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发布

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发布

——2010年1月22日在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 陈政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查看详情

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辽宁锰砂

  • 品种:锰砂;规格:各种规格;说明:高猛;
  • 鑫水泉
  • 13%
  • 哈尔滨鑫水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辽宁锰砂

  • 品种:锰砂;规格:各种规格;说明:普通;
  • 鑫水泉
  • 13%
  • 哈尔滨鑫水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辽宁蓄排水板

  • 08-30mm/08-30mm 聚乙烯
  • m2
  • 领航
  • 13%
  • 泰安领航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大量辽宁"峥嵘"硼砂

  • 含量 95(%)
  • t
  • 13%
  • 武汉市华创化工有限公司(销售部)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辽宁钢化玻璃

  • 10mm
  • 13%
  • 秦皇岛市平顺玻璃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2010计价依据

  • 一般计税
  • 工日
  • 佛山市2018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2010计价依据

  • 简易计税
  • 工日
  • 佛山市2018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GTC14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综合工日(2010计价依据)

  • 工日
  • 梅州市蕉岭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综合工日(2010计价依据)

  • 工日
  • 梅州市蕉岭县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管理端

  • 详见附件
  • 1人日
  • 1
  • 国产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2
查看价格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 A4
  • 106幅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7
查看价格

华为光传输OSN3500(辽宁省公司)

  • 辽宁省公司新建2.5G光传输 高阶交叉1280×1280VC4.低阶交叉8064×8064VC4;包含OSN3500单台设备清单交叉、主控、时钟等公共单元冗余备份,S-16.1光板1块,L-16.2
  • 1台
  • 2
  • 华为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24
查看价格

辽宁省沈阳市2011-5-2015-12月的普通和技工的信息价

  • 2011-5-2015-12月的普通和技工的信息人工价格
  • 1工日
  • 1
  • 2011-5~2015-12月的普通和技工的信息人工价格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1-06
查看价格

2010毛石价格

  • M10
  • 10m³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0-08
查看价格

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内容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共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65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1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75亿元,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2亿元,增长18.2%。经济增长保持了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速度,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速度。我们在战胜金融危机影响中逆势而上,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脱颖而出。我们赢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我们用事实证明了,在关键时刻辽宁人能行!

(一)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极大地提升了辽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极大地振奋了全省人民的精神。从此,辽宁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里程。

我们紧紧抓住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速大连沿海核心城市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沿海六市开发开放。 29个重点区域竞相发展。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大道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沿着海岸线,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带、经济带、旅游带开始形成。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加速推进。八城市交通、通讯和户籍管理等加速对接,沈抚、沈本、沈铁、沈阜、沈辽鞍五条产业带建设进展顺利,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抚顺沈抚新城、本溪沈溪新城、辽阳河东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沈阳经济区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展顺利。

突破辽西北战略不断取得进展,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产业集群迅速成长,生态建设初见成效。阜新、铁岭、朝阳三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在三大战略推动下,辽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4亿美元,增长28.5%,仍然位居全国第三,与前两位省份差距在缩小;引进省外内资2500亿元,增长30%。中国对外开放峰值来到辽宁的判断,已经在辽宁大地上变成现实。

(二)三次产业加快发展

工业经济在保增长中表现出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引领工业增长,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近三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890亿元,增长20%,为拉动增长、扩大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全省市级工业园区达到70个,县级工业园区44个。本溪生物医药、抚顺先进能源装备、阜新液压装备、辽阳芳烃及精细化工,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大连软件园、鞍山柔性输配电、丹东仪器仪表、锦州光伏、营口精品钢材、盘锦石油装备制造、铁岭改装车、朝阳新能源电器、葫芦岛数字技术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依托这些园区,新兴产业在这里聚集,新的技术在这里形成,新的城区在这里兴起,新的城市品牌在这里产生。

“双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引进海外研发团队211个,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37家。全年攻克重大关键技术200项,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

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奋力抗击特大伏旱,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18亿斤;蔬菜产量3700万吨、水果产量560万吨、肉类产量410万吨,分别增长11%、7.7%和9%。农业“一县一业”正在形成。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县城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44个县(市)生产总值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年翻了一番,新增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增量的三分之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3亿元的县(市)由上年的28个增加到40个。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就不会有辽宁去年的局面。

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们进一步明确城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推出了城区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部署了服务业聚集区和项目建设,出台了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城区和郊区服务业增长20%以上。预计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1%,为近10年来最高增速。

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增贷款3913亿元,为上年的两倍。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17%。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投资增长37.6%,在支撑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去年,我们开始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工建设和计划开工建设铁路达19条,总长度4100公里,超过现有铁路里程总和。沈抚城际铁路投入运营,沈铁城际铁路开始建设。

全年在建高速公路1276公里,接近现有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一半。46个港口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朝阳机场新建、扩建工程全面推进。沈阳地铁一号、二号线进展顺利,大连地铁开工建设,鞍山地铁启动前期工作。电网和通讯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88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列全国第2位。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工程全部完工,锦凌水库开工建设,青山水库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99座污水处理厂全部竣工,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450万吨。预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3.5%以上,节能减排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辽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按国家对辽河考核的化学需氧量标准,辽河干流已消灭劣5类水质,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辽河治理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开展了对乱采乱挖的专项治理,城市段景观化取得新进展。治理辽河流域的实践,使我们决心更大、干劲更足,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完全能治理好我们的母亲河!

