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简介

2022/07/16123 作者:佚名
导读: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源于2007年成立的结构工程研究所,现任所长是李悦教授。目前涵盖结构工程与土木工程材料两个学科,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以教学科研并重,具有师资力量强、高水平专家多、整体科研力量强的特点。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二级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7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名,北京市人才强教拔尖创新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源于2007年成立的结构工程研究所,现任所长是李悦教授。目前涵盖结构工程与土木工程材料两个学科,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以教学科研并重,具有师资力量强、高水平专家多、整体科研力量强的特点。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二级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7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名,北京市人才强教拔尖创新人才3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承担着土木工程(结构方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及相应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承担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项(薛素铎教授,“建筑抗震设计”),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2项(赵均教授,“混凝土结构”;霍达教授,“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建设项目多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0余项。张爱林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学春获得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奖。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材料二级学科、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项目百余项,在大跨空间结构、复杂钢结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结构抗震与优化、结构减震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结构检测与维修加固、再生混凝土结构、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编制标准规范10余本。 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