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针对衰减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长上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发成功了一种把零色散波长从1.3μm移到1.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ITU把这种光纤的规范编为G.653。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提高光纤通信的容量,用当时的电子线路水平研制出了传输速率为565Mbit/s的光通信设备,在G.652标准单模光纤中进行更长距离传输。在工程实践中,发现G.652光纤最小衰减点位于工作波长1550nm处,该点的衰减仅为0.2dB/km左右,但该点的色散系数太大,约为17ps/nm·km。这个色散系数值会使光信号严重畸变,进而限制了传输速率的提高和会缩短传输距离。人们通过改变光纤折射率分布结构所形成的波导的负色散来抵消材料的正色散,使G.652单模光纤的零色散点从1310nm波长移到1550nm波长,研制出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这种光纤的设计特点就是要在1550nm工作波长处同时实现衰减和色散两个性能的最佳,在衰减系数最小的同时,色散系数又为零。ITU-T建议将这种单模光纤定义为G.653光纤。采用G.653光纤和动态单纵横分布反馈激光器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为565~622Mbit/s,中继距离可以达到200~300km。
G.653建议是1988年创建的第一个版本V1.0(11/1988),经过1993年、1997年、2000年和2003年的4次修订,形成目前的V5.0(12/2003)版本,在V5.0版本中将L波段上限确定为1625nm,同时将G.653光纤细分为G.653A和G.653B两个种类,其中对G.653B类
光纤的PMD的要求减小为0.2ps/。
你好 这个图上哪里是G,657A光纤,哪里是用G.652D光纤。
简单的说,截图二中所示的管线,光纤采用G.657A户弱电箱(RDX)-----户内信息插座,光纤采用G.652D
你好,这就是一根光缆,不需要乘以2727表示芯数
1、OM3和OM4多模光纤之间的真实区别是OM4具有较高的模式带宽——4700MHz·km,而OM3光纤为2000MHz·km;2、这意味着OM4光纤在相同的距离内可传输更多的信息。OM3和OM4多模...
G.652光纤与G.655光纤的比较
G.652是普通单模光纤, G.655为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通常 G.652 单模光纤在 C波段 1530~1565nm 和 L 波段 1565~1625nm的色散系数较 大,一般为 17~ 22ps/nm·km。在开通高速率大长度系统如 10Gb/s 和 40Gb/s及基于单通 路高速率的 WDM 系统时,需要采用色散补偿技术来进行色散补偿。 G.655光纤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 1550nm 窗口工作波长区具有合理的较低色散,同时, 在其传输窗口的色散值又保持非零,低色散可以简化 10Gb/s 长距离传输的色散补偿,而非 零色散也足以抑制非线性效应的影响,适宜开通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G652光纤光缆与G.655光纤光缆的比较说明
G652光纤光缆与 G.655 光纤光缆的比较说明说明 目前世界各国光缆干线上采用的光纤基本上分为 G.652 和 G.655 两种,其 中以 G.652 光纤光缆为主。 G.652 光纤于 1983 年开始商用, 现在已在世界各国通信网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这种光纤同时具有 1550nm 和 1310nm 两个窗口, 其零色散点位于 1310nm 波 长附近处,最小衰减位于 1550nm 波长附近,再配合使用光纤放大器,可以在 G.652 光纤上开通 8×2.5Gbit/s 或 16 甚至 32×2.5Gbit/s 系统。 G.655 光纤于 1993 年开始商用。它在 1530-1565nm 区域色散绝对值为 1.0-6.0ps/nm ,克服了 G.652 光纤在 1550nm 波长范围内色散值过大的缺点。 同时基本解决了开放 DWDM 系统时所存在的光纤非线性问题。 目前在国
色散位移光纤在1.55μm色散为零,不利于多信道的WDM传输,用的信道数较多时,信道间距较小,这时就会发生四波混频(FWM)导致信道间发生串扰。如果光纤线路的色散为零,FWM的干扰就会十分严重;如果有微量色散,FWM干扰反而还会减小。针对这一现象,人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NZ-DSF)---G.655。
光纤在1.3μm附近有最小的色散,称为零色散波长,这正是早期光纤通信采用1.3μm为工作波长的原因.如果改变光纤的材料以及光芯的半径,则零色散波长会有相应的变化.人们利用多包层的光纤还能在1.25--1.65μm波长范围调节零色散波长.
使零色散波长移开1.3μm的光纤被称为色散位移光纤.
G.652光纤为单模光纤。
1、衰减:目前一般在 0.19~0.25dB/km。
2、色散:G.653 的零色散波长在 1550nm 附近,在1525~1575nm 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是3.5ps/(nm·km)。由于在1550窗口,特别是在 C_band,色散位移光纤的色散系数太小或可能为零,对于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系统很容易引起四波混频效应,因此DWDM系统一般尽量不使用色散光纤。
3、PMD:ITU-T 建议规定,G.653 光纤的 PMD 系数小于 0.5ps/(km)1^2,即 400km 光纤的 PMD 是 10ps。
4、模场直径:1550nm 处的模场直径是 7.8~8.5μm,最大偏差不能超过 ±10%。
1993年美国AT&T首先发现了光纤非线性效应产生四波混频现象。四波混频可以实现波长转换,即将某一波长信道所承载的信息转载其他波长信道引起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各个波长信道传输的信息之间的串扰。由于G.653光纤的纤芯有效面积比G.652光纤的纤芯有效面积小,再加上G.653光纤在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为零,所以G.653光纤的四波混频效率高,干扰十分严重。为克服在1550nm波长G.652光纤的色散大,而G.653光纤的四波混频严重的问题,1994年美国朗讯和康宁公司的光纤研究人员立志研制一种新的光纤,即由新的光纤自身来解决G.652光纤在1550nm工作波长的色散太大和G.653光纤在1550nm工作波长的四波混频严重的问题。光纤研究人员在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光纤折射率分布结构,研制出一种在1550nm工作波长具有较小正色散或具有负色散的光纤,被称为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这种单模光纤的特点是在1530~1565nm工作窗口的色散不为零,保持有一个能够抑制四波混频的合适色散系统值。ITU-T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命名为G.655光纤。由于这种光纤在1530~1565nm工作窗口的色散系数较小,且不为零,用G.655光纤来组成线路进行10Gbit/s以上远距离时才需要用少量的色散补偿光纤,因此,这种光纤是目前实现10Gbit/s以上远距离、大容量通信的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首选光纤类型。
G.655建议是1996年创建的第一个版本V1.0(1996),经2000年和2003年两次修订形成第三版本V3.0(03/2003),在这个版本中将G.655光纤基本种类细分为G.655A、G.655B、G.655C三个种类,L波段上限确定为1625nm,其中G.655C类光纤的PMD限值为0.2ps/。对微弯衰减测试的光纤缠绕半径减小为30mm。目前最新的版本中(03/2006)又增加了D和E两个种类的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