辽西北1000多公里边界防护林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滨海大道、辽西北荒山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全年植树造林447万亩,比上年多117万亩;治理辽西北沙化草原100万亩。开发云水资源增加降水量35亿立方米。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四)民生工程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更加关注民生,兑现了年初民生工程的全部承诺。

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实际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实际增长8%。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10元。城市低保平均标准增长21%,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增长22%。

全省廉租房保障户数达到20.5万户,新增经济适用房保障户数6.1万户。

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标准不断提高。新建97所农村中心卫生院、32所县级医院。新建7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全面展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完成整村扶贫400个,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启动农村常年病人集中管理和治疗试点工作。 150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健康水。提前一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

在义县、彰武等8个县,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新建69所中心敬老院,改造80所乡镇敬老院。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编制《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152所。

话剧 《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入选国家十大精品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所有已通有线电视农户。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建设了27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一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全面启动38座古塔保护工程。实现全省网吧连锁经营。

辽宁体育健儿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重振雄风,金牌、奖牌总数名列第三。成功申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我们的多年梦想终于成真。辽宁人获得了一次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重大机会。

新建、修缮39处烈士陵园。我们永远怀念长眠在地下的先烈,永远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把辽宁全面振兴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民主法制建设和稳定工作不断加强

认真落实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坚持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省政协通报工作,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制度。办理全国和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39件,政协常委会建议案、政协提案524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规章21件,审理行政复议案件113件。

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任务。开展了新一轮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活动,重特大事故发生数和事故死亡人数双下降。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上升。

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四川安县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全面启动了信用辽宁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拥军优属、军民共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教育、边海防建设、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成绩显著。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家安全、保密、统计、物价、质监、宗教、外事、侨务、贸促、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气象、测绘、知识产权、农垦、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应急、参事、档案、文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在回顾和总结去年工作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到,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无不凝聚着全省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无不体现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中央驻辽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辽宁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和总结去年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外贸进出口降幅较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很困难,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社会发展方面压力增大;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社会还存在不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上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目标与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长远发展、加速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困难和挑战不会减少,但总体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中央已经明确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国家制定了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的支持政策,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经济依然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行进,我们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全省上下一心一意求发展、聚精会神谋振兴,已经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我们应该比去年干得更好,我们能够比去年干得更好!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部署,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突破,为“十二五”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在我们安排今年的各项工作,在我们谋划“十二五”时期长远发展的时候,有几个重大课题必须思考和回答。

——如何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尽快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我们应该做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争取连续保持“两个不低于”的增速,努力用几年时间实现经济总量的新跨越,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新跨越,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跨越。辽宁应该也能够与沿海发达省份并肩而行。

——如何实现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任务,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发挥出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沈阳经济区基础设施连为一体、经济连为一体、城市连为一体,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区;辽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跟上全省的发展步伐。

——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辽宁的新兴产业要在全国有竞争力、要在世界有影响力。服务业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如何构建具有世界当代水平的基础设施,建成国内一流的生态环境。构筑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完备的公用设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形成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改革振兴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思考和回答好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就会发展得更好,就会发展得更快,就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围绕上述这些重大课题,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和8%。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发展激情,努力做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一些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省上下都要为此而奋力拼搏,都要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实现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新突破

要以更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沿海经济带要以港口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形成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的热潮。加快推进新建和续建59个港口、码头项目,实现港区联动,依港兴区;全面启动组团开发,实现38个产业园区加速崛起。充分发挥大连核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全面启动普兰店湾和庄河的开发。加快盘锦辽滨水城等一批沿海新城区建设。要进一步提升营口的作用,加快营口的发展速度。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都要奋发有为,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沈阳经济区要以交通走廊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一体化、同城化。沈阳到七城市之间,要形成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为一体的交通走廊。要推进抚顺、铁岭共享024区号资源。要建设好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辽阳河东新城、沈抚新城、沈溪新城、沈彰新城等一批重要结点。要在城市连接带上布局一批园区和中小城镇,形成城市带、经济带。沈阳在沈阳经济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必须尽快做大经济总量,必须尽快提升竞争力,必须尽快向周边组团式扩城。要努力实现沈阳经济区在生产要素、市场、社保、户籍管理等方面一体化。要全力争取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辽西北地区要以环境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坚决打赢植树造林攻坚战,壮大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科学合理搞好资源开发,尽快改变辽西北面貌。

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制定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决定着辽宁的未来。我们要以超前的眼光、更大的动作抓好新兴产业。

