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方法,主要从地下空间发展历史、地下空间设计概述、地下空间形态设计、地下空间环境设计、地下空间场所设计、地下空间换乘设计、地下空间发展评价、地下空间促进宜居和地下空间设计实施共9个章节,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更为系统地思考探索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体系及理论。
本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图文结合,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等专业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有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邵继中,男,1979年出生,工学博士(建筑学),东南大学博士后(城市规划学),助理教授。澳大利亚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2004年清华本科毕业后,赴澳大利亚BOND UNIVERSITY建筑规划学院进行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并于2009年获城市规划学硕士学位。博士就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师从齐康院士。现就职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建筑学报》、EI、CSSCI、CSCD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3本。主持负责省级课题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编制国内外(包括澳大利亚、台湾等地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等项目27项目。获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绿色建筑协会奖项7项。
引言
1地下空间发展历史1
1.1地下空间早期利用历史2
1.1.1旧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2
1.1.2新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4
1.1.3古代人类的地下空间利用8
1.2近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12
1.3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14
1.4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17
1.5本章小结17
2地下空间设计概述19
2.1地下空间认知与分类20
2.1.1地下空间概念重塑20
2.1.2地下空间形式分类20
2.1.3地下空间功能分类21
2.1.4地下空间功能复合33
2.1.5地下空间的优劣势34
2.2地下空间设计的区分34
2.2.1地下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35
2.2.2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建筑设计36
2.2.3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空间规划36
2.3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37
2.3.1城市急剧发展迫切需求37
2.3.2地下空间对城市的作用43
2.3.3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45
2.3.4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发展53
2.4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58
2.4.1地下空间发展的问题58
2.4.2问题解决,地下空间设计59
2.4.3地下空间设计发展趋势61
2.5本章小结64
3地下空间形态设计65
3.1地下空间意象调查66
3.1.1调查研究方法67
3.1.2调查研究结论67
3.2地下空间意象要素69
3.2.1地下空间节点69
3.2.2地下空间路径73
3.2.3地下空间界面76
3.2.4地下空间区域78
3.3地下空间形态关系78
3.3.1地下空间形态结构78
3.3.2复合形态结构特征79
3.3.3地下空间竖向布局83
3.4地下空间形态序列85
3.4.1地下空间序列组织85
3.4.2地下空间序列协调89
3.4.3地下空间序列案例89
3.5本章小结92
4地下空间环境设计93
4.1地下环境特点94
4.2视觉艺术楔入96
4.2.1视觉艺术楔入概念96
4.2.2采光方式楔入策略97
4.2.3整体界面色彩策略99
4.2.4地下空间尺度策略102
4.3声景设计改造104
4.3.1噪声环境控制104
4.3.2声景设计提升106
4.4热湿环境完善109
4.4.1地下热湿环境特性109
4.4.2热湿环境适宜标准110
4.4.3热湿环境控制策略111
4.5空气品质提升112
4.5.1地下空气环境特征112
4.5.2地下空气污染指标113
4.5.3改善空气品质策略114
5地下空间场所设计115
5.1地下空间的行为特征116
5.1.1空间知觉理论分析116
5.1.2地下空间行为功能117
5.1.3地下空间行为目的118
5.1.4地下行为消极影响119
5.2空间精神与精神空间120
5.2.1城市文化发展禁锢120
5.2.2地下空间与人类学121
5.2.3地下空间精神存在123
5.3地下空间的审美体现125
5.3.1空间审美物质形式126
5.3.2地下空间气质魅力126
5.4地下空间的文脉传承131
5.4.1文脉之于地下空间132
5.4.2文脉符号共性运用134
