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巴隆补血草

巴隆补血草(学名:Limonium aureum (L.) Hill var. dielsianum (Wangerin) Peng)为白花丹科补血草属下的一个变种,生于干燥砾石滩上。仅见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巴隆地区。

巴隆补血草基本信息

巴隆补血草形态特征

本变种花序轴通常低矮(高8-15厘米),粗壮,灰绿色,下部平滑,叉状分枝上升呈帚状;萼檐带硫黄色,萼筒下部不显偏斜。

.黄花补血草(原变种)

多年生草本,高4-35厘米,全株(除萼外)无毛。茎基往往被有残存的叶柄和红褐色芽鳞。叶基生(偶而花序轴下部1-2节上也有叶),常早凋,通常长圆状匙形至倒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2-5(15)毫米,先端圆或钝。有时急尖,下部渐狭成平扁的柄。花序圆锥状,花序轴2至多数,绿色,密被疣状突起(有时仅上部嫩枝具疣),由下部作数回叉状分枝,往往呈之字形曲折,下部的多数分枝成为不育枝,末级的不育枝短而常略弯;穗状花序位于上部分枝顶端,由3-5(7)个小穗组成;小穗含2-3花;外苞长约2.5-3.5毫米,宽卵形,先端钝或急尖,第一内苞长约5.5 6毫米;萼长5.5-6.5(7.5)毫米,漏斗状,萼筒径约1毫米,基部偏斜,全部沿脉和脉间密被长毛,萼檐金黄色(干后有时变橙黄色),裂片正三角形,脉伸出裂片先端成一芒尖或短尖,沿脉常疏被微柔毛,间生裂片常不明显;花冠橙黄色。花期6-8月,果期7-8月。

查看详情

巴隆补血草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狗尾

  • 高度0.6-0.8m,冠幅0.2-0.3m,袋苗;狗尾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狗尾

  • 高度0.3-0.5m,冠幅0.15-0.25m,袋苗;狗尾
  • 瀚艺
  • 9%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日本血草

  • 冠幅W/P(cm):20;品种:血草;苗高(cm):30
  • 苗林
  • 9%
  • 杭州百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日本血草

  • 冠幅W/P(cm):20;品种:血草;苗高(cm):30
  • 苗林
  • 9%
  • 龙泉市华景苗木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日本血草

  • 冠幅W/P(cm):20;品种:血草;苗高(cm):35
  • 苗林
  • 9%
  • 海宁市盐官镇范大绿化苗圃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血草

  • H50
  • 茂名市2009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血草

  • H50
  • 茂名市2009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5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4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4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补血草

  • 23杯苗,3年生老根苗,株丛密集,强健,H=0.5-0.6m,冠幅0.3-0.4
  • 2080杯
  • 3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8-23
查看价格

二色补血草

  • 36丛/m2
  • 24372丛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2-09-27
查看价格

补血草种子

  • 4331万粒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09
查看价格

血草

  • 1.高度:25-302.冠幅:10-153.密度:81株/㎡4.袋苗5.养护期:12个月
  • 29m²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20
查看价格

血草

  • 高度:40-50,冠幅:20-30,袋苗,脱袋密植,自然冠幅
  • 7424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1
查看价格

巴隆补血草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巴隆补血草文献

二色补血草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评价 二色补血草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评价

二色补血草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评价

格式:pdf

大小:215KB

页数: 3页

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药用植物二色补血草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种氨基酸配比合理;E/N=58.7%、E/T=37.0%,与WHO/FAO提出E/N约为60%、E/T约为40%的理想模式接近;除赖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评分均在90分以上。

均匀设计法优化超声提取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 均匀设计法优化超声提取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

均匀设计法优化超声提取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

格式:pdf

大小:215KB

页数: 3页

目的:研究超声提取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8%,料液比1:8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81℃,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达到1.301%。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黄花补血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

