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加强人工繁殖,这是提高篦子三尖杉数量的最便捷的手段,篦子三尖杉的种子繁殖技术和扦插技术都取得突破性效果,种子繁殖技术的要点是利用低温等方法,打破其休眠期,使其提前萌发,扦插繁殖也是一条可取的方法,但其后期生长较差,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种子有休眠现象,采回后搓去假种皮,凉干后用润砂储藏一年,再行播种。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苗期生长缓慢,需培育2-3年才能定植。
产于广东北部、江西东部、湖南、湖北西北部、四川南部及西部、贵州、云南东南部及东北部海拔300-1800米地带。生于阔叶树林或针叶树林内。越南也有分布。
篦子三尖杉分布于江西东部南丰与西北部铜鼓、宜丰、奉新,广东北部仁化,广西东北部至东南部龙胜,荔浦、大容山,湖南东安、城步、绥宁、凤凰、沅陵、古丈、永顺、龙山、桑慈利、大庸、桃源、宁乡,湖北西南部长阳、宣恩、宜昌、兴山,贵州北部梵净山、德江、绥阳与东南部黎平、荔枝、平塘,四川东南部南川、筠莲与中部峨眉山,云南西部云龙、龙陵、中部禄劝与东南部文山、屏边、麻栗坡等地。
散生于海拔300-1000(-1500)米的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分布区地处中亚热带,部分地区伸入南亚热带,生于中山以下。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年平均温14-18℃,极端最低温-5-10℃,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多为山地黄壤,pH值5-5.5。
篦子三尖杉为耐湿树种,喜温凉湿润的生境,多生于山谷、溪旁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花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种子落地后,靠阔叶树落叶覆盖,经过一年的后熟作用,才能萌芽生长。植株萌芽力强。 蓖子三尖杉分布区的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十·分优越,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为15.6—18.3℃,年降水量为1100—1637毫米。分布区的土壤为酸性黄壤或中性或微碱性的石灰土。蓖子三尖杉喜温暖湿润的生境,常生于常绿阔叶林下的灌木层中。尽管生境较阴湿,局部地区光照条件较差,但仍生长良好,林下伴生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花、血水草及多种蕨类多为喜阴湿的种类。此外,本种对土壤的要求亦不严格。在荔波翁昂及镇远舞阳河地区,蓖子三尖杉出现于石灰土上,而在梵净山及榕江等地,则出现于酸性黄壤上,说明本种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
篦子三尖杉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珍贵植物,、枝、叶含多种植物碱,具有杀虫、润肺、疗痔、消积等功效,主治诸虫蛊毒、咳嗽和小儿疳积。枝、叶可治恶性肿瘤,对淋巴肉瘤、肺倔等较好疗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植...
篦子三尖杉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下的一个种,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篦子三尖杉,因为它的叶排列的像中国的篦子,不是蓖子;从篦子三尖杉中一共得到了四种生物碱,一种为高刺酮类生物碱,没有特别的活性;另三种为粗榧碱...
1.播种:10月采收球果,阴干数天,待脱落,洗净后湿沙藏,切忌干燥。翌年春季苗床条播,播种前进行消毒和浸种催芽处理,播后20天左右发芽,发芽率在30%~40%。幼苗注意遮阴,当年苗高达30~40厘米。...