5.5精神体现的案例分析139
5.5.1西安钟鼓楼广场139
5.5.2日本东本愿寺140
5.6本章小结141
6地下空间换乘设计143
6.1地下空间换乘发展背景144
6.1.1中国机动车私有化发展144
6.1.2城市主要面临的交通问题144
6.1.3城市极度稀缺土地资源146
6.1.4相互循环促生新模式146
6.2地下交通换乘理论基础146
6.2.1P R模式146
6.2.2TOD模式147
6.2.3TOD及P R的适用范围147
6.3竖向换乘交通模式(VCT)148
6.3.1VCT概念内涵148
6.3.2VCT发展模式149
6.3.3VCT发展目标149
6.3.4VCT三线原则150
6.3.5VCT发展优势150
6.4VCT核心利用地下空间151
6.4.1VCT模式核心——地下空间151
6.4.2VCT模式与地下轨道交通152
6.4.3地下空间创造紧凑型发展153
6.4.4基于VCT的地下空间设计153
6.5VCT模式实施管理措施154
6.5.1VCT模式实施条件154
6.5.2VCT模式管理措施154
6.6VCT模式成功实践案例156
6.6.1地下交通设计——以VCT模式为核心156
6.6.2VCT发展总体布局157
6.6.3系统化的地下交通换乘159
6.7本章小结159
7地下空间发展评价161
7.1总体发展评价目标162
7.1.1构建技术方法162
7.1.2构建技术路线163
7.2定性评价体系构建164
7.2.1规划方案SWOT分析164
7.2.2环境的协调性分析165
7.2.3定性化的评价标准166
7.3定量评价体系构建167
7.3.1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67
7.3.2模糊综合评价步骤168
7.3.3定量化的评价指标168
7.3.4定量化的评价级别169
7.4评价体系后续因素170
7.4.1规划评价的公众参与170
7.4.2地下空间规划的优化170
7.5本章小结171
8地下空间促进宜居173
8.1需求自上而下174
8.1.1整体宜居环境发展趋势174
8.1.2发展的契机——地下空间资源174
8.1.3机遇与挑战175
8.2地下空间对整体宜居环境的作用175
8.3整体宜居发展基础——以人为本176
8.4整体宜居发展目标177
8.4.1优化城市结构177
8.4.2凸显核心竞争力177
8.4.3彰显城市魅力177
8.5地下空间构建整体宜居环境实践178
8.5.1地下空间发展背景178
8.5.2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79
8.5.3地下空间注意问题183
8.6本章小结183
9地下空间设计实施185
9.1管理体系的完善186
9.1.1地下空间立法借鉴186
9.1.2国内相关法律法规189
9.1.3法制化管理的提升192
9.1.4管理体制逐步完善193
9.2投资模式的探索194
9.2.1多种投融资渠道194
9.2.2优惠政策的扶持195
9.3工程技术的保障196
9.3.1地下工程施工技术196
9.3.2地下空间其他技术198
9.3.3地下空间信息技术199
9.4本章小结199
附录A地下空间意象要素调查200
附录B地下空间环境评价调查201
图片、表格索引204
参考文献210
后记214
2100433B
我就是中南大学这个专业的,我们班男女比例2比1,女生还是比较多的,中南这个专业在全国是最早开设的,应该是最好的。考研可以考土木
本科主要学习力学,结构土木方面课程,研究生看导师干啥就干啥,如采矿。本科毕业多进中铁,研究生进设计单位,有特殊门路者除外。
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的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的《东京宣言》指出,"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以及具有高防灾减灾水平的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
城市地下空间实习报告
地下空间认识实习报 告 年级:2013 班级:1 姓名: xxx 学号: 在大一上期即 将结束时,学校安排我 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 认识实习 ,经过 实习动员 大会我们初步了解了本次 实习的日程安排以及 实习目的。在老 师带领 下,我们通过课件和视频,以及参观基坑和地 铁路线的地下段丰富了我 们的专 业知识同时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实习目的 : 该课程为 2013 级城市地下空 间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 认识实习 的主要任 务是使学生对地铁车站建筑形式、地 铁车站基坑级盾构区间 施工有初步的 认识,建立直 观工程印象, 从而为培养专业 意识、培养专业兴 趣、后续课程学习以及工程能力 与创新能力培 养奠定基础。 实习时间 :2014 .1.13-2014 .1.19 (共一周 ) 实习地点 :川音建筑基坑、成都地 铁 4 号线沙河站、泰丰酒庄超大基坑 、成都 地铁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论论文
我与未来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专业班级:地工 1303 姓名:盛夺 学号: 2013003802 经历了高考的层层选拔, 我很荣幸来到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并在此进行学习。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 我对这一专业有了自己的认 识和了解。下面就谈谈我对本专业的认识以及本专业的前景与机遇。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城市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都是国家 和社会的现实情况的反映。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已有 300多万年的历 史,这使得人口的增长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大城市和 特大城市的中心地区人口密集, 建筑物林立, 空间拥挤, 交通堵塞。 特别是历史旧城或经改造发展起来的大城市, 这些矛盾和问题尤为 突出。为了保持城市功能及交通所需的空间, 使得我们开始向地下空 间方面考虑,从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 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 是科技创新能力的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地下空间的城市土地利用
