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分子量
66.05
沸点 οC
-25
冰点 οC
-178.59
临界温度 οC
113.26
临界压力 MPa
4.52
饱和液体密度25οC (g/cm3)
0.901
溶液比热 25οC KJ(KgοC)
1.68
溶解度(水中 25οC)
0.28
破坏臭氧层潜能值 ODP
0
全球变暖系数值 GWP
2.8
临界密度 g/cm3
0.368
沸点下蒸发潜能 KJ/Kg
324.2
质量指标:(GB/T19602-2004)
纯度 % ≥
99.8
水份 PPm ≤
10
酸度 PPm ≤
0.1
蒸发残留物 PPm ≤
100
无色不浑浊
气味
无异臭
一 物理性质: 1. 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 挥发性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与水任意比互溶. ...
硬度:3-4.5比重:3.9-4.2g/cm3解理:平行四面体o(111)或立方体a(100)断口:断口不平坦颜色:由于含铁量的不同直接影响闪锌矿的颜色;铁增多时,由浅变深,从淡黄、棕褐直到黑色(铁闪...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或立方晶体。熔点(℃):848相对密度(水=1):2.6350沸点(℃):1681(于1100-1200℃挥发)水中溶解度:2.7g/L饱和蒸汽压(kPa): 0.133/1047...
焦炭的物理性质
焦炭的物理性质 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对密度、 焦炭视相对密度、焦炭气 孔率、焦炭比热容、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胀系数、焦炭收缩 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质与其常温机械强度和热强度及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 1. 真密度为 1.8-1.95g/cm3 ; 2. 视密度为 0.88-1.08g/ cm3 ; 3. 气孔率为 35-55%; 4. 散密度为 400-500kg/ m3 ; 5. 平均比热容为 0.808kj/ (kg?k)(100℃), 1.465kj/ ( kg?k)(1000℃); 6. 热导率为 2.64kj/ (m?h?k)(常温), 6.91kg/ (m?h?k)(900℃); 7. 着火温度(空气中)为 450- 650℃; 8. 干燥无灰基低热值为 30-32
铜的物理性质综述
一、铜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以及耐蚀性 1、铜的导电性 铜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便是其具有极佳的导电性,其电导率为 58m/(Ω。mm 的平方 )。这 一特性使得铜大量应用于电子、 电气、电信和电子行业。 铜的这种高导电性与取原子结构有 关:当多个单独存在的铜原子结合成铜块时, 其价电子将不再局限于铜原子之中, 因而可以 在全部的固态铜中自由移动,其导电性仅次于银。铜的导电性国际标准为:一长 1m 重 1g 的铜在 20℃时的导电量公认为 100%。现在的铜炼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同品级铜的导电量比 这个国际标准高出 4%~5%。 2、铜的导热性 固体铜中喊有自由电子所产生的另一重要效应就是其拥有极高的导热性,其热导性为 386W/(m.k) ,导热性仅次于银。加之铜比金、银储量更丰富,价格更便宜,因此被制成电线 电缆、接插件端子、汇流 [排、引线框架等各种产品,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电讯和电子行
符号表示 组成成分 质量比/%
R40 R2/R14 80/20
R401A R2/R152a/R124 53/13/34
R401B R2/R152a/R124 61/1/28
R401C R2/R152a/R124 3/15/52
R402A R125/R290/R2 60/2/28
R402B R125/R290/R2 38/2/60
R403A R290/R2/R218 5/75/20
R403B R290/R2/R218 5/56/39
R404A R125/R143a/R134a 4/52/4
R406A R2/R60a/R142b 5/4/41
R407A R32/R125/R134a 20/40/40
R407B R32/R125/R134a 10/70/20
R407C R32/R125/R134a 23/15/52
R408A R125/R143a/R2 7/46/47
R409A R2/R124/R142b 60/25/15
R410A R32/R125a 50/50
R41A R1270/R2/R152a 1.5/87.5/1.0 2100433B
偏氟乙烯的合成方法,最为常用的有3种。
(1) 三氟乙烷脱HF。
将1,1,1一三氟乙烷气体通人镀铂的铁镍合金管中,加热到1 200℃,接触0.01 s后通入装有氟化钠的装置中脱去HF,然后把它收集在液氮槽中。偏氟乙烯的沸点-84℃,通过低温蒸发把它分离出来。未反应的三氟乙烷升温至-47.5℃回收。
(2) 乙炔加成HF生成1,1-二氟乙烷(R152a),然后氯化生成1,1,1-二氟氯乙烷(R142b),最后高温裂解脱HC1。
(3) 偏氯乙烯加成HF,再脱HC1:
将偏氯乙烯和HF通入真空下加热到300℃的CrC13·6H2O催化剂层中,使气体的颜色从暗绿变成紫色,冷凝生成液体,在低温下分离偏氟乙烯。
制冷剂分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混合工质
编号:R7XX(XX——无机化合物的分子量)
例:
氨——R717
二氧化碳——R744
水——R718
共沸制冷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在气化或液化过程中,蒸汽成分与溶液成分始终保持相同;在既定压力下,发生相变时对应的温度保持不变。
编号:R5XX
例:
R500——R152a/R12 (26.2/73.8)
R502——R22/R115 (48.8/51.2)
非共沸制冷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在定压下气化或液化过程中,蒸汽成分与溶液成分不断变化,对应的温度也不断变化。
编号:R4XX
例:
R407c——R32/R125/R134a(23:25:52)
R410a——R125/R32(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