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凡例
分析索引
交通简图
京郊古建筑概览
古建筑分片导览
城四区(二环路以外)
城四区(二环路以外)概述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
地坛
东外清
真寺(察慈清真寺)
白云观
月坛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马尾沟教堂
清农事试验场旧址
乐善园建筑遗存
陆谟克堂
西城区
百万庄路8号墓园石刻
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
天宁寺塔
金中都太液池
遗址
金中都宫殿区遗址
安乐禅林
海淀区(南部)
海淀区(南部)概述
呔慧寺
齐白石墓
法华寺
广仁宫(西顶)
立马关帝庙
万寿寺
广源闸及龙王庙
紫竹院行宫
正觉寺(五塔寺)金刚宝座塔
高梁桥
白塔庵塔
慈寿寺塔(玲珑塔)
恩济庄关帝庙
摩诃庵
定慧寺
钓鱼台与养源斋
……
海淀区(中部)
海淀区(北部)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内容索引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
致谢
从《帝京景物略》到《北京古建筑地图》 王南/文
古都北京从西周时期的蓟城算起已有三千余年的建城史,从金中都算起则有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千百年来留存的古迹名胜数不胜数,历代书写北京古建筑的著作亦为数众多。
早在元代及明初即有熊梦祥的《析津志》、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以及萧洵的《故宫遗录》等书,其中不乏关于元大都重要古建筑的史料。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张爵编纂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为迄今所知最早的详细记录明北京街巷胡同之专著,共收录明北京内、外城33坊的名称、方位及千余条街道胡同的名称,并附城郊名胜古迹及部分村落的名录。尤其可贵的是该书还附有地图一幅——“京师五城坊巷总图”,该图令“京师之广,古今之迹,了然于目,视如指掌”;“京师坊巷广大数十里之外,不出户而知。庶五城胡同浩繁几千条之间,一举目而毕见”。
明崇祯八年(1635年)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书则对明北京城里城外的风景名胜、建筑园林、市井民俗进行了充满诗情画意地描绘,该书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充分展现了明北京山水、古建筑的诗情画意。全书共分8卷(分别为城北内外、城东内外、城南内外、西城内、西城外、西山上、西山下、畿辅名迹),共描写了129处古迹名胜,并且全书所涉及的名胜古迹都是两位作者亲身踏勘、访察过的,因而该书读来既描摹生动又值得信赖。此书尤其着力于勾画北京的园林名胜,包括公共园林风景区,如水关(积水潭,即今什刹海西海)、泡子河、金鱼池、满井、草桥、高梁桥、卢沟桥、海淀、黑龙潭、水尽头、西堤、玉泉山、瓮山等;私家园林,如成国公园、冉驸马园(宜园)、曲水园、定国公园、英国公园、英国公新园、李皇亲新园、白石庄、惠安伯园、钓鱼台等;寺观园林如金刚寺、三圣庵、十刹海、灵济宫、极乐寺、摩诃庵、法云寺、香山寺、碧云寺、洪光寺、卧佛寺、平坡寺、公德寺、戒坛寺、潭柘寺、雀儿庵等;古树名木,如吏部古藤、报国寺双松及矬松、韦公寺海棠、苹婆及柰子、天坛抝榆钱、显灵宫折枝柏、卧佛寺古娑罗等;此外还有大量畿辅名迹;等等。这些充分展现了明北京作为一座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的优美意境。后世许多描绘北京名胜之著作皆或多或少模仿该书体例——本书也不例外。比《帝京景物略》稍早一些还有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不过终究不及《帝京景物略》的记载详细和富有文采。
清初孙承泽的名著《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继《帝京景物略》之后,记载了明末清初北京城大量名胜。而在朱彝尊的巨著《日下旧闻》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乾隆年间最完备的北京文献之大成——《日下旧闻考》则全面地收录了北京及京畿的大量文物古迹资料,以上各书的部分内容在《日下旧闻考》中均有收录。清人吴长元根据《日下旧闻考》缩略而写成的《宸垣识略》一书,则成为最早的北京“旅游指南”。此外,清人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一书可谓明人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姊妹篇。
与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类似,清代有麟庆著文、汪春泉等绘图的《鸿雪因缘图记》一书。该书汇集了清嘉庆、道光年间官员麟庆自述人生经历的240篇文章,并配有240幅插图,其中涉及北京城内外风光的图记多达48则。所描绘之处包括紫禁城、西苑(今三海)、皇史宬、正阳门、天坛、什刹海以及内城旃檀佛寺、外城夕照寺、安定门外东、西二黄寺、长河五塔、万寿二寺、清漪园(今颐和园)、玉泉山及西山潭柘、戒台、宝藏、卧佛、碧云、大觉、八大处诸寺,乃至京郊二闸、酒仙桥、卢沟桥、黑龙潭、小汤山、房山金陵、明十三陵、居庸关、丫髻山等,并且对麟庆的私家园林“半亩园”作了多篇图记,详加表述——以上图记均以隽雅的小品文字配合精致的白描图画,读之令人流连忘返于北京的城市与山水之间,美不胜收。本书插图引用了多幅该书插图,为本书增色不少。
民国时期也有不少关于老北京名迹的专书。陈宗藩的《燕都丛考》继续了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到《日下旧闻考》的工作,成为记述民国时期北京城区坊巷胡同变迁最为详尽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排比前书,网罗近事,续《春明》之旧梦,补《日下》之琐闻。”汤用彬等编辑的《旧都文物略》(1935)一书则在体例方面摹仿《帝京景物略》等书,并且配有大量照片,图文并茂,对于全面了解民国北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以建筑师和诗人的眼光合作《平郊建筑杂录》一文,文章以富于诗意和文采的语言分析卧佛寺的平面,描绘法海寺的过街塔,乃至以天宁寺塔为例教会人们如何对古塔进行断代……他们更创造性地提出建筑有和诗情、画意一样令人迷醉的“建筑意”,发人深省。此外,当代学者们对北京古建筑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蔚为大观,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从本书上、中、下册所列的参考文献,读者可以对此有所了解。
今天距离梁思成、林徽因写下《平郊建筑杂录》已经70多年过去了,而距离明代《帝京景物略》成书则已过去了近400年。北京城里城外的古建筑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建筑意”——它们有的静静地在山间和郊野沉睡,有的不时迎来或多或少的游人的欣赏或凭吊,有的更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区所淹没而不为人知……我们编纂的《北京古建筑地图》以1949年之前建成,现在保存完好、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为主,也记录了近年拆除或重建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历史建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所收录的范围是现在的二环路以内,亦即明清北京城墙以内;中册介绍邻近二环路各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在二环路以外的部分以及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的历史建筑;下册则继续介绍门头沟、昌平、顺义、通州、大兴、房山、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各区县的古建筑,并专门介绍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在北京的部分。《北京古建筑地图》三册共计介绍古建筑562处;并附有1208处文物建筑的列表——这些古建筑虽不能涵盖北京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之全部,但也已十分具有代表性。我们衷心希望《北京古建筑地图》能够以上述著作为楷模,尽可能全面翔实地向读者介绍当代北京的重要文物古迹,为弘扬古都北京无比深厚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同时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像《帝京景物略》、《鸿雪因缘图记》、《旧都文物略》、《平郊建筑杂录》等著作一样,给热爱古都北京的人们带来展卷神游北京名胜之乐趣。
