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总的来说,随着油田开发阶段的推移,油藏开采程度的提高,对储层地质模型的要求也是由简到细,由粗到精。裘怿楠(1991)将储层地质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三大类,是地质模型分类的典型代表。
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或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代表性的储层特征(非均质性、连续性等)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地区(油田)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称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并不是一个或一套具体储层的地质模型,但它却是代表某一地区(油田)某一类储层的基本面貌。
概念模型广泛应用于一个油田的开发早期。从油田发现开始,到油田评价阶段和开发设计阶段,主要应用储层概念模型研究各种开发战略问题。在这个阶段,油田仅有少数大井距的探井和评价井,受资料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储层做出全油藏的详细描述,只能依据少量的信息,借鉴理论上的沉积模式、成岩模式和邻区同类沉积储层的原型模型,建立起研究区储层概念模型。这种概念模型对开发战略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避免战略上的失误,如在井网部署上,对席状砂体可采用大井距,河道砂体则需小井距,块状底水油藏则采用水平井效果较好。
概念模型一般应依靠储层沉积学为基本依据,尽可能直接利用岩心资料来建立,避免依赖测井解释等间接资料,因为在油藏早期评价阶段,测井定量解释精度尚不够高。概念模型在开发可行性和开发设计研究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可以进行各项开发战略的指导性的决策研究。如投入开发的技术经济性、优选开发方式和层系井网、估计各阶段采收率、预见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投入开发前必须正确决策的战略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概念模型研究。
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问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称为该储层的静态模型。对储层进行全油藏的如实描述,一般需要较密的井网,即开发井网钻成以后才有条件进行。静态模型主要为油田开发方案实施(即注采井别的确定,射孔方案实施等)、日常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作业施工、配产配注方案和局部调整服务。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各油田投入开发以后都建立了这样的静态模型,但大多数是手工编制的,如各种小层平面图、油层剖面图和栅状图。个别油田还做出实体模型以更直观地显现储层。这些储层静态模型在我国注水油田开发实践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用计算机技术,逐步发展出一种依靠计算机存储和显示的三维静态模型,即把储层网块化后,用各网块参数按三维空间分布位置建立三维数据体。这样就可以进行储层的三维显示,可以任意切片和切剖面,显示不同层位不同剖面的储层模型,以及进行其他各种运算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与数值模拟连接。静态模型只是把多井井网所揭示的储层面貌描述出来,不追求井问参数的内插精度及外推预测。静态模型在我国注水开发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从采油井的日常管理到油田的大小调整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地质基础。
预测模型的提出是油田开发深入发展的结果。与静态模型相比,预测模型除了强调对多井单井的描述外,更重视对井问储层的预测,且所建立的储层模型要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预测模型是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预测性地做一定精度的内插或外推,要求井网信息更丰富,以便获得更可靠的储层分布规律,提供更可靠的预测参数。预测模型对于剩余油挖潜意义重大。油藏经注水开发之后,地下仍存在大量剩余油,需要进行开发调整、井网加密或进行三次采油,因而需要建立精度很高的储层模型和剩余油分布模型。三次采油技术在近20年虽然获得迅速的发展,但除热采重油外,其他技术均达不到普遍性工业应用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储层模型精度满足不了建立高精度剩余油分布模型的需求。由于储层参数的分布对剩余油分布的敏感性极强,这样储层特征及其细微的变化对三次采油注入剂及驱油效率的敏感性远大于对注水效率的敏感性,因此要求储层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为了适应注水开发中后期及三次采油对剩余油开采的需求,要在开发井网条件下(一般百米级条件下)将井问数十米级甚至数米级规模的储层参数的变化及其绝对值预测出来,即建立储层精细预测模型或精细油藏地质模型。
1、多学科综合一体化建模
充分应用多学科信息(地质、测井、地震、试井等)进行协同建模(图2-1)。用于储层描述与建模的资料总是不完整的,例如,井眼资料,优点是比较准确,精度高,缺点是一空隙间的局限性;地震资料,优点是横向覆盖广,缺点是吹响分辨率底,多解性强,所以应用多学科优势协同建模。
2、多种建模方法相结合
