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氨合成指合成氨原料气(氮氢混合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为氨的工艺过程。反应是放热、缩小体积的可逆反应,温度、压力对此反应的化学平衡有影响。
现代氨合成流程采用离心式循环压缩机。反应器出口气体先经过锅炉给水预热器,回收一部分热能后再通过换热器,将反应器入口气体加热到130~140℃。再通过水冷却器,冷交换器,第一、第二氨冷凝器,冷却到0℃以下,大部分氨冷凝下来。在氨分离器中将液氨分离后,循环气经冷交换器进入压缩机,与新鲜气混合,再经换热,最后进入氨合成反应器。如此循环操作,进行生产。为了回收循环气中弛放的氢气,近年来工业上开发了膜分离、变压吸附和深冷分离三种方法,有的氨厂已经采用。
氨合成:英文名(ammonia synthesis),指合成氨原料气(氮氢混合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为氨的工艺过程。
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氨合成反应是放热、缩小体积的可逆反应,温度、压力对此反应的化学平衡有影响。当混合气中氢氮摩尔比为3时,氨平衡浓度随着温度降低、压力增加而提高。但在较低温度下,氨合成的反应速度十分缓慢,需采用催化剂来加快反应。由于受到所用催化剂活性的限制,温度不能过低,因此为提高反应后气体中的氨含量,氨合成宜在高压下进行。当工业上用铁催化剂时,压力大多选用15.2~30.4MPa(150~300atm),即使在这样压力条件下操作,每次也只有一部分氮气和氢气反应为氨,因此氨合成塔出口气体中氨浓度通常为10%~20%(体积)。决定反应的主要因素是铁催化剂的活性,反应所产生的氨与氮气、氢气的分离以及氮、氢气的循环使用。
铁催化剂的活性 氨合成采用添加有助催化剂的铁催化剂。助催化剂的成分有氧化钾、 氧化铝、 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钴等。开工前铁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见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它对氨合成反应没有催化作用,投用前需用氢气将其还原成金属铁才有活性。不同还原条件下得到的催化活性有很大差异。正常生产时,铁催化剂常因氮氢混合气中含有少量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等气体而降低活性,通常规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超过10ppm(体积)。铁催化剂的寿命(见催化剂寿命)与其制造质量、使用条件有密切关系,短的1~2年,长的可达8~9年。
氨合成的单程转化率不高,为了获得产品氨,需将氨气从氨合成反应器出口气体中分离出来。工业上通常用两种方法:
①冷凝法 利用氨的临界温度比氮、氢高的特点,只需把含氨混合气冷却,其中的氨即可从气态冷凝成液态。温度越低,冷凝的氨越多。工业生产都采用产品液氨作制冷剂。为了节省制冷剂用量,混合气先用水冷却。
②吸收法 利用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氮、氢气大的性质,在高压下用水吸收,制成浓氨水。从浓氨水制取液氨尚需经过氨水精馏、氨气冷凝等步骤,消耗热能较多,工业上已很少采用。
为使氨合成反应器出口气中的氮、氢气在氨气分离以后能继续循环利用,采用循环流程,以便返回到氨合成反应器。此法的保证条件是:
①不断补充新鲜氮氢混合气进入循环回路;
②从氨合成反应器出口气体中分离氨;
③为补偿循环回路气体压力损失设置循环气压缩机;
④回收利用氨合成反应热;
⑤为避免新鲜氮氢混合气中少量甲烷和氩等惰性气体在回路中积累过多,必须排放适量的循环气。
为此,设计有多种回路流程。早期氨合成流程多采用往复式循环压缩机,反应热未能充分利用。反应器出口气体先经水冷却,一部分氨被冷凝,再进入氨分离器。为降低循环气中甲烷、氩的含量,出氨分离器后的气体要少量放空,大部分则进入循环气压缩机,补充压力后进入滤油器,新鲜氮氢混合气也在此加入。
反应器出口气体通过冷交换器内上部的换热器与分离液氨后的循环气体换热,然后在氨冷凝器中冷却到0℃以下,使大部分氨冷凝并返回冷交换器内下部的分离器,在此分离出液氨。分离氨后的气体去上部换热器,被加热到20~30℃进氨合成塔,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别名:氨气。分子式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作化肥...
