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规定,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全面安排。具体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园林绿地在城市中分布很广,与居住区布局、工业区分布、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城市水系、管线位置等应密切配合,不能孤立地进行。如在生活居住用地范围内接近居住区的地段,要开辟公共绿地;在河湖水系规划时,要布置开放的公共绿地,并安置水源涵养林和通风绿带;在城市道路网规划时,要考虑预留沿街绿化用地,根据道路性质、宽度、朝向、建筑层数、建筑间距等统筹安排,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各城市自然条件、绿地基础、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现状特点,以原有的名胜古迹、河湖水系、树木绿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山川、坡地、树木、池沼等创造优美景色。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时,各类绿地的位置选择、布局形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等都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方案。
城市中各类绿地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大型公园设施齐全,活动内容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在节假日休息游览、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 小型公园、街头绿地以及居住小区的绿地,可以满足人们休息生活的需要。公园绿地的分布,应考虑一定的服务半径,根据各区人口密度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园绿地,保证居民方便利用。
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在旧城改建过程中,首先发展小型公园绿地。小型公园绿地投资少、建设期短、收效快;接近居民,利用率较高,便于老年人及儿童就近活动休息;有利于避震避灾,就近疏散;同时增加街景,美化市容。大型公园绿地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投资不足和用地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常远离市中心区,居民利用率较低,但设施齐全,容纳游人量较大,活动内容丰富,对改善城市小气候作用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应注重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点(公园、游园)、线(街道绿化、游憩林荫道、滨水绿地)、面(分布广大的专用绿地)相结合,大、小绿地兼顾实施,使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状况,城市的经济能力和施工条件以及规划项目的重要程度,制定出远景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由近及远的过渡措施,如在园林绿地指标不足的旧城改造规划中,应划定一定的绿化用地,各种条件成熟时,就可以辟为公园绿地;远期规划为公园绿地的用地,近期可先作为苗圃用地,逐步转化为公园绿地。一般城市应先扩大绿化面积,再逐步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水平,向花园城市发展。各地城市绿地规划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城市性质各具特色,体现不同的风貌,发挥不同功能。如北方城市的园林绿地以冬防寒、夏通风为主要目的建设,南方城市则以通风、降温为主要目的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应以名胜古迹、传统文化为主要特色建设,工业城市应以防护、隔离为主要特色建设,风景旅游城市应以自然、清秀、幽静为主要特色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应在发挥其休息游览、保护环境、美化市容等综合功能的前提下,注意结合生产,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以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谓单一型的规划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在设计部门充分考虑城市的规模,居民的意图和生活水平及未来的游憩活动所需要的面积和没施,公害、灾害的发生情况等基础,确定绿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和目标。第二步,在调查已有绿地资源的基础上,参照国家规定的规划标准并参考其它城市的实例,根据需求目标进行规划和设计。第三步,绿地规划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定案。第四步,要在法令的保护和支持下,确保财源,付诸实施。
这种绿地规划程序存在着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广大市民的意见在规划中得不到充分的反映;第二个缺点是,当规划付诸实施后,能否达到预期的规划目标,缺乏检查核实的方法。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规划中能充分体现市民的意见以及确定预测规划效果的技术方法。
所谓选择型的规划程序是,由几个专家小组分头设计几个方案,让市民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尽管专家们对同一个城市、同一地区的类似问题,利用类似的研究资料进行设计,但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的。设计者们为使自己的方案入选,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地研究城市或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另一方面要体察和理解市民的需求。
选择型的规划程序能将市民的意见纳入规划中来,在这一点上比单一型的规划程序有明显的改进。但是。这种类型的规划程序要求市民对规划方案有较高的鉴别水平,往往既费时间又费金钱。同时,它也无法避免单一型规划程序的第二缺点,既事先无法预测方案的后果如何。
所谓连环型的规划程序,就是将规划程序中的各步骤首尾棚接,使之循环起来。从而通过拟定的草案能预测既定的目标和主要环节完成的程度,能把预先核实好的各个措施纳入到规划里。如果这种核实搞得很精确,规划方案就用不着市民的挑选,只需规划人员自己稍加修改便可成为很理想的方案。因此,这种类型规划程序的特点是:首先,任何步骤一经修改,就会影响全局,株连每一步骤,并能核对最初的步骤是否合理。其次,易于把所有步骤纳入到时间序列里来。再次,易于发现修改规划程序中的哪一步骤,对提高规划方案的整体效果最为有效。最后,能够与城市规划的其它环节相结合,构成全面而系统的方案。
遗憾的是,这种类型规划程序还处于研究阶段,它存在着两大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对绿地效果的预测方法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还不能依照这种程序来制定规划方案。第二个难点是,科学地测定绿地效果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至于如何能把这种技术纳入规划系统中去,则相差更远。尽管这种类型的规划程序还存在着难题。但是,今后绿地规:划程序应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它是一个整体关联的动态的模型,比单一的静态的规划程序更为科学。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为城市居民进行游憩、工作、生活、生产提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不同功能的绿地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改善城市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并为市民提供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良好环境,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丰富城市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良好条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环境质量逐渐下降,给城市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绿地形成一个系统,从而有效地发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功能。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尊重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该尊重自然资源,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以自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将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置,使园...