现有的建模算法都是在数学意义上表达部分地质规律与地质思维。在应用各种数学算法进行储层预测与建模时,由于算法的局限性,得到的建模结果可能不尽人意。确定性建模是根据确定性资料,推测出井间确定的、惟一的储层特征分布。而随机建模是对井间未知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地质模型。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可建立一簇等概率的储层三维模型,因而可评价储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把握井间储层的变化。在实际建模的过程中,为了尽量降低模型中的不确定性, 应尽量应用多种建模方法相结合的建模思路。
3、等时建模
沉积地质体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形成的。一般地,各时间段的砂体沉积规律有所差别(由于物源供应及沉积作用的差别)。在建模过程中,若将不同时间段的沉积体作为一个层单元来模拟,则不能反应各层的实际地质规律,导致所建模型不能客观地反映地质实际。另外,储层建模过程中的三位网格化一般是在层内进行的,即在层内按等厚或等比例进行三维网格划分,显然,若将不同时间段的沉积体按等厚或等比例地进行网块划分在地质上是不甚合理的。
为了提高建模精度,在建模过程中应进行等时地质约束,即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确定等时界面,并利用等时界面将沉积体划分为若干等时层。在建模时,按层建模,然后再将起组合为统一的三维沉积模型。这样,针对不同的等时层进行三位网格化,可减小等厚或等比例三维网格化对井间赋值带来的误差;同时,针对不同的等时层输入不同的反映各自地质特征的建模参数,可使所建模型能更客观的反映地质实际。这就是等时约束建模的主要目的。
4、成因控制建模
沉积相的分布是有其内部规律的。相的空间分布与层序地层之间、相与相之间、相内部的沉积层之间均有一定的成因关系,因此,在相建模时,为了建立尽量符合地质实际的储层相模型,应充分利用这些成因关系,而不仅仅是井点数据的数学统计关系。
相的成因关系主要体现于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沉积模式方面。近二十年来,地质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沉积与海平面、构造、气候的关系,并发展了层序地层学这一重要地学分支学科。它对控制沉积物的动态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研究的重点已从纯粹的岩性对比转移到成因对比。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之间的关系控制了纵横向相序。相模式则体现了相带之间及相带内部的成因关系。各种相均有其基本相模式,而各亚相类型、微相空间分布关系和特征均有理论性的综合和描述。例如曲流河的二元结构、点坝的侧向加积、垂向层序特点,以及河口坝的前积和垂向层序等特点。
因此,在相建模时,不论是确定性建模还是随机建模,均应充分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沉积相模式来约束建模过程,即应用层序地层学原里确定等时界面及等时地层格架,并在由等时界面限制的模拟单元层内,依据一定的相模式选取建模参数,进行沉积相的三维建模研究。
5、相控建模
就参数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建模而言,传统的建模途径主要为“一步建模”,即直接根据各井储层参数进行井间插值以建立储层参数三位分布模型。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主要适合于具有单一微相分布或者具千层饼状结构的储层参数建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区的储层参数具有同一统计分布。但对于具有多相分布或复杂储层结构(如拼合板状和迷宫状结构)的储层来说,由于不同相的储层参数分布(例如直方图)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应用这种方法将影响甚至严重影响所建模型的精度。事实上,具单一微相分布的储层很少,特别在陆相储层中更为少见。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即首先建立沉积相、储层结构或流动单元模型,然后根据不同沉积相(砂体类型或流动单元)的储层参数定量分布规律,分相(砂体类型或流动单元)进行井间插值或随机模拟,建立储层参数分布模型。 这种多步模拟方法不仅与所研究的地质现象吻合,而且能避免大多数连续变量模型对于平稳性/均质性的严格要求。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地质规律的、行之有效的储层参数建模方法。2100433B
储层地质模型应能满足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能反映储层中的孔隙度、渗透率、流体特征和动态特征,同时还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地质体预测的需要。它实质上是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静态和动态特征的综合反映。不同学者研究地质体的层次不同,以及研究储层目标参数的着重点不同,也就有不同的储层地质模型的分类。在各种分类方法中,按开发阶段的任务及模型建立精度进行划分为宜。不同油田开发阶段,所进行的工作量不同,对油藏所取得的资料信息和认识程度存在着差异,所要解决的开发任务也就有所不同,总是随着油藏开采程度的提高,由浅入深逐步向前推进。不同开发阶段所要求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也就有相应的不同。
2018已经下架了没有程序可以共享了可以找官方客服或者是分支索取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订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他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其优点是:可以规范化过程,有...
