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天然级配砂砾作为农村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的探索 摘 要:天然级配砂砾在农村储量丰富,广泛应用于农村公路的路面基层。 它不但原料充分,还能就地取材,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天然级配砂砾 级配因为其自身质量不均匀和材料性能的复杂多变, 应用到路基中的情况并不一 定良好,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是影响农村公路路面基层质量的重要因素。 文 章通过分析天然级配砂砾材料性能及基层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对天然级配砂砾作 为农村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究。 如果天然级配砂砾适用良好, 将 给农村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公路;天然级配砂砾;基层材料;质量控制 1 农村公路砂砾路面基层概述 我国地域阶梯分布,地质情况多样复杂,存在着丰富的天然级配砂砾资源。 天然级配砂砾属于砾类岩石, 该类岩石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较低的塑性指数、 较大的干密度和较高的强度, 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 由于我国农
5、路面基层材料 了解:基层的类型及其特点、级配要求、适用范围;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中石灰、粉煤灰、 土等的技术要求;理论计算法确定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最大干密度;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 模量的试件制作与准备; 基层的类型: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力学行为划分为半刚性类、柔性类和刚性类,按 材料组成可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和无粘结粒料类。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目前采用 较广泛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即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 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技术要求: 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稳定细粒 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及二级 以下公路的基层. 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的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类材料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 配砂砾、未筛分碎石、石屑、土、碎石土、砂砾土等,
浙西衢州地区山溪河流较多,具有较丰富的天然级配砂砾,由于它具有级配良好、粒径易控制、透水性好、碾压易成型等优点,所以在浙西、浙中地区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中得到较多地应用,而天然级配砂砾填筑路基,交通行业规范中尚无统一的标准,文章主要阐述天然级配砂砾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
随着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在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天然砂砾土及其混合料的试验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天然砂砾土在等级公路路面底基层中的成功应用,阐述了一种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途径。
级配砂砾路面基层范围配合比——由于级配砂砾路面是用颗粒大小相间的材料掺配而成,经过压实后,能形成密实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水稳性和力学强度,因此在中等交通(50~3o0辆/昼夜)情况下,可以用作中级路面面层,同时在较干燥地段也可以作为次高级路面的基层。
1级配砂砾路面的基本特性用粒径大小不同的粗细砾(碎)石集料和砂(或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时,称级配砂砾。这二者用作面层时,称级配砂砾路面,其中都应包括一部分塑性指数较高的土。由于级
天然砂砾作为基层虽粒径偏粗,但经过技术处理后基本达到规范要求的级配,一旦成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中小交通量路段、二级以下中低级路改建项目、天然砂砾丰富地区,可以考虑设计天然砂砾基层,充分利用改建路段的行车碾压,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并能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农村公路级配砂砾基层厂拌法施工介绍——路面级配砂砾基层路拌法施工与级配料厂拌法施工相比,厂拌法砂砾级配料拌和均匀,可减少级配料离析现象,节约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投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节省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数量,缩短施工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
路面级配砂砾基层路拌法施工与级配料厂拌法施工相比,厂拌法砂砾级配料拌和均匀,可减少级配料离析现象,节约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投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节省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数量,缩短施工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文章通过级配砂砾技术分析,阐述了其施工质量,提出了具体措施。
级配砂砾(碎石)路面基层、砂砾(碎石)底 基层集料试验 公质:1.0.4.2.(5) 委托单位名称:试验单位: 委托单编号:试验完成日期:年月日 材料名称及数量:试验规程:jtj057-85 试样描述: 试验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 (一)级配砂砾(碎石)基层集料试验记录(jtj057-85)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方孔筛)液限 (%)塑性指数40302010520.50.075 (二)砂砾碎石底基层集料试验记录(jtj057-85)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方孔筛)液限 (%)塑性指数50401050.50.075 (三)集料压碎值试验记录(jtj057-85) 风干试样重g 压后试样在3mm 筛上的筛余重g 压后试样通过3mm 筛的重g集料压碎值
1 了解: ⑴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规定、原材料试验; 一般规定: ①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②应根据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 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 ③综合稳定类材料的组成设计应通过试验选取最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必需的水泥和石灰剂量以及混合 料的最佳含水量。 ④综合稳定时,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时,按水泥稳定进行设计,水泥石灰比例宜选 60:40、50:50、40:60。 原材料试验:土的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压碎值、(有机质含 量、硫酸盐含量)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 ⑵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规定、原材料试验; 一般规定: ①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②应根据强度标准
半刚性路面基层材料强度标准探讨——基层是沥青路面主要的承重层,其强度标准是路面结构层设计的关键。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元侧限抗压强度与cbr值往往是不成正比的,cbr值反映的是基层材料在有侧限情况下的承载比。目前,我国对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中只采用7d无侧...
公路路面基层质量监理——第一节概述 1.1公路路面基层的概念 1.2公路路面基层和底基层质量监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质量监理 2.1简述 2.2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质最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3水泥稳定土基...
公路路面基层和垫层的施工质量关系到公路的整体质量。基层和垫层具有承重和扩散荷载的作用,其质量会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鉴于公路路面基层和垫层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对具体的施工设计流程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提高路面基层和垫层的施工质量。
针对公路路面基层的特点,分析了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并从下基层准备、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提高公路施工水平,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期。对公路建设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公路路面基层和垫层施工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
公路路面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工艺 路槽验收—准备集料—摊铺整平—洒水碾压—质量检查—洒水养生。 2.施工方案 通过自卸汽车运输,机械摊铺,2个施工作业队交替配合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机 械压实。碾压成型的底基层采用自喷式洒水车洒水养生的方案。 3.施工方法: (1)路槽准备 在铺筑天然砂砾垫层之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床上将所有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严格 整形和压实,使其达到设计所规定的要求。 路槽上的车辙、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 松、清除或掺添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2)集料准备 天然砂砾面层所用砂砾在调查试验并进行试配和标准击实的基础上,确认合格后方可 进料。各种材料均按指定料场用汽车运输到工地。材料设专人管理、专人验收,严把质量 关。 (3)摊铺、整平 摊铺时的砂砾料含水量略高于压实时的最佳含水量,以弥补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然级配砂砾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首先,我们将解释什么是天然级配砂砾,并探讨其优点和特点。接着,我们将讨论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并与其他类型的砂砾进行对比。最后,我们将总结天然级配砂砾的重要性和价值。
本文将详细解答关于天然级配砂砾石的问题,包括其材料特性、用途以及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将对天然级配砂砾石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然级配砂砾路基规范。在建设工程领域,路基是承载道路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然级配砂砾作为一种常用的路基材料,其规范应用能够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本文将从砂砾的选择、级配要求、压实控制、排水设计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职位:主任给排水设计师(BIM)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