第一节 分类
覆土住居
半地下住居
地表下住房
地下空间
全地下空间
第二节 地下空间利用的赞同和反对看法
地下城市的巨大优势
最终目标
国家城市政策
第三节 土地利用的基本政策
紧凑的土地利用
分隔的或综合的土地利用
第四节 深度和土壤热性能
第五节 土地利用和深度
浅层区域
中层区域
深层区域
第六节 城市运输和物流系统
城市运输
无污染的车辆
自动化物流系统
第七节 地上和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土地利用
综合城市中心区
第八节 用地划分
无窗建筑
商业中心
工业发展
教育、文化和娱乐用地
第九节 健康、危险与安全
健康
危险与安全
第十节 法规
结论
注释
第二章 坡地地下住居设计
第一节 感知和心理学
偏见和成见
幽闭恐怖症
自我形象
第二节 创新的可实现方法
山坡上的地上空间村落
坡地地下住居的意义
建造
第三节 场地选址标准
地质构造和土壤成分
地貌学
坡度
水文,径流,地下水位和侵蚀
海拔高度,热状况和相对湿度
朝向
可达性
第四节 住居设计和气候因素
风
辐射热
日照
第五节 地下住居的热性能
耶路撒冷民居实例
温度波动影响
结露
热性能和地下空间形式
第六节 坡地地下住居设计
新的设计原则
坡地住居的交通
住居形式和设计
第七节 社会经济利益
结论
注释
第三章 日本的地下购物中心
第一节 历史
第二节 法规
第三节 形式,设计和功能
场地规划
平面规划
规模。
商店和饭馆
与周围设施的连接
企业家
第四节 健康问题
环境特征
热性能
第五节 效率
建设费用
能量消耗
第六节 安全问题
灾害举例
灾害应对措施
第七节 愉悦性
形象
舒适性设计
第八节 管理
设备管理
安全和保安防范
第九节 案例研究:川崎杜鹃地下购物中心
设计
管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日本的地下交通设施
第一节 地铁
发展状况
建造形式
健康
安全
效率
地铁的功能
实例:东京地铁12号线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
健康
效率
第三节 地下公路
实例
地下公路的附加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日本的地下基础设施系统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现在和未来
日本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系统的发展
地下利用
深层地下利用
第二节 东京都的地下空间网络工程
城市环境问题
在都市中释放地上空间的工程
第三节 东京湾地下空间网络工程
当前的问题
释放海湾地区空间的工程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各国的地下空间利用:当地的和当代的实例
第一节 当地经验
中国
卡帕多基亚
突尼斯
印度
第二节 当代实践
日本
美国
法国
加拿大
瑞典
中国
结论
注释
总参考文献
英汉词汇对照2100433B
城市设计与建筑和规划两者紧密相关,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是一门把建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构图的艺术。城市设计主要关注的是在城市、城镇以及相对城市区域较小的社区巾设计和建造公共空间。 针对目前大城市出现的城市聚集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措施,来应对今天大都市中心所面临的许许多多在经济、社会、环境和物质等方面的问题。回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许多设计概念,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地面扩展。《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论述了地下空间利用的可行方法,它是作为原有地上城市或新建城镇的一种补充,并建议城市设计者用全面和整合的设计理念来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居住、物流系统、通讯、健康以及规划的许多其他方面。吉迪恩·S·格兰尼(GideonS.Golany):宾夕法尼亚州1立大学城市设计著名教授。 尾岛俊雄(ToshioOjima):日本东京早稻[fj大学建筑学教授。
图1
2016年醋酸丁酯累计出口86081.06吨,累计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24.73%。2016年醋酸丁酯出口均价为693.92美元/吨。
图2
2016年,印度是我国冰醋酸最大的出口对象,约占冰醋酸出口总量的32%;埃及居第二位,占出口总量的12%;其次是日本,占出口总量的10%;阿联酋、韩国、印度、泰国均占一定比例,还有少量货源发往其他国家。
图3
从出口海关来看,南京海关占比最大,约占冰醋酸出口总量的63%左右,其次是广州海关,约占总量的26%,黄埔海关与上海海关亦占一定比例,有零星货源通过其他海关出关。
图4
从贸易方式来看,冰醋酸出口主要是进料交工贸易,约占总量的62%,其次是一般贸易,约占总量的38%,还有零星数量是边境小额贸易。
图5
从收发货地来看,江苏南通是醋酸丁酯主要出口货源地,约占出口总量的37%,其次是广东江门,约占出口总量的34%;江苏江阴居第三位,约占出口总量的15%。江苏泰州和山东省有部分醋酸丁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