地上墙柱梁板,对应图纸检查一个标准层就可以。地下的看下是否涉及到人防,涉及就要看是不是用人防构建。其它的就是过梁、反坎二次这些是不是少了
三维储层地质建模的主要日的是将储层结构和储层参数的变化在三维空间用图形显示出。一般地,储层三维建模过程有以下4个主要步骤。
(1)数据准备
储层地质建模至少需要准备以下4类数据,并建试数据库。
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深度、地震测网坐标、井斜数据、补心海拔等。
分层数据:各井的层组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以及测井数据等。
断层数据:断层位置、产状、断距等。
储层数据:各井各层组砂体顶底界深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数据。
(2)建立地层格架模型和井模型
地层格架模型是由坐标数据、分层数据和断层数据建矗的叠合层面模型。即将各井的相同层组按等时对比连接起来,形成层而模型;然后利用断层数据,将断层与层面模型进行组合,建立储层的空间格架,并进行三维网格化。
井模型是根据各井的储层数据建立的。即将单井的储层数据加载到地层格架模型中形成井模型,这是空间网块赋值的基础。
(3)三维空问赋值
利用井模型提供的数据对储层格架的每个三维网块进行赋值,建立三维储层数据体。
(4)图形处理与显示
对三维数据体进行图形变换,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是三维显示,还可任意旋转和不同方向切片显示。
基于岩溶发育地质模型的隧道地质预测
为更加系统全面预测和了解可能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岩溶,根据岩溶发育规律和特点,建立了岩溶在水平岩层、倾斜岩层、背斜岩层、向斜岩层地质构造条件下不同节理发育程度和不同位置隔水层情况下的岩溶发育地质模型,根据隧道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利用地质模型判断未开挖岩层中的岩溶发育类型、规模等情况,并结合物探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实现隧道未开挖段岩溶的超前预报。实际揭露岩溶情况与预测结果对比表明,岩溶发育地质模型可以从宏观上比较准确地预测隧道未开挖段的岩溶发育情况。
基于剖面的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以钻孔信息和剖面图为基础数据,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提出了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的具体流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某矿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该矿的三维动态显示、模拟开采等功能。
干热岩储层的激发是指通过向储层注入高压流体使热储原有裂隙扩展沿伸从而达到增大储层换热性能的目的。储层的激发并不是干热岩资源开发工程的最终目的,如何通过储层激发达到理想的热提取效果才是干热岩工程的关键。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干热岩资源储层的开发包括储层的表征、储层的激发和储层的管理3个关键步骤。
1)储层的表征是认识热储原有裂隙系统和渗流系统的过程,与传统水热系统的研究类似,很多钻探、物探、测井技术在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上使用较多的为钻孔成像和微震监测,前者可以获取一维准确的钻孔裂隙参数,后者通过微震解译可以获取激发过程中产生的三维裂隙空间信息。
2)储层的激发则是干热岩工程所特有,关键技术包括创建新的裂隙通道和渗流途径、有效渗流通道的解释,储存封隔等 。
3)储层的管理需要对储层有足够的认识基础上,通过对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使热储能够达到长期热提取的目的。EGS系统属于人造热储系统,因此储层的管理是系统运行的关键。相关技术包括裂隙通道及渗流途径的控制、运行过程中渗流监测、开采井钻探以及实施模拟预测等。
,中国还未开展过具体的干热岩压裂工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吉林大学等在深部热储模拟上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THMC的裂隙换热模型。随着页岩气水力压裂的开展,中国陆续在个别深井开展了多级压裂、清水压裂、同步压裂、水力喷射压裂和重复压裂等压裂工艺。干热岩的压裂通常采用清水压裂,与页岩气开发中压裂最大的不同在于地层岩性,干热岩的压裂一般为坚硬的结晶岩体,干热岩压裂可以从页岩气水力压裂中得到启发。
1968年,G.H. Murry将构造横剖面看作弯曲的“梁”,用几何方法导出了剖面曲率值与裂缝孔隙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对裂缝作了初步定量研究。1971年,他进行了关于构造主曲率和裂缝发育的关系的研究。1982年日本的Masanobu Oda引进裂隙张量来研究各向异性裂隙岩体的孔隙性指数。80年代初,美国的范.高尔夫─拉特才写成了关于裂缝油藏工程的专著,基本形成了裂缝型储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专著却不是针对裂缝本身的研究。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分形几何学概念的提出,国外学者逐渐把这一理论引入储层裂缝研究领域。 1980年P.L.Gong Dilland从理论上证明分形理论可用于碳酸盐岩地区裂缝的研究,并介绍了用分形理论建立裂缝分布的实际模型。随后Barton C.C. (1985)、Hirata(1989)、Thomas and Blin-lacroix(1989)、Velde B. and Duboes J (1990)、Main(1990)等人又把这一理论用于其他岩石裂缝的研究,并在断层几何形态的描述、裂缝数与裂缝长度、裂缝宽度和密度、裂缝平面分布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到1995年,Barton C.C.通过研究认为,当裂缝的分维D大于1.34,裂缝就能构成互相渗流的裂缝网络。