要依托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高技术服务等九大产业,推进数控系统成套技术及装置、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风能、新能源汽车等100个重点项目,培育100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双百工程”,并购一批海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更多的海外研发人才。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组织实施数控机床、IC装备、机器人、光伏装备等100项重大关键技术,培育国际级高技术产品50个,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发展新兴产业,国际国内竞争十分激烈。我们有基础,我们有能力,我们一定要争取好名次,一定要占领制高点。

积极推进钢铁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大工业项目。大力支持在辽中直企业改革发展。

(三)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

要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尽快形成“一县一业”产业格局。新增设施农业80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3000个、水产健康养殖小区270个,大力开发林地经济。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粮食丰收。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农民抗灾自救能力。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0家。

要继续抓好县域工业园区建设,44个县(市)都要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工业产业集群。

要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县城功能。重点支持10个县城早日成为超30万人口的城市,尽快形成一批超3万人口的城镇。

我们一定要全面完成第一个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力争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倍以上,力争再有1-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四)推进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

坚持抓好城区经济三年翻番、服务业五年倍增计划,服务业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要进一步提高。

要以放权为核心进一步激活城区经济,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职能,使城区有压力、有动力,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城区经济的比重要超过50%,城区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力争能涌现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的经济强区。城区经济发力的时候到了,城区经济一定能够与县域经济比翼齐飞。

要以聚集区建设为重点抓好服务业,重点建设100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15条服务业产业带。加快推进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培育100家服务业领军企业,力争有3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500强。

要突出抓好金融业。以构建沈阳、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铁岭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重点,建立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促进融资担保机构规范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新增金融机构贷款不低于去年。企业境内外上市工作要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努力扩大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继续实施家电下乡等10项扩大内需措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大力发展建筑业,力争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0%。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销售额增长15%以上。

以旅游聚集区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旅游资源,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7%。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各地区都要形成对外开放新热点,都要迈上对外开放的新台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要达到180亿美元,引进省外内资要达到3250亿元。

下决心抓好外贸出口。力保传统市场,力争新兴市场,做大做强110户重点出口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实现外贸出口增长10%。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资源合作开发,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抓好10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对外工程承包项目。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完成地方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任务。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引导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深化财政改革,按照下划收入、核定基数、增长分成的原则,建立省对市县新的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试点。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信用辽宁建设,完善征信平台,推行信用报告制度,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下力气打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

(六)狠抓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9条铁路要全面开工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要基本完工。全面启动港口建设项目。推进沈阳、大连、丹东、朝阳机场扩建和大连、营口、锦州新机场建设。继续抓好高速公路建设和普通公路建设。辽河特大桥建成通车。红沿河核电二期、徐大堡核电一期力争年内开工。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打好整治工业“五小”和热源改造三年战役,基本拆除10吨以下锅炉,推进集中供热。大力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全部完成300兆瓦以上机组脱硫工程。新建的99座污水处理厂都要全部实现稳定运行。用两年时间基本建成4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实现市、县都有垃圾处理场。

建立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辽河干流整治和管理。开展河道生态治理,促进水质持续好转,加快实现全流域生态化、城市段景观化。加强重点水源地和湿地保护。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陆源污染治理。切实保护利用好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努力完成四年绿化工作目标。完成人工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治理沙化草原100万亩。实施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

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干劲整治环境,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力以赴建设生态辽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七)继续实施好重点民生工程

实现实名制就业100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新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5万个。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解决无地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培训城镇失业人员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万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20元。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150元。继续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

在8个县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基础上,再推进一批县试点。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

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每个乡镇培养一名骨干医师。全面实施农村常年病人托管工程,新建托管中心20个。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生长发育检查,继续实施“蓓蕾慈善救助工程”。

选择100个村开展村屯改造试点。新增廉租保障住房7.8万户、经济适用住房5.9万户。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及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市、县供热普及率分别提高1个和2个百分点。

建设和完善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50所。启动实施“春蕾慈善行动”,为农村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提供文具补助费。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400个,扶持50万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解决好因灾返贫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全面完成农村中心敬老院改造任务,新建中心敬老院40所,改造高标准乡镇敬老院60所。提高孤儿最低养育标准。

创建20个环境优美乡镇、200个环境优美村。大力实施农村能源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安全水源建设,新解决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加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45个。新建农家书屋5962个,确保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除了做好上述民生工程外,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增加一些新的项目。我们要千方百计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我们要让辽宁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启动第十二届全运会各项筹备工作。要以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提升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实施《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区、市)建设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突出抓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培育引进学科带头人,着力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实施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知识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筹建一批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继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大力繁荣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整合步伐,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办好省第八届艺术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四市政府所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县扩大至60%。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统筹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做好保密、统计、审计、物价、质监、外事、侨务、贸促、对台、气象、测绘、知识产权、农垦、老龄、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残疾人、应急、参事、档案、文史、地方志等各项工作。

要集中全省之力,认真搞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并使规划制定的过程,成为推进工作的过程。

