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优选
1.1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1.2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与要求
1.3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选择
1.3.1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方案
1.3.2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
参考文献
第2章地下渗滤技术研究概论
2.1地下渗滤系统污水处理的机理
2.2地下渗滤系统的类型
2.3地下渗滤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2.4地下渗滤系统的优点及运行的关键
2.4.1地下渗滤系统的优点
2.4.2地下渗滤系统运行的关键
2.5地下渗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地下渗滤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2.5.2地下渗滤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3章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技术
3.1基质的选择
3.2植物的选择
3.3运行技术
3.3.1预处理技术
3.3.2曝气量
3.3.3水力负荷周期
3.3.4湿干比
3.3.5碳氮比
3.3.6过冬问题
3.3.7堵塞问题
3.4去除机理的研究
3.4.1有机物的去除
3.4.2氮的去除
3.4.3磷的去除
参考文献
第4章地下渗滤系统的人工土配比技术
4.1试验材料及土壤理化性质
4.1.1试验材料
4.1.2土壤理化性质
4.2试验装置及进水水质
4.2.1试验装置
4.2.2试验进水水质
4.3人工土质量配比的正交试验设计
4.4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污染物质去除率的正交试验分析
4.4.2渗透系数的正交试验分析
4.4.3最佳质量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4.5人工土与天然土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4.6人工土与天然土渗透速率下降幅度的对比分析
4.7人工土与天然土堵塞程度的对比分析
4.8不同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腔式地下渗滤技术
5.1试验设计
5.1.1试验装置的建立
5.1.2试验工艺流程及试验系统
5.1.3试验用水及试验仪器设备
5.2分析方法
5.2.1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5.2.2土壤表面形态的分析方法
5.2.3水质检测方法
5.2.4水中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
5.2.5试验数据的处理
5.3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5.4试验系统的启动
5.5腔式地下渗滤系统结构参数的确定
5.5.1腔体结构参数的正交试验设计
5.5.2试验进水水质
5.5.3试验结果及分析
5.5.4最优结构参数试验结果
5.6腔式地下渗滤系统运行参数的优选
5.6.1水力负荷的优选
5.6.2配水时间的优选
5.6.3湿干比的优选
5.6.4取样时间的优选
5.6.5最佳运行参数下系统的运行效果
5.7重金属污染的原子吸收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
6.1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结构与原理
6.2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问题
6.3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试验设计
6.3.1试验装置的建立
6.3.2试验条件
6.3.3检测项目与分析测试
6.3.4管道结构参数的确定与微孔孔径的优选
6.4新老系统的性能比较试验
6.5污染物的去除
6.5.1COD的去除
6.5.2氮的去除
6.5.3TP的去除
6.5.4污染物质在系统土层中的去除过程比较
6.6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的渗透速率与启动时间
6.6.1渗透速率
6.6.2启动时间
6.7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6.7.1技术可行性分析
6.7.2经济可行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中试研究
7.1中试试验装置的建立
7.1.1试验设计
7.1.2中试试验装置
7.2试验条件
7.2.1试验用水
7.2.2试验土壤
7.2.3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7.2.4进水和取样方式
7.2.5试验设备及仪器
7.3中试装置的启动过程研究
7.3.1实验内容
7.3.2实验进水水质范围
7.3.3系统的启动和运行
7.3.4试验结果与分析
7.4相同水力负荷不同地下渗滤系统的试验研究
7.4.1试验进水水质范围
7.4.2水力负荷为1cna3/(cm2d)时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
7.4.3水力负荷为3.19cm3/(cm2d)时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
7.4.4水力负荷为5cm3/(cm2d)时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
7.4.5水力负荷为7cm3/(cm2d)时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
7.5不同水力负荷相同地下渗滤系统试验研究
7.5.1试验进水水质范围
7.5.2COD、TP、NH3—N和TN的去除效果比较
7.5.3不同水力负荷对COD去除性能的影响
7.5.4不同水力负荷时TP去除性能的影响
7.5.5不同水力负荷对NH3—N去除性能的影响
