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TC787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框图如所示。由图可知,在它们内部集成有三个过零和极性检测单元、三个锯齿波形成单元、三个比较器、一个脉冲发生器、一个抗干扰锁定电路、一个脉冲形成电路、一个脉冲分配及驱动电路。它们的工作原理可简述为:经滤波后的三相同步电压通过过零和极性检测单元检测出零点和极性后,作为内部三个恒流源的控制信号。三个恒流源输出的恒值电流给三个等值电容Ca、Cb、Cc恒流充电,形成良好的等斜率锯齿波。锯齿波形成单元输出的锯齿波与移相控制电压Vr比较后取得交相点,该交相点经集成电路内部的抗干扰锁定电路锁定,保证交相唯一而稳定,使交相点以后的锯齿波或移相电压的波动不影响输出。该交相信号与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对TC787为调制脉冲,对为方波)信号经脉冲形成电路处理后变为与三相输入同步信号相位对应且与移相电压大小适应的脉冲信号送到脉冲分配及驱动电路。假设系统未发生过电流、过电压或其它非正常情况,则引脚5禁止端的信号无效,此时脉冲分配电路根据用户在引脚6设定的状态完成双脉冲(引脚6为高电平)或单脉冲(引脚6为低电平)的分配功能,并经输出驱动电路功率放大后输出,一旦系统发生过电流、过电压或其它非正常情况,则引脚5禁止信号有效,脉冲分配和驱动电路内部的逻辑电路动作,封锁脉冲输出,确保集成电路的6个引脚12、11、10、9、8、7输出全为低电平。
(1) 同步电压输入端:引脚1(Vc)、引脚2(Vb)及引脚18(Va)为三相同步输入电压连接端。应用中,分别接经输入滤波后的同步电压,同步电压的峰值应不超过TC787的工作电源电压VDD。 (2) 脉冲输出端:在半控单脉冲工作模式下,引脚8(C)、引脚10(B)、引脚12(A)分别为与三相同步电压正半周对应的同相触发脉冲输出端,而引脚7(-B)、引脚9(-A)、引脚11(-C)分别为与三相同步电压负半周对应的反相触发脉冲输出端。当TC787被设置为全控双窄脉冲工作方式时,引脚8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C相正半周及B相负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12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A相正半周及C相负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11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C相负半周及B相正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9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A相同步电压负半周及C相电压正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7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B相电压负半周及A相电压正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10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B相正半周及A相负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应用中,均接脉冲功率放大环节的输入或脉冲变压器所驱动开关管的控制极。
(3) 控制端
① 引脚4(Vr):移相控制电压输入端。该端输入电压的高低,直接决定着TC787输出脉冲的移相范围,应用中接给定环节输出,其电压幅值最大为TC787的工作电源电压VDD。
② 引脚5(Pi):输出脉冲禁止端。该端用来进行故障状态下封锁TC787的输出,高电平有效,应用中,接保护电路的输出。
③ 引脚6(Pc):TC787工作方式设置端。当该端接高电平时,TC787输出双脉冲列;而当该端接低电平时,输出单脉冲列。
④ 引脚13(Cx):该端连接的电容Cx的容量决定着TC787的输出脉冲的宽度,电容的容量越大,则脉冲宽度越宽。
⑤ 引脚14(Cb)、引脚15(Cc)、引脚16(Ca):对应三相同步电压的锯齿波电容连接端。该端连接的电容值大小决定了移相锯齿波的斜率和幅值,应用中分别通过一个相同容量的电容接地。
(4) 电源端
TC787/可单电源工作,亦可双电源工作。单电源工作时引脚3(VSS)接地,而引脚17(VDD)允许施加的电压为8~18V。双电源工作时,引脚3(VSS)接负电源,其允许施加的电压幅值为-4~-9V,引脚17(VDD)接正电源,允许施加的电压为+4~+9V。
TC787是采用独有的先进IC工艺技术,并参照国外最新集成移相触发集成电路而设计的单片集成电路。它可单电源工作,亦可双电源工作,主要适用于三相晶闸管移相触发和三相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电路,以构成多种交流调速和变流装置。它们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广泛流行的TCA785及KJ(或KC)系列移相触发集成电路的换代产品,与TCA785及KJ(或KC)系列集成电路相比,具有功耗小、功能强、输入阻抗高、抗干扰性能好、移相范围宽、外接元件少等优点,而且装调简便、使用可靠,只需一个这样的集成电路,就可完成3只TCA785与1只KJ041、1只KJ042或5只KJ(3只KJ004、1只KJ041、1只KJ042)(或KC)系列器件组合才能具有的三相移相功能。因此,TC787可广泛应用于三相半控、三相全控、三相过零等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移相触发系统,从而取代TCA785、KJ004、KJ009、KJ041、KJ042等同类电路,为提高整机寿命、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电冰箱的启动器用以确保电冰箱压缩机电机的正常启动,目前电冰箱中最常用的启动器是PTC启动器。PTC元件是一种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是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其特性是在常温下电阻值较小,当有大电流通过时会迅...