(九)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做好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切实把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发挥民心网的作用,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全面推进新一轮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活动。加强政法信息化建设。创新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着力破解信访突出问题。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食品药品和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加强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教育、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设施保护,积极支持驻军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辽宁正处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肩负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工作效率。要扑下身子,走进矛盾,直面困难,把前进中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把发展中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塑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努力建设廉政勤政政府。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成为干净的政府,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成为让人民放心的政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的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各种知识,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我们的前途无限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怀发展激情,向着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查看详情

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发布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发布文献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

格式:pdf

大小:59KB

页数: 30页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 www.gx.xinhuanet.com 2010 年 03月 16日 17:45:23 来源: ——2010年 2月 6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李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我们逆势奋进、 经 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更是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 机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我市年初部分企业减产停工、农民工大量返乡、外贸萎缩、财政 减收、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在市 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 强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

2010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59KB

页数: 32页

2010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10 年 1月 12日在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上 市长 李万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 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 定”取得重大成绩,圆满完成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 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主要经济增长指标 “两个高于 ”的目 标。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 4410 亿元,增长 1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 400.2 亿元,增长 1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733 亿元,增长 17.5%。 ──对外开放再创新优势。进出口贸易总

201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回顾

前言

——2010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380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48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150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1386亿元,增长11.1%。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04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6.7亿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1%;城镇登记失业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6.6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应对挑战、较快扭转经济下滑趋势

贯彻落实并主动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及时组织实施了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教育卫生、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等一大批项目。大力推进节假日消费、旅游以及“家电下乡”,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投资和消费的较快增长直接拉动了经济回升。2008年11月以来,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和预算内投资145.7亿元,发行政府债券65亿元、中期票据10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915.9亿元,同比多增453.6亿元。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第十五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总投资1061亿元。执行招商引资项目1425个,实际到位资金449.2亿元,增长58.3%。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0亿元,增长40%。投资增长直接拉动了即期需求,带动了全省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亿元,增长18%;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39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8亿元,分别增长36.3%和40.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宝鸡至天水、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65公里,比上年增加349公里。天水至定西、武都至罐子沟等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新开工兰州南山公路、瓜州至星星峡高速公路。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工建设。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和金昌机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兰州中川、庆阳机场扩建及新建夏河机场、张掖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已得到国家批复立项。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输油管道甘肃段建成,“西气东输”二线、涩宁兰复线、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工程开工建设。乌金峡和炳灵水电站、景泰电厂、永昌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投产发电,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兰州范家坪热电厂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引洮供水一期、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稳步推进。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制定了促进企业稳定增长的16条政策和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10项措施,对23户骨干工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开展大规模、高起点技术改造。推动省属企业同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加强经济运行协调服务,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新建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国家科技奖11项,实现技术交易额35.6亿元。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装机容量达到22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敦煌20兆瓦、嘉峪关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实施节能减排重点改造项目95个。淘汰钢铁、铁合金、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375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30万千瓦。从二季度开始,工业生产形势逐月好转,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0亿元,增长9.5%。万元GDP能耗下降5.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均完成年度减排计划。

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粮食、良种、农机及农资“四项”补贴资金达25.7亿元,增加6.3亿元。兑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良种补贴资金2.4亿元,是上年的近3倍。粮食总产量达到906万吨,创历史新高。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758万亩,增产粮食60万吨以上。整合13.3亿元支持马铃薯、中药材和43个牛羊产业大县建设,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和246万亩。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肉类总产量85万吨,增长7.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9万亩,新修梯田110万亩。实施59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减贫40余万人。解决15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新建农村户用沼气40.2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劳务输转477.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65亿元。

切实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省级投入资金61.5亿元,承诺为老百姓办的12件实事基本落实。制定了30条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安置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争取国家“特岗计划”5000名,选拔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招录公务员2857名。城镇新增就业27.8万人,实现再就业11万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工伤伤残标准。城乡低保资金达到31亿元,增长51.8%,低保人数增加107.5万人。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86万套、232.2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54.8%。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3万户。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完成宕昌县“两基”攻坚任务。率先开展中职教育减免学费工作,覆盖率达97%。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5%。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科学有序进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制定《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大奖。第三次文物普查、丝绸之路申遗、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和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进展顺利,申报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2.2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6000个农家书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测绘、参事、文史、地方志和档案管理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加大工作力度、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国务院目标要求,举全省之力加快灾后重建。落实各类补助性重建资金406.7亿元。纳入规划落实重建资金的9685个项目已开工7299个,占规划项目数的75.4%。完成投资390.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7.1%。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重建工作完成80%以上,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目标基本实现,市场服务体系初步恢复,水利、电力、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深圳援建项目全部开工,18个项目建成。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财税分配、城镇规划、环保约束、民生保障等10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85.6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华亭煤业与华能集团、祁连山建材与中材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兰石集团、读者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大禹节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6户省属困难企业政策性破产进展顺利。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省直管县财政试点达到41个。设立地质勘查基金5亿元。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正式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步伐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全面推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部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7件,制定政府规章11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强化应急管理,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监察审计工作继续加强。积极推进村务、厂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成绩。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有效防范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经济环境变化加剧,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工业品价格跌宕起伏。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英明决策的结果,是省委创新思路、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同心协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在甘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甘肃发展和灾后重建的兄弟省区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是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石化、有色、冶金等支柱产业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库存上升、产成品资金占用增加、订单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外贸出口量增价跌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匹配性不强。三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对能源、原材料依赖性强,节能降耗和资源保障压力大。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四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技能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五是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双重任务并重,就业形势严峻。六是政府自身建设亟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公务员改革开放意识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办事拖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省政府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查看详情

