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症状:为报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中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症状: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方法: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症状:细菌性叶斑病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
症状:缺铁黄叶病是植株上部嫩叶首先失绿,而老叶仍正常。失绿叶片叶肉变黄,叶脉还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盆土应选用富含铁质的壤土。在有机肥中混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加吸铁能力。出现缺铁病状时,可喷施0.2至0.5%硫酸亚铁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中要好。
播种是培育报春花的技术难点,因种子细小,寿命短,隔年陈种多不发芽或发芽率极低。所以适时采集种子是实现种子繁殖的前提。当年产种子萌发持续期一般在20天左右,播种后7-10天就开始萌发,一般在萌发开始2-3天内进入萌发高峰期。当然,种子萌发的具体情况还要视其种类、播种期而异,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最好,一般7-10天后开始萌发,元旦至春节期间处于盛花期,而且植株营养期长,生长健壮,但如果秋季播种,萌发率较低,且植株矮小,冠径较小,严重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种子粒重也会影响报春花种子的萌发情况,重种子萌发率高而且萌发速度快,播种后植株的生活力高,簇生叶多,花量大,种子数量多等。种子是需光性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接受散射光以激活体内酶系统,且以散射光透光率55%为佳,在直射光下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都很低,在遮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虽比直射光下高。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的《国际种子检验室工作手册》介绍,报春花种子萌发适温为15℃-20℃,最高极限温度为25℃。
可以进行扦插繁殖。分根时间以8月中下旬效果最好,既不影响第二年开花,而且植株生长健壮。
喜气候温凉、湿润的环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不耐高温和强烈的直射阳光,用作冷温室盆花的报春花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冻,花期早。而作为露地花坛布置的报春花,则适合生长于阴坡或半阴环境,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垂丝海棠常见虫害及防治,此虫的若虫和成虫专在叶片、枝条上吸取花卉液汁,造成树势衰弱,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加重危害程度。垂丝海棠常见虫害有角蜡蚧、苹果蚜、红蜘蛛等。(1)角蜡蚧。此虫的若虫和成虫专在叶片...
1.刺吸式害虫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椿象等.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或出现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
方法如下:一、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园林花木的政党生长,许多重要病虫害如能及时合理地用药,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防治还有收效快的特点。当一些病虫...
分布于中国云南(鹤庆、剑川、永胜)和四川西南部(盐源、木里、甘洛)。生长于山坡草地,海拔2700-39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黑牛哨。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极短,具少数粗长侧根。
叶片阔倒卵形至阔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圆,基部楔状短渐狭,边缘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波状小圆齿,两面均被多细胞柔毛,上面被毛稍密,下面主要沿叶脉被毛,中肋稍宽,侧脉7-9对,在下面明显;叶柄近于无,有时长达叶片的1/2,具翅,基部常带褐色。
花葶高15-40厘米,近于无毛,疏被小腺体;花序通常多花,呈短穗状,长0.8-2厘米,果时长可达4 厘米;苞片卵形,背面疏被小腺体;花萼杯状,长3-4毫米,分裂近达中部,裂片卵形,宽约2毫米,先端锐尖或近圆形而具小骤尖头,外面被小腺体;花冠蓝色或深紫蓝色,外面被小腺体,冠筒长8-11毫米,冠檐直径7-10毫米,裂片卵形至矩圆形,宽约3毫米,先端微具凹缺或近全缘;长花柱花:雄蕊近冠筒基部着生,花柱长达冠筒口;短花柱花:雄蕊近冠筒口着生,花柱长2-3毫米。
蒴果近球形,直径约2.8毫米。花期7月。
根(米伞花):辛、甘,平。补虚,通乳。用于肺痨咳嗽,乳汁不下。
木芙蓉花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木芙蓉花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只有了解木芙蓉的病虫害,才能进行防治,只有进行治疗, 才能养殖出更好更健康的木芙蓉,一起来学习一下常见病虫害的 防治方法吧。 木芙蓉病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木芙蓉的叶片,一开始叶片的正面会出现很 多小斑点,慢慢扩展成白粉状的大斑,秋后还会在白粉上产生黑 褐色的小粒点。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叶片变黄而枯萎,使整个植株 衰弱。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烧毁,发病的初期采用药物喷洒的方 式治疗, 25%的粉锈宁 2000倍液,或者喷洒 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 1500倍液。 木芙蓉虫害防治 角斑毒蛾 刚孵化的幼虫会集中聚在叶片的背面取食叶肉,只留下上表 皮,三龄以后分散取食,在树皮下过冬,老熟的幼虫在叶片的背 面结茧成蛹。防治可以在冬季时把树皮下越冬的幼虫都刮除掉, 6 月上旬或者中旬的时候, 就要喷洒药物了, 可以使用 20%的三氯苯 醚菊酯乳油 2500倍液,或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2)
1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 (一)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病害 2. 病原 3. 非侵染性病原 4. 症状 5. 病状 6. 病征 答案: 1.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2.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 3.是称不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称为非侵染性病原。 4.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5.是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6.是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二)填空题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 )、( )、植 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