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教授为该所兼职博士生导师,现已建成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特大型多功能电液伺服加载系统、9 1子台模拟地震振动台台阵和300吨阻尼器专用试验机等大型特色设备。该所在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学科方向每年招收博士后2-3名、博士研究生5~8名、硕士研究生25-35名。
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先生为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研究所已形成了一支由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学者和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等组成的研究队伍。近年五年来,在学科与队伍建设、科研项目与成果、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建筑与桥梁结构隔震、耗能减震与振动控制、城市与工程抗震减灾、桥梁与建筑结构施工控制和健康监测、结构抗震实验技术、大型复杂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新型结构及构件抗震性能等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专利百余项,许多成果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的城市与工程建设中;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3项、973计划课题1项,还承担了多项实际工程项目的技术服务与开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后10名,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常年聘请外国专家讲学。
主要研究方向:
1.建筑与桥梁结构隔震2.耗能减震与振动控制3.建筑与桥梁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4.桥梁与建筑结构施工控制与健康监测5.结构抗火及抗倒塌6.城市与工程抗震减灾7.结构抗震实验技术
那要看你在那个大学或是研究所读了?虽然都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但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还是不太一样的,好的单位如:同济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岩土所等,就各有自...
地震出版社的《防震减灾四字经》
北门不能进,东门只出不进,南门和西门可以进出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二〇一五年 九月 毕业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 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 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 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防护工程内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重庆地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指挥防护工程综合防护效能评估与决策优化分析 阜新大唐国际引白水源输水工程水锤防护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技术研究 西南丘陵地区输水工程管材选用及系统水锤防护 沿岸防护堤工程经济评价的风险分析 海岸防护工程建筑物类型与效果研究 缓闭式空气阀在调水工程中的水锤防护效果研究 新疆宽浅游荡型河段防护工程研究 客运专
防灾减灾论文
题目:浅谈建筑结构火灾与防火 专业:结构工程 姓名: 班级: 2012级 6班 学号: 浅谈建筑结构火灾与防火 摘要:火灾作为一种多发的灾害 , 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惨重的损 失。建筑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整体的破坏。 研究混 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方法 , 建立过火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及修复加固方法 , 理应成为混凝土结构研究 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规范和损伤评估及 修复加固规程 , 应是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的中期目标。 关键词:建筑结构 防火设计 火灾 钢筋混凝土 正文: 火灾作为一种多发的灾害 , 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 建 筑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整体的破坏。 研究混凝土结 构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方法 , 建立过火混凝土 结构的损伤评估及修复加固方法 , 理应成为混凝土结构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源于2007年成立的结构工程研究所,现任所长是李悦教授。目前涵盖结构工程与土木工程材料两个学科,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以教学科研并重,具有师资力量强、高水平专家多、整体科研力量强的特点。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二级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7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名,北京市人才强教拔尖创新人才3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承担着土木工程(结构方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及相应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承担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项(薛素铎教授,“建筑抗震设计”),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2项(赵均教授,“混凝土结构”;霍达教授,“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建设项目多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0余项。张爱林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学春获得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奖。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材料二级学科、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项目百余项,在大跨空间结构、复杂钢结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结构抗震与优化、结构减震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结构检测与维修加固、再生混凝土结构、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编制标准规范10余本。 2100433B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现任所长及学科带头人:彭永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他是恢复高考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首届硕士学位研究生。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111计划”“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主任。先后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他针对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重大需求,不断地突破关键技术,为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升级改造和运行控制水平以及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31项并转让55项;出版专著7本,3本是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也是本学科相应领域中的第一部专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其中IF 5.0的80余篇。培养工学博士66人,有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获提名奖。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于1978 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环境工程专业并于1981 年获得了首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