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X射线衍射分析
第1章晶体学基础 4
1.1晶体与非晶体 4
1.2空间点阵和晶胞 5
1.3七大晶系与14种布拉菲点阵 5
1.4点群与空间群 6
1.5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7
1.5.1晶向指数 7
1.5.2晶面指数 7
1.5.3金属晶体中3种典型的晶体
结构 9
1.6晶带、晶面间距和晶面夹角 10
1.6.1晶带 10
1.6.2晶面间距 11
1.6.3晶面夹角 11
习题 12
第2章X射线的性质及X射线的产生 13
2.1X射线的性质 13
2.2X射线的产生 14
2.2.1X射线管 14
2.2.2X射线管工作条件的确定 15
2.3X射线光谱 17
2.3.1连续光谱 17
2.3.2特征光谱 18
习题 20
第3章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1
3.1X射线的散射效应 21
3.1.1相干散射 22
3.1.2非相干散射 22
3.1.3散射系数 23
3.2X射线的吸收 23
3.2.1光电效应 23
3.2.2X射线的衰减规律与吸收
系数 23
3.2.3实验波长的选择 25
3.2.4X射线的单色化 26
习题 27
第4章X射线衍射基本理论 28
4.1X射线衍射几何条件 28
4.1.1劳埃方程 28
4.1.2布拉格方程 29
4.2衍射强度 32
4.2.1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衍射 33
4.2.2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 34
4.2.3一个晶胞对X射线的散射 36
4.2.4理想小晶体的衍射强度 39
4.2.5实际小晶粒的衍射强度 40
4.2.6影响多晶体衍射的其他因子 40
4.2.7多晶体的衍射线强度 43
习题 44
第5章X射线的检测 45
5.1X射线的检测 45
5.1.1荧光板 45
5.1.2照相方法 45
5.1.3正比计数管 45
5.1.4NaI(Tl)闪烁计数管 46
5.1.5固体检测器 47
5.1.6位敏正比计数管 48
5.1.7成像屏 48
5.1.8X射线电视 49
5.2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49
5.2.1多晶体和粉末材料衍射
方法 50
5.2.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 57
习题 60
第6章多晶自动X射线衍射仪
及其实验技术 61
6.1多晶X射线衍射仪 61
6.1.1X射线发生器 61
6.1.2测角仪的光路系统 62
6.1.3X射线强度测量记录系统 64
6.1.4衍射仪控制及衍射数据采集
分析系统 64
6.2多晶X射线衍射仪实验技术 65
6.2.1具体实验条件的选定 65
6.2.2样品的制备 67
6.2.3原始数据的初步处理 69
6.2.4衍射强度的测量 72
习题 72
第7章粉末衍射方法的应用 73
7.1物相分析 73
7.1.1物相定性鉴定 73
7.1.2物相定量分析 75
7.2晶胞参数的精确测定及其应用 78
7.2.1晶胞参数的精确测定 78
7.2.2精确晶胞参数数据的应用 79
7.3衍射线强度分布数据的应用 81
习题 82
第二篇电子显微分析
第8章电磁透镜 84
8.1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 84
8.2电子波的波长 87
8.3电磁透镜概述 88
8.3.1静电透镜 88
8.3.2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89
8.3.3电磁透镜结构的发展过程 90
8.3.4电磁透镜与光学透镜聚焦
原理对比 92
8.4电磁透镜的像差和理论分辨本领 93
8.4.1像差 93
8.4.2电磁透镜的衍射效应 95
8.4.3电磁透镜的理论分辨距离 96
8.5电磁透镜的景深和焦深 97
8.5.1景深 97
8.5.2焦深 98
习题 99
第9章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
及其衍射成像原理 100
9.1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史 100
9.2电子显微镜的构造 102
9.2.1电子光学系统的照明系统 102
9.2.2电子光学系统的成像系统 107
9.2.3电子光学系统的观察与记录
系统 112
9.3真空系统 113
9.4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
和放大倍数 114
9.4.1点分辨率的测定 114
9.4.2晶格分辨率的测定 115
9.4.3放大倍数的测定 116
9.5图像与衍射花样的摄取 116
9.5.1电磁透镜的合轴调整与消像散
及物镜聚焦调整 116
9.5.2磁转角校正 117
9.5.3选区电子衍射与成像操作 117
习题 118
第10章 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 119
10.1透射电镜对样品的要求 119
10.2复型样品的制备 119
10.2.1一级复型 120
10.2.2二级复型 121
10.2.3萃取复型 122
10.3块体薄膜样品的制备 122
10.3.1初切薄片 123
10.3.2预先减薄 123
10.3.3最终减薄 125
10.4薄膜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127
10.5高分子及生物样品的制备 128
10.5.1包埋 128
10.5.2制作玻璃刀 129
10.5.3修样 129
10.5.4捞取切片 130
10.6粉末样品的制备 130
10.6.1支持膜 130
10.6.2透射电子显微镜粉末
及纳米线样品的制备 131
习题 132
第11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衍射 133
11.1概述 133
11.2倒易点阵与爱瓦尔德球图解法 133
11.2.1倒易点阵的引入 133
11.2.2倒易点阵的性质 136
11.2.3倒易阵点的强度 137
11.2.4倒易点阵与正点阵的几何
对应关系 138
11.3晶带定律与零层倒易面 141
11.4标准零层倒易面与标准电子衍射
斑点 142
11.5偏离矢量与倒易点阵扩展 144
11.6电子衍射基本公式 149
11.6.1选区电子衍射 149
11.6.2相机常数 150
11.6.3有效相机常数 151
11.6.4测定相机常数的方法 153
11.7晶体电子衍射花样标定 153
11.7.1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
标定 153
11.7.2多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
标定 157
11.7.3非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
标定 159
11.8钢中典型组成相的电子衍射花样
标定 160
11.8.1马氏体衍射花样的标定 160
11.8.2残余奥氏体电子衍射花样的
标定 161
11.8.3渗碳体电子衍射花样的
标定 162
11.9复杂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 163
11.9.1高阶劳埃斑的标定 163
11.9.2超点阵斑点的标定 163
11.9.3二次衍射斑点的标定 165
11.9.4孪晶斑点的标定 165
11.9.5菊池衍射花样的标定 167
习题 170
第12章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 171
12.1质厚衬度像 171
12.2衍射衬度像 173
12.2.1衍射衬度成像原理 173
12.2.2衍射衬度运动学理论
及应用 175
12.3相位像 190
12.3.1相位衬度形成原理 190
12.3.2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类型
与分析 195
12.4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最新技术进展 207
12.4.1透射电子显微镜相关部件的
进展 207
12.4.2会聚束电子衍射 208
12.4.3电子能量损失谱 209
12.4.4原子序数衬度成像与原位电子
能量损失谱分析 209
12.4.5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与原位性能测试 211
习题 212
第13章扫描电子显微镜 213
13.1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
信号 213
13.1.1背散射电子 213
13.1.2二次电子 214
13.1.3吸收电子 214
13.1.4透射电子 214
13.1.5特征X射线 216
13.1.6俄歇电子 216
13.2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 216
13.2.1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217
13.2.2信号的收集和图像显示
系统 219