一)液晶的物理特性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
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它具有探测度广、定位准确、...
(1) TC787适用于主功率器件是晶闸管的三相全控桥或其他拓扑结构电路的系统中作为晶闸管的移相触发电路。而适用于以功率晶体管(GTR)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功率单元的三相全桥或其他拓扑结构电路的系统中作为脉宽调制波产生电路,且任一种芯片均可同时产生六路相序互差60°的输出脉冲。
(2) TC787在单、双电源下均可工作,使其适用电源的范围较广泛,它们输出三相触发脉冲的触发控制角可在0~180°范围内连续同步改变。它们对零点的识别非常可靠,使它们可方便地用作过零开关,同时器件内部设计有移相控制电压与同步锯齿波电压交点(交相)的锁定电路,抗干扰能力极强。电路自身具有输出禁止端,使用户可在过电流、过电压时进行保护,保证系统安全。
(3) TC787/分别具有A型和B型器件,使用户可方便地根据自己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工作频率来选择(工频时选A型器,中频100~400Hz时选B型器件)。同时,TC787输出为脉冲列,适用于触发晶闸管及感性负载;输出为方波,适用于驱动晶体管。因两种集成电路引脚完全相同,故增加了用户控制用印制电路板的通用性,使同一印制电路板只需要互换集成电路便可用于控制晶闸管或晶体管。
(4) TC787可方便地通过改变引脚6的电平高低,来设置其输出为双脉冲列还是单脉冲列。
(1) 工作电源电压VDD:8~18V或±5V~±9V;
(2) 输入同步电压有效值:≤(1/2√2)VDD;
(3) 输入控制信号电压范围:0~VDD;
(4) 输出脉冲电流最大值:20mA;
(5) 锯齿波电容取值范围:0.1~0.15;
(6) 脉宽电容取值范围:3300pF~0.01μF;
(7) 移相范围:0~177°;
(8) 工作温度范围:0~+55℃。
LLC工作原理
LLC工作原理详细讲解 要了解 LLC,就要先了解软开关。 对于普通的拓扑而言, 在开关管开关时, MOSFET 的 D-S间的电压与电流产生交叠,因此产生开关损耗。如图所示。 为了减小开关时的交叠,人们提出了零电流开关( ZCS)和零电压开关 (ZVS)两种 软开关的方法。对于 ZCS:使开关管的电流在开通时保持在零,在关断前使电流 降到零。对于 ZVS:使开关管的电压在开通前降到零,在关断时保持为零。 最早的软开关技术是采用有损缓冲电路来实现。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它是将开关损耗转移到缓冲电路中消耗掉,从而改善开 关管的工作条件。这种方法对变换器的效率没有提高,甚至会使效率降低。目前所研究的软开关技术不再采用有损缓冲电路, 这种技术真正减小了开关损耗,而不是损耗的转移,这就是谐振技术。而谐振变换器又分为全谐振变换器,准谐振变换器,零 开关 PWM变换器和零转换 PWM变换器。全谐振变换器的
CMTS工作原理
广电 HFC-CMTS & Cable Modem基本工作原理 Cable Modem(简称 CM)是广电 HFC系统中用来向用户提供高速宽带 Internet 接入服务,这种接入方式能为用户提供最高达 38Mbps的接入速度. CM一般放在 用户家中,作为一种终端设备,它连接用户的 PC机和 HFC网络,它与 CMTS是 HFC系统中双向通信时必不可少的设备.如图1. CM系统基于 DOCSIS1.1标准而设计,系统由前端设备 CMTS和用户端设备 CM 组成。 CMTS是作为前端路由器、交换集线器与 CATV网络之间的连接设备, CM 通过 CMTS与广域网( Internet) 实现连接。 CMTS是管理和控制 CM的设备,主要 配置有下行频率点分配、下行调制方式、下行电平、 DHCP、TFTP与 TOD服务器 等。 DHCP服务器是用作动态分配给每个 CM的 IP 地址的, TFT
一、引脚排列、引脚功能和用法及主要参数限制TC787及TC788是标准双列直插式18引脚的集成电路,它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图1 TC787(或TC788)的引脚排列(脚朝下)
各引脚的名称、功能及用法如下三相电机调速器:
(1)同步电压输入端:引脚1(Vc)、引脚2(Vb)及引脚18(Va)分别为三相同步输入电压连接端,应用中分别接经输入滤波后的同步电压,同步电压的峰值应不超过TC787或TC788的工作电源电压VDD。