2010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10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经济结构性矛盾暴露最为明显的一年,也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作为全省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我市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尤为严重,企业订单大幅下降,出口明显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异常艰难,经济工作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化危为机求突破,攻坚克难破瓶颈,着眼未来促转型,夯实基础定格局,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37.7亿元,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增长6.6%;预计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6.98万元,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额410.5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9元,增长9.1%,近十年来首次高于GDP增速;农渔民人均纯收入8575元,增长6.6%。接待游客2087.7万人次,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05.2亿元,增长33.6%。来源于珠海的财税总收入305.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4亿元,增长9.9%。

——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中船1100万吨级造船基地配套工程、中国海油深水工程基地、中航通用飞机产业基地和玉柴发动机等一批总投资1300多亿元的重大项目陆续动工,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壮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招商引资成绩骄人,引进内资注册资本金总额56.9亿元,增长88.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8亿美元,增长3.3%,比全国、全省平均增幅分别高出5.9和1.4 个百分点。中央和省属企业在珠海累计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重大项目招商势头良好,协议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的6个、50亿元以上的7个。

——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港珠澳大桥动工,进一步提升珠海的区位优势。广珠城际轨道和广珠铁路建设顺利推进,计划于今明两年先后竣工通车。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井岸二桥以及珠海大道、柠溪路改造、板樟山隧道大修工程等动工建设。省道S272白蕉高速公路出口至湖心路口段建成通车。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第二个泊位竣工,10万吨级煤码头和两个15万吨级矿石码头动工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10万吨级进港主航道项目获得国家批准,珠海港成为珠三角地区水深条件最好、功能最齐全的港口。

——区域合作结出新硕果。国务院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使横琴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想方设法落实横琴在通关制度、金融创新、产业和信息化、土地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横琴新区专项政策和规划编制报批等工作加紧推进,多联供燃气能源站、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出台了推进珠港澳更紧密合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对港澳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珠澳合作开创新局面,与澳门特区政府达成珠澳同城化共识,建立官方正式联络机制,重点推进基建对接、通关便利、产业互补、服务一体等方面合作。千方百计应对咸潮,强化科学调度,加紧推进总库容4333万立方米的竹银水源工程,保障珠澳供水。召开首届珠中江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确定八大重点合作领域,20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加紧推进,实现公交互通、年票互认、媒体互动、环保联动,加快珠中江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危机,经济回升向好发展

  遏制下滑促增长成效明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市政府见事早、谋划准、出手快、出拳重,沉着应对,积极化危为机、危中求进。坚持把扩内需与稳外贸结合起来,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把惠民生与保稳定结合起来,把优化政府服务与激发市场活力结合起来,使我市经济呈现“一季度罕见下行、二季度降幅收窄、三季度逐步回升、四季度企稳向好”的逐季好转态势。1月份GDP降幅高达20.2%,一季度降幅收窄至5.1%,上半年恢复正增长,三季度增长4.1%,全年增长6.6%,比年初回升26.8个百分点。及时出台了《珠海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办法》等30多个政府规章和文件,着力优化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环境。投入资金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科研、技改等活动,发放援企稳岗补贴8060万元,减轻企业负担近5亿元,着力扶持企业发展。财政安排“四位一体”政府风险准备金6000万元,撬动贷款10亿元,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大力扩内需、促消费,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贡献率达到80.4%;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货运量分别为138.6万人次和1.4万吨,两项指标都增长23.5%。积极扶持企业抢抓订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374.4亿美元,其中出口177.8亿美元,降幅分别由一月份的39.8%、26.8%收窄至20.1%、16%。由于个别大型出口工业企业产值锐减,实际降幅超过3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被拉低7.4个百分点,仅完成478.6亿元,增长1.2%,与上年基本持平。