灌木,高达4米;树皮灰褐色。叶条形,质硬,平展成两列,排列紧密,通常中部以上向上方微弯,稀直伸,长1.5-3.2(多为1.7-2-5)厘米,宽3-4.5毫米,基部截形或微呈心形,几无柄,先端凸尖或微凸尖,上面深绿色,微拱圆,中脉微明显或中下部明显,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1-2倍。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花序,径约9毫米,总梗长约4毫米,基部及总梗上部有10余枚苞片,每一雄球花基部有1枚广卵形的苞片,雄蕊6-10枚,花药3-4,花丝短;雌球花的胚珠通常1-2枚发育成种子。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2.7厘米,径约1.8厘米,顶端中央有小凸尖,有长梗。花期3-4月,种子8-10月成熟。
篦子三尖杉常绿灌木,叶条形,螺旋着生,排成二列,紧密,质硬,通常中部以上向上微弯,长1.5-3.2厘米,宽3-4.5毫米,先端微急尖,基部截形或心脏状截形,近无柄,下延部分之间有明显沟纹,上面微凸,中脉微明显或仅中下部明显,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直径约9毫米,梗长约4毫米;雌球花由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组成,有长梗,每苞片腹面基部生2胚珠。种子倒卵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7厘米,直径1.8厘米。花期3-4月,种子成熟期9-10月。
篦子三尖杉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三尖杉属系统分类以及其起源、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树叶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木材细致、材质优良,坚实不裂,宜作雕刻、棋类及工艺品材料。
篦子三尖杉树形美观,枝叶四季浓绿,是美化环境最为理想的观赏性稀有名贵树种,具有净化空气,优化环境等作用。
濒危原因
由于蓖子三尖杉多生长于常绿阔叶林下,常因常绿阔叶林遭到砍伐而随之受到破坏。要保护蓖子三尖杉,首先要保护其生境不被破坏。因此,应将有蓖子三尖杉分布的常绿阔叶林划为保护区或保护点,进行封山育林,严禁砍伐。在镇远舞阳河风景区相见河河谷,蓖子三尖杉正位于游人通过频繁的路旁,一些植株已受到攀折破坏。应在此设立小面积保护点,并将道路改在河谷对岸通行。
此外,应有计划地组织人力采收种子,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以扩大蓖子三尖杉的种群数量。作广泛的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广大民众保护珍稀濒危树种及保护其生存环境的意识。
就地保护(Insituconservation)
在原来的生境中对篦子三尖杉进行保护,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实现,同时,对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科学规范的管理,对天然分布的野生资源进行就地保护,保护其生有环境,避免拥有株数的减少,进行补种增加幼苗数量,并且尽可能的维持其遗传多样性。国家已建立了大量的中护区对篦子三尖杉及其它物种进行保护。如梵净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等。
迁地保护(Exsituconservation)
开展迁地保护的研究,如栽培,生物生态学观察,建立档案等到,以便来取更科学更有效的措施但其天然更新,增加数量,扩大分面面积,这对篦子三尖杉的保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有大量学才对这些作了研究,但实际操作中仍要作更多的改进。
修文石灰岩山地篦子三尖杉灌丛群落多样性研究
根据样方调查,对分布在黔中地区修文县六桶乡的篦子三尖杉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00m2的样地中,有维管植物92种,隶属52科79属。群落中乔木的个体数量很少,主要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篦子三尖杉、火棘等。群落外貌常绿,结构简单。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为14,Shan-non-Wiener指数为0.24,Simposon为7.07,均匀度指数为1.59。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格局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藤本植物>乔木层,多样性格局为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藤本植物,均匀度格局为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藤本植物。
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
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了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包括引种地概况、整地、苗木选 择、栽植、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该地区发展水杉提供科学 依据。 关键词 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千岛湖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是古老稀有的落叶大乔木, 在科学界被誉为 “活化石”。水杉为落叶大乔木,树干高大通直,树基部膨大,幼 年树冠窄圆锥形, 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变为广锥圆形, 幼树树皮淡红褐色, 老树树 皮深灰色或灰褐色, 纤维质浅纵裂, 长条片状剥落; 叶对生,线形,扁平,柔软; 雌雄同株;球果有长柄;种子倒卵形,扁平 [1-2]。水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 逆性强,病虫害少,材质较好,既是建筑、家具、造船的良材,又是好的造纸原 料,树形优美,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千岛湖由 1959年我国第 1座自行设计建造的
篦子三尖杉
粗榧
粗榧(原变种)
高山三尖杉
贡山三尖杉
海南粗榧
宽叶粗榧
绿背三尖杉
三尖杉
三尖杉(原变种)
三尖杉属
台湾三尖杉
西双版纳粗榧
柱冠粗榧
三尖杉属,只有一科三尖杉科,共9种,产亚洲,中国有三尖杉c.fortuneihook.f.和粗榧c.sinensis(rehd.etwils.)li等7种。
所有物种:篦子三尖杉、粗榧、粗榧(原变种)、高山三尖杉、贡山三尖杉、海南粗榧、宽叶粗榧、绿背三尖杉、三尖杉(原变种)、台湾三尖杉、西双版纳粗榧、柱冠粗榧。
第一章 武陵山区概况及其植物生态文化
第一节 武陵山区概况
第二节 武陵山区植物资源及其生态文化
第二章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及其生态文化
第一节 观形观叶木本植物
银杏
铁坚油杉
罗汉松
竹柏
三尖杉
篦子三尖杉
穗花杉
鹅掌楸
宜昌润楠
利川润楠
细叶楠
闽楠
竹叶楠
黑壳楠
檫木
箬竹
枫香树
南岭黄檀
石斑木
榉树
珊瑚朴
水青冈
枇杷叶柯
柯
青冈
赤皮青冈
栓皮栎
乌冈栎
栲
钩栲
……
第三章 野生草本观赏植物及其生态文化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