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我国煤矿城市有150余座,随着煤矿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构)筑物需要建在采煤塌陷地之上。《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 技术与实践》针对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的流程、常用采煤方法及覆岩破坏规律、煤矿采空区勘察技术与方法、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变形预计、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空区灌注充填治理及采空区上新建建(构)筑物抗变形技术等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介绍了采煤塌陷地大型建筑群建设利用实例——山东蓝海领航电子商务产业园。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采矿、地下工程、冶金、交通、土木工程等科技工作者、现场工程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从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工程、工程地质及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煤矿采空区及特点 1
1.2 国内外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情况 3
1.2.1 国外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情况 3
1.2.2 国内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情况 4
1.3 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技术路线 9
1.3.1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 10
1.3.2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及建设适宜性评价 10
1.3.3 采空区治理 11
1.3.4 建(构)筑物抗变形技术 11
第2章 常用采煤方法及覆岩破坏规律 12
2.1 采煤方法介绍 12
2.1.1 老窑及小窑采煤方法 12
2.1.2 现代煤矿采煤方法 15
2.2 采空区基本特征 19
2.2.1 老窑及小窑采空区基本特征 19
2.2.2 现代煤矿采空区基本特征 20
2.3 采空区岩层移动破坏基本规律 22
2.3.1 采空区岩层移动的基本形式 22
2.3.2 采空区岩层移动破坏分带特征 23
2.4 影响覆岩破坏规律的因素 26
第3章 煤矿采空区勘察技术与方法 33
3.1 勘察阶段及工作内容 33
3.1.1 采空区勘察原则 33
3.1.2 可行性研究勘察 34
3.1.3 初步勘察 35
3.1.4 详细勘察 37
3.1.5 施工勘察 38
3.2 采空区勘察技术 39
3.2.1 采空区调查与测绘 39
3.2.2 采空区物探勘察技术 43
3.2.3 工程地质钻探 65
3.2.4 各勘测方法质量经济对比 67
3.3 采空区勘察报告 67
第4章 老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和“活化”机理 69
4.1 部分开采老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和“活化”机理 69
4.1.1 房柱式采空区覆岩移动和地表下沉特征 70
4.1.2 房柱式采空区稳定性和地表沉陷机制 70
4.1.3 条带开采覆岩移动和岩体结构特点 73
4.2 长壁老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和“活化”机理 74
4.2.1 长壁老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破坏特征 74
4.2.2 长壁老采空区覆岩平衡结构力学模型 75
4.2.3 长壁老采空区破碎岩体“活化”机理 78
第5章 煤(岩)柱稳定性分析 80
5.1 条带采空区煤(岩)柱稳定性分析 80
5.1.1 条带采空区煤(岩)柱荷载 80
5.1.2 条带采空区煤(岩)柱强度 82
5.1.3 条带采空区煤(岩)柱稳定性 84
5.2 房柱采空区煤(岩)柱稳定性分析 85
5.2.1 房柱采空区煤(岩)柱应力 85
5.2.2 房柱采空区煤(岩)柱强度 86
5.2.3 房柱采空区煤(岩)柱稳定性 87
第6章 冒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规律研究 88
6.1 煤系地层岩石力学特性试验 88
6.2 垮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规律试验方案 89
6.2.1 试验设备 89
6.2.2 试样制备 90
6.2.3 试验方案与试验方法 92
6.3 垮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与分形特征分析 95
6.3.1 自然含水条件下垮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特征 95
6.3.2 浸水条件下垮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特征 105
6.3.3 干湿循环条件下垮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特征 114
6.3.4 赋存环境对垮落破碎岩石压实变形特征影响分析 124
第7章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变形预计 132开
7.1 地表移动变形的概念 132开
7.1.1 地表移动变形的形式 132开
7.1.2 描述地表移动和变形的指标 134
7.2 地表移动盆地及其特征 136
7.2.1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 136
7.2.2 充分采动和非充分采动 138
7.2.3 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 140
7.2.4 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及其移动变形规律 141
7.2.5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确定 147
7.3 地表移动盆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 151
7.3.1 地表点的移动轨迹 151
7.3.2 地表点的移动轨迹 153
7.3.3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下沉速度 154
7.3.4 地表移动持续时间 155
7.3.5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变化规律 155
7.4 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方法 157
7.4.1 地表移动预计概念及意义 157
7.4.2 概率积分法 159
7.4.3 计算基本参数及其取值范围 16开3
7.4.4 计算机计算 16开5
7.5 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及预计 16开5
7.5.1 长壁老采空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 16开5
7.5.2 老采空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计 16开5
第8章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173
8.1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 173
8.1.1 开采条件判别法 174
8.1.2 地表移动变形判别法 176
8.1.3 煤(岩)柱稳定性分析法 177
8.2 采空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180
8.2.1 采空区对拟建工程的影响程度 180
8.2.2 拟建工程对采空区的影响程度 185
8.3 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稳定性分析 194
第9章 采空区灌注充填治理技术 196
9.1 长壁老采空区灌注充填方法 197
9.1.1 长壁老采空区全部灌注充填 198
9.1.2 长壁老采空区条带灌注充填 203
9.1.3 长壁老采空区点柱式灌注充填 206
9.1.4 长壁老采空区复合砌体梁半拱结构注浆加固技术 209
9.2 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离层注浆加固技术 210
9.2.1 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离层注浆加固技术的提出 210
9.2.2 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离层注浆加固机理 212
9.2.3 条带老采空区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层位 212
9.3 煤矿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与工艺 213
第10章 采空区注浆治理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216开
10.1 煤矿采空区注浆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 217