7.5.6不同水力负荷对TN去除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章影响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的主要因素
8.1试验进水水质范围
8.2系统的运行条件
8.3试验结果与分析
8.3.1CoD、TP、NH3N和TN处理效果对比
8.3.2管道的影响
8.3.3植物的影响
8.3.4土壤的影响
8.3.5植物、土壤和管道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章地下渗滤系统的工程应用
9.1CRI系统
9.1.1CRI系统工艺原理
9.1.2CRI系统处理效果
9.1_3CRI系统的实际应用实例
9.2地下渗滤系统在大裕村的实际应用
9.2.1工艺过程设计
9.2.2构筑物系统设计
9.2.3系统净化效果
9.3地下渗滤系统在滇池流域的实际应用
9.3.1工艺参数及流程
9.3.2主要处理单元设计
9.3.3工程运行情况
9.4地下渗滤系统在校园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9.4.1污水处理规模与出水水质的确定
9.4.2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9.4.3深度处理方案设计
9.4.4实际处理结果
参考文献
《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地下渗滤技术》适合环境工程技术人员、运行管理人员、研究生、环境管理干部与职工、社会环保人士阅读参考。
不能直接送污水处理厂,国家标准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污水处理装置,渗滤液经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标准后可直接排放。如果达不到上述限值要求,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将生活垃圾渗滤液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
近况及未来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
悬浮填料床/地下渗滤系统深度处理生活污水
悬浮填料浮动床/土壤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高效、稳定、抗冲击、管理操作简便的新型联合工艺。介绍了采用此工艺的沈阳师范大学新校教学区生活污水示范工程(800m3/d)的设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对运行及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优于所要求的回用水水质。
分散式生态节能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火电厂生活污水的研究
根据我国目前火力发电厂生活污水的处理状况,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分散式生态节能污水处理工艺,将其应用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当中,并对其机理及诸多因素进行研究。
地下渗滤坑 (Seepage Pit)也称为地下渗井(Dry well),是指在地下建造渗滤坑并利用渗滤坑周围和底部的土壤对化粪池出水进行处理的装置。地下渗滤坑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地下渗滤系统,适于流量比较少的污水源。
也称为土壤净化槽,是最常用的地下渗滤装置。这种系统由化粪池、布水管、砾石堆、处理场地等构成,通常将布水管放人一系列并行的渗滤沟中并且在布水管周围填上砾石堆。渗滤沟式地下渗滤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并且具有比较大的布水面积,处理出水的水质相应有所提高。
近来在国外出现了无砾石系统地下渗滤装置,其特点是在土壤渗滤系统的渗滤沟中不再利用砾石堆,而是在处理场地中放置利用褶皱织物包裹的渗滤管或者做成具有一定空间的腔体结构。渗滤腔也可以理解为底部开孔的大管子,腔体通常由硬质塑料、玻璃钢、砖、石头等构成。渗滤腔四周和底部并有小孔,使得污水能够从这些小孔中渗入四周的土壤中,在渗滤腔内不需要埋管子;腔壁也不需要合成纤维织物,污水流入腔内后逐渐从底部和四周渗入土壤中。
尼米槽式系统与传统地下渗滤系统的区别为:在布水管下方设有一个不透水的厌氧槽(即尼米槽),里面装有砂子或者其他填料,布水管的周围则是用合成纤维织物包裹的砾石,砾石上方为表层覆土。
改进式地下渗滤系统是指地下渗滤系统与其他工艺的联用,比较常见的有与人工湿地套用的地下渗滤工艺;与生物滤池套用的地下渗滤工艺;在干旱地区使用的地下蒸发蒸腾渗滤床。各种改进式地下渗滤系统也仅处于小试阶段。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地下土层中 ,污水经毛管浸润和在土壤渗滤作用下向周围运动且达到处理利用要求的土地处理类型。地下渗滤属于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小型土地处理系统。在处理过程中,污水一部分被植物吸收或经蒸发,大部分被集水系统收集回用。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主要有土壤渗滤沟、地下毛细管浸润沟和浸没生物滤池—土壤浸润复合工艺三种类型,属于就地处理的小规模土地处理系统。地下渗滤处理系统中,投配的污水一部分被植物吸收或经蒸散作用损失.一部分则渗入地下,种植的地表绿地植物由于水、肥供给充足,生长良好且生长期长。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布水系统埋于地下,不影响地面景观,适用于分散的居住小区、度假村、疗养院等小规模污水的处理,并可与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运行管理简单,负荷低,处理出水水质好,处理出水可用于回用。但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受场地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果负荷控制不当,土壤会堵塞;进出水设施埋于地下,工程量较大,与其他土地处理类型相比,投资要高一些。
污水进入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前需经化粪池或酸化(水解)池预处理,可以去除其中的大部分SS,避免堵塞土壤。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