百度私信你了,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pdf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民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1、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要求,确定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
2、研究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相互关系,结合城市自然地貌,统筹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
3、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的总体关系。
4、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绿地,分别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和发展指标。
5、城市绿化树种规划。
6、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护建设的措施。
7、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现状的统筹安排。
8、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规划的具体项目和重点项目,提出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
9、从政策、法规、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措施。
10、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二)改善城市气候
(三)降低城市噪声
(一)日常游玩
(二)休疗养基地
(三)文化教育园地
(四)社会交往空间
(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
(二)美化市容
(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艺术效果
(一)防火防震
(二)防风固沙
(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2100433B
城市绿地规划与布局
城市绿地规划与布局 一、城市绿地规划与布局的原则 城市绿化指标的实现, 首先体现在城市绿化规划之中。 在制定城市绿地规划时, 要从当地实 际出发,注意把握好以下要点: (1)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绿化用地指标。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 围和控制线。 (2) 科学安排绿化用地布局。 城区内公共绿地应均匀分布, 城市建成区和郊区各类绿地, 应当合理布局。 (3) 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在城市周围和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建设绿色隔离带,充 分发挥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4) 实行严格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在规划中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按照规划 进行绿化管理。 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 不得改作它用。 城市范围内河岸、 湖岸、海岸、山丘、 坡地等地段, 是营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区位, 也是居民最适宜的休息活动场所, 应当作为城市 绿化管理的重点地段,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城市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城市绿地规划概论 一 .绿地的概念 1.《辞海》 :“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或指 “凡 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 2.绿地包括三层含义 :有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 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条件优越的地段,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农业、林业生产用地。 3.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JJT91-2002) 广义: 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狭义: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 “公园 ”。 “绿地”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书 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系列教材》
市 场 价:¥30元
作 者:田建林 张致民
出 版 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上市日期:2009年1月
开 本:16开
页 数:253页
ISBN编号:978-7-80227-490-7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模式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系统研究、阐述城市绿地空间配置对其生态效益的影响,努力构建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是,首先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分解为大气净化、气候调节等八项生态服务功能,然后把每项生态服务功能分解为一个或多个生态过程,最后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格局制约生态过程的理论,推测城市绿地结构、布局如何制约每个生态过程、每项生态服务功能。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
1.1.2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1.1.3 景观生态学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城市绿地相关研究进展
1.2.3 对研究进展的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1.3.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如何制约其生态服务功能
1.3.3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1.3.4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本研究的支撑理论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2.1.2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
2.2 有关景观格局制约生态过程的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
2.2.2 景观组成单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2.2.3 景观镶嵌体格局与生态过程
2.3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与方法
2.3.1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
2.3.2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特征
2.3.3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在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及扩展
2.4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原则
2.4.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2.4.2 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2.5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理论
2.5.1 “绿带”理论
2.5.2 “绿径”理论
3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3.1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构成
3.2 气体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2.1 净化空气
3.2.2 减少粉尘和细菌
3.2.3 降低噪声
3.3 气候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3.1 光照调节
3.3.2 温度调节
3.3.3 湿度调节
3.4 干扰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5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3.6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功能
3.7 灾害避难生态服务功能
3.8 休闲娱乐生态服务功能
3.9 文化展示生态服务功能
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制约
5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6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2100433B