10.1.1 注浆控制理论分析 217
10.1.2 采空区注浆工程综合控制方法 219
10.2 煤矿采空区注浆工程监理技术 222
10.2.1 岩土工程监理及其特点 222
10.2.2 采空区注浆工程监理体系 225
10.2.3 采空区注浆工程监理细则 229
10.2.4 采空区注浆工程质量控制 232开
10.3 煤矿采空区注浆工程治理综合检测技术 238
10.3.1 工作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步骤 238
10.3.2 采空区注浆治理检测方法与技术要点 239
第11章 采空区上新建建(构)筑物抗变形技术 243
11.1 地表剩余移动变形对地表新建建(构)筑物的影响 243
11.2 采空区上新建建(构)筑物抗变形建筑设计 245
11.2.1 原始资料 245
11.2.2 设计原则 245
11.3 采空区上新建建(构)筑物抗变形技术 246
11.3.1 建筑场地的选取 246
11.3.2 采空区上新建建(构)筑物抗变形措施 247
11.4 新建高层建(构)筑物的抗变形技术 254
11.4.1 高层建(构)筑物的选址 255
11.4.2 采空区上新建高层建(构)筑物抗变形措施 255
11.5 大型钢结构厂房的抗变形技术研究 256
11.5.1 大型钢结构厂房的选址 256
11.5.2 采空区上新建大型钢结构厂房抗变形措施 257
第12章 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工程实例——山东蓝海领航电子商务产业园 258
12.1 工程概况及地质采矿条件 258
12.1.1 工程简况 258
12.1.2 地质采矿概况 258
12.2 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 259
12.2.1 地球物理勘探 259
12.2.2 钻探 261
12.2.3 采空区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 264
12.3 采空区灌注充填治理 270
12.3.1 注浆钻孔布置 270
12.3.2 制浆工艺 270
12.3.3 注浆设备与工艺 271
12.3.4 终孔标准 272
12.3.5 注浆顺序 273
12.4 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 273
12.4.1 钻探检测 273
12.4.2 跨孔电阻率CT 275
12.4.3 二次压浆 277
12.4.4 地表变形观测 277
参考文献 279 2100433B
各地均有不同,以江苏省为例:一、塌陷平均深度0.5米以下的,每亩5000元;塌陷平均深度0.5米至1米的,每亩6000元;塌陷平均深度1米以上的,每亩7000元。二、采煤塌陷地具备复垦条件并签订复垦协...
难题解析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多考点难题进行详细解析,向考生传授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解题步骤。
开挖时要注意开挖进尺、控制超欠挖、支护时注意钢架(如果有)连接、防排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二衬施工时要注意不能侵线。
基于GIS的采煤塌陷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基于GIS技术对徐州市域部分采煤沉降土地进行了建设适宜性评价。经过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GIS软件的加权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域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建设适宜性等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区域不同建设等级土地的规划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采煤塌陷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研究
以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保障煤矿可持续性发展和保护煤矿地质环境为目标,在分析采煤塌陷对土壤资源、土壤构型、土壤水份运移、土壤养分运移4个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采煤塌陷引起的土壤破坏,探讨有关保护途径,提出在原地土壤中加入一些有益物质或养分,以调节控制和保护土地质量的“原位保护”方法和建立“土壤资源库”,选择合适的地方,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尚未受到破坏的土壤资源储存起来,保证土地质量不产生恶化和再利用的“异位保护”方法。
《综合交通调查关键技术与天津实践》试图通过介绍综合交通调查在国内外发展,结合天津实践经验提出综合交通调查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与方法,并对综合交通调查涉及的关键技术从发展概况、方案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介绍的关键技术,一类涉及综合交通调查的新方法,包括基于地点日志的出行调查,基于小票法的公交站点OD调查技术、估算出行时间价值的陈述偏好调查;一类涉及综合交通调查的新技术,包括基于GPS的出行调查,基于出租车GPS数据的浮动车交通调查,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出行调查。天津实践经验表明,关键技术对提高综合交通调查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书由邹哲、刘荣、曹伯虎、蒋寅等编著。
邹哲,男,1963年生,江苏无锡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现任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委员、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工作专家组成员、《城市》杂志副主编、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会员。作为天津市政府授衔的“城乡规划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规划成果奖二十余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刘荣,女,1965年生,天津人,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天津大学EMBA学员。现任天津市规划局副巡视员,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主持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二十余项,参与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曹伯虎,男,1962年生,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现任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通规划,主持的天津市综合交通规划、快速路系统规划、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等多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规划成果奖。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蒋寅,男,1977年生,湖南溆浦人,东南大学工学学士。现任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通规划,主持项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规划成果奖十余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 号 ISBN 978-7-5170-4705-6 计算机号 25-1594
书 名 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作 译 者 杨光煦 著
开 本 16开 覆膜
字 数 849 千字
印 张 36 页 数 576 页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出 版 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定 价 150.00 元 网上售价 135.00 元
分 类 号 TU4
主 题 词 岩土工程-研究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本丛书包括农村沼气建设与利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太阳能开发与利用以及农村风能开发与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既符合山东实际。又对全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从解决农村粪堆、草堆和垃圾堆“三大堆”入手,本着实用、实效、实践的原则,针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基层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适应农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技术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