预聚体的合成反应过程是一个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过程,业内人士都知道反应过程中选用的物料温度、反应时间对制成的预聚体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经过研究还发现,反应前投料方式的不同,对制成的预聚...
1.煤气系统工艺流程1.1 气体流程向造气炉内交替通入空气和蒸汽,与炉内灼热的炭进行气化反应。吹风阶段生成的吹风气根据要求送三气岗位回收热量或直接由烟囱放空,并根据需要回收一小部分进入气柜,用以调节循...
合成氨装置氨合成工序的甲烷化改造
0前言昊华骏化集团正阳分公司(以下简称正阳分公司)具有年产60 kt氨醇、240 kt碳铵、15 kt三聚氰胺的生产能力,其合成原料气精制净化采用串联的两级醇化+铜洗工艺(13.0 MPa)。铜洗工艺的原材料消耗大、能耗高,还会产生大量的稀氨水需要处理,易出现带液、跑氨等现象,既影响气体净化度,又加大了污水处理负荷。2012年8月,利用原有的1套32.0 MPa氨合成装置改造为中压甲烷化气体净化装置,替代了原有的铜洗生产装置。经过2个月的运行考核,该套装置各项指标正常,生产稳定。1工艺技术方案1.1技改前氨合成装置生产工艺正阳分公司合成氨装置以块煤为原料,采用
氨的合成是合成氨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任务是将经过精制的氢氮混合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多快好省地合成为氨。对于合成系统来说,液体氨即是它的产品。
工业上合成氨的各种工艺流程一般以压力的高低来分类。
合成氨的方法
高压法
操作压力70~100MPa,温度为550~650℃。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氨合成效率高,混合气中的氨易被分离。故流程、设备都比较紧凑。但因为合成效率高,放出的热量多,催化剂温度高,易过热而失去活性,所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短。又因为是高温高压操作,对设备制造、材质要求都较高,投资费用大。工业上很少采用此法生产。
中压法
操作压力为20~60MPa,温度450~550℃,其优缺点介于高压法与低压法之间,此法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比较好。因为合成压力的确定,不外乎从设备投资和压缩功耗这两方面来考虑。从动力消耗看,合成系统的功耗占全厂总功耗的比重最大。功耗绝不单取决于压力一项,还要看其它工艺指标和流程的布置情况。总的来看,在15~30Pa的范围内,功耗的差别是不大的,因此世界上采用此法的很多。
低压法
操作压力10MPa左右,温度400~450℃。由于操作压力和温度都比较低,故对设备要求低,容易管理,且催化剂的活性较高,这是此法的优点。但此法所用催化剂对毒物很敏感,易中毒,使用寿命短,因此对原料气的精制纯度要求严格。又因操作压力低,氨的合成效率低,分离较困难,流程复杂。实际工业生产上此法已不采用了。合成氨工艺流程大概可以分为: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压缩和氨的合成四大部分。
其他法
苯胺工业化连续生产二苯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的过程中有副产物氨气生成,将这些氨气压缩并降温冷却即成液态氨。在此过程中要进行排污,而带入杂质,因此得到的液氨纯度较低,用途受到限制。
由一氯乙酸氨化工艺制的的工业氨基乙酸经纯化水溶解、活性炭脱色等工艺重结晶制的食品添加剂甘氨酸
甲醛、氰化氢和水可以合成甘氨酸:
氨合成塔(ammonia synthesis converter )是在高压、高温下用来使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进行氨合成的设备。
氨合成塔是合成氨厂的心脏,是种结构复杂的反应器。
现在工业上氨合成是在压力 15.2~30.4MPa、温度 400~520℃下进行的,为防止高压、高温下氢气对钢的腐蚀,氨合成塔由耐高压的封头、外筒和装在筒体耐高温的内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