查看详情

菏泽市人民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简介

文件全文

——2010年1月20日在菏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3亿元,增长14%以上,增幅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2%、19%、14.4%;三次产业比重达到21.8:51.6:26.6,二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利税170亿元,分别增长22%和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0.6亿元,增长19.9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8.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下降。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市区40项重点工程顺利完工,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5元,分别增长10%和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46.3亿元,比年初增加114.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机遇,先后争取中央投资项目355个、资金4.9亿元、省调控资金14.6亿元,争取中央资金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基本实现开工率、资金配套率和问题整改率“三个百分之百”。紧紧围绕“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规范项目建设手续,努力破解资金、用地等各种难题,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通过省政府验收,保障了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亿元,增长24.9%,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65亿元,增长22%。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获得国家核准,日照至东明输油管道开工建设,东明石化120万吨高硫重油综合利用项目即将建成,龙堌煤矿、赵楼煤矿、巨野巨润建材、东明洪业化工10万吨环己酮、玉皇化工10万吨顺丁橡胶、开发区玉皇20万吨苯乙烯、德润化工5万吨苯加氢、成武达驰750千伏级变压器、牡丹区海普电器、曹县三利轮胎、单县尚舜化工扩建、郓城恒基工程机械、鄄城上海生物肥业、定陶润鑫化工等246个过亿元大项目竣工投产,郓城洪达化工、东明玉皇化工20万吨聚丙烯、牡丹区镁合金、曹县凯雷圣奥等160个过亿元大项目开工建设。“四大基地一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全市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75.3%。

(二)精心组织工业运行,千方百计保增长。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作为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建立了联系企业督导员制度,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11条意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79家,新增298家;实现增加值483.2亿元,增长23.4%;工业用电量53.4亿千瓦时,增长19.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41家,其中过亿元的7家。市政府与省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动政银企合作,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62.7亿元,比年初增加178亿元,同比多增97.3亿元,是历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曹县巨鑫源食品、曹普工艺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成功上市。积极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狠抓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技改项目529个,预计完成投入140亿元,增长67.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400亿元,增长30%,牡丹工业园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省级以上达到22家,新增4家。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省级名牌产品达到40个,新增17个。繁荣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80亿元,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7.5亿元,增长36.9%;完成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26.6%,是全省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市。

(三)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粮食总产111亿斤,增产1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营造片林22万亩,超计划8万亩;肉类、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5万吨、13万吨,分别增长4.8%、8%。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0家,新增6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209个,新增302个。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基本建成,全市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210万亩,获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达到128个。注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闫潭、苏泗庄等6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郓城南赵楼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持续开展,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288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机械化。改造国省道干线公路200公里、农村公路1720公里,新建电气化村48个、户用沼气池2.4万座,新增饮水安全人口65万人。实施整村住房建设改造160个,完成农房建设5.5万户,改造危房1.8万户。培训农民22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

(四)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组织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和专家,高水平编制了城北组团、城南组团、西部城区等11项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市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县城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继续实行项目指挥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周调度会等推进制度,市区重点工程明显加快,完成投资70亿元,创历年新高。大剧院、演武楼、牡丹广场等重点工程竣工投用,大剧院片区成为城区新地标。赵王河下游开发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沿河景观带初步形成。按照5A级景区标准实施了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园区面积扩大了600亩,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南外环路开工建设,和平路、西安路实现贯通,新修、改造市区道路20余条、40多公里。市垃圾处理厂竣工运营,南湖水库一期建成蓄水,两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建雨污管网66公里。铺设热力管道9.6公里、燃气管道12.8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8000户。栽植各类乔灌木30万棵,新增改造绿地43处。实施了华英路、赵王河景观带、大剧院片区和重要节点的亮化工程,市区亮化水平得到提升。大力推进房地产综合开发,市区完成拆迁面积130万平方米,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50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小高层115栋,竣工商品房面积120万平方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深入开展了以“迎全运庆国庆共建文明牡丹城”活动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县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一轮城镇建设全面启动。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1.5万平方米,新建城区中小学15所;中小学课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菏泽学院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菏泽医专新校区投入使用;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菏泽技术学院内涵建设、招生就业取得新成效,菏泽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迈出新步伐。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2332所村卫生室、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学有效。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9‰。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进,新改扩建乡镇文化站46家,新建农家书屋748个,新发展城乡有线电视用户3.5万户。十一届全运会武术散打决赛圆满成功,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重大贡献奖和十一届全运会优秀赛区。努力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口106.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和每人每年1000元,城乡大病人均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800元和28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启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对口援建都坝乡重建工程全部完工,援建北川新县城项目进展顺利。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民兵预备役、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继续实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部门主要负责人电话公开和集中收费等制度,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等便民渠道的作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简审批事项,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争先创优工作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在国内外市场低迷、企业运行困难、利润空间下降、投资动力不足、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菏泽市人民和衷共济、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菏部队、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菏泽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企业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弱;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市场准入、生产要素供应、节能减排等准入门槛,对我市大项目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结构调整进展慢,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依然困难;财政政策性减收因素多,硬性增支压力大,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保障能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2012年奋斗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2010年),工作至关重要。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市大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有利于我市争取上级的政策和支持。新一轮城镇化建设高潮的兴起,不仅能够完善城镇功能,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在过去两年竣工投产300多个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2010年)新开工和续建大项目还将达到300个;郭屯煤矿可正式投产,郓城煤矿有望试生产,加上已投产的彭庄、龙堌、赵楼煤矿,今年(2010年)煤炭产量可达到700万吨以上,这将是我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年(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以“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快城镇建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为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5%;千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增长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2%,SO2、COD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3%。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化进程的新跨越

