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成果登记号 |
19890471[03615] |
项目名称 |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工程地质图 |
第一完成单位 |
地质矿产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何需品、欧正东、谢烈平 |
主题词 |
长江;三峡;环境工程地质图 |
该图(1:20万)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地质图系中的一幅综合性图件,是该区几勘察、研究的系统总结,编图范围达三万平方公里。此图着重反映了库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现状、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分布规后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的评价与预地质图由图件及说明书两部分组成:图件在地质地理底图的基础上明显体工程地质类型和特殊岩类,建立了评价区域岩体的岩体坚固系数,其于地层单层平均厚度、软弱夹层和软弱结构面的平均摩擦系数以及岩石度(即Z=I·f·S);并划分了两个工程地质区、六个工程地质亚区、质段。说明书除对上述问题作补充说明外,还对三峡工程库区小库诱发积、库岸稳定和库区移民与城乡建设等四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2100433B
利: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调节长江局部小气候,开发出了新的旅游资源,为中东部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弊:破坏了原有的文胜古迹与生态环境,移民安置成了隐患,战争时成为极大的危险因素。
长江三峡工程时间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
利:解决了我国电力紧缺问题。 弊:对整个三峡生态圈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不少物种因此而灭绝。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回顾
收稿日期 :2003 - 06 - 15 作者简介 :翁立达 ,男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文章编号 :1001 - 4179(2003) 08 - 0040 - 03 长江三 峡工程生态与环 境保 护回顾 翁 立 达 敖 良 桂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简要回顾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以往在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开展的规划 、监测 、科研等工作 , 以及已经做出的巨大努力 。介绍了三峡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指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广泛而 深远 ,特别是水库蓄水以后 ,由于水流 、泥沙等情况的变化 ,将对生态 、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临的任务繁重而 艰巨 ,目前距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要求有相当差距 ,任重而道远 。 关 键 词 :生态系统 ; 环境保护 ; 库区移民 ; 水资源保护 ; 三峡水利枢纽
成果登记号 |
19910373[04683] |
项目名称 |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环境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 |
第一完成单位 |
四川省地矿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主要完成人 |
蒋瑞光、吴德安、朱永琴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1-05-10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2-12-30 |
主题词 |
环境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学;说明书;长江三峡 |
任务来源 |
H |
该图比例尺1:20万,以水文地质图为背景,全面评价反映了三峡工程库区(约3.5内各类环境水文地质现状问题以及对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可能引起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预测评价反映,并有相应的详细研究评价说明。反映的主下水四大类型六个亚类及其富水程度,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热矿水及②采矿及其它地下开挖工程引起的诸如地下水疏干等问题、地表、地下及污染源、区内地方病及其分布,对人群危害程度等;③建库后地下水场、温度场的变化影响以及将可能引起的其它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等。 2100433B
该成果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75-16-02-05-07子课题。图系由地质矿产图、岩土型图、库区及邻近地区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图、地貌及外动力地质现象及稳定性评价预测图、环境水文地质图、环境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分八张图组成。图系深入研究和反映了库区地层和岩体坚固性、地质构造、区域地貌与斜坡变形特征、地质资源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对质量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进行了分区评价预测,为地区地质环境的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三峡工程库区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环境地质资料。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