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根据强风暴的可预报特点,本申请书提出关于建筑适风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取代或补充传统的建筑抗风设计方法。抗风设计强调的是增强结构系统的被动抗风能力,使之在整个建筑物使用年限内每时每刻都具备应对罕遇强风的能力。而适风设计则通过可调被动流动控制方法,仅在罕遇强风情况下对建筑物的外形实施空气动力学优化,从而增强建筑物应对极端风气候的自适应能力。这一新方法可以将建筑外形的空气动力学优化以一种灵活实用的方式实现,解决了目前的建筑气动外形优化方法与建筑外形设计、建筑空间利用率、覆面设计难度、结构设计与施工效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效率与经济指标。本研究课题拟解决与适风设计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适风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为这一新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横风向风振响应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最常遇到的难题,已引起设计人员的极大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建筑外形与结构体系两方面寻求空气动力学和结构体系优化方法。虽然在这方面已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工程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难度。在空气动力学优化方面,主要问题在于空气动力学优化方法与建筑设计意图之间的内在冲突。主要由于这个原因,目前在超高层建筑概念设计阶段很少考虑建筑空气动力学问题。只有当设计后期发现严重的横风响应时,大多数超高层建筑才不得不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在结构优化方面,常规方法是增强结构刚度,但这可能导致成本的显著增加。近年来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应用受到工程界的关注。但是阻尼器所需要的大容纳空间以及费用仍是主要问题。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在建筑和结构设计中探索如何让建筑物能够“适应”极端风效应,而不是 “抵抗”极端风效应,后者代表了传统的设计理念,而前者是课题研究的新概念。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提出在建筑与结构两方面实现适风设计的具体方法。建筑的适风设计可通过设置按需启动的导流装置,在极端气候时改善建筑物的气动特性。这样建筑物在绝大多数时间内能满足建筑意图,仅在少量时候才改变气动外形。为此建立了适风设计的两阶段方法与具体步骤。以一栋典型的270米超高层建筑为工程案例,通过采用与目前智能遮阳板外形类似的导流板技术,证实了采用建筑适风设计方法可以降低设计荷载近20%。这一方法的减载效率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会进一步提高。结构适风设计主要通过优化结构的动力特性,使结构基本模态方向偏离建筑外形风敏感方向,这样在强风作用下将会诱发多模态响应,从而抑制单一模态的涡激共振。以一栋典型超高层建筑为例,理论分析与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均证实采用这一方法后,在不明显改变整体结构刚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横风向风振响应近30%。上述成果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在超高层建筑与长周期高耸结构设计中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2100433B
(1)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2)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应在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第...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第...
异形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我国今年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展的越来越迅猛,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异形化,生态化,综合化以及智能化的兴起给建筑施工的技术研究和具体应用提供了很多的挑战和机遇,建筑结构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在我国超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然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本文主要是简单的解释了卑形超高层建筑几个关键性的技术。
异形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我国今年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展的越来越迅猛,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异形化,生态化,综合化以及智能化的兴起给建筑施工的技术研究和具体应用提供了很多的挑战和机遇,建筑结构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在我国超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然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本文主要是简单的解释了卑形超高层建筑几个关键性的技术。
项目制造产品作为多学科领域子系统产品的综合体,其设计工作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动态性、协商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点,这些对协同设计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设计对象/设计过程/设计主体的多维协同、设计流程的动态管理、设计知识的适时适地适人共享等等。 本项目从设计方法学入手,主要研究协同设计的描述体系和表达模型,以及支持项目制造产品协同设计的动态工作流程管理和知识服务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基于系统工程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学科维、流程维和组织维三个维度的协同设计描述体系,提出了体现学科维与流程维之间互动关系的协同设计过程螺旋描述模型; 2)基于领域关联矩阵(DMM)建立产品结构、组织机构和设计任务三个设计实体空间之间的双向信息关联矩阵,提出基于关联度多叉树的领域矩阵聚类算法,有效提高交叉领域设计实体模块化质量和效率; 3)提出扩展的对象Petri网模型,建立分布式协同设计跨组织工作流模型,保证合作的组织结构能在保持内部流程自治监控权基础上按照既定的交互协议实现有效合作; 4)建立集成过程元模型、组织元模型和资源元模型的工作流元模型,在工作流建立阶段描述和定义动态特性,在工作流执行阶段根据已定义的动态属性,处理流程的动态变更,方便工作流程动态变更的灵活管理; 5)提出基于节点队列和路径队列分别匹配的动态迁移策略,大大简化了工作流模型的变更执行,提高了变更执行的运行效率; 6)考虑协同设计过程对知识流动性、共享性和重用性的需要,分析组织机构、产品结构和设计流程三个维度知识的构成元素,建立包含组织机构、产品结构和设计流程三个维度的支持协同设计知识服务的知识分类体系,以船舶产品协同设计为对象,基于本体技术建立协同设计知识本体模型; 7)以专用船舶作为具体产品对象,应用部分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体现船舶设计动态流程管理特点的工作流系统和基于语义Web的知识服务平台。 本项目的研究拓展了设计方法学的内涵,对深化设计方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协同设计平台开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100433B
大型专用设备、舰艇、航天器等项目制造产品是为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开发的,往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军事国防。本项目从设计方法学入手,研究面向项目制造产品的协同设计方法,将研究对象从产品、设计过程扩展到设计团队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关系,并将协同设计的技术和环境要求也视为协同设计方法的组成部分;将协同设计从单一的详细设计阶段或单一的学科系统扩展到设计阶段- - 多学科领域二维空间,建立项目制造产品多视图信息模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技术,建立集成设计团队、任务管理和产品结构的动态工作流程管理模型;在网格技术支持下,构建基于知识网格服务、集成网格工作流和产品多视图信息模型的项目制造产品协同设计体系结构。以专用船舶为目标对象,开发协同设计原型系统,验证本项目研究的方法先进性和技术可行性。本项目的研究对协同设计理论进行拓展,对协同设计技术进行深化,对促进项目制造产品开发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工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是2003年赵亮编写的论文,由潘双夏、冯培恩指导。
副题名
外文题名
Research on key technical problems of cost engineering faced on product design
论文作者
赵亮著
导师
潘双夏,冯培恩指导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与理论
学位级别
d 2003n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03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机械设计 产品成本设计 成本工程
馆藏号
TH122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2635891
馆藏目录
2004\TH122\26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