(2)脉冲输出端:在半控单脉冲工作模式下,引脚8(C)、引脚10(B)、引脚12(A)分别为与三相同步电压正半周对应的同相触发脉冲输出端,而引脚 7(-B)、引脚9(-A)、引脚11(-C)分别为与三相同步电压负半周对应的反相触发脉冲输出端。当TC787或TC788被设置为全控双窄脉冲工作方式时,引脚8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C相正半周及B相负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12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A相正半周及C相负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11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C相负半周及B相正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9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A相同步电压负半周及C相电压正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7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B相电压负半周及A相电压正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引脚10为与三相同步电压中B相正半周及A相负半周对应的两个脉冲输出端,应用中均接脉冲功率放大环节或脉冲变压器。
(3)控制端
①引脚5(Pi)为输出脉冲禁止端。该端用来进行故障状态下封锁TC787或TC788的输出,高电平有效,应用中接保护电路的输出。 ②引脚14(Cb)、引脚15(Cc)、引脚16(Ca)分别为对应三相同步电压的锯齿波电容连接端。该端连接的电容值大小决定了移相锯齿波的斜率和幅值,应用中分别通过一个相同容量的电容接地。
③引脚6(Pc)为TC787或TC788工作方式设置端。当该端接高电平时,TC787或TC788输出双脉冲;而当该端接低电平时,输出单脉冲。
④引脚4(Vr)为移相控制电压输入端。该端输入电压的高低,直接决定着TC787或TC788输出脉冲的移相范围,应用中接给定环节输出,其电压幅值最大为TC787或TC788的工作电源电压VDD。
⑤引脚13(Cx)。该端连接的电容Cx的容量决定着TC787或TC788输出脉冲的宽度,电容的容量越大,则脉冲宽度越宽。
(4)电源端:TC787或TC788可单电源工作,亦可双电源工作。单电源工作时引脚3(VSS)接地,而引脚17(VDD)允许施加的电压为 8~18V。双电源工作时,引脚3(VSS)接负电源,其允许施加的电压幅值为-4~-9V,引脚17(VDD)接正电源,允许施加的电压为+4~+ 9V。
二、基本设计特点
1.主要设计特点
(1)TC787适用于主功率器件是晶闸管的三相全控桥或其它拓扑电路结构的系统中作为功率晶闸管的移相触发电路。而TC788适用于以功率晶体管 (GTR)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功率单元的三相全桥或其它拓扑结构电路的系统中作为脉宽调制波产生电路,且仍一种芯片均可同时产生六路相序互差60°的输出脉冲。
(2)TC787及TC788在单、双电源下均可工作,使其适用电源的范围较广泛,它们输出三相触发脉冲的触发控制角可在0~180°范围内连续同步改变。它们对零点的识别非常可靠,使它们可方便地用作过零开关,同时器件内部设计有移相控制电压与同步锯齿波电压交点(交相)的锁定电路,抗干扰能力极强。电路自身具有输出禁止端,使用户可在过电流、过电压时进行保护,保证系统安全。
(3)TC787及TC788分别具有A型和B型器件,使用户可方便地根据自己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工作频率来选择(工频时选A型器件,中频 100~400Hz时选B型器件)。同时,TC787输出为脉冲列,适用于触发晶闸管及感性负载;TC788输出为方波,适用于驱动晶体管。因两种集成电路引脚完全相同,故增加了用户控制用印制电路板的通用性,使同一印制电路板只需要互换集成电路便可用于控制晶闸管或晶体管。
(4)TC787或TC788可方便地通过改变引脚6的电平高低来设置其输出为双脉冲列还是单脉冲列。
2.主要电参数和限制
(1)工作电源电压VDD:8~18V; (2)输入同步电压有效值:≤(1/2√2)VDD;
(3)输入控制信号电压范围:0~VDD; (4)输出脉冲电流最大值:20mA;
(5)锯齿波电容取值范围:0.1~0.15; (6)脉宽电容取值范围:3300pF~0.01μF;
(7)移相范围:0~177°; (8)工作温度范围:0~+55℃。
三、TC787或TC788应用举例