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和省对今年(2010年)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菏泽市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任务,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放在加快大项目建设上,大力开展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提升年活动,用大项目建设的大成效、高水平,促进工业经济的大提升、大发展。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抓策划、抓招商,促储备;抓审批、抓完善,促规范;抓开工、抓进度,促建设;抓服务、解难题,优环境;抓竣工、抓投产,促成效,确保牡丹区华润电厂,东明石化300万吨高硫重油综合利用、洪业化工16万吨己内酰胺,郓城赵楼煤矸石电厂,巨野巨森秸秆木材综合利用、40万吨醋酸,开发区聚隆化工等一批大项目尽快开工;巨野铁雄新沙二期、单县舜亦新能源一期、曹县凯雷圣奥、郓城洪达化工等一批大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力争全年新开工、续建亿元以上大项目300个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新增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以上。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做大做强企业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在立项、技改、融资、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利用3年时间实现“一六五五”发展目标:到2012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1户,过100亿元的6户,过10亿元的50户,过亿元的500户。

二是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抓住国家推进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国际牡丹花会和中国林交会两大平台,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在各县区分散招商的基础上,市里将统一组织两次以上集中招商活动。全市确保落地20个投资10亿元以上、200个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三是把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围绕纺织、食品、木材、机械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上高水平项目,力争新上项目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是把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围绕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策划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资源就地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向深度、广度、集聚度发展。

五是把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利用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和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的机遇,抓紧策划论证相关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六是把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贯穿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树立低碳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之路。严格执行环评和能评制度,坚决杜绝“两高”项目上马。对照国内同行业最高标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确保达到节能减排要求。抓好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正常运行,建成市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污水管网150公里,确保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三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进一步改善。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强化工业运行调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诸多困难和问题,确保新的一年有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分析,继续坚持工业运行指挥部工作机制,完善重点企业督导员制度,认真落实扶持60户重点企业和鼓励支持“一六五五”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搞好煤电油运综合协调,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政银企合作,继续实行对金融机构的奖励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力争全市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其中中小企业贷款80亿元以上。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进入上市程序的15家,并有1家市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落户。

二是大力开拓市场,畅通营销渠道。抓住市场回暖和国家实施扩大消费的政策机遇,从提供市场信息、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等方面入手,引导企业组织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着力推动骨干企业出口,特别是自营出口,确保全市出口情况好于去年(2009年)。

三是切实加强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在全市企业中全面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财务、生产、现场等基础管理,高度重视解决两项资金占用问题,提高资金流转速度和效率。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力争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0个。加快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四是加大技改力度,提高装备水平。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改造,加快设备更新,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全市实施技改项目60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支持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五是强化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重点推进前200家规模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鼓励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突出抓好10个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和10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0.8%以上。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年引进30名高层次职业经理人、30名博士、300名硕士,培养30名以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六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强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争取年内通过省政府验收;扶持3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0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结构调整的新突破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大支撑,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必须把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切实抓紧抓好,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强化“四大载体”建设。继续加大对20个重点服务业城区、10个重点服务业园区、30个重点服务业企业、5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强调度考核,确保重点城区服务业税收占重点城区工商税收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园区交易额和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重点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以上。

二是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坚持规划指导、试点先行,总结推广东明石化、巨野巨润建材二三产业分离经营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企业二三产业剥离,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拓宽服务业增长空间。

三是加快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中国牡丹商贸城、菏泽国贸中心、定陶国大农贸城、单县湖西财富广场、鄄城中药材大市场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物流园区达到2处以上、过30亿元的市场达到10处以上。

四是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集中抓好郓城水浒文化旅游城、鄄城孙膑旅游城、巨野金山旅游区、成武文亭湖旅游区、单县浮龙湖旅游区、曹县太行堤水库万亩荷塘旅游区等景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好大剧院、演武楼的作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一城四乡一生态”旅游品牌,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加快发展会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

五是努力扩大居民消费。认真落实国家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切实做好家电、摩托车、汽车、农机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有效促进城乡居民消费。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各种不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全面实施城镇建设三年纲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居民消费、调整区域结构的重要切入点。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推进城镇化机遇,全面实施市、县《城镇建设三年纲要》,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有针对性遴选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做好城市商业金融中心、林展馆片区、东部城区综合区、人民路、黄河路的城市设计,以及城市重点工程的方案与施工图设计。组织各县编制道路交通、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县城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乡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规范“六线管理”制度,从严管理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

二是大力推进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德商高速北段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东新高速、菏泽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做好菏鱼高速、万福河、郓巨河航道前期工作,力争洙水河年内通航,鄄城黄河公路大桥年底通车。重点抓好11项电网建设项目,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3亿元。实施南外环及220国道连接线、长城路、大学路、中山路、点将台路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加大对老城区道路、背街巷改造力度。启动市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建设。加强以县城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赵王河下游开发治理,开工建设生态湿地保护区,力争把赵王河打造成纵贯城市南北、具有现代气息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景观带和城市防汛主河道。加快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确保四月上旬开园迎宾。开工建设胜利公园、烈士陵园、洙水河公园、万福河公园,深入实施补树增花规划,统筹建设供水、供热、雨水、污水等管网工程。坚持城镇管理重心下移,全面推行城镇精细化管理,提高净化、亮化、美化水平。