李路珂,讲师,博士。现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980年 出生于湖南衡阳;
1996—2001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学习,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1—2007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博连读,师从傅熹年院士、王贵祥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城市史研究,专攻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获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2007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先後任助理至今研究员和讲师。王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外聘教师,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顾问。2001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师从吴良镛院士,从事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对老北京的古建筑怀有深厚感情。曾撰写博士论文《北京城市美学研究》,发表多篇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学术论文如《(康熙南巡图)中的清代北京中轴线意象》、《传统北京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明十三陵规划设计的象征意义和意境追求》等,此外还参与编写《巍巍古都》一书的北京一章,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测绘大量北京胡同、四合院,抢救历史文化遗产。
胡介中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系,因父亲桌前的一枚篆刻方印对古代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04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师从王贵祥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城市史研究,喜爱阅读与平面设计,对老北京的古建筑怀有深厚感情。攻读硕士期间,走访京城大街小巷,搜集、阅读大量北京史料文献,完成学位论文《清代北京城内衙署建筑之规模与空间布局探索》。曾发表《清代北京衙署建筑基址规模之探讨》、《试析古代都城中衙署建筑的分布特征》、《试析明初三都衙署建筑制度之因袭与布局特点》等相关文章。
袁琳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1年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本科,2005年师从王贵祥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城市史研究。博士论文方向为宋代官署建筑研究,发表《南宋江南地区府州治所的规模和布局之初探》、《南宋建康府府廨建筑复原研究及基址规模探讨》等相关论文于会议和汇刊。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你好 一般贴尺二方砖或者尺四方砖,贴完以后还要钻生,就是拿桐油浸泡地面,这样的古建筑地面时间越久、走的人越多,地面越亮。仿古面砖只能看上去相似,但是跟古建传统工艺工料做出来还是有差距的。 希望对你有所...
《北京古建筑地图》的内容以1949年之前建成,现在保存完好、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为主,也记录了今年拆除或重建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历史建筑。本书分为两册,其中第一分册所收录的范围是现在的二环路以内,亦即明清北京城以内。该册精选了302处较为重要而完整的古建筑,图文并茂地介绍其特点和艺术成就,另选择了719处尚存或刚刚毁去的古建筑,列表注明其地址和保存状况。在对各个建筑单体或建筑群进行剖析和介绍之外,本书还尽可能地从街区或城市的角度来介绍这些建筑作为城市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为便于各行各业的人士使用,本书还对文中涉及的一些建筑学或中国历史的背景知识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在北京这样的一座古城,带上一份地图去穿越大街小巷,寻访帝都遗韵、市井民风,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体味历史变迁的沧桑,这实在是旅行者或闲暇者的一大乐事,又是建筑、规划、历史、艺术等专业从业人员和学生的重要功课。《北京古建筑地图》编写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穿行在城市历史时空中的人们,那些和我们一样热爱北京,热爱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人们。
古建筑文献目录
1、《营造法式》 .jpg 陶本 2、《营造法式》 .pdg 全四册 1933 年初版 3、《营造法式註释》 .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 .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pdf(续一) —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 .jpg 8、《营造法原》 .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 .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 .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 .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 .pdf—林洙 13、《枓栱》 —潘德华(部分) .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 .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pdf—陈明达
《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一本特殊的\"隐形人文地图\"
\"城市行走书系\"是半层书店的畅销图书之一,这套小书在建筑专业知识和大众文化普及之间寻找到了一个精妙的平衡点.它既是学术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表都经过了严谨的调查和缜密的思索;它又是有趣的——不论是\"口袋本\"的小巧体量,还是图表的趣味化处理,以及行文的轻松,都反映出策划的巧思.是的,这就是一本让大家能随身携带、随时可读的好玩的书.在这个信息爆炸和极度碎片化的时代,轻松地阅读,或许正是传递文化最适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