除了理论上的发展外,国外专家学者在储层裂缝的识别上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90年代后,国外在裂缝的测井识别、地震识别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测井方面新方法和新设备主要体现在:电磁测向仪、CT扫描仪、微Lambda测井、环形声波测井、成像测井(FMI)、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FMI)、DSI偶极横波成像仪和井下电视仪(BHTV)等,这些方法和设备能测量出储层裂缝的倾角、走向、宽度、长度、视孔隙度,以及裂缝的充填与开启程度,甚至能识别出微裂缝及亚微观裂缝。
国内对储层裂缝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早,技术手段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分析和生产经验总结的预测裂缝方法
50年代后期开始,四川油气田的地质工作者根据构造形态特征和断层部位等构造组合特征,提出寻找裂缝的“一占一沿”(即布置油气井位置时要占褶皱构造的高点,沿褶皱的长轴,),“三占三沿”(占高点、沿长轴,占鞍部、沿扭曲,占鼻突、沿断裂),“三打三不打”(打凸不打凹,打拱不打弯,对断层打上盘不打下盘)等经验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构造特征定性分析和生产经验总结的预测裂缝方法。
(2)利用测井手段和地震信息识别和预测裂缝
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剧,国内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国内专家学者也在数据的处理上有所发展,如在分析处理地震S波分析资料上,国外提出了旋转方法(Ando,1983)、偏振法(Crampin,1985)、旋转相关法(Bowman,1987)和纵横比方法(Smith,1989)四种方法,而在国内也相应提出了四种方法,即最大似然法、最大特征向量法、波形算法和自适应慢S波法。
利用测井和地震手段来识别裂缝,准确地说不能叫预测裂缝。同时测井与地震识别裂缝费用也高,且存在多解性,很难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定量预测。
(3)非线性理论方法检测和识别地下裂缝
和国外一样,非线性理论也主要应用分形理论、神经网络等技术方法对裂缝进行检测和识别,但总体来说也不成熟。如1992年赵阳升在研究煤岩体裂缝分布规律后指出,小尺寸岩体与大尺寸岩体裂缝数存在一种自相似性。1995年彭仕宓等利用分形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E3储层裂缝进行了预测,指出裂缝发育与构造及断层有着直接关系。
(4)据构造应力的分析研究预测裂缝
构造应力作用是裂缝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对构造应力研究来预测裂缝的发育分布,应该是裂缝预测的主要方向。国内不少学者对此问题作过探索,但对于构造应力的求解方式、构造应力与裂缝的关系问题上,以及相关方法的适用性方面,也存在较大分歧或问题。
1982年和1988年,成都理工大学曾锦光教授先后提出了“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问题”和“用屈曲薄板模拟纵弯褶皱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分析褶皱应力场的计算方法。随后在1994年他建立了断层古应力场解析计算方法,从而提出了断层裂缝系统分布的预测方法。这些工作,为用力学理论来解决裂缝预测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其基础或理论依据过于理想化,所使用的解析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构造应力的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的殷有泉、陈子光、安欧、宋惠珍、黄润秋、胡明和秦启荣等人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90年代末至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构造应力场的角度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裂缝的定量预测,但这些工作大都是针对单个构造进行,或是仅为储层渗流的目的来研究裂缝。而系统、全面地从理论角度研究应用构造应力场进行区域性裂缝预测却很少,所以,今后主要要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摸索出一套进行区域性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带规律性的理论与方法。
裂缝性储层一般有3种类型:
一类是致密岩类,如四川盆地下二叠统(阳新统),其岩石基质孔隙度小于1%,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因其构造裂缝发育形成而形成了有效的储、渗空间;
第二类是古风化壳溶蚀孔、洞储集层,渗透率极低,一般小于0.01个毫达西,但与后期构造裂缝搭配,形成了裂缝—孔洞(穴)型储层,如四川盆地的震旦系和奥陶系储集层;
第三类是低孔隙储集层,如四川东部的石炭系碳酸盐岩(孔隙度3%~4%)、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孔隙度5%~6%),他们的基质孔隙渗透率很低,一般在0.01毫达西左右,只有当构造裂缝发育的地区,才能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形成工业性的天然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