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 密云水利 · 北京水利 年第 期 土石浅山丘陵区板栗造林提高成活率试验研究 蔡新广 北京市密云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密云水库 卜游的土石浅山丘陵区 , 以 片麻岩 、 花岗岩 为主 , 土壤类型为洪积物母质 发 育的褐土 , 偏酸性 , 很 适宜栽植板栗 但由于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 候 , 春秋少雨 , 水土流失严重 , 土壤含水量低 , 又缺乏灌 溉条件 , 板栗栽植后成活率低 , 为此 , 我们就提高板栗造 林成活率做一试验研究 。 表 试验正交设计衰 造林方式 试验区墓本情况 试验区位于密云县高岭镇石匣小流域内 , 属于土石浅 山丘陵 区 , 位于潮 河流域下游 , 多年平均降雨量 。 在流域中心区选择面积 亩左右较为开阔的山地 , 坡面 为阳坡阴坡各一组 , 坡度在 巧 左右 , 土壤为褐 土 , 质地为轻壤 , 左右 , 岩石为花岗岩 , 风化程度 高 , 植被以刺
对杜英造林苗木进行了截干、摘叶、修枝等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杜英造林苗木截干(留50cm)+摘叶(摘90%)的处理方法,其成活率较高,达93.5%;适度修枝并摘叶(摘90%)的处理方法,其保存率较高,达88.1%;方差分析表明,这两种苗木处理方法与苗木不处理差异极显著.
在宽甸满族自治县通过采用3种嫁接方法对丘陵山地的板栗进行高枝嫁接换头试验,结果表明:插皮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和结实量较高,平均嫁接成活率达到95.1%.
太行山脉的浅山丘陵区,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雨热同季。土壤干旱瘠薄,加上人为过度开荒造田,植被群落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降低,造林成活率很低。1994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把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为主攻目标,在工程造林过程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收到明显效果,造林成活率由1993年的30%提高到1998年的90%以上。
©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谈农家小院的绿化 孙立文 (河北省孟滦林管局,河北围场 068450) 近年来,随着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新月异,农家小 院的构造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牛羊伴鸡鸭”的景象早 已成为历史,21世纪的新农民也开始讲究居住环境的质 量。使自己的庭院布局美观大方、井然有序,绿化植物无 毒无害、吸尘抗烟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 按我国现有宅基地审批制度,一个农家小院一般只有 167m2,除去正房、库房及硬化路面等占地,实际可绿化部 分只有80m2左右。因此,绿化方式应力图追求简洁明快, 清新开阔的风格。 围墙的绿化可选用爬山虎、四季海棠等藤本植物,也 可以环墙
丘陵匿威, 浅山丘陵区域的造林绿化模式 ●肖玉浩戚甫才 黑龙江省宾县位于松嫩平原东部、张广才岭余端, 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的龙头县,。五山半 水四分半田,属于浅山丘陵区.全县总面积38.6万公 顷,其中有林面积10.6万公顷,荒山秃岭4.4万公顷, 境内有8大河流,5,600多条大小侵蚀沟,水土流失严 重. 1986年起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期以来, 县委、县政府根据浅山丘陵区地域特征,坚持从实际出 发、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翻宜,全县划分两大治理造 林绿化模式. 一 、东南部浅山区。股份封造相结合”本区域位于 宾县东南部和南部.境内有lo个国有林场、88个行改 村,总面积为22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7.1%,区 域森林覆被率较高,分布着以杨、桦、柞为主的天然次 生林,人工栽植的大
辽西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丰富,水热同步,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发展农业。但其水资源贫乏,森林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困绕全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居民点分散,占地较大,造成居民点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该区土地利用的根本原则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重点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提高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归并农村居民点、治理“空心村”,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应政策措施是树立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念,变单一垦地种粮为造地、造林、栽果、种菜、养鱼等多种经营和优化生态环境相结合。实现耕地后备资源与开垦资金的双重储备。健全规划体系,强化土地开发与水土保持“三同时”统一管理,完善耕地后备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应用先进的“3s”技术,结合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和动态数据库,实现耕地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旱柳在黄土丘陵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进行了传统植苗,泥浆植苗,覆膜植苗,覆膜泥浆植苗等4种造林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造林方法对成活率影响不大,但覆膜泥浆植苗造林效果显著;对苗木新梢生长量影响差异极大,以覆膜泥浆植苗造林效果最好。
程· 成都水利1996年第2期 j墓石、.-6[灸 农田术利 和紧迫性 五面山丘陵区包括大五面山和小五面山, 属名、蒲、邛台地的一部分,分布于我县成佳、大 兴、高桥⋯⋯等l5个乡镇,90个村,644个社, 面积达332.2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7%, 耕地面积18.74万亩,占全县耕地的53%。‘ 本区地形地貌波状起伏,属第四系老冲积 黄壤区,海拔507~600米,相对高差93米,比 酶35‰,地势无特大悬殊。本区气候湿润,降 雨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280毫米+适宜粮、 油、果、林生长。 本区水土资源较多.物产丰富,土地资源占 全县土地的57%,耕地占53%,人均拥有土地 资源10.8亩,拥有耕地1.75亩。粮、油、商品 率占全县50%以上,用材料和水果占全县50% 以上。林地面
广玉兰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试验初报陈本文覃艮昌(四川省涪陵市林科所广玉兰,常绿乔木,树冠阔圆椎形,树枝雄伟壮丽,花大白色,味芳香,抗性较强,能抗烟尘,为城市园林的珍贵树种之一。广玉兰的嫁接通常用木兰作砧木,本试验以白玉兰为砧木,对比不同嫁接方法对广玉兰...
