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利用化学镀方法在水曲柳单板表面沉积Ni-Cu-P三元合金,考察镀液pH值和施镀温度对镀后单板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分析各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含量,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后单板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镀液的pH值在8.5~9.5范围内,所得各镀层均为微晶态,但Cu和P的含量有所差异。镀液的pH值为9.25时,镀后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在9kHz~1.5GHz频段达50dB,镀层中Cu和P的含量分别为9.73%和1.70%;镀液的pH值恒定,施镀温度由60℃升高至72℃,所得镀层均为微晶镀层,其中63℃施镀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木材表面完全被均匀、致密、连续的镀层覆盖,具有显著的金属光泽。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在水曲柳单板表面化学镀铜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了镀液温度和ph值对镀层成分及电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ax)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化学镀铜单板的表面形貌、镀层成分和晶体结构。用低电阻测定仪和频谱仪分别测定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及电磁屏蔽效能。实验结果表明,镀铜单板依然保持木材的孔隙结构,但表面已完全被镀层所覆盖。施镀过程中,温度和ph值对镀层成分、表面性貌及电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对cu的沉积均是不利的。温度和ph值分别控制在70℃和9.8左右制得的镀铜水曲柳单板的表面电阻率较低,电磁屏蔽效能较高,镀层铜为单质铜,夹杂少量ni,p,cu2o,排列相对紧密。横纹和顺纹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0.139ω/cm2和0.111ω/cm2,在频率为10khz~1.5ghz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约55~60db。
利用化学镀铜工艺,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镀液添加剂,在未经刻蚀的玻璃表面制备了纳米铜膜。采用fesem、sem和xrd等技术对铜膜表面、断面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铜膜内团簇尺寸非常细小,晶粒尺寸约为15.5~28.3nm,且存在较强的〈111〉织构。采用四探针法测量铜膜的电阻率,并讨论了电阻率随沉积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原因。
实验研究了普通杨木单板表面化学镀镍的操作方法、工艺条件,讨论了各种操作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试验了化学镀层与镀件基体的结合力,确定了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杨木板材经过预处理及敏化、活化处理后,化学镀镍溶液的ph值控制在8.5,镀镍温度控制在65℃,反应时间50min,杨木板材表面可以得到较好的化学镀层。
在45号钢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获得含磷10%(质量分数)的镍磷合金镀层。比较了其与2cr13不锈钢的耐磨性及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含磷10%的镍磷合金层的耐磨、耐蚀性均优于2cr13不锈钢
以胶态钯为活化液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能谱分析(eds)分别对微珠镀镍前后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对镀层成分进行了测试,并对微珠施镀装置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可在微珠表面形成光滑、均匀的ni-p镀层,且在微珠间无散落的镀层金属颗粒存在;采用液体搅拌促进镀液循环,有利于微珠的悬浮和分散,并提高镀液的稳定性,为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的金属化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工艺。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不锈钢表面获得了ni-cr-p合金镀层。研究了ni-cr-p非晶态合金膜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其结构以及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态ni-cr-p为非晶态镀层,200℃热处理开始晶化,到400℃时ni3p晶化比较完全,800℃时ni3p完全分解,生成含ni、cr、fe的合金膜的cr2ni3和feni2p相。其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升高,500~600℃之间显微硬度略有下降,600~700℃又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700℃后显微硬度略有下降;合金膜的耐腐性在热处理温度200~400℃间变化较小,500℃热处理后其耐腐蚀性下降厉害,600~700℃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其耐腐蚀性又略有升高,800℃后由于ni3p的分解其耐腐蚀性又急剧下降。
制备碱性镀层、酸性单层、碱酸双层,研究预镀层对锌铝合金镀镍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性镀层能有效保证整个碱酸镀层的质量。试样在350℃下热处理1h,然后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和界面状态,预镀层对镀层的热处理没有负面影响。
以锯屑或农作物秸秆为填料,以氧化镁等无机原料为胶凝剂,以中碱玻纤布为增强材料,在特制模具中成型,制成仿水曲柳玻镁平板。平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外观近似木质水曲柳胶合板,且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
高温干燥法已经广泛地用来干燥针叶材及易于干燥的阔叶材。但是,极少见到关于此法应用于难干阔叶材的资料,例如水曲柳的干燥。作者用5厘米厚的水曲柳板材进行了一系列高温干燥试验(湿球温度保持在97℃,干球温度达110℃),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试验中,观察了木材对不同介质条件的反应、“波动处理”的效果及干燥过程中木材色泽的变化,并测定了木材内部逼度的分布情况。木材含水率从31%降至10.6%所需的干燥时间为52小时,从42.7%降至15.2%则需99小时。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窑干法相比,高温干燥法在不发生端裂,表裂、蜂窝裂及扭曲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干燥时间。本文对某些干燥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个参考基准。
本研究以锯屑或农作物秸秆为填料,以氧化镁及氯化镁等无机原料为胶凝剂,以中碱玻纤布为增强材料,在特制模具中成型,制成仿水曲柳玻镁平板。平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外观近似木质水曲柳胶合板,且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
仿水曲柳玻镁平板是在菱镁制品的基础上以氧化镁(mgo)、氯化镁(mgcl_2)和水(h_2o)三元体系与改性剂配制而成性能稳定的镁质胶凝材料为胶粘剂,以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布为增强材
水曲柳是客车木结构中用量很大的木材。其板材的干燥比较困难,不仅干燥时间长,如6.7厘米厚的板材一般需要干燥40~43天,4.7厘米厚的板材一般需要干燥20~25天,而且在干燥的过程中,还经常发生比较严重的横向翘曲,约有八分之一的板材产生不同程度的横向翘曲,最大翘曲可达5~7毫米,板材端面开裂的也很多。因此,试验研究合理的干燥基准,缩短干燥周期,减少板材的翘曲,尽量避免损失,是有很大意义的。
本文用连续升温基准在火管式加热木材干燥窑中对水曲柳地板坯进行了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火管式加热木材干燥几连续升温基准干桫曲柳地板毛坯时,干燥速度快,干燥质量了,干燥基准易操作。
通过两次利用理想二元合金熔体的偏析因子,并考虑两个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计算三元合金的表面张力。针对cu-fe-ni三元熔体,将其与热力学计算值比较,得到一个简单的模型,该模型能够便利、可靠地预测不同温度下、不同成分的cu-fe-ni三元体系的表面张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曲柳加工板材在建设工程领域的一般规格。通过对比不同规格的水曲柳加工板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详细的说明内容,以帮助他们在建设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建设工程领域,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非常重要。水曲柳板材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是否含有甲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详细说明水曲柳板材是否含有甲醛,以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适用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曲柳贴面板在建设工程领域中是否属于实木材料。通过对水曲柳贴面板的特点、制作工艺以及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对该材料有更清晰的认识。
职位: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