四是加快城市综合开发。围绕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大项目策划、招商和建设力度,集中打造一批精品片区,力争全市竣工商品房面积8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260万平方米以上。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搭建行为,维护好城市开发建设秩序。加强建筑业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管理,发展壮大建筑业。

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债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努力做大城建投融资平台,力争在利用金融机构贷款上实现大的突破。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规范特许经营管理,增加经营收益。

六是积极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改革户籍管理相关配套制度,使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有序转移为城镇居民。

(五)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菏泽市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始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一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促进52家支撑企业、30家重点龙头企业快速膨胀,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5家省级、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70亿元,增长16%以上。加快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力争达到600万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市新增300家以上。切实抓好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个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培育大蒜、芦笋、西瓜、甜瓜、山药、牡丹、药材等规模化区域示范基地,新增经济作物面积60万亩以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美国白蛾防控,新增造林面积8万亩以上。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区建设和“128渔业示范工程”,新增林下规模养殖场区150个以上,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抓好5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力争下派1200人以上。

三是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将各种补贴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推进闫潭、谢寨等6大灌区改造,全面完成单县浮岗水库和曹县太行堤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郓城南赵楼水库建设,尽快启动南湖水库二期、东明拦蓄工程和牡丹区都司拦蓄工程,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及时做好黄河水引蓄调工作,增强综合抗旱防涝能力。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大力开展农机规模化作业,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以上。

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广辟就业渠道,引导广大农民外出就业、就地创业。以菏泽技术学院为龙头,健全市县乡三级职业培训网络,力争培训农村劳动力30万人次。坚持依法、自愿、合理的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五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与小城镇建设相衔接,加大试点村(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力度。建设农村社区300个,社区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六)切实做好十项重点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今年(2010年)切实抓好10项重点工作。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项目带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力争达到1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以上。

(2)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口18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和每人每年1200元;城乡大病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4000元和3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提高到100元。

(3)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1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2万户;新建改造路灯50公里;新增公交线路8条、公交车100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全市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窄危桥50座;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4万座,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60万人。

(4)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农村住房建设。全市新建经济适用房3000套、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000套、10万平方米;启动整村建设改造315个,力争新建农村住房7万户,确保改造农村危房3.5万户。

(5)改善办学条件。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以上;各县区至少新建1所城区中小学校;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校校通”。支持菏泽学院二期工程、菏泽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建设。

(6)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全市选拔1000名以上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对口支教;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0名以上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选拔1000名菏泽学院优秀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被顶岗教师到菏泽学院脱产学习半年。

(7)加快医院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中医院和市精神病防治中心项目;完成牡丹区、郓城县人民医院,启动曹县、单县、巨野县、定陶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完成8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任务。

(8)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妇幼保健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疾病防控等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15岁以下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10万名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做好10万名农村产妇住院分娩和15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补助工作。

(9)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启用鲁西南民俗博物馆;完成单县、定陶县、巨野县“三馆”和全市14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0个农村文化大院、1000家农家书屋建设。

(10)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举办第三届农村文化艺术节等5大文艺活动,送戏下乡100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万场,完成10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作。

在做好以上10项重点民生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建设。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公开接访、约访、下访制度,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各项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抗灾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推进29个安全社区创建;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完成149家化工企业安全自动化改造;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认真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市场准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着重强化村居治安巡防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体育、档案、史志、人防、地震、气象、对台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把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第一追求,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负责任、有作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学习氛围,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创造更为有利的区域发展环境。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积极的办法、科学的机制,解决好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和能力。

(二)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干事干事再干事、落实落实再落实的政府工作定位,认真执行好市委确定的七大工作机制,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工作的交办、催办、督办、查办,让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一件实事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目标时限要求和奖惩考核手段,切实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努力营造重实绩、干实事、求实效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部门主要负责人电话公开“三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在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推行集中缴费,坚决制止乱检查、乱收费。强化审批管理,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对行政效能情况实行实时电子监察,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充分发挥纠风办、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机构的监督职能,及时受理企业和群众投诉,严查各类破坏发展环境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倾力打造让企业安心、舒心、顺心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法制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搞好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重点事项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行政赔偿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完善和加强政府内部监督,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五)强化廉洁意识,坚持从严治政。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我们将牢记宗旨、忠于使命,廉洁勤政、为民造福,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自觉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和财政管理,带头压缩行政经费支出,规范和减少各类会议、接待等活动,降低行政成本。筹建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推进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的阳光操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商业贿赂、重大责任事故、工程建设领域等方面的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做反腐倡廉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带班子促队伍,推动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中共菏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以十足的干劲扎实苦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在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成绩!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