2、设计目的 (1)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原理; (2)掌握一般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3、设计要求: (1)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2)完成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布置; (3)工艺选择、设备选型、技术参数、性能、详细说明; (4)提交的成品: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图、高程图、厂区平面布置图。 4、设计步骤: (1)水质、水量(发展需要、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2)地理位置、地质资料调查(气象、水文、气候); (3)出水要求、达到指标、污水处理后的出路; (4)工艺流程选择,包括: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布置、选型、性能参数。 (5)评价工艺; (6)设计计算; (7)建设工程图(流程图、高程图、厂区布置图); (8)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特点及时代需求,从加强基础教学、突出学科特色、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重视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课程设计效果,提出相应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国内兄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分析了我国水利行业发展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要求,明确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最后针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
在我国积极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背景下,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旨在突出办学特色,紧跟环保产业人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
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中环境工程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环境工程专业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培养符合我国环境工程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人才.
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导致我国高等院校在近年内纷纷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全国306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年招生数量已达2.2万名。虽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大量具有环境工程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客观上为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但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方面较理工科院校薄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时代需求不断完善和建立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本文结合甘肃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改革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就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期望能够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在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
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通用标准及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等内容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次课程体系调整后的成果,最新2013年制定的课程体系符合认证标准要求,且在实践课程设置和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方面凸显了特色.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提出课程整合目标、思路以及课程整合的重点与难点,并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材的建设、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课程设计是工程类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东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课程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本着\"真题真做,环环相扣\"的教学思路,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综合设计能力全面提升。
本文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条件,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特色,强调理论知识联系实践教学,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不断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结合了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要求、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现状及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办学的实践,分析了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探讨课程应用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课效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6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名称 工程流体力学 二、课程英文名 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 三、课程编码 050915 四、课程类别 必修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 30学时;1.5学分;第七学期 六、适用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七、编制者 武朝军,副教授 八、审核者 秦海丽,副教授 九、审定者 高俊,教授 十、编制日期 2002年9月 十一、课程开设的意义 《工程流体力学》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是一 门系统地研究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科学。本课程采用根据 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案指导组审定的《工程流体力学》教材,以体现流体 力学学科体系,突出专业应用背景、适应教案规律为基本原则,内容包括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研究方法合
结合教学实践及我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现状,就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安排、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有益的改革尝试,提出了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相应的措施。
工程流体力学论文 丹尼尔·伯努利,(danielbernoulli1700~1782)瑞士物理学家、 数学家、医学家。1700年2月8日生于荷兰格罗宁根。著名的伯努 利家族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是数学家j.伯努利的次子,和他的父辈 一样,违背家长要他经商的愿望,坚持学医,他曾在海得尔贝格、斯 脱思堡和巴塞尔等大学学习哲学、论理学、医学。1721年取得医学 硕士学位。努利在25岁时(1725)就应聘为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数学院 士。8年后回到瑞士的巴塞尔,先任解剖学教授,后任动力学教授, 1750年成为物理学教授。在1725~1749年间,伯努利曾十次荣获法 国科学院的年度奖。 丹尼尔受父兄影响,一直很喜欢数学。1724年,他在威尼斯旅途 中发表《数学练习》,引起学术界关注,并被邀请到圣彼得堡科学院 工作。同年,他还用变量分离法解决了微分方程中的里卡提方程。 在伯努利家族中
《工程流体力学》 习题与真题 (内部学习资料) 《工程流体力学》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班级序号成绩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粘性 。 2.流线 。 3.流量 。 4.速度环量 。 5.边界层 。 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简述定常不可压粘性流体有压管流中层流和紊流的基本规律。 流动特征hfv(r)va/vmaxτ 层流 紊流 2.画出无限空间自由淹没紊流射流结构图,并说明其几何、运动、动力特征。 三、选择与填空(30分) 1.两平板相距0.1mm,中间充满了粘度为μ=0.00114pa/s的流体,上平板相 对下平板的运动速度为3.5m/s,则平板表面的切应力为pa。(3分) 2.某点的计示压强是1.36米水柱,当地大气压是10米水柱,则该
本文根据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特点,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个模块、四种案例\"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精选综合性典型案例作为专业课程间的纽带,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爱学习、勤思考、擅动手、能力强的工程型创新人才。
由于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及社会的需要,实例教学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合此专业的教育。文章论述了实例教学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结合本校的一些具体措施提出了开展实例教学的有效途径,对实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评价实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新思路。
通过长期实践教学和兄弟院校的成熟经验,结合我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现状,就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提出了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职位:工程标准员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