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抗剪强度 τ (MPa):≥284
注 :线材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状态抗剪性能
试样尺寸:所有线材直径
铜 Cu :1.8~2.4
镁 Mg:1.2~1.6
锌 Zn:6.0~6.7
锰 Mn:≤0.10
钛 Ti :0.02~0.08
铬 Cr:≤0.05
铁 Fe: 0.000~0.200
注:单个:≤0.05;合计:≤0.10
1) 完全退火:加热390~430℃;随材料有效厚度的不同,保温时间在30~120min之间;以30~50℃/h的速度,随炉冷至150℃以下,再空冷。 2)淬火和时效:淬火460~470℃,水冷;人工时效:(分级时效)1级115~125℃3~4h加热,2级160~170℃,3~5h,空冷。
A2011-T3铝合金棒是美国变形铝zhidao及铝合金。合金元素为铜,是含有微量铅和铋的易切削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但耐腐蚀性较差回,常见为棒材、管材和线材。2011铝合金用于制...
咱国家标准就有呀!GB/T4437.2-2003(挤压有缝管) GB/T6892-2000(热挤压型材) GB/T5237.1-2004(建筑型材) &...
铆钉用铝及铝合金线材 (T6态)
7系铝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
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材料在复杂的服役环境中可能受到各种不同载荷的作用, 对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 力学行为的研究是完善材料开发、应用以及进行新材料及结构设计的基础。目前,国内 对 7005 铝合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这类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在动态加载条件下 的力学行为研究仍然十分匮乏。另外,作为目前研究材料动态力学行为最为常用的实验 设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SHPB)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 (SHTB)。本实验研究热 处理之后的七系铝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首先对 7005 铝合金分别进行固溶,时效,回 归,再时效等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在动态应变下力学行为和响应,采用分离式 Hopkinson 压杆装置对 7005 铝合金试件分别进行动态压缩,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压缩后试件进行了 微观组织观察。最后结论发现试件在固溶时效。回归温度 180℃升温 10min 保温 30min
铝合金热力学性能
铝合金热学性能 1xxx 合金 热学性能 合金 液相线 (℃) 固相线 (℃) 比热容( 20℃) /J ·(kg·k) -1 热导率( 20℃) /W·(m· k) -1 过烧温度 (℃ ) O状态 H18状态 1050 657 646 900(20℃) 231(20℃) 1060 657 646 900(20℃) 234(25℃) 645 1100 657 643 904(20℃) 222(20℃) 218(20℃) 640 1145 657 646 904(20℃) 230(20℃) 227(20℃) 1199 660 660 900(20℃) 243(20℃) - 1350 657 646 900(20℃) 234 230(H19) 645 电学性能 合金 20℃体积电导率 /%IACS 20℃电阻率 /nΩ· m 20℃电阻温度系数 /nΩ· m·K-1 电极电位 /V O H1
材料名称:7A03 旧称:LC3
标准:GB/T 3196-1982
●特性及适用范围:
属Al-Zn-Mg-Cu系超硬铝,铆钉合金。淬火人工时效状态可以铆接,是使用温度低于100℃时的高强铆钉材料。可热处理强化,抗剪切强度较高,耐蚀性和可切削性能尚好,淬火人工时效状态下使用;铆钉铆钉时,不受热处理后时间的限制;一般耐蚀性尚可,有应力腐蚀开裂倾向。
材料名称:7A03 旧称:LC3
标准:GB/T 3196-1982
●特性及适用范围:
属Al-Zn-Mg-Cu系超硬铝,铆钉合金。淬火人工时效状态可以铆接,是使用温度低于100℃时的高强铆钉材料。可热处理强化,抗剪切强度较高,耐蚀性和可切削性能尚好,淬火人工时效状态下使用;铆钉铆钉时,不受热处理后时间的限制;一般耐蚀性尚可,有应力腐蚀开裂倾向。
●特性及适用范围:
超硬铆钉用合金。在淬火和人工时效的塑性,足以使铆钉铆入;可热处理强化,常温时抗剪切强度较高,耐蚀性尚好,可切削性尚好。铆接铆钉不受热处理后时间的限制。
●化学成份:铝 Al :余量
硅 Si :≤0.20
铜 Cu :1.8~2.4
镁 Mg:1.2~1.6
锌 Zn:6.0~6.7
锰 Mn:≤0.10
钛 Ti :0.02~0.08
铬 Cr:≤0.05
铁 Fe: 0.000~ 0.200
注:单个:≤0.05;合计:≤0.10
●力学性能:
抗剪强度 τ (MPa):≥284
注 :线材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状态抗剪性能
试样尺寸:所有线材直径
●热处理规范:
1)完全退火:加热390~430℃;随材料有效厚度的不同,保温时间在30~120min之间;以30~50℃/h的速度,随炉冷至150℃以下,再空冷。2)淬火和时效:淬火460~470℃,水冷;人工时效:(分级时效)1级115~125℃3~4h加热,2级160~170℃,3~5h,空冷。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