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我国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未经受过强震的考验,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项目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灾变过程控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系统地开展其在强震下的非线性动力损伤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了超高层结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及结构整体的损伤指标及失效破坏准则,提出钢材损伤模型、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钢柱损伤模型、基于能量阈值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准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损伤模型及准则、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基于等效刚度的地震损伤模型;提出高层钢框架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地震倒塌分析方法,基于易损性评估高层结构地震作用下损伤程度的方法,考虑多种强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完成了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动力灾变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复杂结构失效模式单目标与多目标优化方法,提出基于性能的结构地震失效模式识别与优化方法;开发了有限元磁流体阻尼器半主动控制平台,完成新型磁流体阻尼器性能试验、磁流体阻尼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建立了基于磁流体阻尼器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灾变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 本项目建立了超高层建筑结构在强震下提高整体抗倒塌能力的控制措施,对保障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高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100433B
本项目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灾变过程控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系统地开展其在强震下的非线性动力损伤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考虑多种强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研究强震下超高层建筑结构非线性反应建模理论和高效的计算分析方法,实现超高层建筑结构强震动力灾变过程模拟及非线性损伤过程控制模拟;通过程序模拟、理论分析及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建立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承重构件及结构整体损伤指标及失效破坏准则、建立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采取减震控制措施的灾变过程控制理论和方法,建立超高层建筑结构在强震下提高整体抗倒塌能力的控制措施,对保障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高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第...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第...
根据国家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均为超高层建筑。
某超高层建筑风洞测压试验
依据某超高层建筑,着重介绍了风洞试验的方法,描述了在考虑有、无环境建筑影响下,该高层建筑一些典型的表面风压特性以及一些测点风压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迎风面中上部风压系数较大,接近1.0;底部部分风压系数达到1.0;侧风面和背风面风压系数大多为负值,特别是靠近角落处由于涡旋脱落,其值可达到-2。环境建筑对该高层建筑表面风压的影响较大,特别在建筑中下部。为其进行结构设计提出一些参考。
典型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
本文设计制作 了一外形,刚度,质量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的通用超高层建筑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风洞试验,并详细研究了风向,等因素对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的影响,得到一和些具 参考价值的结果,可供我国有关规范修订时参考。
针对高架桥梁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损伤破坏和抗震性能,研究多维非一致地震动作用下,考虑结构强非线性以及碰撞接触的非线性建模方法和数值算法;研究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地震动强度输入指标和增量方案,以及表征结构损伤和破坏的输出定量指标,建立高架桥梁强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架桥梁各结构构件的损伤模型,分析结构局部损伤指标和整体损伤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加权组合方法和权重;研究高架桥梁在强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效应和损伤演化规律,以及结构易损性模型建立方法和基于概率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在Opensees软件架构下,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开发高架桥梁强震非线性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的功能模块和分析平台,为揭示强地震动作用下高架桥梁的损伤机理和破坏机制,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由于高架桥梁跨度较小,不属于重大工程,不包含在重大研究计划的研究范围之内,因此本项目从面上项目的类别中提出申请。 2100433B
批准号 |
50878071 |
项目名称 |
高架桥梁强震非线性损伤破坏及抗震性能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10 |
项目负责人 |
郭安薪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34(万元) |
土木工程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塑性阶段,从而表现出非线性行为,因此研究结构非线性振动识别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项目针对结构中已知非线性程度及非线性类型的不同,设计合适的结构非线性振动识别及控制算法,并分别基于旋转阻尼器和磁流变弹性体建立具有可重复性的结构非线性振动试验模型。具体为:1)当已知较多非线性模型信息时,采用常参数结构非线性振动模型,设计以鲁棒控制方案为主的控制算法;当已知较少非线性模型信息时,采用时变参数结构非线性振动模型,设计以自适应制方案为主的控制算法;2)利用磁流变或粘滞旋转阻尼器建立具有可重复性的结构非线性振动试验模型,并通过调整输入到磁流变旋转阻尼器中的电压信号实现不同的非线性行为;3)利用磁流变弹性体设计变刚度柱,并建立可以实现不同刚度非线性的结构非线性振动试验模型;4)在试验模型上验证前面提出的结构非线性振动识别与控制算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