板栗是著名的经济树种,但由于生长慢,结果周期长,致使在短期内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板栗一次成形多头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一次成形、多头嫁接,每株平均总苞数比常规的单头枝接增加了156.7%,产量提高了190.3%,可达到板栗早产、早丰产、矮化密植的目的.
红叶石楠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彩叶树种,为了达到快速而又经济的繁殖石楠,对红叶石楠插穗分别用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浓度的生根剂水溶液进行了浸泡处理。结果表明:用200mg/l和250mg/l生根剂水溶液浸泡2h可以达到96%以上的的成活率。
为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成活率与质量,进行了工程整地措施试验。认为,造林前一年采取工程整地措施.能拦截坡面径充、拦蓄泥土、积存枯草(枝)落叶。较荒坡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层厚0~15cm为4.2%~7.5%,15~30cm为4.6%~8.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3%~1.37%;全氮增加 0.016%~0.031%,全磷提高0.006%~0.014%;阳离子代换量高5.30~ 8.24mg/100g土。土壤机械组成较荒坡粗沙比例降低,粘粒比例增高,物理性沙粒比例减少,物理性粘粒比例升高。给树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提高10%~25%,树木径粗增加0.10~0.28cm,树高增加15.3%~92.1%,树木长势显著好于荒坡造林。
板栗干枯病在栗产区是危害栗园的主要病害,探索有效、常用、方便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对冬季板栗园生石灰树干涂白防治板栗干枯病进行了大量试验观测,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此防治方法效果明显、易操作,可推广应用于板栗干枯病的防治。
对鄂北丘陵地区大悟县丰店、大新等地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板栗低产林土壤清理、改良,品种高接换头,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改造技术措施。经过5年综合改造后,低山丘陵地区板栗低产林增产增收、早产早熟、虫害抗性提高、质量提高以及效益显著。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一种典型的低效林类型。通过5年对四川省阆中市哑口乡低效柏木人工林设计的4种间伐强度的低改试验,进行了林分生长量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对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显著(p0.05);3)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减低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作为水土保持林,可对柏林低效林进行50%的抚育间伐,即保留密度在2,500株/hm2左右。
柏木低效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一种典型的低效林类型。对四川省阆中市哑口乡低效柏木人工林设计了4种间伐强度(对照、21.6%的弱度间伐、49.4%的强度间伐和71.3%的极强度间伐)的低改试验。于5年后对试验地进行了林分生长量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对低改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显著(p0.05);林分低改后,增加了林下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群落均匀度指数,减低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因此,作为水土保持林,可对柏林低效林进行50%的抚育间伐,即保留密度在2500株/hm2左右。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项目的核心工作,其评价方法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论文以河北省黑水村金属矿开采损毁土地及其复垦状况为例,通过预测其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拟损毁土地类型和程度,根据土地限制性因素影响大小,选取了8个评价因子,采用极限条件法,划分了7个一级评价单元来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得出结论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的金属矿复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目的探究汉中盆地及周边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6年四期tm影像,利用envi和gis技术提取汉中盆地及其周边低山丘陵区各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研究区各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地形梯度变化特征。结果与结论1)2000—2016年汉中盆地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明显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明显减少,而低山丘陵区以耕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为主要特征。2)2000—2016年盆地区建设用地主要以城区为中心面呈环状增加和以高速公路为中轴呈条带状增加。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在坡度较大和高程较高的区域增加。3)汉中盆地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类型以“耕-耕-耕-耕”为主的稳定型图谱分布面积最多,占整个汉中盆地面积的51.67%。低山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类型以“林-林-林-林”为主的稳定型图谱分布面积最多,占整个低山丘陵区面积的41.44%。4)汉中盆地前期变化型和稳定型的分布指数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仅局限于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而低山丘陵区前期变化型和稳定型的分布指数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仅局限于耕地与林地之间的转换。
对于我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来说,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在进行治理方案的设计时,不仅要结合当地的生态实际,还要与居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并引导当地人们积极参与到治理的过程中去,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和效果。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促使苗木移植成了现代园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移植前的准备工作、栽植技术和移植后的养护技术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园林苗木移植的成活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职位:园林造价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