13.2.3真空系统 219
13.3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样品 219
13.3.1分辨率 219
13.3.2放大倍数 222
13.3.3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 222
13.4表面形貌衬度原理及其应用 222
13.4.1二次电子成像原理 222
13.4.2二次电子形貌衬度的应用 225
13.4.3背散射电子衬度原理
及其应用 229
13.4.4吸收电子的成像 233
13.5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及其应用 233
13.5.1背散射电子衍射实验条件
与工作原理 233
13.5.2背散射电子衍射取向技术的
应用 235
习题 238
第14章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239
14.1电子探针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39
14.1.1波长分散谱仪 240
14.1.2能量分散谱仪 243
14.2电子探针仪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246
14.2.1定性分析 246
14.2.2定量分析简介 251
习题 252
第15章表面分析技术 253
15.1离子探针 253
15.2低能电子衍射 256
15.2.1二维点阵的衍射 256
15.2.2衍射花样的观察和记录 258
15.2.3低能电子衍射的应用 259
15.3俄歇电子能谱仪 260
15.3.1俄歇跃迁及其概率 260
15.3.2俄歇电子能谱的检测 262
15.3.3定量分析 264
15.3.4俄歇谱仪的应用 264
15.3.5方法局限性分析 268
15.4场离子显微镜 269
15.4.1场离子显微镜的结构 270
15.4.2场致电离和原子成像 270
15.4.3图像的解释 271
15.4.4场致蒸发和剥层分析 272
15.4.5原子探针 272
15.4.6场离子显微镜的应用 273
15.5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 274
15.5.1扫描隧道显微镜 275
15.5.2原子力显微镜 277
15.6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79
15.6.1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量
原理 279
15.6.2XPS的定性分析 281
15.6.3定量分析与半定量分析 282
15.6.4XPS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与分析 282
习题 284
附录 285
附录1元素的物理性质 286
附录2特征X射线的波长和能量表 288
附录3常见晶体标准电子衍射花样 291
附录4钢中常见相的电子衍射花样
标定用数据表 295
附录5练习题部分 298
参考文献 327 2100433B
本书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方程与强度、多晶体分析方法及X射线衍射分析仪、物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晶体点阵参数的精确确定、透射电镜结构及其成像原理、电子衍射、图像衬度、衍射运动学分析、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扫描电镜结构与原理、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同时,本书还简要介绍了低能电子衍射、俄歇电子能谱仪、场离子显微镜与原子探针、扫描隧道与原子力显微镜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显微分析方法。书中的实例分析引入了材料组织结构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书中还附有练习题部分,通过对题目的解答,加深读者对相关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本书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材料类其他专业师生和从事材料研究及分析检测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发展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先导。在新材料的发现和合成,纳米材料制备和修饰工艺的发展以及表征方法的革新等领域,材料化学作出了的...
斑块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其大小、类型、形状、边界、位置、数目、动态以及内部均质程度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
金标准水质检测项目相关检测方法分别如下: 1【pH值】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2【溶解氧】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GB/T11913-1989碘量法《水和废...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本文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探讨.文中着重说明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等问题.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与实验研究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是材料类本科生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分析方法。论文从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如何使学生对该课程内容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提出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案例式教学应用、改革实验教学手段等方法,该方法对学生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和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本书结合教学、科研实践和材料现代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材料现代分析测试的典型和共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材料现代分析测试的实验技能,培养综合创新能力。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材料的各种先进的现代分 析方法,掌握初步的样品制备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从理论到实 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实验教材安排了与X射 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热分析仪、压汞法孔结 构测定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现代分析仪器有关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掌握现 代分析方法基本原理、过程、装备及应用,提高分析技能。本教材适合大专 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自学。
本书对材料研究过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_blank" href="/item/无机非金属材料/2502765" data-lemmaid="2502765">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综合领域。本书主要是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注重实用性,能提高材料类专业学生从事材料研究所必需的实际技能。
本书着重介绍了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及其应用。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X射线多晶衍射方法及应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此外,还对一些较新的其他显微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