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为了适应煤炭市场和客户对煤炭产品的不同需求,张家峁选煤厂根据地面生产系统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煤炭产品定制化为目标,对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和优化。通过增加转运、破碎、筛分设备,调整筛板的孔径,优化了选煤厂的生产工艺,实现了根据煤炭市场需求灵活配置产品的目标,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酸刺沟选煤厂煤泥产量大、介耗高的问题,根据生产、销售需要及环保要求,对原煤处理系统、介质回收系统的相关工艺、设备进行改造,并增加煤泥干燥系统。改造后,煤泥不再影响正常生产,重介生产系统介耗降低,脱介筛筛板磨损减缓,经济效益显著。
介绍了神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选煤厂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及修旧利废具体措施;实践表明,优化改造后,平衡了生产安全,有效确保了选煤厂的正常生产及各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废旧物资复用率,为选煤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对中岭选煤厂原煤煤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对原生产系统进行工艺改造,并对改造情况进行分析.改造与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工程尽量利用原设备和设施,建设工期短,总投资低,有利于回收成本;新生产系统的成功运行,实现了产品多元化生产,煤炭产品销售收入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针对张家岇选煤厂入选原煤灰分升高,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原煤分级粒度由25mm调整为13mm后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基于粒度调整后,原有香蕉筛存在筛分效率低、筛孔堵塞及清理麻烦等问题,提出采用2台弛张筛代替原有香蕉筛进行13mm干法筛分。结果表明,采用13mm分级后,中块煤产率由14.16%提高至24.29%,末混煤产率由原来的59.17%降至48.24%,每年可增收2079万元。采用弛张筛替换原有香蕉筛后,浅槽入料量与分级筛筛上错配物减少了13.90%,混入分选系统的煤泥量由8.69%降至2.17%,末混煤产率提高了3.44%,保证了原有浅槽的处理量,减少了对原有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为了适应当前的煤炭市场变化,有效提高末中煤发热量,解决因末中煤销售困难对田庄选煤厂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的问题,对末煤分选系统和相应的运输及装车系统进行改造.在生产系统改造完成后,末中煤发热量由6.29mj/kg提高到12.56~15.91mj/kg,在打开中煤销路的同时,每年为企业贡献经济效益l亿多元,还解决了煤泥烘干系统燃料煤供应问题和烘干煤泥火车外运问题.
介绍了孔庄选煤厂工艺流程。针对孔庄煤矿原煤产量日益增长和频繁过断层导致的煤质变化问题,对孔庄选煤厂脱介系统、精煤脱水系统、介质回收系统、副产品仓储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煤泥水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改造。最后对孔庄选煤厂工艺系统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孔庄选煤厂重介生产系统日趋完善,实现了产能提升和按产品比例改变副产品的脱介工艺,提高了自动化监控水平,部分岗位做到了无人值守、减人提效;2009年—2010年,精煤回收率稳定在70%左右,精煤水分均低于13%,外销精煤批合格率、批稳定率、抽查合格率均为100%;与2007年相比,2010年原煤实际入洗量增加38.58万t,洗精煤增加23.48万t,年增加净利润1220.35万元。
针对哈拉沟选煤厂由于原煤入洗比例的不断提升而导致煤泥量增加、煤泥回收困难、商品煤煤质变差以及成本升高等问题,选煤厂以煤泥减量化生产为整体思路,采用"弛张筛深度筛分+浅槽分选+旋流器分选"的工艺,降低进入系统的原生煤泥,减少次生煤泥产量,降低煤泥水系统负荷,进一步提升商品煤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孙村煤矿选煤厂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原煤煤质变化大、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对原煤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利用原动筛车间增加了重介浅槽排矸系统,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与工艺布置,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提高了选煤厂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马脊梁选煤厂原煤给料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储煤场缓冲后进入选煤厂,一旦推煤机和堆取料机出现问题,将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文章针对此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马脊梁选煤厂原煤入料方式进行改造,以期望能在生产上起到有益作用。
介绍了万年矿选煤厂扩能改造后煤泥水系统存在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煤泥水中固体物料粒度组成、洗水浓度对跳汰作业的影响以及絮凝剂与投药量的关系,对沉淀池、洗煤储水池、压滤系统、煤泥输送管路、高频筛和浓缩机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调整,提高了煤泥系统处理能力,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
东滩矿选煤厂浮选系统中存在浮选机入料浓度不一致,药剂添加方式不合理,二次浮选作业难以实现及浮选系统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选煤厂对症下药,逐一完善浮选系统生产工艺,提高浮选精煤产品质量,保证浮选系统稳定,实现浮选精煤与重介精煤的混合销售。
介绍了东曲选煤厂优化改造中,各环节洗选工艺改造方案的设计、优化比较,最终选定脱泥无压三产品旋流器+粗煤泥tbs分选+煤泥浮选工艺,淘汰原有的跳汰粗选+重介旋流器精选+煤泥浮选的工艺,使得各系统环节效益最大化。同时也为同行厂提供了成功的优化原则用以借鉴。
针对大柳煤矿选煤厂洗选工艺中筛分设备筛孔尺寸偏大,煤泥系统中煤泥产率偏高,煤泥系统处理能力不足,全煤不能入洗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系统存在问题,探讨了煤泥工艺系统改造方案,经研究论证,提出拆除原有螺旋分选机更换为高频筛改造方案,提高筛上物0.5~0.25mm粒级粗煤泥回收产率,减少进入浓缩池的细煤泥量,保证煤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达到全煤入洗的目的。
分析了唐家河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水采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矸煤泥水灰分高于原生煤泥灰分,直接进入浓缩机会造成精煤损失,降低尾煤灰分;进入中煤和矸石段的悬浮液较多,悬浮液中-0.3mm粒级未得到有效分选;浮选尾矿灰分高于压滤煤泥灰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直接进入浓缩机是造成唐家河选煤厂尾煤灰分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将中矸浓缩旋流器溢流、中矸高频筛筛下水导入浮选系统,在浮选机原有一、二室通道基础上增加通过面积,即一、二室小流量短路改造,实现了尾煤灰分、精煤产率和入浮煤泥量的提高。改造后,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唐家河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提高了7.28%,每年增加精煤销售收入555.98万元。
针对近年来双鸭山矿业集团选煤厂入洗原煤煤质变差,精煤质量产量下降,原有系统不能达标等实际问题。选煤厂启用混煤重介-煤泥浮选-尾煤压滤新工艺提高了原煤处理量,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工艺流程的确定方法。
介绍了基于fix(自动化监控软件)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对压滤控制系统的改造,阐述了plc控制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特点。实践证明,plc的应用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保证了选煤的安全可靠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针对太原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精煤产率低、脱水效果差等问题,采用先进的if-57w浮选机、圆盘式加压过滤机及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浮选系统生产能力和精煤产率,降低了产品水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职位:消防工程项目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