巴迈隆木业发展状况

巴迈隆木业集团于2010年全资成立衡水巴迈隆木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35亿元,投资建设巴迈隆木业衡水产业园区,园区座落在河北省衡水市,毗邻G45大广高速,距北京260公里,总占地约1200亩。其中,一期刨花板项目总占地400亩,固定资产总投资超5亿元,成套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Siempelkamp公司设备和工艺技术,采用国际领先的软木刨片技术、低能耗高精度气流加机械铺装技术、质量流量计在线施胶技术,Siempelkamp公司ContiRoll连续热压技术、低碳环保节能的能源工厂技术和低能耗高效的单通道干燥技术、先进的游离甲醛捕捉技术、芯、表层风选技术、带有机械手的万能锯切技术等,产品游离甲醛低,达到国际超E0级标准和日本标准。

根据发展规划,未来5年内还将在衡水地区投资数亿,建设速生林基地达20-30万亩,2-3条人造板生产线,年产1500万平方米贴面板生产线,真正形成林、板一体化产业。

查看详情

弯穗补血草分布范围

美花补血草(亚种)产自新疆(南疆西部);模式标本采于阿图什县境内。

弯穗补血草,产自苏联。模式标本采自费尔干纳盆地。

.弯穗补血草(原亚种)产自苏联。模式标本采自费尔干纳盆地。

查看详情

补血草病虫防治

病毒病

病原:有多种病毒可为害补血草,主要有:蚕豆枯萎病毒(BBWV)、黄瓜花叶病毒(CMV),补血草病毒Y(SVY)、番茄丛矮病毒(TBSV)和芫菁花叶病毒(TMV)等。

病株矮化,叶片变小,皱缩畸形或呈花叶状。

发病规律与流行特点: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或由桃蚜(Myzus persicae)和棉蚜(Aphis gossypii)等传染。

防治措施:A.选择健康植株的种子育苗或培育无毒苗栽植。B.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传染源。切花工具注意消毒,以免汁液传毒。C.防治传毒媒介蚜虫。在蚜虫发生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进行防治。

焦枯病

补血草焦枯病又名补血草霉病,是补血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病原: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 Pers et Fr.)。

症状:植株的叶、花、花梗、梢部、幼苗和采花后留下的残桩均可受害。叶受害后出现褐色近圆形病斑,后萁有可导致叶片枯死。花受害后,其膜状萼变色、萎陷或破碎,发生严重时,一部分或整个花序焦枯坏死。在潮湿环境下,病部可见灰褐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他生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株残体上生存越冬。翌年春以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或由种子带菌传播侵入寄主。有再次浸染。

流行特点:多雨、高湿和阴凉的环境有利病菌生长繁。种子带菌异地调运可导致病菌远距离传播扩散。  防治措施:A. 及时清除病株及其周围残花病枝,深埋或烧毁,以减少接种体来源。B. 对种子进行处理,可将带菌种子浸泡在50℃水中30分钟或在灭菌灵800倍液中浸60分钟杀灭病菌而不影响种子发芽。C. 栽培管理中注意保持植株干燥;浇水时避免淋湿叶和花;温室要保持通风干爽,以降低空气湿度。D. 发病初期,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腐霉利)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药3~4次,可较好控制病害扩展。

褐斑病

症状:叶、茎及花茎的侧叶上发病。叶上病斑初生水浸状不鲜明的淡黄色斑点,病斑周边黄褐色,内部灰褐色,后呈茶褐色。老病斑周边呈紫红色。病斑直径约2~5毫米。茎部病斑与此相似。

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insulana Sacc,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为45℃,1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6~31℃,最适相对湿度98%~100%,以水滴状最好。

传染途径:病菌主要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在菌丝块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从叶片气孔部位侵入为害。潜育期9~10天,继在病部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再次侵染。旬平均气温19~25℃之间,平均最低温度在13℃以上。

防治方法:发病期间及时喷药。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可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2~3次。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