TC787、TC788独特而巧妙的设计,使它们可方便地用于主功率器件为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非对称晶闸管的电力电子设备中作移相触发脉冲形成电路。而TC788可用于主功率器件为功率晶体管、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功率IGBT或功率MCT的电力电子设备中。限于篇幅,本节仅以 TC787为例说明其应用。
1.典型三相电机调速器应用接线图
(1)单电源工作的典型接线
图2给出了TC787单电源工作时的典型接线图。这种使用方法需要加很多辅助元件,图中电容C1~C3为隔直耦合电容,而C4~C6为滤波电容,它与 R1~R3构成滤去同步电压中毛刺的环节。另一方面随RP1~RP3三个电位器的不同调节,可实现0~60°的移相,从而适应不同主变压器接法的需要。
图2 需同步电平移位网络的单电源使用方法
前言
实验1 晶闸管的简易测试及导通关断条件实验
实验2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3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4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5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6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7 用KCIM触发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8 TC787触发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9 TCF7928触发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10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的研究
实验11 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的研究
实验12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的研究
实验13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研究
实验14 普通晶闸管反并联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研究
实验15 双向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研究
实验16 反并联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研究
实验17 过零触发电路的研究
实验18 GTR单相并联逆变器的研究
实验19 IGBT斩波电路的研究
实验20 GT0斩波电路的研究
实验21 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实验22 直流斩波电路(设计性实验)的性能研究
实验23 单相交一直一交变频电路的性能研究
实验24 单相变频电路(设计性)的性能研究
实验25 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的性能研究
实验26 三端单片开关电源的研究
实验27 HEF4752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实验28 单片机控制的IPM智能功率模块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实验29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的测定
实验30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
实验3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研究
实验32 逻辑选触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
实验33 单片微机控制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34 变频器使用实验
附录
附录A 实验装置介绍
附录B 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简易测量
附录C 几种类型单片机简介
附录D 电源相序和变压器极性的测定
附录E 常用电子元件及电力电子器件的技术数据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